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飲酒是什麼樣子?楊玉環愁,秋瑾豪,李清照才氣橫溢:美文

2021-01-12 駭氏傳奇

女子也並非全都不飲酒的,只是,女子一般都不會像男子那樣,純粹為了喝酒而去喝酒。

女子飲酒,有時候是為了排遣心中的憤懣之氣。是的,男子有男子的煩惱,女子,也有女子的愁苦。李白不是也曾經「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嗎,女子也一樣,在她們愁悶之時,也會借著三杯兩盞淡酒,向月亮訴說自己的情懷。而且,在我看來,對月訴愁這件事情,還是應該由女子來做,才更為合適,因為,那月宮裡可是住著一位仙女嫦娥啊,一個像李白那樣的大老爺們,對著月亮訴苦,總讓我覺得有些奇怪。還是讓女子來吧,對著月裡的嫦娥,說上兩句姐妹間的悄悄話,飲上兩杯淡酒,也是一個不錯的遣懷之法呢。

對於這一點,四大美人之一的楊貴妃,給我們做了一個絕好的榜樣,有一出京劇,叫做《貴妃醉酒》,就將楊玉環對月飲酒澆愁的情景,描寫得淋漓盡致的。那一夜,楊玉環奉命去百花亭陪伴唐玄宗賞月,卻不想被其他妃子奪寵。楊玉環被封為貴妃,那真是「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啊,如今被人搶了風頭,她又如何能不難受呢。在這個月色皎潔的夜晚,她卻覺得無比寒冷,風冷、月冷、夜冷,但是,這一切都比不上她的心冷。

只能借酒澆愁了啊,只可惜,「舉杯消愁愁更愁」,就算是有醇酒入喉,又如何能讓這個因失寵而心中嫉妒的女子高興起來呢。她「天生麗質難自棄」,卻不料君王這次不賞識她,她可以「回眸一笑百媚生」,令得「六宮粉黛無顏色」,然而,今夜的花園裡是如此冷清,她的嫣然一笑,又有誰來欣賞呢?

於是,她脫去風衣,狂舞高歌,醉意朦朧,翩翩起舞。一個女子若是要醉,就醉到這樣程度就行了,楊貴妃不愧是四大美女之一,懂得把握分寸,她的醉,恰到好處,不能增一分,也不能減一分,酒,將她的千嬌百媚,烘託到剛剛好,非但沒有露出醜態,反而將那嬌嗔的潛在之美完全發揮了出來。這樣的一個女子,我見猶憐,又何況是唐玄宗呢?

女子飲酒,也有的時候,是因為那掩飾不了的才氣。男子常常趁著酒興來做詩,就好像李白那樣,「李白一鬥詩百篇」,若是沒有酒來澆,又如何能有李白那滔滔不絕的詩才呢?同樣在女子中也不乏這樣的人才,比如才女李清照,她幾乎就是一個在酒裡泡出來的詞人,查看她的詩詞作品,其中就有很多是涉及到酒的,酒,甚至已經成了李清照作品的一個組成部分了。

不管是在豆蔻少女之時,還是在年華老去之時,在她的作品中,都能看到酒的影子。「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這位沉醉在酒中的少女,是如此天真爛漫,酒,讓她多了幾分活潑,多了幾分率真,將她的內心整個兒都給釋放出來了。再看她那「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種感覺,又將相思之情發揮到了淋漓盡致。李清照為何會在黃昏之後,把酒而立呢,無非就是翹首以盼,等待心愛的那個人回來罷了。再看「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這其中,又蘊含著多少愁意啊,酒只能是酒,抵擋不了現實中的風霜之侵。這個名叫李清照的女子,當時面對著國破家亡之悲,只能借酒來令自己稍稍釋懷。

這酒飲到了李清照的腹內,就凝成了一句句的好詞,讓讀它們的人,隨著詞人或喜或悲。

當然,雖然說,女人都有著似水的柔情,但是,幾杯醇酒一下肚,有時候也會豪情萬丈起來,在她們心中,其實也並不光光只是想著兒女情長之事,她們也會將國家大事,放在自己的肩頭。

