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大名——紅軍師長柴鴻儒

2021-01-09 澎湃新聞

紅軍師長柴鴻儒

1936年10月27日深夜,在甘肅省東部會寧縣慢牛坡,一場紅軍阻擊國民黨反動派軍隊進攻的戰鬥正在激烈地進行。一位紅軍師長,冒著槍林彈雨,深入到前沿陣地指揮戰鬥,敵人一次次瘋狂進攻都被打退,就在戰鬥即將結束時,突然一顆子彈飛來,擊中了紅軍師長的頭部,他倒在血泊之中。這位英勇善戰的紅軍師長就是柴鴻儒。

柴鴻儒又名洪宇。1903年7月出生在大名城南老堤南村。從小家境貧寒,早年喪父。拾柴放羊之餘,隨大哥讀書識字沒錢買筆墨紙硯,就以樹枝為筆大地為紙,學習非常刻苦。他常把小說中的英雄人物講給小夥伴們聽。並說:「我若不能像嶽飛那樣為將,也要像武松那樣做人」,顯露出他遠大的志向。成人後,受大名七師革命思想的影響和南方革命浪潮的激勵,1928年,他毅然離開家鄉,告別親人,隻身來到南方,參加了國民革命軍。在連長魏孟賢(中共地下黨員)的培育下,政治素質有了很大的提高。1929年冬,魏孟賢任營長,柴鴻儒遂被提拔為連長。就在這一年,柴鴻儒秘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上級黨組織的指示下,柴鴻儒協同魏孟賢加緊做著起義的準備工作。

1931年2月15日,柴鴻儒率領全連參加魏孟賢領導駐六安的國民黨第四十六師兩個營起義,經過激戰,摧毀敵人一個團部和兩個旅部,擊斃敵旅長、團長等反動分子多人,起義成功,勝利與皖西紅軍會師,編入紅四方面軍。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柴鴻儒參加紅軍後,有了自己的用武之地。他先後任中央教導師連長、營長、團長、總參謀部參謀主任等職。1933年6月就被提拔為紅三十軍八十九師師長。10月,他率部參加了營渠戰役和宣達戰役,在粉碎敵「六路圍攻」長達11個月的作戰中,協同兄弟師反擊二、三兩路進犯之敵取得很大勝利。該師的二六五團被方面軍授予「夜老虎」的獎旗。在陝南戰役中,他率領八十九師與八十八師協同殲敵兩個團和另兩個團大部。1935年6月,紅四方面軍與中央紅軍在懋功會師後,八十九師參加了毛主席親自指揮並取得輝煌勝利的「包座之戰」,為紅軍繼續北上開闢了道路。

就在紅軍乘勝北上之際,張國燾卻分裂了紅軍、分裂了黨。他強令紅四方面軍調頭南下。這時柴鴻儒被調到紅三十一軍九十三師任師長。張國燾不顧敵軍的絕對優勢,命令進攻名山。此役,紅軍傷亡慘重,被迫撤離。為掩護方面軍戰略轉移,總部命令柴鴻儒率九十三師擔任後衛。連續打了13個晝夜硬仗的九十三師,已付出了巨大犧牲,此刻又擔任後衛,阻擊敵人,任務異常艱巨。柴鴻儒率全師官兵,振作精神,與敵激戰7個晝夜,打退敵人10多次進攻,絕對保證了整個方面軍的安全轉移。該師二七四團獲「夜襲長勝軍」稱號。之後,率九十三師抄小道趕上了大部隊。張國燾南下以來,兵敗連連,損失慘重,被迫取消偽中央,同意再次北上,紅軍開始第二次長徵。

1936年7月2日,柴鴻儒的九十三師在總指揮徐向前的率領下,從爐霍出發北上長徵。在毛爾蓋的摩天嶺,柴鴻儒率一個半團的兵力,連續擊潰國民黨一個師的兩次猛烈進攻,大獲全勝。部隊抵達甘肅岷州後,他奉命率部兩次遠距離奔襲搶佔戰略要地通渭縣城,為三大主力紅軍會師會寧創造了條件。接著在該縣境內作戰,殲敵1300多名。爬過皚皚雪山、走過茫茫草地,克服千難險阻,最終於10月上旬一、二、四方面軍在會寧勝利會師。

