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上自衛隊——「相模」號補給艦

2020-12-23 歷史縱貫線

「濱名」號補給艦的主要任務是進行燃料補給,而「相模」號補給艦則擔負燃料、彈藥、糧食、甚至維修用零部件、潤滑油等所有補給任務。因此,「相模」號補給艦的艦種符號被定為「AOE"。該艦根據1976年度計劃建造,是日本海上自衛隊時隔16年後的又一艘補給艦。該艦的每一舷側各有兩處加油點和一處乾貨補給點,加油時使用探針接收器海上加油裝置,乾貨補給時使用滑動鋼纜。此外,該艦後部設有飛行甲板,考慮利用直升機進行補給。

由於海上自衛隊的護衛艦從山雲級以後開始接受橫向燃油補給,因此,該規進行了相應改裝,裝備了探針接收器。不僅是在補給點,艦內的物資移送也使用起重機和叉式升降機等。該艦是今天快速戰鬥補給艦(AOE)的原型。該艦主機裝備技術研究本部研製的、護衛艦使用的12DRV型大功率柴油機。該艦沒有武器裝備,但考慮將來配備35毫米機關炮。2001年,「相模」號裝備了幹擾箔條發射裝置,在艦橋側下方増設了儀器艙和彈藥庫。

「相模」號 Sagami AOE-421 1976年度計劃建造 建造船廠為日立造船舞鶴工廠 1979年3月30日竣工並分類為補給艦

標準排水量 5.000噸

滿載排水量 9.000噸

船體材料 鋼

全長 1460米

最大寬度 190米

深 10.8米

吃水 7.3米

主機/軸數 柴油機2臺/2軸

功率 18,500馬力

航速 22節

乘員 130名

相關焦點

  • 「摩耶」入役,「山雪」除名,日本海上自衛隊迎來第7艘宙斯盾艦
    在日本當地時間3月19號,日本海上自衛隊在日本神奈川橫濱舉行了日本「摩耶」級飛彈驅逐艦首艦「摩耶」號的入役儀式,這也是迄今為止日本海上自衛隊裝備的第7艘「宙斯盾」級飛彈驅逐艦。那麼,這艘「宙斯盾」級飛彈驅逐艦有何不同?又為何會在橫濱舉行入役儀式?
  • 日本海上自衛隊,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東瀛妖刀
    曾經日本帝國聯合艦隊是全球第三大海軍力量,大和、武藏、長門、陸奧;赤城、加賀、蒼龍、飛龍等艦曾經將整個太平洋攪翻了天。今天的日本海上自衛隊是東亞第二大軍事力量,對於整個亞洲而言,日本的防空反潛能力為亞洲第二,反艦能力為亞洲第三,居於印度之後。
  • 日本海上自衛隊一二把手確診,還想再造2艘宙斯盾艦
    據相關媒體12月22日報導,目前,已經確認日本海上自衛隊58歲的一把手和56歲的二把手都感染了新冠病毒,兩人都將遠程辦公。而就在幾天前,日本政府決定再建造兩艘「宙斯盾」艦,不知疫情對這個計劃是否有影響呢?
  • 日本《軍事研究》:日本海上自衛隊已處於對華劣勢
    本期推出知遠戰略與防務研究所許斌/編譯自:日本《軍事研究》2020年1月號的文章,為知遠戰略與防務研究所授權發表,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日本早晚會實施擴大艦隊規模的政策,假如持續實施當前的艦艇調整政策,那麼日本相對於中國海軍的劣勢會越來越大。因為,日本即便接連列裝護衛艦,但只要艦隊規模不變,就永遠無法追上一直在擴大規模的中國海軍,換句話說,比起微調艦隊艦種,日本海上自衛隊更需要提升整體戰鬥力規模。
  • 日媒報導:日本陸基「宙斯盾」上艦困難多
