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陰》中李清照因何而「愁」?又是如何寫出「愁」的?

2020-12-24 留餘青

01前言

對於李清照,想必我們大家都很熟悉,李清照的詞被認為是「婉約之宗、詞採第一」,而在她的詞中,我們能感受到很多愁,比如,《一剪梅》中的「一種相思,兩處閒愁」;《聲聲慢》中的「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以及《醉花陰》中的「薄霧濃雲愁永晝」。

其實,總的來說,李清照的愁有兩種愁,一是「閒愁」,而另一個則是「命運之愁」。

而《醉花陰》中的愁便是閒愁。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02因何而「愁」

李清照的愁,大的來說,無非是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少女的相思離愁,一是少婦的命運悲戚之愁。

而這首詞,作於南渡之前,因而,屬於第一種愁,即相思離別之愁。

接下來,我們就來重點分析一下李清照《醉花陰》這首詞的寫作背景。

首先,關於李清照《醉花陰》的寫作背景一直是有爭議的,主要分為兩種觀點,一種觀點是認為此詞是李清照與丈夫趙明誠婚後久別,思念丈夫而作,而另外一種觀點則是認為此詞是李清照父親李格非政治失勢後被趙家逐出家門後所作的。

觀點不同,那麼,表達的愁自然不同。

第一種觀點,是人們普遍認同的觀點。

公元1101年,18歲的李清照與21歲的趙明誠在汴京結婚,婚後不久,丈夫趙明誠便「負笈遠遊」,於是,在家思念丈夫的李清照在重陽佳節之時寫下了這首《醉花陰》。

可見,如果是這一種觀點,那麼,李清照的愁便是因為與丈夫分離而愁。

接下來,我們來講一講第二種觀點。

公元1102年,蘇軾、司馬光等人被朝廷認定為「元祐奸黨」,而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作為「蘇門後四學士」之一,自然而然的受到牽連。

而在1103年,朝廷更是下令,令「宗室不得與元祐奸黨子孫為婚姻」,因而,趙明誠的父親趙挺之斷然決然的與李家劃清了界限。將已經過門的李清照單獨送回了娘家。而彼時的趙明誠不但沒有與之一起回去,更是在這期間納了妾。

父親獲罪,自己又被遣返回娘家,再加上丈夫又納了妾,彼時的李清照怎麼不愁。

這就是第二種觀點。如果說從第二種觀點出發,那麼,李清照的愁在這裡就不簡單的是相思離別的愁了,而更是一種哀怨。

當然,這兩種觀點之中,到底哪一種觀點是對的,我們就需要從詞的內容出發,來品一品詞中的愁。

03如何寫愁

關於如何寫愁這一塊,其實我們可以從「詞」、「景」、「境」三方面來分析。

1,用詞方面,俗話說言為心聲,特別是詩詞,詞語的選用尤為重要。

首先是,愁字,開篇點睛,給人以一種強有力的代入感。而接著便是「又」字,佳節又蟲重陽,從語法上來講,「又」字附著在動詞和形容詞的前面,起到了一種強調的作用,而從感情上來講,一個「又」字更是強化了感情,飽含了些許無奈之情。

