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名企,為何阿里得到了那麼多明星的青睞?

2020-09-16 DreamOffer名企內推

歐陽娜娜入職阿里

劉濤入職阿里

雷佳音入職阿里



阿里巴巴為何獨得

這麼多明星的

青睞?


01、那些入職阿里的明星


高曉松

花名:矮大緊;部門:阿里音樂
高曉松是最早的一批明星員工,一進來就委以重任,擔任阿里娛樂戰略委員會主席。跟他一起來的還有好朋友何炅和宋柯,三個老男人在阿里音樂成為鐵三角組合,堪稱中年版TFboys。


雷佳音

花名:阿拉雷;部門:支付寶。
雷同學於去年12月份入職支付寶,職位是支付寶會員體驗官。上班第一天,雷佳音接了10個會員客服電話,不幸的是,其中七個把他當做騙子。


歐陽娜娜

花名:娜比;部門:淘寶
歐陽娜娜擔任職位為淘寶新勢力造型合伙人,隸屬阿里淘寶事業群下的淘寶市場部,主要負責服飾運營,優化服裝搭配方案。職級是P8,屬於高級專家。


02、阿里的人力體系


01

阿里職級


阿里的等級,基本上就是分為P序列和M序列,因為阿里巴巴是從B2B起家的,當時需要管理大量的銷售,從而建立了強大、領先的管理體系,也就是M序列。

隨著技術變的越來越重要,目前M序列已經不太對中下層員工開放了。


所以一般員工都屬於P序列,也就是「技術」路線。這裡的技術是泛技術、專業能力,不是指計算機。所以除了技術以外,做銷售的也是可以是P,做產品、運營、市場的也都屬於P序列。


02

內部學習體系


在阿里巴巴集團,人被視為最寶貴的財富。


阿里巴巴集團學習體系非常完善,分為四個部分:新人系、專業系、管理系以及在線學習平臺。



針對新進員工有「百年阿里」,針對所有運營有「運營大學」,針對產品有「產品大學」,針對工程師們有「技術大學」,針對一線0到3年司齡的員工有通用能力培養的基地「羅漢堂」。


對於管理者們,更是有 「管理三板斧」、「俠客行」及「湖畔學院」等學習平臺。除以上平臺之外,還有為全體阿里人提供的內部學習、交流平臺。


03

阿里星計劃


阿里星,是阿里每年針對技術類校招生的一個頂級人才計劃。在應屆畢業生中挑選10名技術培訓生,由阿里巴巴首席技術官親自面試挑選。


他們會被安排到最有挑戰的項目中去,由技術帶頭人擔任主管,重點培養。他們將能得到以下但不限於此的待遇:

上不封頂的年薪;

阿里技術大牛直接當師兄;

定期和阿里合伙人面對面交流;

具有核心挑戰性項目及平臺鍛鍊。


有獵頭公司透露,「阿里星人才」年薪平均估計60萬元,上不封頂。由此也更加說明阿里對於技術的重視程度有多麼高。


03、阿里的人才招聘標準及未來


01

阿里的招聘標準


第一,可以不是名牌大學,但是不能蠢,這是最低標準。馬雲看來,你是否是名牌大學畢業的並不是很重要,但一定要聰明。夠聰明的人才會有想像力與創造力,才能為公司創造更大的價值。



第二,可以沒有天分,但是要善於學習。阿里巴巴一共有18位創始人,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從名牌大學畢業的。而阿里巴巴能夠成長至今,不是靠他們有多麼聰明,而是願意學習。


第三,「幹了五六年之後能當我老闆的!」只有自己主動去成長的人才能夠實現真正的成長,自律和自我驅動力是能夠快速成長的關鍵。


02

阿里的未來


曾在阿里巴巴18周年年會上,馬雲講:「我們將更進一步地加大技術的投入和創新。技術的投入不僅僅是資金的問題,而是我們的承諾,技術的發展不僅僅是要把「不作惡」作為底線,而是應該為社會、為世界作出貢獻,才是我們技術的使命。未來的阿里要靠技術獲得利潤,不是靠市場規模贏得利潤,未來的阿里要靠創新贏得市場,而不是靠預算贏得市場。」