    不過,原本由陸基「宙斯盾」反導系統承擔的「無縫防護」面臨更嚴峻形勢,人員短缺的日本海上自衛隊負擔更加沉重。在安全保障環境日益緊張的情況下,課題堆積如山。關於陸基「宙斯盾」反導系統,日本一直以來強調的是,通過在秋田縣和山口縣部署兩套陸基系統,「使365天24小時對日本全境進行無縫防護成為可能」。
  • 二號艦比首艦先下水!日本新護衛艦造價兩倍於054A,火力弱一半
    (摩耶級驅逐艦) 日本海上自衛隊是一支"小而精"的海上武裝力量,如果追溯到15年前,當時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水面艦艇,甚至比當時的中國海軍還要強上一大塊
  • 澳大利亞新一代綜合補給艦完成海上驗收,將取代「成功」號和「天狼...
    澳大利亞新一代綜合補給艦完成海上驗收,將取代「成功」號和「天狼星」號  olivia chan • 2020-09-23
  • 夜間燈火通明的航母奶媽「呼倫湖」號綜合補給艦
    為慶祝70華誕,人民海軍在青島附近海空域舉行了一次規模盛大的海上閱兵,展示新時代人民海軍風貌以及70年的建設成就。在海上閱兵開始前,很多軍艦就已經提前抵達青島,這其中就包括我軍最新型的綜合補給艦「呼倫湖」號。日前,一組夜間在青島附近海域拍攝的「呼倫湖」號的圖片出現在網絡上,從圖中可以看到,體型龐大的「呼倫湖」號靜靜的錨泊在海上,艦上則燈火通明。
  • 日本海上自衛隊到底是亞洲豪強還是徒有其表?帶你了解真實的海自
    日本海上自衛隊是一支強大的亞洲海軍,至少在明面上是這樣的,長期以來都被冠以亞洲第一海軍之稱,直到現在仍有不少人認為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實力在中國海軍之上,理由是擁有多艘準航母,而且擁有多艘宙斯盾驅逐艦,但日本海上自衛隊又是明顯地偏科,過分地注重反潛能力,而且整體軍力發展非常受限於美軍,
  • 高高舉起,輕輕放下:這名日本艦長逼死下屬,處罰是停職一個月!
    利刃TO在長期佔據日本各大報社首要版面長達近半年之後,轟動日本各界的"常磐號補給艦三等海尉自殺案"終於落下帷幕,但海上自衛隊幕僚監部處理的方式卻同樣和此起案件一樣匪夷所思:用職場暴力,也就是命令和語言"逼死"下屬的直接上司2人只受到停職20天的懲罰,而用言語和肢體動作威脅下屬的常磐號補給艦艦長也只停職
  • 臺軍自造油彈補給艦「盤石艦」23日交艦
    臺灣海軍新一代油彈補給艦AOE-532盤石軍艦,2014年11月出海進行測試,未來成軍服役後,將可大幅提升臺灣海上機動整補的能量。圖:「今日新聞網」   中新網1月21日電 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由臺灣自行建造的油彈補給艦「盤石艦」23日將在臺灣造船公司高雄修船碼頭舉行交艦典禮,臺灣防務部門負責人嚴明將親自主持。「盤石艦」服役後,將與「武夷艦」共同承擔海軍艦隊油彈補給任務,提升臺灣海上機動整補的能量。
  • 901型補給艦標準證件照,猶如海上城堡,怪不得能餵飽航母戰鬥群
    呼倫湖號大型補給艦(舷號:965),是我國自主研製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新型綜合補給艦,是專門為中國海軍航母編隊、遠海機動編隊提供海上伴隨補給而配備的。該艦突破了新型海上補給裝置研製、大型補給艦總體設計建造等一系列關鍵技術,補給方式多樣、補給能力強。