再往下,便是一個「涼」字,半夜涼初透,這個涼,從中,我們能感受到環境的清冷,同時我們又能感受到詞人心中的悲涼之情。

如果說,詞的上闕是通過此來渲染環境的話,那麼,下闕便是通過詞來進行對物的描述。

首先,是「盈」字,在詞中,有暗香盈袖,在這裡,「盈」是滿的意思,一個盈字說出了花香的多少。

詞人,一個人漫步在家,只有家中的菊花能夠陪伴自己,同時,花香充滿了衣袖,說明,詞人一個人在家是孤獨的,是愁苦的。

而下文中的「瘦」字更是寫出了詩人內心的痛苦與折磨。

從開篇的「愁」字再到末尾的「瘦」字,詞人用詞給人一種更為直觀的感受,使得人們更容易感受到那份愁苦。

2,寫景方面,在李清照的《醉花陰》中,詞人從時間的跨度以及從空間的距離來寫景。

首先是,時間的跨度上。

其實,我們可以很清晰的感受出詞人在詞中時間的跨度,從白晝到半夜再到黃昏。

這種寫法會使得讀者感受到詞人那日夜反覆,無休無止的愁苦之情。

反反覆覆的時間,並沒有消磨掉這種愁緒,反而在反覆之中增強了這種愁緒,所以說,這種時間上的跨多,增強了讀者的感受。

此外,接著便是時間上的跨度。

正所謂距離產生美,詞人在創作中的過程中,從屋內到屋外,景由內及外,而詞人的感情也由內及外的表達了出來。

2,意象方面,在意境層面上,詞人從無我之境,到有我之境。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詞人一個人閒居在家,獨自坐在香爐旁邊,看著渺渺青煙隨風遠逝,而自己的濃稠別緒卻始終不能散開。

「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看著玉珍、紗櫥,寒冷的壓力詞人難以入眠,心中不禁悲涼。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下午時分,詞人漫步在陽光之下,希望藉此來排解愁緒,可是,陪伴自己的卻只有菊花,平白的增添了幾分傷感。