馬雲作為阿里的領頭人,他的格局影響著整個企業。他對技術和人才的尊重,都讓我們更加看好阿里的未來。


因為,一個企業只有重視技術、重視產品質量、重視人才,才能走的更遠。


04、阿里秋招真題一覽


Q1:「曝光效應「是一種傾向性,即我們越多暴露於客觀事物和個體之前,就會對其產生越積極的感受。


不管是洗潔劑還是衛生紙,人們都更喜歡之前接觸過的物品。當我們對某個人的最初態度偏向中性或積極時,我們見到他的次數越多,就越覺得此人招人喜愛。因此,適當運用曝光效應,可以改善人際關係,增加吸引力。


此外,曝光效應還可以促進產品宣傳,但只有在產品還比較新穎,消費者不熟悉時進行重複曝光才最有可能有促進作用。過多的曝 光會引起煩厭。曝光的次數在 10-20 次之間能達到最大的喜歡程度。

根據本文內容,下面推斷正確的是:

(A) 比起已經成熟化的產品,新產品的曝光能帶來最大化的利益

(B) 當我們對一件事物的態度本身就很消極時,越是經常看到就會越討厭它

(C) 如果想讓一個女生喜歡自己,最好在她面前頻繁出現 10-20 次

(D) 「曝光效應」會使人們會更喜歡之前接觸過的物體,因此會阻礙人們嘗試新的事物。


Answer: A


Q2: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東廠葫蘆」僅剩的幾名手藝人,王強在雕刻方向可稱得上是 ( ),其雕刻作品受到大家的一致讚賞。

