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瑟沃斯全新線上系列欄目「H&W快件💌」(DISPATCHES),自官宣以來,反響熱烈。此專欄將透過一系列自製原創視頻、線上故事、全新數碼展覽與體驗,將豪瑟沃斯藝術家及團隊的心意,穿過時空,遞送給您。
![]()
「H&W快件💌」本期特派:豪瑟沃斯線上展覽「馬丁·克裡徳:三片吐司加些西蘭花」(Martin Creed. Three Toasts and Some Broccoli)現已上線。
線上展覽
Online Exhibition
馬丁·克裡徳
三片吐司加些西蘭花
Martin Creed
Three Toasts and Some Broccoli
2020年8月8日
vip-hauserwirth.com
▲ 馬丁·克裡德(Martin Creed),2018,攝影:Hugo Glendinning © 馬丁·克裡德版權所有,DACS 2019,圖片:藝術家、豪瑟沃斯
馬丁·克裡德(Martin Creed)作品風格多變,極具趣味與美感,出其不意、令人震驚,他也因此而聞名藝術圈。
豪瑟沃斯於8月8日舉辦線上展覽呈獻藝術家的油畫、繪畫、雕塑、錄像與音樂作品。線上展覽同時亦揭幕於蘇格蘭阿伯丁郡布雷馬城堡(Braemar Castle)的全新霓虹作品《作品第3435號:一切都會好起來》(Work No. 3435: EVERYTHING IS GOING TO BE ALRIGHT),暨慶祝法夫之徽(The Fife Arms)酒店重新開放,展期將持續整個夏天。克裡徳亦於線上展覽中呈獻這件多彩霓虹作品的小規模版本。▲ 馬丁·克裡德(Martin Creed)全新霓虹作品《作品第3435號:一切都會好起來》(Work No. 3435: EVERYTHING IS GOING TO BE ALRIGHT)於蘇格蘭阿伯丁郡布雷馬城堡(Braemar Castle)展覽現場圖 © 馬丁·克裡德版權所有,DACS 2019,圖片:藝術家、豪瑟沃斯
線上展覽的作品包括了精選的色彩明亮的堆疊畫、西蘭花油畫、條紋掛毯與吐司雕塑。克裡徳的作品中常展現出系列感、序列性、變化與韻律。他對所有創作元素一視同仁,只對其施予最低限度的幹預,令所有的素材能夠達到自我呈現。在堆疊畫系列中,他將平刷的筆觸從下至上寬度遞減,塑造出多重變化的金字塔形象。對於克裡徳而言,工作與日常生活、畫廊與外界密不可分。他的素食主義信條在很多作品中都有所體現:他從超市買來的西蘭花催生了他的西蘭花系列油畫;他在寺廟目睹了和尚對著花生醬吐司大快朵頤,進而創作出花生醬吐司雕塑系列。
![]()
▲ 馬丁·克裡德(Martin Creed),《作品第3026號 自我肖像》(Work No. 3026 Self portrait),2018,攝影列印,60 x 85 釐米 / 23 5/8 x 33 1/2 英寸 © 馬丁·克裡德版權所有,DACS 2019,圖片:藝術家、豪瑟沃斯參展作品還包括克裡徳背影的自拍攝影作品《作品第3026號自我肖像》(Work No. 3026 Self portrait,2018)。
音樂是克裡徳的重要部分,此次線上展覽展出克裡徳創作的歌曲及其影片《作品第1429號:你就是我唯一》(Work No. 1429: You’re The One For Me,2012)。▲ 馬丁·克裡德(Martin Creed),《作品第1429號:你就是我唯一》(Work No. 1429: You’re The One For Me,2012)© 馬丁·克裡德版權所有,DACS 2019,圖片:藝術家、豪瑟沃斯馬丁·克裡徳的全新多彩霓虹作品於8月8日設置於布雷瑪城堡庭院。一件文本相同、更加大型的藍色霓虹作品自2012年起就在愛丁堡的蘇格蘭國家畫廊正面展出。▲ 馬丁·克裡德(Martin Creed),《作品第3435號:一切都會好起來》(Work No. 3435: EVERYTHING IS GOING TO BE ALRIGHT),蘇格蘭國家畫廊,2008,藍色霓虹燈,62 x 1541 釐米 / 24 3/8 x 606 ¾ 英寸 © 馬丁·克裡德版權所有,DACS 2019,圖片:藝術家、豪瑟沃斯藝術家從1999年起,就在他的大型霓虹系列中使用「一切都會好起來」這段文字。這段話來自於一位朋友的安慰:
「沒人能真的跟你保證一切都會好起來,即便如此,我這輩子還是有很多次被別人用這句話深深安慰到了。」——這句話從未像現在這樣如此深刻切題。▲ 馬丁·克裡德(Martin Creed),《作品第3437號:一切都會好起來》(Work No. 3437: EVERYTHING IS GOING TO BE ALRIGHT),2020,彩色霓虹燈,7.5 x 206.5釐米/ 3 x 81 1/4英寸 © 馬丁·克裡德版權所有,DACS 2019,圖片:藝術家、豪瑟沃斯 *此件全新的限量版彩色霓虹燈為現正於蘇格蘭阿伯丁郡布雷瑪城堡(Braemar Castle)展出的全新霓虹作品《作品第3435號:一切都會好起來》(Work No. 3435: EVERYTHING IS GOING TO BE ALRIGHT)之小規模版本▲ 馬丁·克裡德(Martin Creed),《作品第2836號》(Work No. 2836),2017,布彩顏料,卡片,17.8 x 17.8 釐米 / 7 x 7 英寸,攝影:Todd-White Photography © 馬丁·克裡德版權所有,DACS 2019,圖片:藝術家、豪瑟沃斯
![]()
▲ 馬丁·克裡德(Martin Creed),《作品第3077號 花生醬吐司》(Work No. 3077 Peanut Butter On Toast),2018,鍍青銅,色素,4.2 x 16.5 x 8.5 釐米 / 1 5/8 x 6 1/2 x 3 3/8 英寸 © 馬丁·克裡德版權所有,DACS 2019,圖片:藝術家、豪瑟沃斯
![]()
▲ 馬丁·克裡德(Martin Creed),《作品第2927號》(Work No. 2927),2018,羊毛,57.7 x 57.9 釐米 / 22 3/4 x 22 3/4 英寸,攝影:Thomas Barratt © 馬丁·克裡德版權所有,DACS 2019,圖片:藝術家、豪瑟沃斯
![]()
▲ 馬丁·克裡德(Martin Creed),《作品第3356號》(Work No. 3356),2019,水彩 紙上,42 x 29.7 釐米 / 16 1/2 x 11 3/4 英寸 © 馬丁·克裡德版權所有,DACS 2019,圖片:藝術家、豪瑟沃斯2001年,克裡徳憑藉作品《作品227:不時開關的燈》(Work 227: The lightsgoing on and off)榮獲特納獎。他的作品形式多樣,例如電影《作品第2811號:我在幹什麼?》(Work No. 2811: What the fuck am I doing?, 2017)、《作品第2656號:理解》(Work No. 2656: Understanding, 2016)和使用35毫米膠片拍攝的有關人們生病的電影《作品第610號:生病電影》(Work No. 610: Sick Film, 2006)。▲ 馬丁·克裡德(Martin Creed)《作品第2656號:理解》(Work No. 2656: Understanding)靜幀畫面,2016© 馬丁·克裡德版權所有,DACS 2019,圖片:藝術家、豪瑟沃斯
音樂、談話和戲劇呈現是克裡德作品中的重要元素。這些作品包括《詞語與音樂》(Words And Music)、2017年在愛丁堡節上的即興單人秀,以及演唱會和錄音作品,如唱片《排隊的思想》(Thoughts Lined Up)和幾部管弦作品,包括倫敦小交響樂團委託創作的《作品第1375號》(Work No. 1375, 2012)和近期大衛·羅伯茨藝術基金會委託創作的《作品第3025號》(Work No. 3025, 2018)。▲ 馬丁·克裡德(Martin Creed)《作品第329號:指定空間的一半》(Work No. 329: Half the air in a given space)展覽現場圖,2004 © 馬丁·克裡德版權所有,DACS 2019,圖片:藝術家、豪瑟沃斯