國民黨蔣介石得知紅軍三大主力會師的消息後,如坐針氈,焦急萬分,他急忙調精兵遣強將,前往甘陝,妄圖將立足未穩的紅軍主力一舉消滅。中央軍委根據黨中央「逼蔣抗日」的方針,決定給蔣介石部隊以迎頭痛擊,並指示四方面軍西渡黃河作戰。柴鴻儒率九十三師會同九十一師,負責阻擊敵人,掩護大部隊渡河。10月24日.在會寧城東的高山上,給關麟徵部二十五師七十五旅以迎頭痛擊,遏制了敵人的追擊,為紅軍大部隊在虎豹口順利渡河贏得了時間。

蔣介石隨又敦令關麟徵繼續北進,追擊紅軍。柴鴻儒奉命率九十三師,協同其他兩個兄弟師,在會寧東部的慢牛坡伏擊追敵。27日,柴鴻儒率部進駐慢牛坡,經親自察看地形後,把部隊埋伏在雜草和灌木叢生的坡上高地,佔據有利地形,布下一個「布袋」陣,修工事挖戰壕,一切就緒,只等敵人來犯。

傍晚時分,柴鴻儒得到偵察員有敵情的報告,為誘敵深入,他命令部隊注意隱蔽,不許有任何動靜,待敵人進人腹地後,來個關門打狗。

雖然沒有月亮,可滿天的星鬥,足以使隱蔽的紅軍把來犯之敵的一舉一動看得清清楚楚。當敵人進入我埋伏圈,正在爬坡時,只聽柴鴻儒高喊聲「打」!機槍、手榴彈似狂風驟雨一樣向敵人打去,毫無防備的敵人,頓時亂作一團。死一樣寂靜的慢牛坡霎時變成了殺聲的海洋,槍聲的海洋。為不使一個敵人漏網,柴鴻儒命令兩個團,緊緊地「扎」住了「布袋」口,截斷了敵人的退路。敵人在「布袋」裡拼命掙扎,東一頭西一頭地亂撞。柴師長又命令吹起了嘹亮的衝鋒號,紅軍從四面八方向敵人發起了衝鋒,直殺得敵人人仰馬翻,屍橫遍野。戰鬥一直持續到深夜,敵旅長梁愷被擒,敵七十三旅大部被殲。

就在戰鬥勝利結束之際,一顆罪惡的子彈飛來,擊中柴師長頭部,這位驍勇善戰的紅軍師長的一腔熱血灑在了慢牛坡,年僅33歲。

在黃河西岸指揮作戰的徐向前得到柴鴻儒犧牲的報告後,難過的說:「他是一位英勇善戰的指揮員……」。1958年5月,他的遺骨移葬於邯鄲晉冀魯豫烈士陵園。為了紀念他的豐功偉績,甘肅省人民在他的犧牲地——會寧縣慢牛坡建紀念碑一座。

(根據《大名革命史》改編)