  • 日本自衛隊宣傳繞不過的套路:二次元萌妹子+軍事……
    值得一提的是,舊日本的海軍機關學校先後在橫須賀、舞鶴辦學,片中的「橫須賀海洋女子高校」「東舞鶴男子海洋學校」也分別設定在橫須賀和舞鶴,這其中未必沒有「致敬」的意思;此外,現在的海上自衛隊共有4所術科學校,其中位於千葉的第3術科學校(航空專業為主)和位於舞鶴的第4術科學校(後勤專業為主)並未出現在協力名單中。護衛艦「くらま」,即「鞍馬」號直升機驅逐艦。
  • 韓向英交付第2艘潮汐級補給艦 噸位不及中國901型艦
    根據「今日海軍」新聞網站報導,8月3日,由韓國大宇造船廠為英國皇家海軍建造的海軍補給艦「急潮」號(RFA Tiderace)已經從韓國玉浦出發,開始航行駛向英國。「急潮」號是由韓國為皇家海軍建造的4艘補給艦「潮汐級」軍艦中的第2艘。
  • 901補給艦罕見與054A同框:不愧是5萬噸巨艦,差距真明顯
    《901補給艦罕見與054A同框:不愧是5萬噸巨艦,差距顯現》 近日,根據央視的報導稱,在黃海海域,海軍組織艦艇編隊進行了海上綜合補給演練。在此次演練中,為提高艦艇編隊的協同補給能力,考驗補給艦的補給效率。出動了海軍現役最大,補給能力最強的901型綜合補給艦,首艦「呼倫貝爾」艦。
  • 臺造萬噸油彈補給艦「磐石艦」今交艦
    臺海網1月23日訊 據「今日新聞網」報導,由臺灣自行建造的油彈補給艦「磐石艦」今(23)日將在臺灣造船公司高雄修船碼頭舉行交艦典禮,交艦儀式由「國防部長」嚴明與臺船總經理親自主持。海軍新補給艦取名為「磐石」(舷號AOE-532),仍依照海軍為軍艦命名的慣例,後勤軍艦都以高山命名,在民進黨政府推動本土化運動後,更以臺灣本土山嶽的名字命名。磐石山位於花蓮縣,海拔3106公尺,在臺灣百嶽中排名第90。
  • 日本海上自衛隊驅逐艦啟程赴中東
    日本海上自衛隊的「高波」號驅逐艦2日從神奈川縣橫須賀基地啟程前往中東地區執行情報收集以及保護航船等任務,眾多市民聚集在基地周圍對此表示抗議。    當地時間上午10時30分,「高波」號驅逐艦離港啟程,預計於本月下旬抵達目標海域,與1月起已開始執行任務的兩架P-3C巡邏機聯合行動。
  • 衛星俯瞰——日本佐世保海軍基地
    赤崎油庫 庵崎油庫:位於佐世保港區南部西岸,主要由美海軍使用,日本海上自衛隊也可使用部分設施。 前畑彈藥庫 針尾島彈藥庫:位於佐世保市針尾北町、有福町和江上町,佐世保港東南,主要由美海軍使用,日本海上自衛隊也可使用部分設施。
  • 一艘901型綜合補給艦足以保障遼寧號航母編隊遠涉重洋
    以前,海軍遼寧號航母編隊出西太平洋執行任務時,軍迷們注意到伴隨編隊航行的是903/903A型綜合補給艦,滿載排水量尚不足3萬噸,相對於數千噸級驅逐艦、護衛艦等作戰艦艇體量已經非常大了,但對於要負責整個航母編隊成員吃喝拉撒包括戰鬥所需油彈等物資來說,903/903A型綜合補給艦感覺噸位還是偏小了點。
  • 美人遲暮,英雄白頭,第一代綜合補給艦洪澤湖號即將退役
    說到最初建造大型補給艦的設想,不得不提大名鼎鼎的「580任務」,051驅逐艦,洪澤湖補給艦都是為了這個任務而建造的。580任務,即1980年,中國「東風-5」洲際飛彈進行的全程飛行試驗,為此執行的測量、打撈回收和護航任務。此次遠航往返距離達到14000千海裡,海上活動超過36天,遠遠超過驅逐艦,測量船的自持力極限,所以,必須要發展補給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