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新亞洲體育城社區開展精細化服務 打造「舒適生活圈」

2020-12-22 雲南網

  面對新形勢、新情況、新挑戰,新亞洲體育城社區堅持黨建引領,積極開展精細化服務,搭建黨群連心橋,織密衛生平安幸福網,讓社區居民的生活圈更加溫暖、舒適。

  復工復產復學

  「一條龍」提升辦事便利度

  隨著國內疫情趨於穩定,社區積極響應國家推動經濟發展的號召,在為民服務大廳開通復工復產復學「一條龍」辦件綠色通道,為轄區企業、居民復工復產復學奠定較好基礎。社區以最新政策為依據,開通資料審核、證明開具「雙通道」,嚴格審查證件資料、保留存檔,並耐心告知證件不齊者所缺資料。疫情期間,社區共開具《解除留觀證明》《居住證明》等近3000份,滿足轄區企業復工復產、居民必要出行、學生上學等需求,以微笑、熱情、周到的服務轄區居民。

  防疫防火

  「兩不誤」保障生活安全度

  在堅持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基礎上,社區強化防火紅線意識,多次召開安全工作專題會,強調安全工作重要性,分階段、分區域、分責任逐步搭建安全生命線。根據包保責任分工,社區安全員繃緊安全弦,深耕個人責任田,將安全檢查的全套服務送到各個商鋪、企業。同時安全員對前期存在安全隱患的店家及時進行「回頭看」檢查、督促整改工作,打通復工復產安全通道。截至目前,社區共檢查蘇寧電器、悅成國際大型綜合商業體及店家800餘家,安全覆蓋率達60%。

  學習、教育、關愛

  「三在線」追求居住舒適度

  疫情阻擋不住黨員學習的腳步,攔不住社區前進的決心。疫情發生以來,社區多措並舉引導黨員繼續嚴抓學習。社區黨支部一直在線開展主題黨日活動。支部提前將學習文件、講話精神等資料發至支部微信群,引導黨員堅持學習,用「比學趕超」的態度,積極參與創文、愛國衛生志願服務活動「踐使命」。對不具備上網條件的老黨員,支部書記親自「送學上門」,保證學習的路上一個也不掉隊。社區婦聯抓住居民「宅」在家中的契機,與轄區學校聯合推進家庭教育,在三八國際婦女節期間開展「書香三八」讀書日,讓廣大女性在閱讀中提升自己;在勞動節及母親節期間通過雲嶺先鋒平臺、微信群徵集家庭暖心時刻,唱響家庭教育主旋律,選樹最美家庭。社區充分整合轄區社工資源開展鄰裡互助。疫情期間,社區入戶關愛高齡老人、殘疾人共10餘戶;將失業金穩崗返還政策送到轄區160餘家企業;深入建築工地一線,組織30餘名農民工學習《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指導在建工程項目負責人在線學習條例並答題;社區對500餘家企業進行了摸排,詳細掌握企業信息,為建立各類組織創造條件。

  下一步,新亞洲體育城社區將深入拓展服務模式,充分發揮「大黨委」成員單位、轄區誠信經營商戶、黨員網格員等群體在社區治理中的優勢資源,提升社區精細化治理水平和基層治理能力,以居民需求為導向,深挖資源,連結便民、惠民服務,不斷延伸服務觸角,持續打造新亞洲體育城「舒適生活圈」。(矣六街道黨工委 供稿)

  