近代的鑑湖女俠秋瑾就是這其中的傑出代表,「無端身世茫茫感,獨上高樓一舉觴」,她曾與好友暢敘飲酒,酒酣耳熱後,她拔刀起舞,長歌當哭,那歌聲悲壯動人。誰說女子不如男呢,這秋瑾飲了幾杯酒之後,女子的柔媚之態,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則是天縱的豪情。想當年,荊軻和燕太子丹在易水旁送別之時,荊軻也曾飲酒高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秋瑾的豪氣,比之當年的荊軻,竟然也不相上下。

除此之外,秋瑾還在一首名為《對酒》的詩中寫道:「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千金買刀,貂裘換酒,這是何等豪壯啊,比之當年「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的李白,也絲毫不會遜色吧,更何況,秋瑾縱酒,不是因為她酗酒,而是因為她要借酒來激發自己的愛國豪情,為的是能夠將自己的一腔熱血化為碧濤。

秋瑾不光只是說說的,她在回國省親的時候,認識了蔡元培和徐錫麟,加入了光復會,後來在回到日本後,又正逢同盟會成立,她便又以滿腔熱忱加入了同盟會。借著醇酒,她將自己一己之悲歡,和民族、國家的命運聯繫在了一起,這種襟懷,別說是女子,就算是男子,又有幾人能夠做到。

這些位不凡的女性用她們的事實告訴我們,女子飲酒,原也不是不可,略微沾唇,適度飲酒,也能讓女子忘情忘憂,活出不一樣的人生來。不飲酒的女子,是美的,但是,飲酒的女子,其實也未必真的就是醜的。

