「日本最牛散戶」cis,是日本日內交易者推崇的神級人物。
2000年,21歲的cis開始炒股。25歲辭職,開始專職炒股,過上了在家中穿著睡衣交易的生活。截至2018年11月,從本金300萬日元(當時折合人民幣23萬元)賺到230億日元(折合人民幣13.8億元)。
他的推特帳號為@cissan_9984,每天分享自己的交易,擁有42萬名粉絲。日本金融機構的交易員將他的推特列為每日必讀。
cis一直拒絕透露真實身份,坊間只知道他今年約41歲,3個孩子的父親,曾經是電競冠軍和彈子機玩家。
2018年底,他的第一本書《憑一己之力左右日經指數的男人的投資哲學》在日本出版,國內各大財經媒體都進行了報導。「中二」感十足卻又實至名歸的書名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is總結了自己在股市中,如何思考、應對、賺錢的案例。並回溯了自己從小學開始的「賺錢史」。在cis看來「不僅是炒股,如果這本書還可以對讀者人生的其他方面有所幫助的話,我將不勝榮幸」。
文末有贈書福利!歡迎參與~
以下內容摘編自《cis股票交易術》
中國青年出版社 2020年7月
在「誤下單事件」中爆賺6億日元
錢能落袋還是憑實力
2005年12月8日,瑞穗證券的負責人向東京MOTHERS市場(即東京高增長新興股票市場)下單賣出新上市的綜合人才服務公司Jcom的股票。本來打算下單為「以61萬日元的價格賣1股」,結果輸入成了「以1日元的價格賣61萬股」。
這次聞名全球的「Jcom誤下單事件」中,cis膽大心細地爆賺6億日元,至今仍是日本股民中流傳的「傳說」。
書中,cis從自己的視角講述了事情的經過。
確認賣單是手誤,20秒做完決定
當我從2ch(一個日本網絡論壇)得知這件事時,首先做的是確認這個賣單是不是手誤。
當時證券公司的系統末端,即使輸入大於總發行量的數值,系統也能接單。為了確認這個61萬股的賣單是不正常的,我馬上打開了Jcom的招股說明書。看到61萬股幾乎是總發行量的40倍,斷定這是個手誤。
我決定能買多少買多少。從看到消息到做決定,花了大約20秒。
交易可能被取消,錢最後能否落袋為安是關鍵。
因為確認上花了時間,還需要手動下單,所以特別擔心還沒買到,那個賣單就被取消了。
我一個接一個打開電腦的窗口,分別買了500股。沒有用市場價而是直接輸入了價格大量買入。最後買到3300股。
顧不上緊張和興奮,我絞盡腦汁地想如何才能保住交易不被取消。
在美國,沒有手誤單相關方面的法律,一般都是以賣的低價格的3倍價格買回去。但在日本我覺得不會那麼偏執。證券公司把手誤單都買回去的話,也要承受上兆日元的損失。而證券公司承受不起這個金額,我就想會不會所有的買賣都被取消呢?這是最可怕的。
買後10分鐘,第一次漲停的時候,我覺得一切都可能打水漂,所以就都賣了。因為我覺得一直持倉下去,如果都被認定無效的話會非常麻煩。
我把套利的幾億日元都買了瑞穗集團和任天堂的股票。
如果Jcom的交易被認定無效,那麼接下來的兩筆交易也不可能成立。賺的錢就像是從天而降一樣。
錢不到手,心有不安。賺得越多,越不能沾沾自喜。這時候,鞏固勝利的成果尤為重要。
平衡風險和收益之後才採取行動
我認識的個人交易者中,還有幾個人賺了很多。當時有兩位一直持倉到Jcom公布了股東持股變動報告書。股價比當天的漲停還高出將近20萬日元,每股達到約97萬日元。大獲全勝的感覺吧!