經常被展出的氣球雕塑,填滿房間的一半空間,大人和小孩都十分喜愛。這一系列的第一件作品是《作品第200號:指定空間的一半》(Work No. 200: Half the air in a given space, 1998)。克裡德為倫敦奧林匹克所創作的音樂《作品第1197號:全國所有的鈴鐺以最大聲且最快速的方式敲響三分鐘》(Work No. 1197: All the Bells in a Country Rung as Quickly and Loudly as Possible for Three Minutes, 2012)由全國範圍的人們在奧林匹克開幕式的早晨共同參與(大本鐘也加入了)。▲ 馬丁·克裡德(Martin Creed)《作品第1059號》(Work No. 1059)2010 © 馬丁·克裡德版權所有,DACS 2019,圖片:藝術家、豪瑟沃斯
《作品第1059號》(Work No. 1059, 2010)是備受歡迎的蘇格蘭臺階,由一百種不同類型的大理石製成,連接愛丁堡的兩條街道。克裡德還創作了許多其他大理石作品,包括在墨西哥城胡麥克斯博物館的《作品第1051號》(Work No. 1051, 2013)和在倫敦斯凱奇餐廳的《作品第1347號》(Work No. 1347, 2012)。▲ 馬丁·克裡德(Martin Creed)《作品第790號:一切都會好起來》(Work No. 790: EVERYTHING IS GOING TO BE ALRIGHT),2017,展覽現場圖 © 馬丁·克裡德版權所有,DACS 2019,圖片:藝術家、豪瑟沃斯
克裡德的標誌系列「一切都會好起來」(EVERYTHING IS GOING TO BE ALRIGHT)正於愛丁堡(蘇格蘭國家愛畫廊)倫敦(泰特現代藝術館)、紐西蘭基督城(基督城畫廊)、底特律(底特律藝術博物館)、溫哥華(倫尼收藏)和多哈(卡達博物館)展出。▲ 馬丁·克裡德(Martin Creed),作品第2630號:理解》(Work No. 2630: UNDERSTANDING, 2016)© 馬丁·克裡德版權所有,DACS 2019,圖片:藝術家、豪瑟沃斯克裡德壯觀的大型旋轉作品,如在美國沃斯堡的《作品第1357號:母親》(Work No. 1357: MOTHERS, 2012)和位於紐約的《作品第2630號:理解》(Work No. 2630: UNDERSTANDING, 2016)由公共藝術基金委託創作。▲ 馬丁·克裡德(Martin Creed),《作品第850號》(Work No. 850, 2008)© 馬丁·克裡德版權所有,DACS 2019,圖片:藝術家、豪瑟沃斯
在《作品第850號》(Work No. 850, 2008)中,運動員每隔一分鐘全速衝刺,穿過泰特美術館。《作品第409號》(Work No. 409)是克裡德的著名聲樂音階,升調用「哦」唱,降調用「啊」唱,在倫敦皇家節日音樂廳、伯明罕艾康畫廊(Ikon Gallery)、愛丁堡水果市場畫廊(The Fruitmarket Gallery),以及荷蘭範阿貝博物館中展出(Van Abbe Museum)。《作品第1020號》(Work No. 1020, 2009)是一件受薩德勒劇院(Sadler’s Wells)委託創作的舞蹈作品,包括古典舞者和克裡德和他的樂隊演奏的音樂。
在豪瑟沃斯全新的全球慈善倡議「#藝益」(#artforbetter)之下,線上展覽10%的收益將被捐贈予國際衛生組織(WHO)的「冠狀肺炎團結應對基金」。更多關於世界衛生組織的冠狀肺炎團結應對基金,請訪問:covid19responsefun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