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沈城142條背街小巷刷出新顏值 居民出行的安全性舒適性大大提升

2020-12-27 東北新聞網

改造後的背街小巷(資料圖片)

背街小巷是城市交通的「毛細血管」,也是城市的「裡子」,在高樓林立的背後,記載著城市的歷史,也承載著市民家門口的幸福。12月25日,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從瀋陽市城鄉建設局了解到,2018年來,瀋陽共計完成702條背街小巷改造,改造中同步實施背街小巷慢行系統,恢復慢行交通獨立路權,重點保障步行、騎行市民出行的安全性、舒適性。如今環境質量得到提升,居民幸福指數也提高了。

背街小巷整治開啟全覆蓋模式

「背街小巷是百姓走出家門口的第一條街道,事關百姓居住環境、出行環境,在背街小巷改造前,我們就充分徵求各街道、社區意見,選取市民關注、居民區周邊、破損嚴重的背街小巷進行改造。」市城鄉建設局城市建設處工作人員邢景明介紹。2018年,瀋陽完成560條背街小巷改造。今年以來,瀋陽全面開展背街小巷整治行動,共選取市民關注、居民區周邊、破損嚴重的142條背街小巷實施大中修改造,總長度62公裡,總面積72萬平方米,全部工程於8月中旬完成。

作為城市交通的「最後一公裡」和收納了市政管網的市民家門口路,針對性的縫縫補補容易影響環境美感,只顧「面子」不顧「裡子」的改造又容易顧此失彼,影響市民生活。在今年的改造中,瀋陽在背街小巷綜合整治中開啟全覆蓋模式,由表及裡,由內而外,整治範圍直接延伸到居民樓下。同時,瀋陽在今年背街小巷整治中還注入文化基因,打造不同風格特色的文化街區。此外,還通過人性化手段,為沿街商鋪提供便利,為小巷經濟發展在空間領域拓容。

很多老街路的容貌煥然一新

在今年的背街小巷改造中,很多老街路都刷出了新顏值。瀋北新區貴州路與福州路之間的新城子第二小學小巷,長不過400餘米,兩條車道寬窄,一眼可望到頭。原來垃圾亂投,停車無序,如今經過整治,路面乾淨,見不到一點垃圾,車輛停放有秩序,店鋪規矩經營,人行路面上還施劃了非機動車停車位。

大東區旭光巷連通大東三校,多年來,該路路面破損嚴重,影響市民出行,而且兩側商鋪的臺階也都破損不堪。在今年的改造中,從巷子的基礎硬體,到兩側臺階,再到學校門口都進行了整修。如今,整體環境大為改觀。

「在改造過程中,大家都很辛苦,但也收穫了很多感動。在改造七朱公路時,附近的朱爾村、木匠村的老住戶,特意給施工人員送來西瓜、水等。」大東區城管局市政科科長陳軍說。今年,大東區對19條背街小巷進行改造,進一步完善了城市基礎設施,解決居民出行難問題,居民的獲得感及幸福感大幅提升。