相關焦點

  • 《蝶戀花》:千古才女李清照的閨情詞,酒意詩情誰與共?
    獨抱濃愁無好夢,夜闌猶剪燈花弄。讀一詩詞,也讀一人物,讀一人物,少不了兒女情長,李清照的愛情甜蜜又悽涼,離別新婚的玩古專家趙明誠,李清照的漫漫長夜是如何度過的呢?獨抱濃愁無好夢,夜闌猶剪燈花弄。詞作於李清照和趙明誠新婚不久,趙明誠位居官中,而李清照獨自在深閨中,兩地分居,深深思念丈夫。為這短暫的離別留下的動人情詞作。詞的上段從寫初春景色過度到思婦的心理。初春時節,春風化雨,冰雪消融,暖雨晴風。柳樹新發出的嫩芽像水靈的眼睛,梅花的花瓣像印在我臉上的梅腮。
  • 李清照的才氣讓她的丈夫都甘拜下風
    若是說到李清照,那可真是千古第一風流才女啊。李清照,號,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她的出生雖說不算顯赫,但也是書香門第。父親是蘇軾的得意門生,從小就飽讀詩書,她的母親出生在狀元之家,博學多識。所以說,有著這樣強大的父母的李清照自然不會差。
  • 怎一個愁字了得 —— 李清照《聲聲慢》賞析
    眾所周知,《聲聲慢》是李清照的代表作,李清照(1084—1155),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章丘(今山東章丘)人。宋代女詞人,被譽為「婉約詞宗」,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李清照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父親李格非精通經史,長於散文,母親王氏也知書能文。在家庭的薰陶下,她小小年紀便文採出眾。18歲,與太學生趙明誠結婚。趙是金石家,婚後與丈夫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
  • 《醉花陰》中李清照因何而「愁」?又是如何寫出「愁」的?
    其實,總的來說,李清照的愁有兩種愁,一是「閒愁」,而另一個則是「命運之愁」。而《醉花陰》中的愁便是閒愁。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 李清照:做一個「出格」的女人
    「一人飲酒醉」的女英雄男人喝酒留名的有很多,如李白「杯酒詩百篇」,曹植「樂飲過三爵,綬帶傾庶羞」。而女人因喝酒留青史的,李清照是獨一份。就連酒後的詩作比例,李清照都多過李白。只那《漱玉詞》裡,便有11個「醉」字,19個「酒」字。李清照有多愛喝酒呢?她會在黃昏的時候「東籬把酒黃昏後」,在發愁的時候「愁濃酒惱」,在閒暇的時候「煮酒箋花」,時不時還會感嘆一句「酒意詩情誰與共」。
  • 寫出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才女李清照,竟然是個酒鬼?
    重陽佳節,丈夫又不在身邊,就在這天李清照賞菊飲酒,即使是東籬把酒也無法解開心中的思緒。莫許杯深琥珀濃,未成沉醉意先融。疏鍾已應晚來風。更有的日常飲酒消愁的姿態。這位才女果真是酒的鐵粉絲,開心喝,不開心也喝,無所顧忌,開懷大飲豪邁情緒表露無遺。
  • 《聲聲慢》李清照 || 悲夫,李易安;偉哉,李清照!
    當金兵南下,「靖康之亂」,趙明誠趕赴江南赴任,就把文物南遷的重任全都託付給了那個不過是弱女子的李清照。所以是李清照用她瘦弱的肩膀,扛起了中國歷史上、中國文物史上第一次文物南遷的重任。可是我們說過,他們的婚姻有無子的悲痛,而且宋人納妾也是常態,這並不能改變他們夫妻的感情,反倒是我們在解釋《夏日絕句》裡曾經說,趙明誠的不負責任,臨陣脫逃,讓李清照產生「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感慨。其實這裡的「分香賣履」,結合上下文,趙明誠沒有「分香賣履」之意,也就是不只是沒有安排李清照的後事,對其他的侍妾,也沒有作出任何的安排。
  • 李清照目睹丈夫貪生怕死,後寫下一首最霸氣的詩,至今讓人熱血沸騰
    有的以美貌取勝,如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號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有的則因才學而揚名,如卓文君、蔡文姬、上官婉兒等。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也是一位才女,她名叫李清照。眾所周知,李清照是宋代的女詞人,是婉約詞的代表人物。據史料記載,李清照因曾經在詞作中三次用過「瘦「字,因此江湖人稱「李三瘦」。第一處是《醉花陰》:「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第二處是《如夢令》:「知否,知否?
  • 心繫家國,半生明媚半生寒,無奈鬥渣男——風流才女李清照(下)
    而因為綦崇禮的幫助,李清照離婚只被關押了九天就被放出。這一段歷史,一直成為李清照的黑歷史,因為在古代,寡婦再嫁和女子休夫都是可恥的。而李清照甚至比現代的一些女子還要灑脫通透。寧願背罵名,寧願坐牢,都堅決離婚。
  • 李清照:900年來,最有趣的女子,只有她一個
    但李清照的思念三連,卻唯美經典多了: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點相思,兩處閒愁。 哎,有的人相思,只有單純的「想他」,而李清照的相思,卻相思出了千古絕句,只有才華才能將感情升華。 才華,是女人出眾的標誌,君不見,多少美麗的女子,化為歷史的塵煙,唯有那些才華出眾的女子,留下不衰背影。