和他們不一樣,比起收益的最大化,我一直在考慮成果如何不被日本政府化為烏有。
進一步考慮的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這個公司誤下此單。還有就是損失額大約有多少。損失額過大的話,交易就可能被取消。
如果只是數千億日元的話,大型證券公司還能承擔這部分責任。但接下來,這家公司的股價就會下跌。為了應對這種情況,我考慮做空大型證券公司和銀行。但最終,我沒有做空。
在這個事件上,總有人問我:「為什麼不一直持有那3300股呢?」「一直持有的話,不是賺得更多嗎?」
但對我來說,同樣的情形即使再發生100次,我想我都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因為我只會在平衡風險和收益之後,採取行動。
交易與投資的心法
克服人性弱點,客觀看待自己與市場
買漲不買跌
股市裡的老手和新手詢問投資建議的時候,我都會說「連續漲的股票會繼續漲,連續跌的股票會繼續跌」。股價處於上升局面時,賭股價會繼續漲的手法叫作「順勢操作」;反之,股價下跌時,賭股價會逆勢上揚的手法叫作「反盤操作」。
而我主要來講講「順勢操作」。
股價上漲意味著買股票的人和投入的資本比賣股票的人和撤回的資本要多,「多」總是有理由的。這個理由很難百分之百地說清。有人有明確的邏輯來買,有人也許就是追漲而買。若
做事後諸葛亮,總能說出一些理由,但都不全面。
但是,此時此刻就是因為有人買而漲,有人賣而跌,這個事實就明擺在那裡。所以,跟隨市場的節奏操作,獲勝的可能性會大。
我當初就是不懂這個原則,差不多連輸了1000萬日元吧。原因就是總是優先遵循自己的想法「應該是這樣」,而對眼前的事實視而不見。
買漲不買跌。買了的股票,跌了就賣。順勢而買。風潮變了,儘早就賣。我就是遵從了這個原則,才積累了今天的財富。
不能承認損失的情緒會導致失敗
我的止損之早,在交易者中也算很靠前的。當然不能和現在先進的算法較量,但在普通人的操作中還算逃得相當快的。
如果覺得1小時後會跌,我就馬上賣掉。和買的價格無關,不管是賺了還是賠了。
炒股新手就是不能及時止損,才會跌很多跟頭。儘管鎖盈很早,但不能止損,總是等待反彈到買入的價格,我想那是因為不能正視虧損的事實。這樣套牢就是典型的賠錢模式。「不想賠錢,不願承認賠錢」的情緒會導致在股市上的失敗。
所以及時止損非常重要。與其說是技巧,不如說像一種思想準備。
而我的話,由於止損過早,實際上失敗的例子也相當多。但我認為操作理念是正確的。
不論是股市還是其他的博弈,基本來說參與者都是輸家,因為要交手續費和稅費,賭場的話,要交場地費。而其中輸得最多的,是對自己能力和自我認知有偏差的人。不能正視自己狀態的人會輸得很慘。
市場的信息只能向市場學習
心無旁騖地觀察股價動向。市場的信息只能向市場學習。書本裡提到的知識都是過去時,對將來沒有幫助。
最難的也許就是,自己的理論一次又一次地被否定。——買的股票下跌的話會止損,但之後又漲起來了,會再去買嗎?也就是說,止損的時候已經否定自己一次了,之後買的話是不是要再否定一次。
就我自己而言,其實是完全不在乎的。在任何論勝負的事情上都一樣,不能客觀地評價自己的人一定不會贏。
除了走出賠錢陰影的時候,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在方法上的轉變。但是,一直不停地向結果學習,每天都會有小小的改進。
有好幾次,我也發愁「最近沒怎麼賺錢啊」。但是也談不上萎靡不振,我只想著幾分鐘後的股價和明天的股價。完全沒有時間去想「自己還能堅持嗎」,或者考慮進退的判斷對不對。
比起自己的狀態,市場的狀態更重要。