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主任記者劉宏偉

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攝影記者李 浩

相關焦點

  • 條條大道顏值高 交通出行更順暢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條條大道顏值高交通出行更順暢&nbsp&nbsp&nbsp&nbsp深圳道路「煥然一新」推動高品質宜行城市建設&nbsp&nbsp
  • 貴陽烏當區將改造30條背街小巷
    4月12日,都市新聞記者從貴陽市烏當區有關部門獲悉,該區今年將改造30條背街小巷面貌。社區街道。據了解,貴陽市今年將對7個區域的250條背街小巷進行環境綜合治理,目前這250條背街小巷的名單已確定。其中,雲巖區和南明區各有50條,觀山湖區、花溪區、烏當區、白雲區、經開區各有30條。此次改造將提升街巷存在的環境衛生差、秩序亂(機動車亂停亂放嚴重)、市政基礎設施不全等問題。
  • 創城進行時|河北文安:城市有溫度 人民更幸福
    文安縣以「群眾需求」為「文明標尺」,從小處著眼、細節入手,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城市有溫度 人民更幸福今年,文安縣新建了兩個便民市場,乾淨整潔的環境讓群眾讚不絕口。圖為居民在縣中心便民市場買菜。
  • 出行環境提升 蚌埠書寫交通出行滿意「答卷」
    坐上嶄新的175路公交車,家住沫河口鎮的居民張其梅感慨,「周末帶孩子進城玩,別提多舒坦了,感覺咱們離城裡越來越近了。」今年7月,淮上區市域公交一體化公交線路開行,171、172、173、175等線路開通,梅橋、常郢、司家閘等地區也實現了公交覆蓋,像張其梅一樣的淮上區居民告別「2」字開頭的班線車,坐上了新能源環保公交車。
  • 青島首批142輛純電動車交付使用
    半島全媒體記者 馬正拓自動消毒功能、疲勞駕駛監控系統、360環視系統等一系列高科技裝備,車廂布局也更具人性化和實用性……12月17日上午,在城運控股公交集團嶗山巴士第三分公司舉行「耀領島城 智慧新程」純電動公交車交車暨運營儀式上,今年島城更新的首批
  • 青島6路線更換新型公交車 多項「黑科技」提升安全性
    12月22日上午9時,一輛全新外觀的6路公交車緩緩駛入天泰體育場車站,寬敞的車體、舒適整潔的乘車環境、智能化的車內設計,為乘客帶來全新的乘車體驗。此外,新車還配備有防疲勞駕駛檢測儀、車前探測儀、北鬥GPS車載定位終端、電子後視鏡等多項「黑科技」,提升了運行過程中的安全性。(來源:隧道巴士)作為一條有著87年歷史的老線路,6路公交車型歷經數代更迭,經歷了由破舊到新型、由高耗到節能的過程。
  • 顏值刷新,品質提升!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顏值刷新,品質提升!隨著星衢路、石嶺路道路工程的修建完工,大大方便了附近居民和學校師生的日常出行,同時也有效提升了城市品質。星衢路綜合整治工程完工只是近期臺山市區道路提升工程的一個縮影
  • 新吳區打造商業示範街區 6條道路將提升改造
    記者從新吳區城管部門了解到,今年新吳區打造商業示範街區,敘豐裡附近的前進路、南豐路、敘康路等6條道路將提升改造。目前,前進路改造進入收尾階段,老街區將以新的面貌展現。  前進路北通興昌路,南接新光路,全長1.2公裡,是前進花園小區4000多戶居民出行的必經之路,周邊還有太湖花園一期和三期,這條路可以說是新吳區人流量最為集中的道路之一。
  • 「巷往時光」有詩意「藍色板房」很靚麗 我市三年提升改造60條小...
    在楊家園小街巷附近居住了三十多年的居民瞿紅對這條小街巷的變化感觸頗深,「以前我記得小巷挺髒的,上面電線密密麻麻、地面隨處可見垃圾,一些居民們保護環境意識差,在經過各個部門聯合改造後,小巷改變的不僅僅是環境衛生,更是有一股文化氣息,我們居民生活在這裡真得挺幸福的。」
  • 道路改造、人行道升級、公園分級分類...科學城顏值大變樣
    繼白鶴支路、白金路等5條道路改造完工後,6.9萬平方米人行橫道的整改也提上了日程,40個城市公園分級分類的標準也在緊張的推進……通過一系列的城市公共配套設施提升行動,西部(重慶)科學城的城市道路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城市面貌實現了顏值
  • 居民出行更便利,金沙洲1號線便民小巴開通啦
    居民出行更便利,金沙洲1號線便民小巴開通啦 2020-12-02 19: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B4線、367路等公交線路優化 中泰、餘杭、閒林居民出行更方便
    記者從杭州公交集團了解到,自4月22日起,杭州公交將優化B4線、346、367路運營模式,進一步方便中泰街道、餘杭街道、閒林街道至主城區乘客出行。B4線中泰地區的終點由中泰公交站向西延伸至新西湖小鎮。今後,新西湖小鎮、清水灣、人和家園一帶多個住宅區居民到達主城區黃龍、武林廣場、杭州大廈、火車東站等地,將更加方便。調整後,B4線的線路走向為:火車東站西始發,循原線至中泰路,經橫溪頭路至新西湖小鎮;新西湖小鎮始發,經橫溪頭路、中泰路後循原線至火車東站西,撤銷中泰公交站始發站,增設古蕩、五常、中泰公交站、中泰派出所、中泰街道5對雙向停靠站及新西湖小鎮始發站。
  • 萊蕪區:城市高顏值 生活高品質
    實施城市品質提升是今年全市12項攻堅行動的重要內容,也是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的應有之義。今年以來,萊蕪高新區用繡花功夫,內外兼修,提高城市的顏值和「氣質」,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經過半年多的努力,這些目標在一步步變成現實:公園多了、休閒有了好去處;新修或改造的道路寬闊平坦,居民出行更舒適了;河水更清了,天空更藍了……山清水秀、生態宜居在萊蕪高新區成為現實。
  • 「瀋陽」東湖、新市府、鐵西、瀋北!新建名校建設用地已批!
    12月17日,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從瀋陽市交通局了解到,2020年,瀋陽有22條公交線路調整,增加運營裡程18.6公裡,填補公交空白15.8公裡。公交線路調整方便了市民的出行,很多市民為此點讚。此外,這兩條線路都是空調新車,車隔較短,乘客乘坐方便舒適。這兩條線路填補了青城山路西部的公交空白,解決了兩個小區9000多戶居民的出行難題。
  • 漳州市區這條小巷,成為新晉網紅點
    意外走紅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吶從「髒亂差」逆襲成「白富美」住在甘棠宮新村的居民們坐不住了@社區居民陳婉玲原來巷子道路坑窪不平,容易積水內澇、雨汙混流啊。如今,不僅街道更加整潔,原先隨意停車的亂象也得到很大改善。
  • 昆明新亞洲體育城社區開展精細化服務 打造「舒適生活圈」
    面對新形勢、新情況、新挑戰,新亞洲體育城社區堅持黨建引領,積極開展精細化服務,搭建黨群連心橋,織密衛生平安幸福網,讓社區居民的生活圈更加溫暖、舒適。  復工復產復學  「一條龍」提升辦事便利度  隨著國內疫情趨於穩定,社區積極響應國家推動經濟發展的號召,在為民服務大廳開通復工復產復學「一條龍」辦件綠色通道,為轄區企業、居民復工復產復學奠定較好基礎。
  • 網絡公益活動 | 山海關區網絡志願者常態化開展「全民洗城」行動
    近日,山海關區組織網絡志願者開展「全民洗城」行動,結合疫情防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重點工作,全面鞏固「創城」「創衛」成果
  • 立體城市交通體系 助力城市出新出彩
    原標題:立體城市交通體系 助力城市出新出彩   一輛輛穿梭於廣州大街小巷的公交便民車,解決了社區居民「最後一公裡」的問題;一個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