(A) 絕無僅有

(B) 成風之斫

(C) 爐火純青

(D) 無出其右


Answer: D


Q3:根據下面的統計圖回答問題

該公司純收入大於 200 萬的月份有

(A) 1 個月

(B) 2 個月

(C) 3 個月

(D) 4 個月


Answer: C


更多2021阿里校招真題



相關焦點

  • 明星加盟名企現高潮:劉濤入職阿里一年150萬+ 已超歐陽娜娜
    來源:券商中國劉濤入職阿里,一年150萬+,年薪已超歐陽娜娜?明星加盟名企現高潮,周杰倫、吳亦凡、雷佳音、TFBOYS…近日,演員劉濤在其新浪微博稱,自己正式加入阿里巴巴大家庭,成為了聚划算官方優選官,花名劉一刀,並且曬出了工牌與形象照。
  • 青春氣質派的女明星高圓圓,憑什麼她能得到那麼多人的青睞?
    慢慢的找她拍戲的人越來越多,她也有無數屬於自己的作品,也是在拍戲的過程中,她遇到了她之後要共度一生的人趙又廷,這也是一個非常優秀的男子,典型的富二代,家裡邊不缺錢,所以對於演戲,是非常隨意的,遇到自己喜歡的戲本就接,自己不喜歡的就不接,所以從她出道以來,出演的電視劇和電影屈指可數,並不是很多,但是部部是精華,所以也才能得到高圓圓的青睞,兩個人從相知再到相戀一直到最後的結婚,經歷了很久的時間,也是因為這段時間讓彼此更加確定彼此都是對的人,之後兩個人登記結婚,也有了她們的女兒。
  • 楊瀾加入聯想年薪234萬,論「名企+名人」的策略可行性
    1 、聯想與楊瀾為何選擇了彼此根據聯想集團公告中顯示:楊瀾今年52歲,為中國電視節目主持人及傳媒企業家,在業內約有三十年經驗。等數期節目,並收穫了220多萬名粉絲。楊瀾和聯想的合作並非一時起興。2002年7月,楊瀾便和聯想在影音產品發行渠道、品牌滲透和市場營銷等方面合作,開拓多媒體連鎖音像市場。在2016年楊瀾主辦的天下女人論壇中,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楊元慶也受邀出席現場。
  • 新能源汽車利好政策那麼多,為何這些車企卻仍選擇了「辜負」?
    在如此多政策利好的大背景下,一些「被掩蓋」或是「待發現」的問題,卻在一次監督檢查工作中被集中暴露了出來。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降低準入門檻後的首次暴雷。此次被查出存在問題的,共計25家車企。其中,新能源乘用車企9家,新能源客車企業10家,專用車企業6家。相對於客車和專用車,此次涉事的新能源乘用車企無疑更受關注。
  • 爆炒物業股:「最牛物企」一年狂飆256%,騰訊、阿里齊入場
    同樣是在這一年,資本狂潮下,行業內的收併購規模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首家千億市值企業碧桂園服務誕生;全新的探索也開始湧現,收併購標的開始伸向產業鏈上下遊;騰訊、阿里紛紛成為上市物企背後的基石投資者;城市服務也開始大行其道……這是物管行業重塑的一年。
  • 名企逃離、人口流失:美國「廣東省」,為何被拋棄?
    名企逃離,人口流失,是加州正在面對的現實。這個美國最強州,怎麼了?01逃離加州早在去年11月,美國個人金融服務巨頭嘉信理財宣布,要把總部從舊金山遷到得州。伴隨著名企逃離,加州的人口也在流失。今年12月8日,馬斯克表示已從美國加州搬家到得州。隨著遠程辦公的興起,加州矽谷很多科技企業員工已經遷往內華達州和德克薩斯州。
  • 名企逃離、人口流失:美國「廣東省」 為何被拋棄?
    名企逃離,人口流失,是加州正在面對的現實。這個美國最強州,怎麼了?伴隨著名企逃離,加州的人口也在流失。今年12月8日,馬斯克表示已從美國加州搬家到得州。隨著遠程辦公的興起,加州矽谷很多科技企業員工已經遷往內華達州和德克薩斯州。
  • 魔卡少女櫻:桃矢魔力那麼強大,為何是小櫻得到青睞?原因有這些
    那麼魔力並不強大的小櫻,為何被之前的庫洛裡多選中,作為魔卡少女,她到底有何魅力?而小櫻的哥哥桃矢魔力那麼強大,為什麼卻不被庫洛裡多所青睞?如果是桃矢來擔任小可和月的主人不是更好,而且也更容易讓人信服?現在我們就以桃矢魔力強大,由他來擔任魔法使更容易讓人信服為由,來進行假設。如果擔任庫洛裡多所認定的魔法使是桃矢而不是小櫻,那麼會有什麼樣的局面,又是否合理?
  • 中國車市如此火爆,為何這兩家合資車企卻退學了呢?
    面對如此誘人的汽車產銷量數字,國內外汽車品牌紛紛使出了十八般武藝,儘可能多地搶佔國內市場份額,提升市場佔有率。這當中,合資車企一直扮演著銷量主力軍的角色。然而看似風光無限的合資車企,也並非個個都如日中天,有部分品牌甚至已經走到了瀕臨退出中國市場的境地。日前我們從相關人士處了解到,廣汽菲亞特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退出中國市場,長安鈴木正在與外方談判,但結果不容樂觀。那麼問題來了,在中國汽車行業發展迅猛的今天,為什麼還會有合資車企游離在被淘汰的邊緣呢?這些品牌到底出現了什麼樣的問題,才會無奈放棄中國市場呢?
