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佳能現在的大三元分別為佳能 EF 16-35mm f/2.8L III USM、佳能 EF 24-70mm f/2.8L II USM、佳能 EF 70-200mm f/2.8L IS III USM
(佳能 EF 16-35mm f/2.8L IS III USM)
(佳能 EF 24-70mm f/2.8L IS III USM)
(佳能 EF 70-200mm f/2.8L IS III USM)
尼康
廣角:尼康 AF-S 14-24mm f/2.8G ED
標準:尼康 AF-S 24-70mm f/2.8E ED VR
長焦:尼康 AF-S 70-200mm f/2.8E FL ED VR
索尼
廣角:FE 16-35mm F2.8 GM
標準:FE 24-70mm f/2.8 GM
長焦:FE 70-200mm f/2.8 GM OSS
賓得
廣角:D FA 15-30mm f/2.8 ED SDM WR
標準:D FA 24-70mm f/2.8 ED SDM WR
長焦:D FA 70-200mm f/2.8ED DC AW
之前講焦距的時候可能已經與大家說過了,今天既然提到,我們就再簡單說一下
(1)廣角變焦鏡頭
首先我們來說廣角鏡頭,廣角鏡頭最合適的拍攝題材就是風光照,廣角鏡頭可以捕捉到那些我們人的視角看不到的範圍,所以一些風景,或者大型的建築物,就十分適合使用廣角鏡頭來拍攝。
廣角鏡頭不太適合拍攝人像,因為廣角鏡頭容易引起人物變形。當然,很多優秀的攝影師能很好地控制畫面中的變形,並讓它們為自己所用,則可以忽略這一點。
(30mm焦距作品)
(2)標準變焦鏡頭
以佳能的標準變焦鏡頭為例,它的焦距是24-70mm,很多人說這個焦距範圍看起來很雞肋,廣角不夠廣、也打不了鳥之類的。
然而廣角拍攝、長焦拍攝都是特定的題材,有些專業化,而標準變焦鏡頭的焦距才是日常拍攝最常用到的焦段範圍,所以說如果專注於捕捉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其實這個焦段是個萬金油焦段。
更何況,如果使用的是全畫幅的相機,24mm焦距已經滿足廣角拍攝的需求了,既有廣角優勢,又適合日常拍攝,這隻鏡頭還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60mm焦距作品)
(3)長焦變焦鏡頭
長焦變焦鏡頭的焦距範圍一般在70-200mm(佳能索尼尼康都是這個焦段),既然是長焦鏡頭,那它的適合的拍攝主題就是一些遠攝主題,比如說掃街、花草等等,拍攝一些特寫鏡頭時,也需要用到長焦。
(135mm焦距作品)
「大三元」一直被攝影圈子「奉若神明」,主要原因有幾個:
(1)焦段全
大三元的三隻鏡頭覆蓋了超廣角端到長焦整個焦段,只要擁有了大三元,基本上所有的拍攝題材對於攝影師來說都信手拈來。
(2)大/恆定光圈
大三元的三隻鏡頭都是2.8的大光圈,而且是恆定光圈。
熟悉鏡頭的市場價格的朋友們都知道,光圈越大,鏡頭價格越昂貴,因為用它拍出來的作品的虛化效果、亮度等等都可以表現得特別好,加上恆定光圈,能使得攝影創作的操作空間變得更加的大。
(3)畫質性能
大三元是每個品牌所重視的一個「組合」,自然在畫質性能下也保持了相當高的水準,原本大三元的定義就是光圈為2.8的同焦段的變焦鏡頭中最優秀的三個鏡頭,這是一個流動的榮譽稱號,而不是固定在特定哪個鏡頭上一個外號,所以其性能自然也是同焦段的各個鏡頭裡最好的。
所以如果有朋友想買大三元,自然是大力推薦,但如果是針對新手入門的朋友,個人建議是,可以買,但是沒必要。
首先,經濟方面,大三元的價格昂貴,每一隻都是上萬的售價。
第二,大三元的大光圈在一些休閒日常的拍攝中並沒有很明顯的優勢,大光圈的優勢最能體現在極限的環境下,在休閒日常的拍攝中或許4.5、5.6的光圈就足夠了。
第三,在焦距這個問題上,雖然說大三元的焦段全面,也可以找到替代品,一些廉價的「天涯鏡」就可以滿足需求,比如尼康 AF-S 28-300mm F/3.5-5.6G ED VR,售價5400元左右,和動輒上萬的大三元鏡頭比起來,算是十分便宜的鏡頭了。
總之,對於初學者來說,如果是不怎麼經常用於專業的拍攝,或者經濟實力不寬鬆的情況下,沒有必要購買大三元。如果是浸淫已久的攝影發燒者,那才另當別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