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名著,揭示四種修行,道盡人生(太值得體會)

2021-03-03 大自在般若

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各位讀者

點我入駐平臺!

點我恭請各類經書、開光法寶!

四大名著的內涵,是博大而豐盛的,不同的人可以從中讀出不同的體悟。

但無論如何,它們寫的是人,進一步是人生,更進一步便是中國人的人生。人生是需要去完成的,那四大名著正是中國人的四種修行。

紅樓的主題是情,三國的主題是爭,水滸的主題是義,西遊的主題是悟。

要抵達或者超越它們,就構成了修行中所要突破和跨越的四道關卡。

過不去,就是平庸;過得去,便是超然。

讀紅樓,過情關

問世間情為何物?《紅樓夢》一開始,曹公便借空空道人之口,說出了此書的主旨:大旨談情。

人之為人,本是有情。情,有時是最美好的事,有時也是最磨人的事。男女之間如此,人與人之間莫不如此。

因為情字的內涵太過豐蘊,它是愛情親情友情、也是縱情痴情、還是人情世情。而這些,正是紅樓一夢中的情天恨海。

紅樓一書最為動人的,毫無疑問是愛情。這是一個最為永恆卻又平常的主題,曹公卻寫出了無盡的意味。

寶黛的愛情無疑是最為撥人心弦的,其中有美好,也有煩惱;有希望,也有失望;有生死不離的心,卻避不開生離死別的命。

況且還有寶黛有緣無份之外,寶釵與寶玉的有份無緣,寶玉與妙玉、襲人等女子的無緣無份,以及紅樓一夢中其他人的愛恨糾葛。

多少酸甜苦辣,如秋水般流之不盡。紅樓是一場夢,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由情入手,以情為重,曹公寫盡了大家族的榮辱興衰,最後終歸是「好似一食盡鳥投林,落了個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回頭看怎會不是「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曹公經歷了這一切,領悟到最深處,那麼我們呢?

因為是一夢,所以須看破、放下,這或者才是紅樓的真正主題。

但這對於我們普通人,或許太高了。但至少,我們還可以學著像紅樓這場大夢中的情種們,學著深情一些,如今這個時代人心恰恰不夠暖,情意恰恰不夠濃。

這樣,至少人生還能多一些美好和回味,少一些平庸與乏味。這就像竹林七賢中的王戎所說的:太上忘情,太下不及情;情之所鍾,正在我輩。

讀三國,過爭關

人到底爭個什麼?歌曲《曹操》中唱到:

不是英雄,不讀三國;若是英雄,怎麼能不懂寂寞。

用陰謀陽謀,明說暗奪的摸。

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

兒女情長被亂世左右,誰來煮酒。

爾虞我詐是三國,說不清對與錯。

紛紛擾擾千百年以後,一切又從頭。

寫的真是好,寫得更好也更為人知的是明代大學問家楊慎的那首《臨江仙》詞: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這首詞被用於老版《三國演義》電視劇的主題曲,最是恰當。

這一首歌一闕詞,說出了太多。告訴我們三國是一部英雄之書,它的關鍵詞,是陰謀陽謀、爾虞我詐、亂世、寂寞……歸結為一個字,就是「爭」。

而多少英雄豪情、橫刀立馬,在當世卻總是寂寞,在後世卻只是轉頭成空,最終不過落得一場談資。那麼我們便不禁要問,人,到底爭個什麼?

曹操一世梟雄,一世功業在身後也終被老謀深算、隱忍等待的司馬懿家族竊取。

劉備從草莽之中崛起,爭得三足鼎立中一方諸侯,最終也不得不在白帝城託孤中,抱著巨大的遺憾悲愴離世。

諸葛孔明神機妙算、運籌帷幄,一力孤擎蜀漢,七次北上伐魏,終究也不過一場秋風五丈原的悽涼。

關羽張飛豪氣幹雲、義薄雲天,最終也都落得兵敗身死、身首兩處的下場……

是啊,人到底爭個什麼?

