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談及俄羅斯的象徵,任何一個外國人都會提到套娃。人們會將這些木質的彩繪玩具當做紀念品帶回家裡,而每一個俄羅斯人從小就對套娃再熟悉不過了。
但很少有人會思考套娃的深層含義,以及為什麼傳統套娃一定是有七個娃娃。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個眾所周知的玩具不為人知的歷史故事。
一個或許讓人震驚,但必須要提到的事實是:也許套娃在俄羅斯非常有名,被稱為是俄羅斯的東西,但套娃的歷史和俄羅斯一點關係都沒有。套娃的歷史還要追溯到日本。
但還是讓我們一步步來,套娃的準確起源沒有人知道,有幾個說法多多少少看起來還是比較合理的。
關於套娃起源最經典的版本是來自於一個名叫謝爾蓋·馬柳京的畫家,這位畫家於十九世紀末在莫斯科工作和生活。他的靈感來源於日本智慧之神的木質小雕像,這種小雕像也是一個套著一個的設計。
第二個不太確定的說法是,看到這種日本小雕像的並不是謝爾蓋這位畫家,而是一個有錢的商人薩瓦·莫洛佐夫,同時他還是一個舊教派教徒。他看到了木質雕像,就想做一個差不多的,就使這種想法變成了現實。
為了好玩,我們再來講一個故事,根據這個傳說這個日本智慧之神一開始是用木頭雕刻而成,並在上面繪上了逃亡到日本的俄羅斯僧侶的圖案。這就能解釋為什麼套娃是俄羅斯的象徵了。
關於這個著名玩具的名稱也有許多有趣的假設。最可信的是,畫家馬柳京看到了一位美麗的粉紅女郎,決定以她的名字來給玩具命名。
一些相關理論的愛好者指出了一個更不容易理解的說法,他們表明在印度教中有一種概念叫「матри」,翻譯過來就是母親的意思,更廣義的理解為,女性開闢了一切。有趣的是,如果各和印度教聯繫起來的話,研究套娃的數量,會發現這個數字不是偶然的。
拆解開的套娃
傳統套娃必須有七個娃娃。根據印度教的教義,人的身體一共有七個脈輪。最小娃娃象徵著身體(海底輪),其次是能量體(本我輪),再次是星體(太陽神經叢),精神(心輪)等等,直到最高層最大的套娃——上帝(頂輪),將所有輪和所有的生靈都聯合起來。
這個神話是否真實我們不知道,但因為這個說法使得套娃這個玩具看起來完全不同了。
----------------------------------
每日分享最新、實用的資訊和視頻,更多內容請關注我
內容來源: MarsTranslator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和學習交流,不對您構成任何建議,轉載請註明出處,不用於商業用途,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