轉自:大名教育

原標題:《英雄大名——紅軍師長柴鴻儒》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紅軍有14個師改編為八路軍,師長建國後獲得什麼軍銜
    其中,陝北紅軍被改編為第八路軍,下轄115、120、129師,全軍共4.5萬人。 原來紅軍的編制是方面軍——軍/軍團——師——團,改編為八路軍後編制演變為師——旅——團。 紅一師師長大家都很熟悉了,就是大名鼎鼎的楊成武。 楊成武,福建長汀人,1929年參加紅軍,在紅軍中提拔很快,17歲當團政委、23歲當師長,他所帶的紅四團是著名的長徵開路先鋒,飛奪瀘定橋、血戰臘子口都是紅四團當主力。
  • 中央紅軍長徵時,12個師的師長都是誰?55年分別授予了什麼軍銜?
    紅2師師長陳光:湖南宜章人,湘南起義後加入紅軍隊伍,先後擔任過紅四軍一縱隊一支隊副支隊長、紅十師30團團長、紅12師師長、少共國際師師長和紅2師師長等職,參加了第一至第五次反
  • 他是紅軍長徵中犧牲的最後一位師長,開國中將曾親自到天水祭奠!
    李子園村是趙安生的老家,無論多忙,每年的清明節,他都要趕回老家,像爺爺在世時一樣——到娘娘壩紅軍墓前,祭奠張輝師長。趙安生的爺爺李逢春,當年掩埋了在戰鬥中犧牲的紅二方面軍十六師師長張輝,並用生命守候了這座紅軍墳半個世紀。
  • 1982年,重慶發現一具無名骸骨,揭開紅軍師長失蹤48年之謎
    這位開國少將就是段蘇權將軍,而這具遺骸正是48年前失蹤的一名紅軍師長,段蘇權將軍得到這一消息後,既激動又悲傷,因為他當年就是這位紅軍師長的搭檔。這位紅軍師長就是黔東獨立師的師長王光澤,王光澤烈士遺骸的發現,也揭開了他當年的失蹤之謎,以及當年黔東獨立師覆滅的真實情況。
  • 紅軍過草地時,有一開國少將高燒不退,紅軍師長說:扔掉他吧!
    而遙望幾十年前,長徵對於真正經歷的人來說,那真是一段對人類極限的挑戰,就拿損失最嚴重的中央紅軍來說,從長徵之初到勝利到達陝北,紅軍兵力由8.6萬人減至不足萬人,這還要包括長徵途中編入補充的新兵。 所以說能夠完成長徵的先輩們,都是了不起的人物,他們每個人也都曾幾經生死,而今天所講的開國少將王定烈在長徵途中也是幾次與死亡擦肩而過。
  • 紅24師戰史:蕭克棄用的紅軍師長,愛打小報告,最後成叛徒
    75個紅軍師63 作者:卡迪羅 在工農紅軍歷史上,紅軍主力部隊存在過兩個紅24師,分別是湘贛蘇區紅8軍24師和江西蘇區紅24師,本文介紹湘贛蘇區紅8軍24師。
  • 紅21師戰史:警衛員被情人策反,連開三槍,殺害紅軍師長
    百色起義領導人雕像,右一為紅21師長韋拔群 1930年10月,紅7軍決定離開根據地去攻打柳州、桂林,原紅7軍的四個縱隊和紅8軍餘部合編為第19、20、21三個師,
  • 解放軍中鼎鼎大名的三楊、三陳、三梁,你知道是誰嗎?
    文/解放軍中鼎鼎大名的三楊、三陳、三梁,你知道是誰嗎? 大家好,小編帶你看歷史,今天的歷史故事已更新。 中國近代史風起雲湧,造就了一大批英雄人物,無數的軍人先後登上了歷史舞臺,為國為民徵戰一生,他們很多人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
  • 紅25軍的司號員,親手砍死紅軍叛變師長,50年後成大軍區司令員
    殺了一個敵團長對於他來說並不稀奇,因為周世忠此前還手刃一位叛變的紅軍師長。 1933年的七裡坪戰鬥,經過長達43天的血戰,重建的紅25軍損失慘重,全軍由一萬兩千人減至六千多人,損失最大的紅75師由三個團縮減到三個營,當時紅25軍士氣一度低落,紅75師師長周希遠更是有了投敵的想法。
  • 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後,紅1軍團師長和政委都是誰?軍銜最低是上將
    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標誌著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裡長徵的勝利。紅1軍團下轄第1師,第2師和第4師,3個師的師長和政委都是我軍大名鼎鼎的高級將領,建國後軍銜最低的是上將軍銜。鄧華上將第1師政委鄧華,建國後被授予上將軍銜。
  • 紅軍時期,兩人同在一個師,後來師長成為上將,政委成為開國大將
    在紅軍歷史上,我們都知道紅一軍團 ,紅二軍團,對於紅三軍團很少有人知道,可殊不知這支軍團在土地革命時期可是非常厲害的部隊,他是由紅軍第5、第8軍組成的,由彭德懷擔任總指揮,在長徵時期,紅三軍團主要負責右路前衛,後來在與紅四方面軍會師後,紅三軍團改編為紅3軍,劃入紅一方面軍。