我雖然是在炒股半年後開始賺錢的,但是對市場的理解卻是隨著經驗的積累日益進化。
現在的市場變得更為複雜。現在的我更加不信任市場。更加敬畏市場。所以,逃得更快。
投資中最重要的是效率
投資圈中的一位朋友40歲的時候花了5億多日元買了公寓。這本沒有什麼好壞之分,買的時候他的資產規模大約有7億日元,買完後就剩下1億多日元了。
但對我來說簡直難以想像。
用他的話來說,只要炒股,就不會知道明天會怎樣,所以想給妻子和孩子一個確定性高的資產。
我就追問他,要是做這麼低效的配置的話,為什麼還在炒股呢。如果不賣的話,也可以把公寓抵押,貸些款。
因為只要炒股,資金量是關鍵。 沒有啟動資金的話,不能買賣大的,自然也賺不到大的。
我本身都是尋找大贏的機會,幾乎把所有的錢都押在上邊,覺得這樣效率才高。 所以我會著眼於那些波動大的股票,而決定勝負的就是資金量了。
成為「股神」之前的人生
動腦子賺大錢的意願強烈
彈子機房裡當「總管」,賺到第一個2000萬
中學時,我經常遊走於各種彈子機店,不停地研究,也包括選機器。這樣每天,贏的數目都在上升。
當時網上公開了很多最新的彈子機的攻略。公開的都是運用各種概率計算出來的數字,是有絕對優勢的信息。我從中學開始就對這種計算特別感興趣,一直在研究。
那時候上網的人還不多。所以比起自己的能力提升,網上獲取的信息對我的幫助更大。
遊走彈子機店的一大收穫是眼光變得更犀利了。一旦發現好機器,我就叫來個朋友,把那臺機器交給他。
從概率和迴轉率來看,我把收益的目標設定為3萬日元,一旦發現了好機器,我就給人打電話 :「過來一下。」叫來的也是高中生。我一天付給他們1萬日元。
從那個時候起,我開始考慮的事情漸漸多了起來——如何選取好的彈子機,如何分配資金,人怎麼使用,學校的學分怎麼辦,等等。我的腦力都花在這些事情上,完全沒有和任何人比較的想法。
用這個方法,我在高中時期積攢了200萬日元,20歲的時候已經積攢到2000萬日元。
2000萬不足以改變人生賭馬失敗後開始炒股
大學畢業前,我感到了打彈子機的極限。最難的部分是如何管理人,一牽扯到錢,能單純誠一直做下去的人很少。我覺得做不下去了。而且這本身也不是什麼好工作。
雖說20歲就攢到了2000萬日元,但我想這點錢無法改變人生。攢到3億日元的話,人生會發生改變,可以把工作當作興趣來做吧。我當時那麼想。
因為接受不了一個月20萬日元的上班族生活,我開始尋找不用工作也能賺錢的謀生之路。
那個時候打算認真做的是賭馬。我看比賽,也研究馬的能力係數,但結論是完全行不通。
收益率81%就是極限了。一般JRAa(日本中央競馬會)的返還率(除去場地費,分給賭馬人的收益佔總賭資的比例)是75%。我研究的結果就是,可以贏6%—7%,但很難再提高。
贏家還是JRA。
周六時一般的比賽,買10萬日元的話贏的概率還會增加一些,如果沒有大規模的比賽的話,贏錢很難。思來想去,能大贏的機會一周也就一回,就是周日。但只有一回,機會少了些。
當時還年輕,做了賭馬研究後覺得實力在上升,就一直在賭。我以為隨著研究精度的上升,早晚會突破盈虧平衡點。
這樣一直堅持著,直到賠了1000萬日元的時候,我決定放棄,而轉向炒股。
現在的我,止損做得很好,但當時有點晚了。
贈書福利來啦!
《cis股票交易術》
中國青年出版社
你覺得cis的經驗教訓適用於A股嗎?歡迎文末留言。
7月23日,我們將綜合留言點讚數和留言質量,選出5位粉絲贈書一本。為了給讀者提供更多的機會,每四期連續贈書的活動中,同一讀者只能獲獎1次(同一微信ID、手機號、地址均視為同一讀者)
歡迎轉發評論留言,還有更多好書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