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標青島,今天早飯外賣點了煎餅果子,收貨後打眼一看,後悔不已,忘記了去年在西安買了煎餅果子後發的誓,當時發誓再也不在天津以外的城市買煎餅果子吃,差點扇自己嘴巴子。
青島的煎餅果子與西安的相差不多,關鍵是裡面這都是啥,鹹菜碎、花生米、生菜葉子,還記得西安的煎餅果子裡竟然還有辣條,青島的辣條單加另收費。我勒個去……
17年去天津出差前,沒怎麼吃過這東西,印象不深了,好像再早是小時候吃的。
在天津出差,酒店在天津美院旁邊,酒店後面,有一個夫妻店,只賣煎餅果子。果子是天津說法,就是指的油條。雖然天津也有薄脆(餜箅),我獨愛油條。沒有油條的煎餅果子是沒有靈魂的。
對比之下,只能說外地人只學到了皮毛。信息化爆炸的時代,什麼東西都藏不住,本地的小吃,在利益的驅使下,全國各地很快就能模仿出來,可是你tm倒是好好學一下呀,四不像就是你的不對了。
天津的煎餅果子很單純,純綠豆面,各家都是自己現磨,麵餅子上,還能看出綠豆的顆粒,因為綠豆本身豆腥味弄,所以各地的麵漿多為白面。模仿最好的要數豆面、白面、玉米面的三合面最佳,在北京地區講究的,會用骨湯和面。
煎餅果子攤一定是靠近油條攤,油條現炸的,絕不多準備,否則油條一旦涼下來,味道就差了,也少了脆生的口感。
再者模仿最差的是醬料。煎餅果子就三種醬料,甜麵醬、辣醬、紅腐乳,為啥呢,因為都是面上看的,沒有深究。甜麵醬絕不是買來就用的生醬,用蔥姜水把面醬稀釋一下,去了腥味,也沒那麼鹹,再入蒸籠,把醬蒸熟,去掉生澀味。
而京津一帶最下飯的是紅腐乳,也是煎餅果子必不可少的點睛之筆。相比較而言,辣醬的好壞倒是次要的。
麵餅子攤雞蛋放芝麻、蔥花香菜,翻面加油條,抹上三種料,放油條,這就是煎餅果子的全部了,簡單而純粹。
這次一定長記性,下次在天津以外的其他城市再買煎餅果子,我真的抽自己嘴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