  • 他是紅軍師長,卻只授大校軍銜,搭檔師政委成開國上將
    當時授銜有個內部原則: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參軍的,也就是紅軍,可授予將軍銜;抗日戰爭時期參加革命的,不高於大校銜;解放戰爭時期參加革的不高於大尉銜。所有少部分雖然職務夠了, 但軍銜達不到。另外,由於當時晉升退休制度不完善,有些人校官職務上去了,軍銜卻一直停滯,例如某大校已經升軍長了,但軍銜還是原來的,沒有跟進。
  • 悲壯的紅十軍團21師師長, ,妻子終生守望,浠水蘭溪人!
    近期,看電視劇《可愛的中國》,劇中描述紅十軍團21師師長胡天桃英雄事跡,然而,當了解胡天桃烈士的情況時,卻令人心酸,因為這位曾經在戰場上令敵人聞風喪膽的猛將,後來成為革命烈士,由於戰爭年代的原因,他的英雄事跡的記載,竟然出現諸多空白
  • 師長犧牲許世友痛哭,看著繳獲的物資,他說再多東西也換不來師長
    1935年,紅軍艱難地走出茫茫草地,國民將領胡宗南卻在紅軍出口的地方包座至阿西茸一線,布置重兵攔截紅軍。包座位於松潘大草地的東北方向,卡在川北前往甘南的必經之路上。包座分為上包座和下包座,兩個村鎮相距數十裡,包座貫穿其間。
  • 朱冬生:紅軍英雄團長黃開湘的使命傳承
    英雄傳奇塵封八十年——紅軍團長黃開湘革命初心代代相傳朱冬生 黃開湘是著名的紅軍將領,也是紅軍長徵途中富有傳奇色彩的英雄人物。然而,這位身經百戰的紅軍英雄,沒有犧牲在九死一生的槍林彈雨之中,卻於1935年11月因病長眠在陝西甘泉縣羅漢川洛河之畔,年僅34歲。
  • 紅軍師長叛變來勸降下屬,受傷直不腰杆的他,子彈從傷口蹦出痊癒
    王定烈,原名王大培,四川宣漢得勝場人,他在15歲參加那一年參加紅軍,先後擔任紅軍戰士、營部傳令員、團部文書,一、四方面軍會合後,參加了川陝蘇區反「六路圍攻」和長徵,抗日戰爭時期,歷任騎兵連政委、營教導員、營長、副團長、團長等。解放戰爭時期,歷任旅長、師長、軍分區司令員,建國後授予少將軍銜,榮獲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和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 周志堅:19歲當上紅軍師長,38歲成為開國中將,帶出後起之秀31軍
    英雄自古出少年,19歲當上紅軍師長,連死神都繞著他走 周志堅原名周裕發,1917年出生於湖北省禮山縣(今大悟縣)周家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他兩歲時,父親被國民黨鄉政府抓去拷打,沒幾天就被折磨致死,一家人自此全靠母親操勞艱難度日。他8歲那年,母親身患重病,因無錢醫治而撒手人寰。
  • 他們是四野戰車師的師長政委,師長享年94歲,政委101歲仍健在
    接下來,就和大家說說這去四野的重器:戰車師的師長政委都是誰?師長是曾克林。對於曾克林將軍,了解四野戰史的讀者都應該知道,他是第一個率部進入東北的我軍將領。曾克林是江西贛州人,1913年生,16歲參加紅軍,先後任紅三軍團第4師20團連政治指導員,紅28軍第3團參謀長等,參加了長徵。抗戰時期任平西司令部作戰科科長,冀東軍分區參謀長,冀熱遼軍區第16軍分區司令員等。抗戰勝利後率部進軍東北,曾擔任過東北民主聯軍第3縱司令員,但因戰績不佳,所以一直沒有升遷,後調任戰車師任師長。
  • 橫戈馬上為人民——從紅軍團長到總參謀長的楊得志
    開國上將楊得志,從井岡山紅軍戰士、中央紅軍紅一團團長,歷經60多年革命軍旅生涯,成長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解放軍總參謀長,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
  • 紅十五軍團成立時轄三個師,師長都是誰?
    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五軍團是土地革命時期工農紅軍主力部隊之一,為紅二十五軍長徵到達陝北延川後與陝北紅軍紅二十六軍、二十七軍合編組建,簡稱「紅十五軍團」。紅二十五軍到達陝北後與陝北紅軍紅二十六軍、二十七軍合編為紅十五軍團,其中紅二十五軍整編為第75師,師長張紹東,政治委員趙凌波。張紹東1930年參加紅軍,曾任紅二十五軍連長、營長、團長等,參加了長徵,紅十五兵團成立後任75師師長。抗日戰爭爆發後,張紹東任八路軍115師第344旅第687團團長,1938年叛變投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