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W快件:線上展覽「馬丁·克裡德:三片吐司加些西蘭花」現已上線

2021-03-03 HauserWirth畫廊

豪瑟沃斯全新線上系列欄目「H&W快件💌」(DISPATCHES),自官宣以來,反響熱烈。此專欄將透過一系列自製原創視頻、線上故事、全新數碼展覽與體驗,將豪瑟沃斯藝術家及團隊的心意,穿過時空,遞送給您。

「H&W快件💌」本期特派:豪瑟沃斯線上展覽「馬丁·克裡徳:三片吐司加些西蘭花」(Martin Creed. Three Toasts and Some Broccoli)現已上線。

線上展覽

Online Exhibition

馬丁·克裡徳

三片吐司加些西蘭花

Martin Creed

Three Toasts and Some Broccoli

2020年8月8日

vip-hauserwirth.com

▲ 馬丁·克裡德(Martin Creed),2018,攝影:Hugo Glendinning © 馬丁·克裡德版權所有,DACS 2019,圖片:藝術家、豪瑟沃斯
馬丁·克裡德(Martin Creed)作品風格多變,極具趣味與美感,出其不意、令人震驚,他也因此而聞名藝術圈。豪瑟沃斯於8月8日舉辦線上展覽呈獻藝術家的油畫、繪畫、雕塑、錄像與音樂作品。線上展覽同時亦揭幕於蘇格蘭阿伯丁郡布雷馬城堡(Braemar Castle)的全新霓虹作品《作品第3435號:一切都會好起來》(Work No. 3435: EVERYTHING IS GOING TO BE ALRIGHT),暨慶祝法夫之徽(The Fife Arms)酒店重新開放,展期將持續整個夏天。克裡徳亦於線上展覽中呈獻這件多彩霓虹作品的小規模版本。▲ 馬丁·克裡德(Martin Creed)全新霓虹作品《作品第3435號:一切都會好起來》(Work No. 3435: EVERYTHING IS GOING TO BE ALRIGHT)於蘇格蘭阿伯丁郡布雷馬城堡(Braemar Castle)展覽現場圖 © 馬丁·克裡德版權所有,DACS 2019,圖片:藝術家、豪瑟沃斯線上展覽的作品包括了精選的色彩明亮的堆疊畫、西蘭花油畫、條紋掛毯與吐司雕塑。克裡徳的作品中常展現出系列感、序列性、變化與韻律。他對所有創作元素一視同仁,只對其施予最低限度的幹預,令所有的素材能夠達到自我呈現。在堆疊畫系列中,他將平刷的筆觸從下至上寬度遞減,塑造出多重變化的金字塔形象。對於克裡徳而言,工作與日常生活、畫廊與外界密不可分。他的素食主義信條在很多作品中都有所體現:他從超市買來的西蘭花催生了他的西蘭花系列油畫;他在寺廟目睹了和尚對著花生醬吐司大快朵頤,進而創作出花生醬吐司雕塑系列。▲ 馬丁·克裡德(Martin Creed),《作品第3026號 自我肖像》(Work No. 3026 Self portrait),2018,攝影列印,60 x 85 釐米 / 23 5/8 x 33 1/2 英寸 © 馬丁·克裡德版權所有,DACS 2019,圖片:藝術家、豪瑟沃斯參展作品還包括克裡徳背影的自拍攝影作品《作品第3026號自我肖像》(Work No. 3026 Self portrait,2018)。音樂是克裡徳的重要部分,此次線上展覽展出克裡徳創作的歌曲及其影片《作品第1429號:你就是我唯一》(Work No. 1429: You’re The One For Me,2012)。▲ 馬丁·克裡德(Martin Creed),《作品第1429號:你就是我唯一》(Work No. 1429: You’re The One For Me,2012)© 馬丁·克裡德版權所有,DACS 2019,圖片:藝術家、豪瑟沃斯馬丁·克裡徳的全新多彩霓虹作品於8月8日設置於布雷瑪城堡庭院。一件文本相同、更加大型的藍色霓虹作品自2012年起就在愛丁堡的蘇格蘭國家畫廊正面展出。