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可帶錢包刷信用卡 日本人為什麼不使用支付寶?

2021-01-13 中華網

中國現在使用支付寶、微信支付已經相當流行,出門帶上手機,一切搞定。但是在日本,社會已經相當發達,但是日本國民依然信奉現金主義。日本難道沒有第三方支付的技術嗎?提這個問題,算是小看了日本,日本早在14年之前,就已經研發出了這一技術,而且是當時世界上唯一的技術。但是,這麼多年來,在日本這一個社會土壤中,第三方支付依然受到了日本人的抵制和不信任,導致日本社會迄今為止,出門還必須帶上兩樣東西,要麼現金,要麼就是信用卡。

那麼,日本人為什麼如此抵制第三方支付,馬雲的「支付寶」在日本到底還有沒有市場呢?

馬雲的支付寶和馬化騰的微信支付,已經登陸日本。到2017年底,支付寶在日本籤約的店家,已經達到了4萬5000家,不僅日本各大免稅店、百貨公司、電器商店都引入了支付寶和微信支付,而且還佔領了日本三大便利店集團,這三大便利店集團分別是7.11、全家和羅森,它們加起來的店鋪數量,就超過了4萬家,佔了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在日本市場的大頭。

從數字上來看,我們有時候也會因為中國的行動支付手段打入日本這樣發達國家市場而熱血沸騰,但是,仔細分析一下,在日本使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顧客,都是一些什麼人呢?可以說,99%是來日本旅遊和出差的中國人,以及中國留學生。日本人的比例不會超過1%。

這說明什麼問題?說明日本人根本不用中國的這些支付寶,支付寶在日本的市場,還是依靠中國人自己撐場面,沒有真正意義上打入日本市場。

為什麼會出現這一種情況呢?一個最簡單最直接的原因,是日本人沒有中國銀行的帳號和中國的手機號碼,無法在支付寶和微信上開設帳號。那為什麼會有1%左右的日本人也使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呢?因為這群人大多數是在中國生活和工作,在中國的銀行裡有帳號,偶爾回日本使用一下支付寶。

那麼,日本人不用中國的支付寶,他們自己有沒有類似於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東西呢?嚴格說來,也沒有。日本人使用現金的比例有多高,高達70%。所以,當中國的女孩子遇到男朋友生日,苦惱著到底送什麼禮物好的時候,日本女孩子已經乾淨利落地走進百貨公司,買了一隻男式錢包,因為錢包在日本依然是人人必備的隨身用品,跟手絹一樣。

讀到這裡,你一定感到好奇,現在居然還有人出門帶錢包?是的,日本人,包括我在內,出門時一定是帶錢包,不只是帶手機。

日本人對於第三方支付手段的牴觸與抗拒,是受消費習慣、金錢觀念和法律制約的。

首先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人對於個人信息的保護意識。

我們中國人已經習慣於一天接到幾個莫名其妙的電話,要不就是推銷房子,要不就是找你貸款。我在中國國內出差時,打開國內用的手機,馬上就會收到亂七八糟的簡訊和電話。

以前對方打來電話,總是先問一句「你是範先生嗎」,最近上來就直接說「你是徐總吧?」好傢夥,他是怎麼知道我的名字和職業的呢?

其實很簡單,說明我的個人信息不僅已經被洩露,而且已經被倒賣。

這樣的事情,如果發生在日本,會是一種怎樣的結果呢?你可以立即報警,打電話的這一家公司,一定會被逮住,因為它觸犯了日本的法律。觸犯了日本的什麼法律呢?叫《個人情報保護法》,在日語中,「情報」兩個字,跟中文中的「情報」兩個字的含義是有區別的,日文中的「情報」兩個字,它的意思是「信息」,而不是「機密情報」。

《個人情報保護法》是在2005年制訂頒布的,規定的很明確,如果地方政府、團體和企業等機構洩露了個人的姓名、出生年月日、性別、住處等特定信息,必須接受政府的行政監察,如果不採取措施予以補救和阻止的話,將被判處6個月的有期徒刑,或者30萬日元以下的罰款。罰款是小事,但是從此將失去消費者對於你的信任。