如果人人覺悟,天下也就沒有爭這回事了;如果人人不爭,也就天下太平了。

只可惜,每個人不爭一爭,不看夠了、歷遍了世間爭鬥及背後的成亡禍福,是不會覺悟的。人生就是這樣,很多道理早就知道,但卻非要在經歷後才能明白。

既然如此,三國的故事對我們也不是沒用,這用也不是看一場你爭我奪的熱鬧,人們還可以從中學到些權謀之術,激蕩起一腔豪情。

如今人們都愛爭,那就由著他們爭去吧。這樣人們即使去爭,然後便能更早地覺悟。

讀水滸,過利關

我們的仗義去哪了?水滸中有一個東西,是永遠不會褪色的,那也是最重要的一處,便是仗義。

有些人不屑地以為,水滸108人只是一群流氓無賴,卻不去看有一件事才是真正可惜、可悲,便是仗義這東西,已經越來越稀缺了。

品德沒了是可以培養的,品格沒了,就只能是一種退化。

什麼是仗義?仗義就是魯智深看不得萍水相逢的父女被人欺負,怒而拳打鎮關西;看到朋友林衝被冤枉落難,便義無反顧地大鬧野豬林。

仗義就是武松在朋友被欺凌後,快活林裡醉打蔣門神;即使早有退隱之心,也要為了兄弟情義而堅持到徵方臘的最後,哪怕因此斷掉一臂。

仗義就是黑旋風李逵為救宋江,隻身江州劫法場;以為是宋江搶了酒家的女兒,即使那是大哥也要大鬧梁山忠義堂……他們看不得不平,腸子直得厲害,熱得燙人。

他們做得到如此,是因為他們的心因為純粹而坦蕩,因為坦蕩而磊落,因為磊落而光明,因為光明而嫉惡如仇,於是才有了發之於外的那一場場「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所有這些,背後其實只是兩個字:情義;而反面也同樣是兩個字:利益。

當下社會與水滸梁山、我們與梁山好漢們的距離,也許正是「情義」和「利益」之間的距離。

利益二字,底下還藏著兩個字——自私,上面還頂著兩個字——現實,合起來又是兩個字——冷漠。而這些,或許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病。說白了,缺了人情味兒。

是的,人們稱梁山之人叫好漢,電視劇水滸的主題曲也叫《好漢歌》。這種人不該絕種,這首歌也不該成為絕唱。

佛家有言:《楞嚴》不滅,佛法不滅。

我們也只能期待,只要水滸還在,仗義的種子就可以一代代播種、生根、發芽。

讀西遊,過欲關

覺悟還是執迷不悟?清代張潮的《幽夢影》裡說:《西遊記》是一部「悟書」。

是的,這本是一個佛家的故事,出自一個取經的典故。它的主角,名字就叫「悟空」。這一悟,就過去了九九八十一難。這隻猴子,譜寫的卻是人之生。

西遊裡是一條取經之路,我們的人生,則是一場覺悟之旅。很少人會去想,人生從何處開始,又要到哪裡去?西遊卻已經說了。

孫悟空是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師的弟子,而「斜月三星洞」五個字合起來,恰是一個「心」字。心,正是人生開始的地方。

佛家講人有「五毒」心:貪、嗔、痴、慢、疑。

取經的師徒五人,恰如人的這五種心魔。

總是誤會孫悟空的唐三藏,自然就是「疑」;

驕傲不羈的孫猴子,當然就是傲慢的「慢」;

好吃懶做、貪戀女色的豬八戒,毫無疑問就是「貪」

曾在流沙河吃人、脖子上掛骷髏項鍊的沙和尚,難保心底沒有一份「嗔」;

默默無聞、執著向前的白龍馬,多麼像是「痴」

而破除與圓滿之路,就在八十一難的歷練裡,人生正是如此。西遊中的人生滋味,又何止這些!

孫悟空一個筋鬥十萬八千裡,卻逃不出如來的手掌心,這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現實,也是人生中那些逃不開的宿命。

七十二變是一種本事,而人活世間也不得不有各種的身份和面孔。

老君煉丹爐裡燒了七七四十九天燒出了火眼金睛,人的世事洞明,也從來離不開時間裡的鍛造錘鍊。

真假美猴王最耐人尋味——人最難戰勝的就是自己,最該用心的也是自己……

懂了這些,心中的不甘就可以少一些,心底的清明就可以多一些。

孫猴子腦袋上有一隻金箍,那是他虛妄之心的隱喻,正是因為不能自我收斂,才惹得這外來的約束。我們每個人其實也都有,同樣是心中的執念和湧動的欲望。正是這些困住了我們,只有除去了才能得自在。

欲望因執念而生,執念因欲望而固。有人看到了,所以求覺醒;有人看不到,於是執迷不悟。

當今時代,前者太少,後者太多。

而到靈山的距離,恰好是十萬八千裡,本是孫悟空一個筋鬥就能到的,正如迷與悟,就在一念之間。

四大名著,是中國人的四種修行,也是人生之修行的一個完整路徑。

它告訴我們,過得去情天恨海,參得透世間爭鬥,斬得斷利慾薰心,越得過欲望執念,才抵達得了人生光明通達、自在寧靜的終處。

這個地方,佛家稱之為彼岸。

了解這些,是為了更加深刻的認知世界,我們既要看懂世界,又得看清未來!

