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
在廣州新中軸線
廣州塔
點亮《財富》之夜
你的朋友圈有沒被刷爆?
先上一波動圖↓↓↓
▲來源:廣州日報
▲來自朋友圈
是不是已經被美哭了?
再來一波美炸的組圖↓↓↓
▲廣報全媒體記者莊小龍攝
▲「財富大咖」紛紛舉起手機拍攝。廣報全媒體記者駱昌威、蘇俊傑攝
▲市民一齊欣賞無人機表演。廣報全媒體記者陳憂子攝
還沒過癮?
再來看看現場視頻↓↓↓
昨夜,2017廣州《財富》全球論壇廣州市歡迎酒會在廣州塔下舉行。熱情的廣州打開「城市客廳」大門,以最絢麗的姿態與財富論壇嘉賓共享美好的城市盛宴。
酒會在廣州現代中軸線的重要節點——廣州塔二樓露天平臺舉行,背靠流光溢彩的廣州塔「小蠻腰」,面向璀璨的珠江兩岸夜景,將廣州的歷史源流與城市光影盡收眼底。
在如此高咖的晚宴上
嶺南文化如何用時尚演繹?
廣州之夜有哪些看點?
小編為你獨家揭秘
↓↓↓
1180架無人機編隊
瞬間亮燈形成「財富「兩個漢字。
廣州用「科技舞蹈」
表達了對2017廣州《財富》全球論壇的歡迎
這場「千機變」表演,
完全是「廣州智造」。
令人驚奇的是,
無論是多少臺機,
後臺只需一個人、
一臺電腦、一鍵控制。
到底怎麼做到的?
請點擊視頻收看
↓↓↓
億航白鷺技術副總裁李智源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次表演時間更短、無人機數量更多,臺上3分鐘,臺下是幾十名技術工程師,數千小時的操練,數萬架機次的排演。「1180架無人機有1噸多,讓1噸多物資在空中飛舞,確實不容易。」李智源說。
最關鍵的是能讓無人機乖乖「聽話」,待在最精準的位置上。為此,工程師們在無人機上全部安裝了RTK釐米級GPS定位系統,誤差橫向不超過2釐米、縱向不超過1釐米。李智源透露,此前海心沙破金氏世界紀錄的表演,只有部分無人機裝了這個系統,如今所有飛機全覆蓋使用新系統,定位更加精準了。
不少見證過海心沙破吉尼斯紀錄的嘉賓反映,這次的無人機表演整體效果更明亮、更出彩。據李智源透露,燈光方面本次也花了一些「小心機」,不僅燈光強度更亮,還會形成漸變色。
在此前一次彩排中,工程師為記者演示了如何用一臺電腦操作:界面上顯示目前無人機群的數量、速度、高度、定位,只需要一個人點擊啟動,幾百架無人機騰空而起組成既定圖案。如果有無人機「掉隊」,飛機會自動調整迅速回到任務的執行中。如果這套指令失效,無人機會自動啟用備案指令,選擇自主懸停、返航,退出隊伍,為「隊友」讓路。
18名志願者守護「螢火蟲」
這場驚豔表演的背後,有一支由18名女生組成的志願者團隊為無人機的順利放飛默默努力,她們稱自己為「螢火蟲」的照看者。為了保持這個特色節目的神秘感,每次演練她們都要日落而作,等待海心沙的人潮散去,才開始工作,她們要為「螢火蟲」戴上翅膀(裝上螺旋槳),留意「螢火蟲」有沒有吃飽(電量是不是充足),確保「螢火蟲」健康地發光發亮。
周曉婷在華南農業大學學習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11月19日周曉婷加入無人機項目團隊,第二天就和其餘17位志願者參加了培訓。在正式的演出中,志願者要負責在節目開始之前給無人機裝槳、裝電池後,從倉庫搬運到200米外的起飛場地,如看到閃爍紅燈的無人機,代表這架無人機與控制程序沒有對接上,志願者就要馬上進行替換,讓燈泡切換為綠色的燈光。
組員吳汶蕙是暨南大學國際學院的一名大四學生。吳汶蕙回憶起第一次看到無人機飛行演練場景時,「就像科幻片裡面外星人來了一樣,感覺特別震撼!」從臺灣來大陸做交換生的她,第一時間報名當了志願者。在吳汶蕙看來,舉辦《財富》論壇的廣州欣欣向榮,「我喜歡這裡,希望畢業後能有機會來大陸發展。」 吳汶蕙說。