所以,我在日本,就從來沒有接到過莫名其妙的電話和簡訊。

正因為日本人很在意個人信息的保護,所以,像支付寶、微信支付這樣的第三方支付手段,在日本就發展不起來,因為你買了什麼?在哪裡買的?花了多少錢?你有什麼嗜好?每天在吃什麼?今天去了哪裡?等等這一些私密性很強的個人信息,都會被當作大數據,被企業收集,甚至被政府某些部門利用。

所以,日本政府推了幾年的身份證制度推不開來,也是這一個原因。

日本發展不起來支付寶的另外一個原因,是銀行的抵制和良好的信用卡使用環境。

對於傳統銀行,帳戶間的轉帳手續費仍是它們重要而穩定的收入來源之一。在日本,網購大多使用信用卡結算,甚至會出現「銀行轉帳」這種我們中國人購物時已經很少使用的結算方式,卻很少有網站開放借記卡或者儲蓄帳戶通道。

從商戶端來看,日本的信用卡使用率遠超借記卡,這一點與中國龐大的借記卡消費階層不同。也就是說,你拿一張不帶信用卡功能的銀行卡去刷,在日本是刷不出來的。但是,我們中國的借記卡,只要是銀聯繫統的,都可以刷。中國消費者使用借記卡可以享受到與使用信用卡一樣的服務,因為中國的信用體系是建立在第三方支付端上,就像淘寶上買東西,信用體系是建立在馬雲的阿里巴巴上,而不是中國人民銀行上。

而在日本,判斷信用這件事本身是交給銀行和信用卡公司的,而銀行和信用卡往往是一個支付平臺。

日本超強的信用環境和信用卡服務,讓日本人用信用卡在網上付款很輕鬆。比如日本亞馬遜,用戶的信用卡信息都可以直接存儲在網絡端上,支付時根本不用輸入密碼。而用戶也不用擔心自己的信用卡被盜用,因為被盜用的話,亞馬遜規定是「賠償無上限」!你損失多少,陪你多少。

第三個原因,是日本人的金錢觀念。

有一個統計,說日本20歲以上的成年人每人平均擁有2.6張信用卡。中國央行的最新支付體系報告說,中國人均持有信用卡為0.31張,商務人士最多的北京,信用卡人均擁有量最多,也只達到1.35張,只是日本全國平均值的一半。可想而知,日本是多麼喜歡信用卡。

但是日本也有相當一部分人,不用信用卡,出門只帶現金。這些日本人認為,你在購物時,如果使用信用卡,你會產生兩個奇異心理:一是反正現在不用付現金,買了再說,所以花錢不會看錢包裡有沒有錢,瀟灑籤字。二是,付錢時不是一張一張數現金,刷信用卡只是看一個數字,會對金錢的價值產生一種麻痺性。結果到了月底,收到信用卡公司的帳單,才會大吃一驚:「這麼要還這麼多錢?」因此,日本出現了一批因為信用卡透支而無法歸還的破產群體。因此,許多人情願一張張數錢,也不願意成為信用卡破產族的一員。

還有日本的一些商家,是拒絕接受信用卡。一方面,他們不願意承擔給信用卡公司的手續費,另一方面,他們不願意忍受信用卡公司三個月之後現金到帳的規矩,更喜歡每天關門時數現金的樂趣,以保證商店有足夠的流動資金。

雖然,阿里巴巴已經宣布在2018年要打入日本人市場,讓支付寶不只是在中國人圈裡打轉。但是,這一個目標能不能實現?問號很大!