相關焦點

  • 昆明新亞洲體育城社區啟動「小木屋」計劃 助推和諧社區建設
    供圖據介紹,新亞洲體育城社區積極建設的紅色先鋒服務群眾「小木屋」計劃,旨在通過引入社會組織,聯動社會組織促社區服務,致力於聯動各方力量提升社區服務水平,滿足社區居民的多樣化需求,打造一個鄰裡和諧、管理服務創新的社區新模式,建立起街道支持、協調、監督,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及社區志願者骨幹「四社」聯動的全新服務機制。
  • 要說昆明晚上熱鬧的地方,有一個地方叫新亞洲體育城
    說起昆明新亞洲體育城,我之前工作在那邊過,現在我剛剛搬來西三區南亞風情園這邊,因為我現在工作也換來這邊,雖然現在我住在西三區這邊,但是體育場這邊我會經常來,之前著名歌神張學友來體育場辦過演唱會,今天晚上出去那邊逛了一下,體育場廣場熱鬧的很,人還是多的。
  • 黃石打造「15分鐘社區生活圈」 讓便利和幸福近在咫尺
    大到看病、參加文化體育活動,小到買菜、吃飯、美容……《黃石市15分鐘社區生活圈規劃(2020—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繪就了這樣一幅藍圖——以家為中心,步行不超過15分鐘即可享受購物、休閒、閱讀、教育、就醫、養老、就餐等便民服務。目前,該規劃已經完成初稿。
  • 成都溫江清泉社區:連接左鄰右裡,打造全功能鄰裡生活圈
    活動現場設置了多個板塊,尋根●溫江記憶的作品展、鄰市、文藝演出、志願者表彰、蜀繡、插花、茶藝等等,豐富了居民的生活氛圍,社區婦女同胞們紛紛表示,這是一份不錯的三八節禮物。本次活動旨在更好地推動文化自信,傳承城市記憶,讓新溫江人了解溫江、熱愛溫江,積澱和傳承溫江魚鳧文化,通過從面向廣大居民徵集的百餘份影像並現場展示的作品中去成長、感悟,去見證溫江,見證我們自己的生活,把自己融入在這片記憶中,找到屬於這個城市的歸屬感、獲得感、幸福感。更多的在於讓居民朋友在輕鬆歡快的體驗和表演中,感受中國傳統文化,感受著小區的變化。
  • 萬達昆明雙塔群星演唱會將於11月24日新亞洲體育城唱響
    萬達·昆明雙塔群星演唱會將於11月24日在昆明新亞洲體育城-星耀體育館唱響,兩岸三地實力唱將齊上陣,共同唱出萬達好聲音,打造音樂盛宴。「中國好聲音」四大人氣導師之一,夢想搖滾代言人汪峰、臺灣苦情歌手張宇、情歌天后辛曉琪、新生代人氣偶像愛戴,將用他們的歌聲溫暖冬天的昆明。
  • 8.26星耀·天地MALL招商發布會即將開啟 新亞洲體育城迎來新生
    2006年新亞洲體育城落成,成為了昆明東南方向,廣福路上最早、最龐大的商業綜合體。如今,歷經13年發展,新亞洲體育城早已成為了昆明南市區的重要商圈,在區域內擁有不可撼動的地位,項目資源優勢越發明顯,發展後勁十足。
  • 昆明六甲街道海華社區:暖心志願服務 打造幸福社區
    昆明海華社區堅持發揮黨組織示範引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聯動駐區單位,引導「紅色少年」,帶動社會組織,輻射社區居民,建設團結向上、充滿活力的社區志願服務隊伍,用暖心志願服務打造守望互助、鄰裡和睦幸福社區。
  • 社區新政|「巷子裡」15分鐘生活圈:幸福近在咫尺
    10月28日,長沙市開福區東風路街道王家壠社區年近70的臧躍華說起這些年社區的變化,贊口不絕。近年來,王家壠社區通過硬體升級帶動軟體升級,打造了「巷子裡」15分鐘生活圈,讓社區既提升了「顏值」,又保留了巷子裡獨有的「氣質」。
  • 中天城投物業:科技引領,創新多元「蜜服務」
    此外,「中天城投物業網上服務系統」項目還被列入貴州省雲巖區2020年科技計劃,科技物業建設成果也在此次疫情期間發揮顯著作用,用線上化服務保障業主生活。多元服務,打造蜜意社區文化基礎服務之外,中天城投物業持續打造與業主生活息息相關的多元服務,賦予美好生活更多可能。
  • 一刻鐘生活圈之晉陽街:成熟街區再添新丁 打造智慧社區新風尚
    但隨著新型智慧城市的發展,在一刻鐘的時間裡、一刻鐘的距離半徑內解決社區居民生活之所需的「智慧生活圈」已經悄然興起。 「一刻鐘生活圈」,簡單來講便是以居住區為圓心輻射周邊,在一刻鐘內能夠到達的區域,以「乘車5分鐘」、「步行15分鐘」為宜。理想的「一刻鐘生活圈」,要有商超、學校、公園、醫院等生活配套,公交站點、自行車租賃點等交通配套自然也不可或缺。
  • 松江努力打造的這個「圈」,居民表示超有感
    下樓就有健身器材,步行5分鐘就能到達公園、菜場、店鋪,步行10-15分鐘就到社區醫院……對中山街道方西居民區的居民們來說,一場太極、一把綠菜、一次散步,日常生活的「小確幸」源於松江區傾力打造的「15分鐘社區生活圈」。