今年22歲的威娜來自位於西非中南部的貝南共和國,卻能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原來威娜已在廣州求學四年,在華南理工大學南校區(番禺校區)讀計算機科學專業。她說,在大學實驗課接觸過無人機,但這是第一次接觸這種表演專用的無人機,可以投射光線,以及排列陣型方陣,非常有趣。威娜告訴記者,第一次志願服務就是參加《財富》全球論壇,對於她來說這是「一生只有一次的」。
想必大家一定很好奇
再讓小編獨家揭秘
晚宴準備了哪些美食?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在現場看到,自助餐檯沿著珠江方向排開,時尚大氣的雞尾酒吧,典雅玫瑰金色的自助餐爐,凸顯宴會的高規格和國際化;而風爐,中式炒鍋,芭蕉葉,中式器皿、荔枝木杵與擂盤等又體現了地道廣府特色。每道菜品旁準備了一張精美的滿洲窗圖案故事卡。
晚宴菜單揭秘
東江鹽焗雞
南粵燒腊味檔(燒鵝)
嶺南竹升雲吞麵
皇上皇腊味炒飯
白雲山泉焗豆腐松露汁
惹味燒汁烤羊排
荔茸香酥鴨
缽仔糕
花園蝦餃王
黑鑽香滑芝麻糊
晚宴菜式的概念策劃富含濃鬱的嶺南特色,包括了珠水映月、海心麗影、南粵春暉、雲山疊翠、花開富貴和絲路傳奇等六大部分,分別取名自廣州最精華的景點與文化。其中,珠水映月以及海心麗影作為「重頭戲」,呈現手剪三醬豬腸粉、嶺南雲吞麵檔,以及秘制蜜汁叉燒包、南粵燒腊味檔、手撕鹽焗雞5大招牌美食。此外,晚宴現場還可觀賞「手剪三醬豬腸粉」、「竹升雲吞麵」、「脆皮鹹甜薄撐」、「擂沙湯圓」以及糖炒粟子等製作表演。
廣州竹升面「泰鬥」師傅吳炳亮,將新鮮鴨蛋和超高筋麵粉糅合,全程不摻一滴水,在竹竿的一端起起落落兩個多小時,才能完成一個麵團的製作,引得不少外國朋友駐足觀看。
花園酒店總廚溫思恩告訴廣州日報記者,酒會上的菜式,除了呈現「廣式燒臘、瑤柱蘿蔔糕、順德雙皮奶、水晶蝦餃、腊味炒飯」等廣府地道經典小吃,更中菜西用地創新了「白雲山泉焗豆腐松露汁」、「惹味燒汁烤羊排」等菜品,而缽仔糕、蝦餃等點心也特製成「袖珍版」,方便客人一口一個。酒會上的雞尾酒也是頗具創意,由水井坊和洋酒調整而成。
水晶蝦餃
惹味燒汁烤羊排
手撕鹽焗雞
惹味燒汁烤羊排
演出節目單
《風起花之城》
廣州塔酒會
1.童聲無伴奏合唱《快樂的聚會》
2.無伴奏合唱《八駿贊》
3.粵劇《南國紅豆競芳菲》
4.詩意芭蕾《聽見花開》
5.鋼琴與琵琶合奏《平湖秋月》
6.雜技《穿越傳奇》
7.合唱《彎彎的月亮》
8.歌曲《致友人》
9.歌劇《飲酒歌》
童聲無伴奏合唱拉開晚宴序幕↓↓↓
「卡烏卡烏平多西有拉嗎噻,嘿呀!嘿呀!」在清亮的無伴奏童聲合唱中,歡迎酒會演出拉開了帷幕。在國內乃至國際都享有盛名的廣州市越秀區小雲雀合唱團以一曲中國臺灣邵族民謠《快樂的聚會》,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們。江風徐徐,夾帶著絲絲寒意,89個孩子身著豔麗的民族服裝,呼朋引伴,敲起花鼓和鈴鼓,載歌載舞,讓晚宴現場的氣氛一下子熱烈起來。
粵劇表演《南國紅豆競芳菲》↓↓↓
30多件威風凜凜的武生大靠(武將戲服)上臺,生旦淨末醜各行當輪番亮相,六位梅花獎得主聯袂演出……廣州粵劇院帶來節目《南國紅豆競芳菲》,向世界財富大咖展現粵劇文化的魅力。「麻石、騎樓、紅棉花,芭蕉、龍舟、珠江水」,由粵劇藝術家們演繹的粵曲《南國紅豆》,雖非傳統粵劇選段,卻在歌詞裡融入了許多嶺南風物,讓一幅南國畫卷隨著廣東音樂徐徐展現在中外賓客眼前。
詩意芭蕾《聽見花開》↓↓↓
詩意芭蕾《聽見花開》,就像火紅的木棉,圍成了一簇簇,又以一個個圓的姿態飄揚。他們又像金黃的並蒂蓮,以盛放、旋轉的姿態舞動,舞姿令人心醉。
這是《財富》全球論壇進行第二日城市招待晚宴上,在廣州城市地標廣州塔上表演的詩意芭蕾《聽見花開》節目,34位穿著紅色飄逸連衣裙、裙身繡著精美花紋的舞者,以一曲4分多鐘的芭蕾舞蹈,傾情演繹了木棉的熱情美麗、並蒂蓮的優美祝福,秒秒皆精華。
其幕後創作有什麼特別之處?