04愁景愁人

詞,我們大概理解完畢,讀完此詞,我們會感受到詞中的愁已經化成了痛。

所以說,再回歸到第一段上來講,我認為,詞人在詞中抒發的情,不僅僅是與丈夫分別的愁情,而是一種痛,是一種孤獨的痛,更是一種內心的痛。

所以,我認為,《醉花陰》中的李清照因為父親獲罪而愁,因自己被無情被遣返回娘家而愁,更因為丈夫納妾而愁,而此詞又是通過以痛來寫愁。

註:圖片來源於網上,侵權刪

相關焦點

  • 秋日私語賦菊忙,醉人不過李清照的醉花陰,唯美婉約令人憐憫愛惜
    優秀詩文層出不窮,但從最美,最醉人的層次來感受,要數其中翹楚,非李清照的《醉花陰》莫屬。醉花陰·李清照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 怎一個愁字了得 —— 李清照《聲聲慢》賞析
    酒性依舊是烈的,只是因為作者的愁太重了,酒入愁腸愁更愁,滿心都是愁,致使酒力壓不住心愁,。自然就覺得酒味淡了。李清照在前期詞作《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中也寫到過為驅寒消愁曾飲酒之事,然而卻是「濃睡不消殘酒「。酒力顯得那麼大,讓作者濃濃地睡了好長時間都沒有消下去,這裡的酒力之所以大,是因為作者當時沒有什麼切入肌骨的愁病,有的只是作為一個年青貴族女子的閒愁,閒愁不痛,所以才會有「濃睡不消殘酒」之說。
  •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李清照玉簟秋賞析,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李清照與玉簟秋李清照這首玉簟秋是創作於她與結婚不久的丈夫離別後。「一種相思,兩處閒愁」寫出因為相思所帶來的無端無尾的悶與苦楚,「一」「兩」「相思」「閒」「愁」這些字輕巧單調,但是經她一組合,帶上自心情緒的排列,頓生經典。
  • 285.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宋.李清照:人比黃花瘦
    這首詞是李清照前期的懷人之作。公元1101年(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十八歲的李清照嫁給太學生趙明誠,婚後不久,丈夫便「負笈遠遊」,深閨寂寞,她深深思念著遠行的丈夫。公元1103年(崇寧二年),時屆重九,人逢佳節倍思親,便寫了這首詞寄給趙明誠。
  • 「應是綠肥紅瘦」中肥和瘦何意?看似簡單,讀懂才知李清照有多牛
    在筆者看來,我國的才女分為兩類:一類叫「其他才女」,一類叫李清照。在男尊女卑的年代,李清照是一個讓很多男人不得不服氣的女人。我們來看看這些男人裡包括哪些人?首先,她讓丈夫服氣。李清照曾寫了一首《醉花陰》寄給丈夫趙明誠,這可愁壞了趙大公子,他閉門謝客,三天三夜廢寢忘食,一共寫了50首詞作,目的就是為了能超越妻子這一首而已。結果可想而知,李清照《醉花陰》的中「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是千古名句,而趙大公子這50首詞硬是一首都沒傳下來。其次,她讓範仲淹的真愛粉服氣。范文正公在古代是怎樣一種存在?
  • 楊玉環愁,秋瑾豪,李清照才氣橫溢:美文
    而且,在我看來,對月訴愁這件事情,還是應該由女子來做,才更為合適,因為,那月宮裡可是住著一位仙女嫦娥啊,一個像李白那樣的大老爺們,對著月亮訴苦,總讓我覺得有些奇怪。還是讓女子來吧,對著月裡的嫦娥,說上兩句姐妹間的悄悄話,飲上兩杯淡酒,也是一個不錯的遣懷之法呢。
  • 李清照最愁一首詞,如血淚所著,讀完讓人心疼不已!
    雖然我們經常祈禱一生能平安喜樂,少些憂愁,但是愁這種感情卻也是常伴我們左右,有人因為愛情,有人因為事業,人生一世總是少不了發愁的時刻。對古人而言也不例外,雖然古人的生活不像我們這般複雜快節奏,但也少不了發愁的時刻。只不過我們發愁時發微博找朋友傾訴,而古人發愁時卻充滿了詩情畫意。
  • 天才李清照:寫的詞冠絕宋代,生活中卻免不了女人的愁哀
    古今才女中最富盛名的,大概非李清照莫屬了。十五歲寫《如夢令》,記歡樂往事,醉酒盡興後,荷花蕩中爭渡、爭渡,清新活潑,依本性而成,讓後世的我們讀來如見其人,可以說出手即不凡。本期周末讀詩,是分享這位「千古第一才女」的第一篇,先從李清照最早的一首《如夢令》講起,跟隨她的生命軌跡順流而下,依次看她如何用個人獨特的口語,寫往事、閨房之樂和女性愁怨。
  • 她借酒消愁:怎一個愁字了得;卻醉詞發問: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全詞雖不著一個「愁」字,卻處處含愁。「夢遠不成歸」使人愁;「人悄悄,月依依」同樣使人愁;「更挪殘蕊,更捻餘香,更得些時」更把詞人內心的愁緒通過動作表現褥淋漓盡致。國破家亡,流落他鄉,一腔怨恨,借梅而發。詠梅而意不在梅,正是這首詠物詞的特點。 2、酒醉程度:★☆☆☆☆  《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 知否知否:李清照與趙明誠是金玉良緣麼
    「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贍,逼近前輩」-王灼《碧雞漫志》「才高學博,近代鮮倫」-《說郛》第四十六卷引《瑞桂堂暇錄》而趙明誠在高官子弟中也是佼佼者。兩人的婚姻被視為金玉良緣。婚後的生活是甜蜜的,李清照還是那個嬌憨調皮的少女。