相關焦點

  • 香港 | 六款香港人使用的電子錢包, 不止支付寶和微信!
    電子支付在國內盛行,出門購物,只要手機在手,不帶現金絕對沒有問題。在香港購物也想用電子支付?其實香港近年也漸漸推行電子支付服務,雖然未能做到全面覆蓋,但也開始走向「Go cashless」的趨勢。下文為你介紹各款電子錢包的特色,下次到香港買買買,就更方便!不習慣帶現金出門?習慣使用電子支付?現在香港也能做到啦!
  • 香港人寧願帶錢包,也不用微信、支付寶支付,什麼原因?
    總而言之,目前和未來幾年內,微信、支付寶仍然會保持領先的地位,國人也會繼續將它們作為首要的支付方式。但值得一提的是,微信和支付寶的流行似乎也有範圍限制,在國內的香港地區,這兩種方式就沒有在大陸那麼受歡迎了。香港人為什麼不用?
  • 為啥香港人寧可隨身帶錢包,也不用手機支付?原因說來很現實
    02不過前往香港旅遊的人們卻發現,香港本地人並不喜歡用微信或支付寶支付,他們寧願隨身攜帶錢包,也不願使用手機支付,這是為何呢?畢竟在內地,使用錢包的人已經不多見了,大多數人都是通過手機支付。不誇張地說,在中國,就算是路邊攤、乞丐都會使用二維碼收錢。
  • 「香港上等人」不用支付寶?!
    隨著行動支付讓內地群眾解放了雙手,過上了出門只帶手機不用帶錢包的生活,最近支付寶去到了香港推廣。正在香港群眾準備迎接輕鬆出門,掃掃支付的生活時,卻有香港媒體發了這麼一篇文章。大聲說:「我們上等人不用支付寶!」Exceuse me?!
  • 雙十一,你真的會刷信用卡?這有一個攻略
    然後單身狗們發現,在這個日子迎來的是雙重悲傷:單身且窮,因為這一天過去,依然沒人陪,錢包還空了。雖然貓哥非單身,但是在這個日子裡面依然抑制不住自己的悲傷,因為錢包空了。哦,不對,現在大家誰錢包裡面還有很多現金啊,都是手機支付或者刷卡,那就是卡刷爆了。
  • 港媒:我們上等人不用支付寶!作為一個玉林人真的笑死了!
    相信不少玉林網友都知道,支付寶近期在香港動作不斷,想想以後能不帶錢包就去香港shopping,內心還是有點小激動的~文中說:"支付寶要用手機支付,手機體積比卡大,為什麼能帶手機上街,就不能帶一張卡?"關於這個問題…雖然不知道為什麼要搶購馬桶,但真的可以啊…
  • 上等人不用支付寶?香港人不愛用支付寶的原因,竟然是…
    為什麼?因為人超!級!多!各種排隊各種擁擠。最讓本菌氣憤的是:排隊付款竟然用了2個小時!!去過香港血拼的小夥伴應該都知道,香港商場大多只接受銀聯卡和現金付款(支持行動支付的很少,不過現在也開始逐漸接受支付寶)。
  • Wechat Pay HK微信香港錢包的開通以及使用說明
    之前寫過Wechat Pay HK微信香港錢包和支付寶香港的開通指南,個人偏向使用支付寶香港,而且支付寶香港使用範圍更廣。
  • 手機支付時代,還用辦信用卡嗎?
    曾經,信用卡給我們帶來支付的便利,不用再隨身攜帶一摞紙幣;如今,手機支付既普及又方便,似乎連錢包也不用帶了。行動支付時代,出門只帶手機的人已經成為主流。錢包逐漸喪失了它裝錢的本職工作,淪為只為裝X的工具。那麼,信用卡以後會不會越來越邊緣化?在行動支付時代,信用卡是否無用了呢?這就有必要簡單了解下我國的支付清算體系了。
  • Mieux 你皮夾裡的信用卡,可能根本不適合你
    其實一般來說我們將信用卡消費分為境內(中國大陸)和境外(港澳臺和海外),然後境內再分為線上消費(支付寶、微信、百度錢包、京東支付)線下(酒店、商場、餐飲等等);境外線上(美國亞馬遜、日本亞馬遜、樂天等等)境外線下
  • 香港、臺灣對支付寶「擔憂」什麼?
    並且,在臺灣刷信用卡付帳似乎也不太方便,包括visa卡。 許多小攤擋和店鋪等地方不能刷卡或者小額不能刷卡,一般是500臺幣以上起刷。據說是銀行收的手續費太高。金哥聽後很是吃驚,這也太「閉塞」了吧?還記得當初原來臺灣人是怎樣看我們的嘛: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以至於,茶葉蛋變成「奢侈品」和「炫富神器」!
  • 【經歷分享】我的信用卡竟然被盜刷了?!