開 心 般 若 


【不增不減】:夢中夢到山河大地,你體內有沒有增加一百萬斤呢?醒過來以後有沒有減少一百萬斤吶?拳頭變出了五個手指,它增了沒有啊?五個手指變成了一個拳頭,它減了沒有啊?所以「如來藏」中,如來藏為總,萬法為別,互為總別,互別為別,沒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叫不增不減。一切的萬法千變萬化,都是不動而至。所以這個不增不減呢,叫「心外無法,法外無心」,沒有哪一法在我們心外。現的這個人相,在沒有現之前在不在啊?那既然在,現了以後有沒有增加呀?沒有啊。因為你當下還是那個東西。那當我們從色相回歸自性的時候,那個色相滅了沒有?它當下還是那個自性。不增不減,增和減是我們的一種性具功德,是自性變現而已——變來變去還是一個東西。

比如,孫悟空搖身一變,變成一個茶杯,孫悟空在不在呀?他增了沒有?他減了沒有?都沒有。那孫悟空還可以變成無量的茶杯、無量的電燈啊。無量的茶杯、電燈是不是一個孫悟空?有沒有哪一個不是孫悟空呀?那麼無量的孫悟空、無量的茶杯、無量的燈是不是一個茶杯呀?萬法都是我們的心隨意變現的,不能被表相所迷惑。


開 心 般 若 微 信 公 眾 號:kaixinbore

公眾號主旨:每天多1分鐘學習,開啟生命本有的圓滿智慧,讓我們的生命更加精彩!

聲明:素材來源於網絡,內容不代表本平臺觀點。我們尊重原創,文章、圖片、視頻版權屬於原作者。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聯繫微信公眾號 kaixinbore。


推薦往期精彩回顧:(點擊即可)

1、《秘密》吸引力法則國語視頻(如來藏性)!(強烈推薦)

2、揭秘"元""宵"

3、妙解「清明」,聞即「往生」

4、大佛頂首楞嚴神咒圓滿教證注音

5、為什麼要讀誦楞嚴咒?轉發功德勝過禮佛十萬

6、如來藏詮釋《金剛經》中最精華的十句話!(深度好文)

7、開悟後的人是什麼樣子?

8、明心見性後,會不會做夢?

9、歡迎入駐「開心圈寶」!!!

10、開心法寶店:經書,開光法寶!