  • 李清照用一首《聲聲慢》,寫出自己最後的倔強
    而李清照幾乎就是夾在高宗和金兵的中間,這一路上覬覦李清照收藏的,不僅有金兵、軍閥以及地方豪強,甚至,在趙明誠去世後一個月,高宗御醫王繼先就提出收購藏品中的古玩,此事因為時任兵部尚書,也是趙明誠表親的謝可家反對才作罷。
  • 「綠肥紅瘦」中肥和瘦是何意?看似簡單,讀懂才知李清照的深意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李清照就顯得格外特別。所以很多人在課本中第一次讀到李清照,也以為她是男詩人,因為中國古代推崇女子無才便是德,所以讀過書的女子並不多,像李清照這樣優秀的女詩人更是沒有幾個的,讓人十分敬佩。而且李清照作出的詩有多好呢?
  • 99句關於愁的經典古詩詞,少年不知愁滋味,問君能有幾多愁!
    〔宋〕晁說之《致仕後聞夜雨》:雨聲中夜生高興,不似官人身外愁。〔宋〕淮上女《減字木蘭花》:淮水悠悠,萬頃煙波萬頃愁。〔宋〕張輯《月上瓜洲》:江頭又見新秋。幾多愁。情愁 | 怎一個愁字了得〔魏晉〕繁欽《定情詩》:逍遙莫誰睹,望君愁我腸。〔唐〕李白《長相思》:日色慾盡花含煙,月明欲素愁不眠。
  • 李清照思夫心切,落筆成詞,情真意切,最後3句至今無人超越
    李清照,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讓人憶起往昔快樂的「沉醉不知歸路」,讓人內心痛到無法呼吸的「悽悽慘慘戚戚」,讓人心頭悸動的「應是綠肥紅瘦」,無一不是李清照留給後世的寶藏,與真金白銀可以劃等號的財富。在李清照的筆下,愁和苦成了主基調,這也是後半生顛沛流離的寫照,在秋風瑟瑟,寒冬逼近之際,人人都難免傷感起來,此時的李清照也不例外,離別思念,在她的詞中體現了出來。
  • 李清照最優美的六首詩詞,一生至少讀一次
    「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極是當行本色也。」中華文壇幾千年,其中的女詞人寥寥無幾,有才有貌者更是鳳毛麟角,被譽為「千古第一女詞人」、「詞中皇后」的李清照便是其中之一。她的婉約詞後人爭相學之,影響深遠。隨著歲月的流逝,李清照的詞在歷史的長河中愈加歷久彌新,她的名字更是流傳千古,譽滿天下。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下李清照最優美的六首詩詞。1、《聲聲慢·尋尋覓覓》上榜理由:李清照之前的《聲聲慢》,韻腳押平聲字,調子相應地也比較徐緩。
  • 撒嬌一姐:李清照
    撒嬌不是簡單的嘟嘴賣萌,讓我千年一姐李清照來告訴你什麼才是高級的撒嬌。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李清照18歲,與時年21歲的太學生趙明誠在汴京成婚。新婚後的生活,雖然清貧,但安靜和諧,高雅有趣,充滿著幸福與歡樂。
  • 冷門詩人李商隱、強說愁的李清照:你沒文化的樣子,真的很低級
    對,沒錯,就是那個寫出「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的晚唐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合稱小李杜。這位網友先是指責李商隱抄襲霹靂裡的《夜雨寄北》,「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認為這是碰瓷,該人肉出來,好好批鬥一番,為霹靂正名。但很顯然,她被人點出錯誤,知道了李商隱是唐朝詩人。
  • 李清照因思念丈夫,特寫一詞,最後三句情真意切,成就經典醉花陰
    我們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也是一首關於秋天的詩詞,想必不用猜你們也能知道是李清照之作。沒錯,這次要欣賞的正是宋代第一女詞人李清照所作的千古佳作——《醉花陰》。同樣是以秋寄託自己的情思,我們來看看李清照是如何表達的吧?醉花陰[宋] 李清照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 詞中李太白,酒中何仙姑——李清照「酒後之詞」賞析
    一、 家世背景與眾不同,喝酒瘋玩樣樣在行李清照其實早在待字閨中時,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問題少女」。李清照本是書香世家,她的父親李格非是大文豪蘇軾的學生,進士出身,任職宋徽宗時的禮部員外郎,一個司局級幹部。李清照母親是宋仁宗天聖八年(1030年)的狀元王拱宸的孫女,與李格非郎才女貌。李清照可以說是嘴裡含著金鑰匙出生的。
  • 王勃一首簡單的詩,無一「愁」字卻句句寫愁,短短4句就盡展才華
    在古代的詩詞作品中,很多經典的詩句都將這樣的一種特定的人類情感、情緒描繪得精彩紛呈。「愁」在我國歷史上的古典詩詞中沾到的比重相當大。譬如在李煜筆下的愁是那樣的多,就像一江春水一樣流向遠方,不可斷絕;王昌齡的那句「孤舟微月對楓林,分付鳴箏與客心」將遊子客居他鄉的羈旅之愁勾勒得如此悽婉;而李清照眼中的愁卻有了形狀,「綠肥紅瘦」的愁滋味有幾人能夠體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