  • 撒嬌一姐:李清照
    他把李清照的這首詞也雜入其間,請友人陸德夫品評。陸德夫把玩再三,說:「只三句絕佳。」趙問是哪三句,陸答:「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其實,李清照有好幾首詞都是寫給趙明誠的。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抒寫的是普通的秋日別情,是趙明誠去外地做官,留在家中的李清照寄給趙明誠的。
  • 千古才女李清照,離經叛道,作品流芳百世
    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無論是上學堂還是參加科舉入朝為官都與女子無緣。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女子讀書寫字已實屬不易。而在我國宋朝有這樣一位女子,不僅特立獨行熱衷於讀書作詞,而且在文學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創造出了許多傳世佳作,為後人誦讀。
  • 《聲聲慢》 || 悲夫,李易安;偉哉,李清照!
    當金兵南下,「靖康之亂」,趙明誠趕赴江南赴任,就把文物南遷的重任全都託付給了那個不過是弱女子的李清照。所以是李清照用她瘦弱的肩膀,扛起了中國歷史上、中國文物史上第一次文物南遷的重任。可是我們說過,他們的婚姻有無子的悲痛,而且宋人納妾也是常態,這並不能改變他們夫妻的感情,反倒是我們在解釋《夏日絕句》裡曾經說,趙明誠的不負責任,臨陣脫逃,讓李清照產生「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感慨。其實這裡的「分香賣履」,結合上下文,趙明誠沒有「分香賣履」之意,也就是不只是沒有安排李清照的後事,對其他的侍妾,也沒有作出任何的安排。
  • 電視劇《知否》的背後,是一個醉酒的李清照
    就連主題曲《知否,知否》同樣火遍了大江南北,這也讓李清照的詞,再度回到大家視野。在女詩人中,能把飲酒、醉酒及酒醒寫得如此千姿百態的,李清照無疑是第一人。年輕時,以酒會友,青春浪漫。結婚後,夫妻共飲,品酒談詩。寡居後,借酒消愁,愁上加愁。而李清照的「酒詞」高明之處在於:以酒入詞,而詞無醉態。
  • 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她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表達了什麼情感
    在以男性佔主導地位的宋代詞壇, 他們寫女子以描繪外貌服飾和一般生活情態為主,對女子的心理、 情則往往缺乏深人細緻的體驗和描繪。而李清照身為女性,她的詞抒寫的是發自內心的真情,她是從自身的女性視角填詞的。在她的詞中,無限真情由筆底流出,真摯直率,自然流暢。
  • 如果你心裡藏著一個人,就讀李清照和納蘭詞
    且不言渭水河畔、蒼蒼蒹葭中追尋伊人的秦國少年愛情夢的苦澀,也不說「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的痴情女子的悲憤.我們只讀一讀文士之女李清照、宰相之子納蘭性德兩位詞人遺響後世的那些天籟之作,就足以愁煞人了。千百年來,愛情始終承載著人們最美好的憧憬,無論多少滄海變成桑田,我們依舊想把世間最美好的詞語,都獻給愛情。
  • 李清照的一首痴情詞,道盡相思之苦,句句含蓄深沉,令人心生憐惜
    生怕閒愁暗恨,多少事、欲說還休。今年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明朝,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即難留。念武陵春晚,雲鎖重樓,記取樓前綠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更數,幾段新愁。床上皺巴巴的被子預示著二人曾在床上做過什麼事,卻依舊沒有留得住丈夫,體現了李清照的「閨怨」。
  • 知否,知否,應是「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初次見面,女子本在園中蕩著鞦韆,百無聊賴,突然有一男子的闖入,打破了整個午後的靜謐,女子猝不及防,抽身便走,心裡又有幾分歡喜,想要回頭看清,卻又怕被人看到,只得裝作嗅青梅的樣子,自欺欺人罷了。《點絳唇》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縴手。
  • 紅藕香殘玉簟秋——千古詞人李清照
    再者,這裡的「花兒」還有指代其他女子之意,「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暗語丈夫若是在外面見了其他女子,不要犯猜疑誰更漂亮,只管想著我的容顏就好了。冰雪聰明的李清照,將鍾情一人的語字滲與詞中卻不露聲色。平平淡淡的言語,讀來卻是意味深長。這樣的女子,又怎麼會不及花兒呢。嫵媚,全才的新娘與趙明誠志趣相投,互相傾慕,婚後生活雖不如旁人一樣整日耳鬢廝磨,左右相伴,但感情確著實牢固的很。
  • 李清照:受一生悲苦,寫一世好詞,恩愛夫妻不過一廂情願
    詞是李清照生活的寫照,感情的寫照:晨起之後,李清照呆坐,香爐冷了,紅被掀了,睡難成眠,起亦無聊,懶得梳洗。丈夫即將遠行,作為妻子的李清照茫然惆悵,似乎有千言萬語,卻欲說還休。最近突然瘦了,不過既非飲酒過量也非病中消瘦。 為什麼呢? 欲說還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