▲ 馬丁·克裡德(Martin Creed),《作品第3435號:一切都會好起來》(Work No. 3435: EVERYTHING IS GOING TO BE ALRIGHT),蘇格蘭國家畫廊,2008,藍色霓虹燈,62 x 1541 釐米 / 24 3/8 x 606 ¾ 英寸 © 馬丁·克裡德版權所有,DACS 2019,圖片:藝術家、豪瑟沃斯藝術家從1999年起,就在他的大型霓虹系列中使用「一切都會好起來」這段文字。這段話來自於一位朋友的安慰:「沒人能真的跟你保證一切都會好起來,即便如此,我這輩子還是有很多次被別人用這句話深深安慰到了。」——這句話從未像現在這樣如此深刻切題。▲ 馬丁·克裡德(Martin Creed),《作品第3437號:一切都會好起來》(Work No. 3437: EVERYTHING IS GOING TO BE ALRIGHT),2020,彩色霓虹燈,7.5 x 206.5釐米/ 3 x 81 1/4英寸 © 馬丁·克裡德版權所有,DACS 2019,圖片:藝術家、豪瑟沃斯 *此件全新的限量版彩色霓虹燈為現正於蘇格蘭阿伯丁郡布雷瑪城堡(Braemar Castle)展出的全新霓虹作品《作品第3435號:一切都會好起來》(Work No. 3435: EVERYTHING IS GOING TO BE ALRIGHT)之小規模版本▲ 馬丁·克裡德(Martin Creed),《作品第2836號》(Work No. 2836),2017,布彩顏料,卡片,17.8 x 17.8 釐米 / 7 x 7 英寸,攝影:Todd-White Photography © 馬丁·克裡德版權所有,DACS 2019,圖片:藝術家、豪瑟沃斯▲ 馬丁·克裡德(Martin Creed),《作品第3077號 花生醬吐司》(Work No. 3077 Peanut Butter On Toast),2018,鍍青銅,色素,4.2 x 16.5 x 8.5 釐米 / 1 5/8 x 6 1/2 x 3 3/8 英寸 © 馬丁·克裡德版權所有,DACS 2019,圖片:藝術家、豪瑟沃斯▲ 馬丁·克裡德(Martin Creed),《作品第2927號》(Work No. 2927),2018,羊毛,57.7 x 57.9 釐米 / 22 3/4 x 22 3/4 英寸,攝影:Thomas Barratt © 馬丁·克裡德版權所有,DACS 2019,圖片:藝術家、豪瑟沃斯▲ 馬丁·克裡德(Martin Creed),《作品第3356號》(Work No. 3356),2019,水彩 紙上,42 x 29.7 釐米 / 16 1/2 x 11 3/4 英寸 © 馬丁·克裡德版權所有,DACS 2019,圖片:藝術家、豪瑟沃斯2001年,克裡徳憑藉作品《作品227:不時開關的燈》(Work 227: The lightsgoing on and off)榮獲特納獎。他的作品形式多樣,例如電影《作品第2811號:我在幹什麼?》(Work No. 2811: What the fuck am I doing?, 2017)、《作品第2656號:理解》(Work No. 2656: Understanding, 2016)和使用35毫米膠片拍攝的有關人們生病的電影《作品第610號:生病電影》(Work No. 610: Sick Film, 2006)。▲ 馬丁·克裡德(Martin Creed)《作品第2656號:理解》(Work No. 2656: Understanding)靜幀畫面,2016© 馬丁·克裡德版權所有,DACS 2019,圖片:藝術家、豪瑟沃斯音樂、談話和戲劇呈現是克裡德作品中的重要元素。這些作品包括《詞語與音樂》(Words And Music)、2017年在愛丁堡節上的即興單人秀,以及演唱會和錄音作品,如唱片《排隊的思想》(Thoughts Lined Up)和幾部管弦作品,包括倫敦小交響樂團委託創作的《作品第1375號》(Work No. 1375, 2012)和近期大衛·羅伯茨藝術基金會委託創作的《作品第3025號》(Work No. 3025, 2018)。