  • 阿里P7跳槽後曝光薪資截圖:新公司月入稅後五萬多,很滿足!
    一名阿里前員工在網際網路社區曝光了自己最近的薪資,其跳槽到新公司一個月後發了工資,月入5萬多,表示很滿足!這樣的高薪資著實讓人羨慕,有網友推測,這是稅後的薪資,稅前估計超過6萬了。在隨後的跟帖中,這名阿里前員工表示自己以前在阿里是P7級別,現在跳槽到新公司後,主要做架構方面,總包是200多萬,含股票獎金,總體比阿里還是要高一些。但具體是哪家公司,樓主並沒有透露過多的信息。
  • 成立僅3年的和和影業,為何能讓阿里影業、陳坤、曹保平等青睞有加?
    今日(11月28日),阿里巴巴影業集團宣布戰略投資和和影業,投資完成後阿里影業將持有和和影業30%的股份,成為其第二大股東,並派駐兩位代表進入和和影業董事會。同時,阿里影業與和和影業宣布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兩家公司將在各自原來的電影製作和宣傳發行領域展開全面合作。和和影業什麼來頭?為何會吸引阿里影業?
  • 誰是第一名?2019年國內影企出品業績年終大盤點
    專注於主旋律作品生產的博納影業,同樣迎來大豐收。其主控的《中國機長》、《烈火英雄》,票房與口碑齊飛。裝入萬達影視的萬達電影,出品成績仍然位居傳統四大之首,「含金量」卻不能同日而語。昔日民營影企上市第一股,華誼兄弟正處於水深火熱中。
  • 為什麼明星都去阿里上班了?
    近兩年,阿里各業務線都開始招聘「明星員工」,近日,劉濤發微博宣布自己正式加入阿里巴巴大家庭,成為了聚划算官方優選官,花名劉一刀。加上之前的雷佳音、歐陽娜娜、越來越多的明星去阿里上班了,這是為什麼?高曉松(矮大緊)是最早的一批明星員工,一進來就被委以重任,擔任阿里娛樂戰略委員會主席
  • 「殭屍車企」為何不死?
    近一成車企產量為零正如蔡榮華所言,我國汽車產銷量佔全球30%左右,企業競爭日趨激烈,但是盲目投資、產能利用率比較低的問題尚未得到有效解決。安慶衡坦言,截至2018年底,全國共有整車企業253家,伴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和外資股比放開,更多的企業在等待獲批,不少外資企業還準備進入國內,規劃產能也越來越多,產能過剩已經成為全行業不容迴避的問題。為何產能過剩如此嚴重?「殭屍車企」的存在是重要原因之一。
  • 中影、阿里、騰訊、萬達,誰將成為中國電影的霸主?
    儘管目前仍未有持續產出優質電影的能力,但是如今沒有人敢小覷下遊的霸主萬達院線,以及去年虧損接近十億的阿里影業。與參投了多家影企的騰訊一樣,他們都在瞄準著影視業全產業鏈的發展,並且有著許多民企難以仰望的巨大優勢:不差錢。 多方角力之下,誰會是中國電影產業的下一個霸主?
  • 被郭敬明看中的郭俊辰,明明得到他的青睞,為何還是在演爛劇
    由陳凱歌、李少紅、趙薇、郭敬明四位重量級導演擔任導師,著名演員沙溢擔任主持人,在50名各有千秋的演員中,挑選出&34;來。大家又以為,從此之後,收穫了郭敬明青睞的他,事業將會如日中天,最起碼資源能上一個臺階
  • 多家企業禁給社區團購低價供貨;臺企印度蘋果工廠遭千人打砸;阿里...
    多家企業禁給社區團購低價供貨;臺企印度蘋果工廠遭千人打砸;阿里美團拼多多闢謠退出社區團購......對於上述網傳消息的真實性,截至發稿,阿里、美團官方尚未回復。有接近拼多多人士告訴記者,「網傳拼多多黃崢表示退出社區團購業務,是謠言。」(券商中國)3.多家企業禁給社區團購低價供貨,衛龍:需要進一步核實
  • 當了阿里員工五險一金有阿里工牌吃飯在阿里食堂
    SKY出道,仿佛無人在意,《少年之名》節目播出沒有多大水花,而從這個節目出道的SKY男團,自然也沒有得到過多的關注,男團出道有一定熱度,而之後估計很多人就沒有再關注了,總的來說這就是一個有點糊沒啥名氣的男團。
  • 劉濤入職阿里巴巴,職位相當於副總裁,明星入職阿里太簡單?
    成為了聚划算官方優選官,花名劉一刀,並且曬出了工牌。這是繼「歐陽娜娜入職阿里」之後的又一則爆炸性新聞。一想到能和《琅琊榜》《歡樂頌》中的美女主角做同事,阿里人都沸騰了。上班第一天,劉一刀同學就感受到了阿里人的滿滿熱情,釘釘上收到各種打招呼。近兩年,阿里各業務線都開始招聘「明星員工」。前段時間,最火的明星職員當屬歐陽娜娜,擔任淘寶新勢力造型合伙人,職級P8。
  • 上線一個月後,阿里星球究竟怎麼玩粉絲經濟?
    阿里星球自5月18日正式上線已經一個多月。在這裡,有必要再次對這星球做個簡單介紹,作為一個全方位覆蓋音樂製作到消費的泛娛樂交易平臺,阿里星球不僅是粉絲與明星的互動社區平臺,更繼承了阿里的電商基因,為粉絲提供包括應援道具、明星票務、周邊產品、權益包等購買通道,儘可能地滿足音樂行業的多種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