    所謂「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已經在家窩了好幾個月不出國浪的我,真是萬萬沒想到,信用卡竟然被盜刷了!
  • 支付寶錢包公布繳費還款數據,移動端滲透率上升明顯
    大智慧阿思達克通訊社4月16日訊, 正在全力推進移動戰略的支付寶周三公布數據顯示
  • 臺灣人為什麼寧願帶錢,也不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今天總算知道了
    但不少的大陸遊客到臺灣省後就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臺灣人基本上不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也沒有其他便捷的支付軟體。那臺灣人為什麼寧願帶錢,也不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呢?要知道,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在大陸的普及程度非常高,連路邊賣藝乞討的人都會用二維碼收款。在大陸出門完全可以實現不帶錢包走遍大江南北,這在很多的發達國家也是做不到的。
  • 使用信用卡旅遊靠譜嗎?
    一、使用銀行信用卡可享有免息還款期,獲得先消費後還款的信用服務。銀行對持卡人進行額度授信,就相當於給持卡人一定期限的信用貸款額度,持卡人能夠在信用卡授信額度內先行進行消費結算,而不必要先保持銀行卡內有足夠的現金才能消費,持卡人可在免息期到期前再歸還消費所刷的帳單金額,一般銀行信用卡的免息期為20-55天,根據不同銀行的相關規定,以及持卡人刷卡當天的具體情況來計算。
  • "香港上等人"不用支付寶??睇完笑到我抽筋
    文中說「支付寶要用手機支付手機體積比信用卡大為什麼能帶手機上街就不能帶一張卡?」八達通是和信用卡掛鈎的信用卡才是最先進的消費途徑支付寶要預先充值,有錢才能用你可以拿著手機去日本搶購馬桶和電鍋嗎?——雖然不知道為什麼要搶購馬桶,但真的可以啊…
  • 為什麼淘寶不支持微信支付?而騰訊的拼多多卻可以使用支付寶?
    現在的我們已經幾乎脫離了使用現金的年代,錢包也變成了卡包,很少有人身上會帶超過一千塊的現金(也有可能是小編沒錢的緣故叭),出門一部手機解千愁,甚至面部識別技術的逐步完善,手機都可以不用帶了。買什麼東西,只要打開手機掃一掃,可以說微信和支付寶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捷,但是你有沒有遇到這種尷尬:淘寶上買東西,發現支付寶裡餘額不足,反而要從微信提取零錢到卡上,等待銀行到帳的過程甚是漫長,為什麼淘寶不支持微信支付?而騰訊旗下的拼多多卻支持支付寶支付?
  • 境外信用卡安全使用指南
    窮遊錦囊第一時間聯繫上了招商銀行信用卡中心,了解了一些近期關於海外信用卡消費時旅行者常遇到的安全問題。今天窮遊錦囊聯合招商銀行信用卡,發布此《境外信用卡安全使用指南》。無論如何,看在錢的份上,出行前也一定要仔細了解!
  • 支付寶、微信慌了
    十年前只能使用紙幣交易,刷卡或者信用卡,出門忘帶錢包就什麼事情也幹不了。但是十年後,出門不再需要帶錢包,紙幣、銀行卡以及信用卡統統不用帶,只需要一部手機就搞定了。而這種行動支付的引領者就是支付寶和微信,馬雲也算是改變人們支付方式的鼻祖了。而支付寶和微信也已經搶佔了支付領域超過90%的份額,其中支付寶的份額已經超過了60%。
  • 日本雅虎網店結算將可以使用支付寶
    【環球科技報導 記者 關超】據《日本經濟新聞》4月9日報導,日本雅虎自6月起將允許消費者利用中國在線支付公司「支付寶」購買其運營的電子商務網站「Yahoo!Shopping」的商品。中國消費者將更容易在該網站購買商品。日本家電產品等在中國很受歡迎。提高支付的便利性,有助於擴大該網站的銷售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