▲ 馬丁·克裡德(Martin Creed)《作品第329號:指定空間的一半》(Work No. 329: Half the air in a given space)展覽現場圖,2004 © 馬丁·克裡德版權所有,DACS 2019,圖片:藝術家、豪瑟沃斯經常被展出的氣球雕塑,填滿房間的一半空間,大人和小孩都十分喜愛。這一系列的第一件作品是《作品第200號:指定空間的一半》(Work No. 200: Half the air in a given space, 1998)。克裡德為倫敦奧林匹克所創作的音樂《作品第1197號:全國所有的鈴鐺以最大聲且最快速的方式敲響三分鐘》(Work No. 1197: All the Bells in a Country Rung as Quickly and Loudly as Possible for Three Minutes, 2012)由全國範圍的人們在奧林匹克開幕式的早晨共同參與(大本鐘也加入了)。▲ 馬丁·克裡德(Martin Creed)《作品第1059號》(Work No. 1059)2010 © 馬丁·克裡德版權所有,DACS 2019,圖片:藝術家、豪瑟沃斯《作品第1059號》(Work No. 1059, 2010)是備受歡迎的蘇格蘭臺階,由一百種不同類型的大理石製成,連接愛丁堡的兩條街道。克裡德還創作了許多其他大理石作品,包括在墨西哥城胡麥克斯博物館的《作品第1051號》(Work No. 1051, 2013)和在倫敦斯凱奇餐廳的《作品第1347號》(Work No. 1347, 2012)。▲ 馬丁·克裡德(Martin Creed)《作品第790號:一切都會好起來》(Work No. 790: EVERYTHING IS GOING TO BE ALRIGHT),2017,展覽現場圖 © 馬丁·克裡德版權所有,DACS 2019,圖片:藝術家、豪瑟沃斯克裡德的標誌系列「一切都會好起來」(EVERYTHING IS GOING TO BE ALRIGHT)正於愛丁堡(蘇格蘭國家愛畫廊)倫敦(泰特現代藝術館)、紐西蘭基督城(基督城畫廊)、底特律(底特律藝術博物館)、溫哥華(倫尼收藏)和多哈(卡達博物館)展出。▲ 馬丁·克裡德(Martin Creed),作品第2630號:理解》(Work No. 2630: UNDERSTANDING, 2016)© 馬丁·克裡德版權所有,DACS 2019,圖片:藝術家、豪瑟沃斯克裡德壯觀的大型旋轉作品,如在美國沃斯堡的《作品第1357號:母親》(Work No. 1357: MOTHERS, 2012)和位於紐約的《作品第2630號:理解》(Work No. 2630: UNDERSTANDING, 2016)由公共藝術基金委託創作。▲ 馬丁·克裡德(Martin Creed),《作品第850號》(Work No. 850, 2008)© 馬丁·克裡德版權所有,DACS 2019,圖片:藝術家、豪瑟沃斯在《作品第850號》(Work No. 850, 2008)中,運動員每隔一分鐘全速衝刺,穿過泰特美術館。《作品第409號》(Work No. 409)是克裡德的著名聲樂音階,升調用「哦」唱,降調用「啊」唱,在倫敦皇家節日音樂廳、伯明罕艾康畫廊(Ikon Gallery)、愛丁堡水果市場畫廊(The Fruitmarket Gallery),以及荷蘭範阿貝博物館中展出(Van Abbe Museum)。《作品第1020號》(Work No. 1020, 2009)是一件受薩德勒劇院(Sadler’s Wells)委託創作的舞蹈作品,包括古典舞者和克裡德和他的樂隊演奏的音樂。在豪瑟沃斯全新的全球慈善倡議「#藝益」(#artforbetter)之下,線上展覽10%的收益將被捐贈予國際衛生組織(WHO)的「冠狀肺炎團結應對基金」。更多關於世界衛生組織的冠狀肺炎團結應對基金,請訪問:covid19responsefund.org