紅木棉的舞蹈形象又從何而來?
下面一起走進廣州芭蕾舞團的排練廳,
獨家揭秘:
導演趙小剛講述舞蹈背後的故事↓↓↓
鋼琴與琵琶演奏《平湖秋月》↓↓↓
在天朗氣清的嶺南深秋,朝氣蓬勃、身著帥氣西服的青年鋼琴家吳牧野,和一襲白袍、一頭華發的琵琶大師方錦龍,跨界演繹《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原是一首粵曲,源於北方小調《醉太平》,後經廣東音樂名家呂文成改編為民族樂曲,旋律明媚流暢,音調婉轉,是廣東音樂中的名作。此次在國樂琵琶的演奏中,巧妙地融入鋼琴旋律,讓流傳千古的經典名曲在中西樂器的互動演奏中,迸發出不一樣的魅力。
創新雜技《穿越傳奇》↓↓↓
在星光璀璨的城市中軸線上空,雜技演員站在纖纖細絲之上,在觀眾頭上騰空飛舞,通過聲光電打造出星球運轉,讓人仿佛看到演員如同天外來客在星際漫步。
瑞士Dacadoo公司創始人兼執行長彼得·奧納姆斯(Peter Ohnemus)及夫人連連驚嘆:「Unbelievable!」
廣州市雜技藝術劇院、導演趙軍芳告訴記者,像這樣以實景夜景為背景展開表演,的確非常少見,這個作品是在第十屆中國雜技金菊獎全國雜技比賽的金獎。
晚宴尾聲《致友人》↓↓↓
「遙遠的夜空,有一個彎彎的月亮……」。《彎彎的月亮》這首曾風靡全國的廣東歌曲,糅合了流行音樂與傳統粵韻,在童聲和青年混合聲的演繹下尤為扣人心弦。廣東知名詞曲作家、星海音樂學院流行音樂學院院長李海鷹親自指揮400人的表演團隊,為中外嘉賓帶來一場規模盛大的交響樂大合唱。
在酒會尾聲,壓軸節目上演。在著名歌唱家廖昌永《致友人》的美妙歌聲中,1180架無人機編隊從海心沙靜靜飛起,直升入茫茫夜色中,當歌曲進入最高潮,它們瞬間亮燈,在空中形成「財富」漢字、fortune英文等圖案。接著,無人機陣列還變幻成木棉、開放、創新等圖案。這場持續3分鐘的「科技舞蹈」表演有如流星飛舞,場面震撼,引得人們紛紛拿起手機拍下眼前見。「remarkable!」「震撼!」中外嘉賓們在現場響起熱烈掌聲。
在回味這場多維立體的視覺盛宴時,愛立信總裁兼執行長、阿里巴巴董事鮑毅康說:「我很享受廣州塔之夜!」
欣賞完廣州塔的表演後,包括「南海神廣州日報號」在內的4艘遊船緩緩駛出廣州塔碼頭。來自五湖四海的2017年廣州《財富》全球論壇的嘉賓,在廣州冬天溫暖舒適的天氣裡,開始了最迷人的珠江夜遊。
讓「千年商都」,讓「美麗花城」,
永遠精彩在大家的心中,
永遠美麗在世界的眼裡。
為大廣州打call點
來源:廣州日報、廣州塔
文/廣報全媒體記者倪明、申卉、方晴、何瑞琪、肖歡歡、耿旭靜、羅樺琳、劉曉星、王丹陽、梁超儀、鄧宇晨、楊洋 通訊員華靜、周司琪
圖/廣報全媒體記者 王維宣、蘇俊傑、陳憂子、莫偉濃、廖雪明、高鶴濤、莊小龍、駱昌威、邱偉榮、李光曼
視頻/廣報記者 顧展旭、劉曉溪、高凱珅、李凡丁、鄭婕、李光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