相關焦點

  • 四大名著,中國人的四種修行
    訂閱「北大縱橫」,與千位諮詢師零距離==============================四大名著的內涵,是博大而豐盛的
  • 四大名著,中國人的四種修行(深度好文)
    來源:儒風大家(ID: rufengdajia)四大名著的內涵,是博大而豐盛的,不同的人可以從中讀出不同的體悟。那麼我們便可以說,四大名著正是中國人的四種修行。紅樓的主題是情,三國的主題是爭,水滸的主題是義,西遊的主題是悟。要抵達或者超越它們,就構成了這種修行中,所要突破和跨越的四道關卡。過不去,就是平庸;過得去,便是超然。
  • 【薦讀】四大名著,中國人的四種修行
    來源:中國新聞網(ID:cns2012)  四大名著的內涵是博大而豐盛的,
  • 四大名著,中國人的四種修行,總結得太到位了!
    四大名著的內涵是博大而豐盛的,不同的人可以從中讀出不同的體悟。但無論如何,它們寫的是人,進一步是人生,更進一步便是中國人的人生。
  • 四大名著裡最動人的40句話,藏著人生必須的四種修行
    下面這40句四大名著中的話,出自不同的故事、人物和情境。但它們所指向的,又何嘗不是一種融會貫通的人生意蘊? 紅樓夢/情/四大名著就像是四位各有所長的老師,用生動的故事教會我們人情世故,處事哲理。不同的人可以從中讀出不同的味道,不同時期讀,也會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感悟。
  • 四大名著裡,藏著中國人一生的修行
    四大名著為什麼會被稱為四大名著?似乎從每個人出生時,就已經認定了這個判斷。四本書裡浩如煙海的故事,寫時代、寫社會、寫人、寫情、寫魔、寫佛,無一不包。有人說:讀這四本書,就是在過四個人生的關口:它們共同所寫的,就是充滿了糾葛的人生與人性。
  • 原來,中國四大名著裡竟隱藏那麼多秘密!
    四大名著其實就是中國社會的四個維度也是讀懂中國社會的四個角度更暗示了中國百姓的四種修行
  • 四大名著動人的40句話,道盡人生況味
    四大名著動人的40句話,道盡人生況味!  紅樓夢的故事,從情執開始,在繁華熱鬧裡上演,在曲終人散裡了結,萬般終究如夢無痕。故事的最後似乎人人有悟,說到底仍是悲涼辛酸。  我們已經走得太遠,以至於忘記了為什麼而出發。進不了的前程,回不去的故鄉。  水滸的故事,是一場悲劇。而其中迴蕩的兄弟情義、自由意志、反叛精神,卻並未隨著故事落幕、失色。
  • 知古今|在這本古典名著中,藏著中國人一輩子的修行
    四大名著,是中國人的四種修行,也是人生修行的一個完整路徑。從孩童到少年,從少年到中年,四大名著陪著我們幾代人一路成長。中國古典長篇小說四大名著,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四座偉大豐碑,是世界寶貴的文化遺產。
  • 四大名著最經典的9句話,直指人心,道盡人生
    〖見字〗第389期 四大古典名著,是中國人的文化瑰寶。 若你讀懂,便是一生的修行; 倘若不懂,則是一生的幸運。 01 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
  • 從「四大奇書」到「四大名著」
    追溯「四大名著」說法的來源,首先就要提到「四大奇書」。「四大奇書」的概念形成於明末清初。「四大奇書」是明代四部長篇章回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的合稱。明末天啟、崇禎年間,這四部書常被論小說者並提,至清初,李漁明確提出了「四大奇書」的概念。
  • 為什麼一定要孩子從小讀四大名著?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不僅因為其蘊涵博大而豐盛的文化、歷史以及人生內涵。更因為它代表著人一生要完成的四種修行:紅樓夢是情,三國是爭,水滸是義,西遊是悟。過風月情濃的情關,過三分天下的爭關,過義薄雲天的義關,過大徹大悟的悟關。而要抵達或者超越它們,就構成了這種修行中,所要突破和跨越的四道關卡。過不去,就是平庸;過得去,便是超然。
  • 中國四大名著英文介紹
    漢語對照:《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說家羅貫中。。《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
  • 四大名著木雕 ——《水滸傳》講述國人俠義精神
    四大古典名著為什麼會流傳這樣久遠?它們究竟在告訴讀者什麼?你知道麼?說起《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四大古典名著書籍,可謂是流傳深遠,如今加上影視劇評書等方面的演繹,更是天下聞名、婦孺皆知。古典書籍浩如煙海,何以這四本書籍上至官場、下至販夫走卒都能喜歡,並在慢慢逝去的歷史長河中始終熠熠生輝,冠之中國傳統文化小說最高成就名譽?或許有人會說:那是它們寫的熱鬧。
  • 中國四大名著的開頭,每一句都蘊含深意,值得一讀
    每個國家都有獨屬於自己的著作,所謂「名著」是經歷了歲月的洗滌而留存下來的經典。這些作品,不會隨著時間而改變。它就那樣留著,就那樣熠熠生輝,等著你去閱讀、去發現、去體會。本期安久和大家一起欣賞中國四大名著的開頭,都蘊含深意,真讀懂了你就厲害了。
  • 讀懂四大名著,是人一生的修行
    看到榮國府的家丁,她先在角落裡撣掉風塵,才敢過來跪下道一句「給太爺們納福」;見到周瑞家的,她小心翼翼地揣摩對方臉色,思忖自己的措辭;被王熙鳳插了滿頭的花,她卻高興地說,是自己修來的福分.她笑著照單全收的樣子,像極了心裡藏著疲憊和委屈,卻仍舊竭力討好生活的你我。
  • 「四大名著」名家演播版,一套既可以讀又可以聽的四大名著
    一提起中國較為典型的文學著作,大家的反應就是:四大名著!無論是故事情節還是語言表述都是深入人心。
  • 中國文學,四大名著
    中國古典長篇小說,四大名著。分別是:《紅樓夢》曹雪芹,高鶚著;《西遊記》吳承恩著;《三國演義》羅貫中著;《水滸傳》施耐庵著。從小時候便一直陪伴著我們。小時候重播的最多的便是--西遊記;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而這些我們百看不厭。
  • 北大教授: 四大名著並不適合孩子閱讀!
    四大名著半文半白,《三國演義》更近乎是完全的文言文,和現在的白話文其實還有相當的距離,小孩子讀起來困難很大。至於小說結構布局之宏大精巧,語言運用之神妙雋永,這些美學上的價值更非低齡兒童所能理解和領悟。作者:秦春華,北京大學考試研究院院長。
  • 四大名著彩繪本,太美了!
    但時代早就不一樣了,現在的孩子對四大名著的印象,更多是語文課本裡的名著節選,試卷上層出不窮的相關考題。再多的水滸卡片,也比不過一個亮眼的分數讓人羨慕。於是市面上出現了很多的彩繪四大名著。從繪本開始讀名著是合適的,這可以顯著降低入門難度,圖片還能增強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