相關焦點

  • H&W快件:線上展覽「唐·麥克庫林」現已上線
    豪瑟沃斯全新線上系列欄目「H&W快件💌」(DISPATCHES),自官宣以來,反響熱烈。
  • H&W快件:唐·麥克庫林——生命的寧靜
    豪瑟沃斯全新線上系列欄目「H&W快件💌」(DISPATCHES),自官宣以來,反響熱烈。
  • H&W展覽:豪瑟沃斯蘇黎世「麗塔·亞克曼:媽媽'20」及「馬修·戴·傑克遜:花,窗與薊」展覽現場
    Mama 『20)是藝術家「媽媽」(Mama)系列的延續——包括自主意識繪畫與油畫作品,展示她對線條、顏色與形態一如既往的靈魂拷問。而馬修·戴·傑克遜(Matthew Day Jackson)的個展馬修·戴·傑克遜:花,窗與薊」(Matthew Day Jackson.
  • H&W快件:來自遠方——露琪塔·烏爾塔多的居家問候
    豪瑟沃斯全新線上系列欄目「H&W快件💌」(DISPATCHES),自官宣以來,反響熱烈。
  • 全新上線:巴塞爾藝術展線上展廳「形式與色彩第二部分」
    豪瑟沃斯榮幸推出全新展廳「形式與色彩第二部分」,以煥然一新的作品,延續這一主題。亮點涵括出自義大利貧窮藝術(Arte Povera)運動關鍵人物阿萊羅·奧波提(Alighiero Boetti)的刺繡掛毯作品《馬帕》( Mappa,1984);珍妮·霍爾澤(Jenny Holzer)「刪塗繪畫」系列中的一幅作品;以及德國藝術家伊薩·根澤肯(Isa Genzken)的混合媒材拼貼。線上展廳中的精選藝術家們形成了跨代的對話。
  • 展覽 | 孫燕姿「線上演唱會」· 來了
    ,此次展覽也打破了傳統的「白盒子」模式,在位於深圳ECO』S CAVE的酒吧空間內,將藝術展覽延伸至夜晚。本次展覽邀請9位藝術家,分別依據ECO'S CAVE的商業體語境實施藝術項目,探討輕體量化搭建在未來語境當中的創造性與新的可能性。
  • 吐司新吃法合集,別再說你只會抹果醬啦!
    主食: 「 花生醬多士  煎鱈魚  雞蛋  」水果 : 「 紅柚 」堅果: 「 核桃  紅棗 」飲品: 「 番茄菌菇湯 」最簡單的花生醬多士,也是最好吃的吐司吃法之一,主食: 「 吐司披薩  雞蛋 」水果:「 紅柚 」堅果: 「 核桃  紅棗 」飲品: 「 豆漿 」誰說披薩就要餅皮的,吐司同樣可以做餅皮打底嘛,再加上新鮮的蔬菜和培根,
  • 吃吐司不吃吐司邊不吃吐司倒吃吐司邊
    這期推送是「全網最好吃的吐司吃法,全在這了①」「平平無奇的吐司,我們搞定了14種懶人做法②」的後續。
  • 日本ins瘋傳,單片吐司的藝術,好吃又好看的「花樣吐司」
    怎麼讓吐司擺脫單調乏味的模樣,在吐司上用各種食材繪製出可愛的畫面?看看ins上瘋傳的花樣吐司,給生活製造出一些小情趣。
  • 1個蘋果加8片吐司,做出好吃營養的蘋果派,口感比蛋糕還香!
    1個蘋果加8片吐司,做出好吃營養的蘋果派,口感比蛋糕還要香!涼颼颼的天氣裡,來份現烤的蘋果派是很幸福的事。只是天氣已經夠冷了,還要去摸冰涼的奶油做派皮,也太虐人了吧!所以小編就偷懶一下,用現成的白吐司包蘋果餡,做成簡單快速的吐司蘋果派。
  • 「今日線報」帕爾瑪之水|阿瑪尼|88VIP​
    」-「星品試用」即可免費申領明星產品試用裝搶先體驗意式優雅和獨特芳馥!🐱超 包u李子柒·加臭加辣螺螄粉400g*3袋,拍下變34.91/aPJpchvvmug//百草味·肉鬆乳酪吐司520g,拍2件,33.82/h4r3chJ1N3C//
  • 吐司片換一種吃法立馬變得不一樣,完全看不出來是吐司片
    香煎吐司片圖文 | 沙兒飛飛原料:吐司2塊、西蘭花3朵、胡蘿蔔1根、五香粉小半勺、雞蛋1個。1. 準備。2. 把雞蛋打入碗中、胡蘿蔔擦成絲、西蘭花切末。3. 加入鹽和五香粉攪拌均勻。4. 土司切成四小塊。5. 放入糊中均勻塗抹上糊糊。6.