  • 99%昆明人都愛的「賢合莊」滷味火鍋,終於開到新亞洲體育城啦!
    「賢合莊」新亞洲體育城店開業啦!
  • 社區15分鐘便民生活圈,讓幸福生活「近在咫尺」
    上海2035年總體規劃提出要營造「15分鐘社區生活圈」近期,細心的香花橋街道市民發現自家小區門口顯眼位置張貼著「15分鐘社區生活圈「又能照顧孫輩,又能安排好自己的退休生活,15分鐘生活圈真是便利,這樣的生活真是太愜意了。」盛阿姨高興地說。的確,香花橋街道的「15分鐘便民生活圈」,方便了周邊一大批住戶,而這樣宜居的生活圈在香花橋街道正變得越來越普及。健康生活在眼前玫瑰灣小區只是香花橋街道眾多社區中的一個代表。
  • 樂動體育打造專業化運動場地,嘗試將體育服務向社區輻射
    來源標題:樂動體育打造專業化運動場地,嘗試將體育服務向社區輻射樂動體育打造專業化運動場地,嘗試將體育服務向社區輻射體育場館作為大眾運動健身的必備場所,對於落實全民健身計劃、養成大眾運動習慣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 社區增添新活力——海科物業到繡園社區開展「雙報到」活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宋永興 通訊員 陳文靜10月21日下午,海科物業負責人到繡園社區開展「雙報到」活動,與繡園社區居委會書記孫小珍籤署了「物業項目經理報到確認單」。社區物業與社區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立足全面提高物業服務水平、不斷增強社區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加強物業黨組織建設,打造「紅色物業」,是繡園社區實現黨建引領社區新發展的有益探索。
  • 跟上城市化進程餘杭求解「撤村建居」社區精細化治理
    新老居民如何融合,城鄉差異如何縮小……面對城市治理的一系列考題,餘杭從「翻牌社區」入手,將社區治理理念由重管理向重服務轉變,做活基層協商議事機制,引入社會組織,依靠數字賦能,提升社區凝聚力。透過餘杭的「翻牌社區」,我們看到不僅是社區門口「牌子」的翻換,更是我省在推進城市化過程中,從村到城治理理念和方式的重大轉變。
  • 昆明發布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實施方案
    10.創新智慧財產權運營維護推動智慧財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完善產業專利導航決策制度和政策,實施地理標誌運用促進工程,開展多類型智慧財產權協同運用,建設區域地理標誌運營中心,打造國際化農產品品牌運營平臺。開展專利密集型產品認定試點,建立專利密集型產品清單。積極爭取設立國家版權創新發展基地,積極配合打造全國版權展會授權交易體系。
  • 溫州中體冰雪城上榜!體育總局經濟司公布49家體育服務綜合體典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體育產業的影響,促進體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推動各地培育體育服務綜合體,今年7月,體育總局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報送體育服務綜合體典型案例的通知
  • 街道怎樣更好地為居民服務?杭州下城今天開展了一場大討論
    「以往這樣的事,都要老人主動和我們聯繫,或者我們通過表格篩選後上門辦理,服務效率低。現在有了新平臺,誰需要辦殘疾證、老年證等事項都會主動提醒,大大提高了我們的辦事效率。」黃佳霏說。 黃佳霏說的平臺,就是「燈芯巷社區智治在線」。今年6月,「杭州社區智治在線平臺——下城平臺」正式上線。
  • 養老服務發展生態鏈打造新時代養老服務新格局
    今年2月,珠海市被確定為第五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以來,建立了政府主導、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的推動養老服務加快發展聯席會議制度,持續完善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與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形成了灣區化、集約化、多元化、智慧化、法治化的養老服務發展生態鏈,打造新時代養老服務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