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與失望的決鬥中,如果你用勇氣與堅決的雙手緊握著,勝利必屬於希望。——普裡尼
當提及我國的「兩彈一星」功勳錢學森前輩時,大家可能都會想到美國人對他的評價,那就是他無論到哪裡都值五個師。而我們的毛主席當初在聽了這句話時,深切地說道錢學森可比五個師的力量大多了。
在當時的那個環境中,錢學森前輩能夠衝破對方的層層阻攔回到國內,對我們來說簡直就是「雪中送炭」。要不然美國也不會一直找藉口不放人,他們也知道錢學森對我們的幫助有多麼大,甚至還有人說,在當時所有歸國的學者中無人能出其右。光是從對方的這些評價中,我們就可以看得出來,錢學森先輩的重要性。
在1911年年底,錢學森出生於我國上海,家庭條件還算不錯。當時他的父親還曾擔任過浙江教育廳廳長,所以對孩子的教育也特別重視。1934年錢學森從交通大學畢業後便選擇了赴美留學,進入麻省理工航空系學習。之前他在本科期間學習的是鐵道工程系,兩者之間多多少少還是有一些區別的。但這些並沒有難倒錢學森,僅僅用一年時間就拿到了碩士學位,之後又連續拿到航空、數學兩個領域的博士學位。這些對於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來說,在當時還挺令人意外的。拿到博士學位後錢學森便一直跟隨著馮·卡門學習以及研究,在空氣動力學、火箭、飛彈等多方面都有不小建樹。
直到1949年,我們的新中國正式誕生了。這則消息穿過太平洋來到美國,可能美國人並不願意聽到,但錢學森聽聞後卻無比的激動。在大洋彼岸的異國他鄉學習這麼長時間,正是在等這個時刻,他知道終於到了該歸國的時候了。但是,當時美國也不會那麼輕易放人,先是找藉口撤銷了他參加機密研究的證書。在第二年準備登船回國之時,又被以莫須有的罪名抓了起來。據悉,當初錢學森前輩在監獄中遭受了精神和身體上的折磨。在那段時間內,僅僅一個月他就瘦了三十多斤,可想而知錢學森受到了怎樣的摧殘。
不過,這些困難與摧殘雖然可以打垮他的身體,但並沒有打垮他的意志。而後,好在他之前所在的加州理工大學為其送去了1.5 萬美金的保釋金,才終於被釋放。但很顯然對方並不會這麼輕易放過他,即便在檢察官審判之後證明錢學森是清白的,可他曾經的筆記和書籍又都被沒收了。這時的美國也很清楚,想通過這些手段來遏制錢學森對祖國的幫助。
直到1954年,他偶然從報紙上得知了父親好友陳叔通時任全國人大常委副委員長,特意寫信求救。同年正值日內瓦會議召開,我們的外交官抓住這次機會與美國方面進行了商談,最終以釋放美國十五名飛行員為籌碼換回了錢學森歸國的機會。
1955年9月17日,應該是錢學森記憶比較深刻地一天,他帶領著家人順利登上「克利夫蘭總統號」輪船,終於踏上了歸國之路。一路上錢學森總會回想起臨行前收到的那封電報,告誡他中途不要下船,以防萬一。當時他還以為是父親擔心自己安危所發,其實並不然,只不過這個謎底一直過了很多年才被揭曉。
在海上經過21天的漂泊,同年10月8日,錢學森回到了國內。儘管這樣他們還是依舊不敢放鬆警惕。在後面的回憶錄中,他的妻子表示當初他們都商量好了,只要聽到槍響自己就立馬撲到丈夫身上,無論如何都要保證他的安全。
所幸,當時我們的安保措施已經做得很好,並沒有發生類似的事情。而回國後的錢學森更是不辭辛苦,馬不停蹄地投入了工作當中,似乎想要將被美國軟禁所「浪費」的這幾年時間全部補回來,就連周總理都不得不勸誡他多注意休息。
而關於那封電報,直到五十年後才被公開,原來是我們的外交部在周總理的指示下,以錢父的名義發送的,目的就是怕對方想在海上做什麼手腳。現如今,西安交通大學的圖書館就叫做錢學森圖書館,以此來懷念這位先輩對我國做出的卓越貢獻。毫不誇張地說,錢學森的歸國,使得我國原子彈與飛彈的成功發射提前了至少二十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