  • 線上展覽 | 「MyBest2020」
    12月下旬,我們發起了此次 #MyBest2020# 徵集活動,邀請影協成員分享自己一年以來的影像記錄,收到了很多成員相機裡的「Best Work」。「Best」——可能代表最讓自己滿意的照片質感,也可能代表著一段難忘的回憶,可能代表最愜意的片刻時光,也可能代表「最有態度」。
  • 「INCEPTION 啟藝」全新線上藝廊「plzzzz」
    「plzzzz 全新線上藝廊」是知名策展公司 INCEPTION 啟藝首度跨足線上電商的新品牌,未來將結合世界一流的藝術家推出許多新計劃,之後每週更將會釋出全球獨賣的聯名潮玩商品,預計將會為潮流與藝術界帶來新視角!
  • 展覽 | 蕭敬騰「線上演唱會」 · 來了
    < TMElive · 蕭敬騰線上音樂會 >蕭敬騰「線上音樂會2.0」來了,10月25日晚8點 · 免費預約觀看。本次線上音樂會是TMElive舉行的#Evo新周末#主題,張靚穎、孫燕姿、蕭敬騰,周末線上音樂會,連唱3晚。
  • 6小時賣200份的火爆吐司店,看「EggPath」蛋道如何掀起吐司專賣店熱潮
    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它是怎麼徵服吃貨的胃吧~這是一家主打時尚健康的爆蛋吐司專賣店,每天店內都擺放著滿櫃最受歡迎的「爆蛋吐司」,販賣不只是美食還是快樂!一眼就能看到爆蛋吐司的與眾不同,與外表金黃焦脆,口感Q彈溼潤,遠遠地就能聞到吐司獨特的香味,這就是它備受年輕人喜愛的原因。「Egg Path」就是想要打造吃也吃不膩的風味,讓人一吃還想再吃。
  • 吐司怎麼吃才好吃?4cm厚的吐司專門店!揭秘「LeBRESSO」目黑武藏山町店裡的神奇美味!
    「LeBRESSO」是大阪地區非常受歡迎的麵包店和咖啡店。與其說它是一家麵包店,不如說它其實是一家"吐司專門店"。 「LeBRESSO」的招牌產品是經典的"厚切黃油吐司"。 秋季的季節限定款是"香草冰火糯米糰子吐司"和" 秋季野菜蛋黃醬吐司"。每個季節都會出現不同的菜單,所以無論來這裡多少次,「LeBRESSO」都可以滿足你的獵奇心。
  • 火爆韓國的網紅「吐司漢堡」,中山終於也能Get同款!
    hit爆韓國的網紅單品,霸屏小紅書的「吐司漢堡」中山熱心市民也能get到同款啦!4款口味+足足5天+即買即送速到『六甲工房』,over!按置頂留言操作,即可免費獲得霸王餐!新品上線和最新消息會在官微通知▼hit爆韓國,刷爆小紅書的網紅「吐司漢堡」,終於登陸中山啦!這次終於可以名正言順當一次「韓國歐尼」!
  • 大白食測 | 三個叔叔手工吐司小測評
    趁著熱氣立馬吃,和我以前吃過的巧克力吐司都不同!巧克力醬特別濃鬱,有一種爆漿的口感。但是一點都不會過甜,味道像「好時」的巧克力醬。因為反覆揉打麵團所以每一條紋路裡都有巧克力醬,每一口都能嘗到。超級香濃的抹茶味,一打開紙袋味道就散出來,超多的紅豆每一切面都起碼十幾粒(我在想是不是師傅在揉麵團的時候忘了自己加過紅豆了所以又加又加)。
  • 日本超人氣吐司,鹿兒島「乃が美」:極致鬆軟口感就像棉花糖
    獲獎無數的金牌「生吐司」「乃が美」被譽為日本第一美味的吐司「乃が美」(NOGAMI)發跡於大阪,是以單一商品打出知名度的人氣吐司店。販售的商品很單純,就是吐司,店內也有販售自家制的果醬。在吃吐司時,感受到外酥內軟的口感秘密,原來是加了這個步驟!師傅會替每批出爐的吐司吹電風扇,讓麵包外皮冷卻收緊,咬起來更有嚼勁,口感也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