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後不懂90後?趙寶剛不認!

2021-02-21 正點觀影
趙寶剛在第27屆中國電視金鷹獎上憑藉《老有所依》獲得電視劇最佳導演獎,他的感言中說得最多的一個詞就是「老了」。而後,他的新劇《青年醫生》在浙江衛視等4家衛視平臺開播,卻是回歸青春題材之作。今年趙寶剛60歲,青春一直是他的作品的標籤。從《編輯部的故事》開始,《過把癮》、《永不瞑目》、《別了溫哥華》、《奮鬥》、《我的青春誰做主》、《男人幫》、《北京青年》,他的作品伴隨了60、70、80年代的青春,而現在輪到90年代了。《青年醫生》的開端就把鏡頭聚焦在3個90後的實習醫生身上,90後撞上80後是該劇的一大主題。
  和他合作過的演員說他是八九點鐘的太陽,他們祝他青春永駐。可是私下裡,他管自己叫「老幫菜」(北京話「老傢伙」的意思),他說「老特別不可怕,不知道自己老才特別可怕」。但他依舊自信自己懂得90後,知道他們所想所說。了解每一代人的青春,趙寶剛有自己的一套獨特方式。日前,他接受了南方都市報的獨家專訪,細談他心中的90後以及他把脈90後的方法論。讓自己的心不隨著容顏老去,讓6 0歲一個甲子的輪迴回歸到青春的起點,趙寶剛也非常有自己的一套。和其他同齡人不同,他不懼言老,不懼挨罵,可以肆意調侃自己,採訪中都能把旁聽的團隊惹出陣陣大笑。他說自己不自信,看不起自己,但轉過頭「測算了一下我大腦的智慧呢,還在。」於是準備閉關、出走,停下來想一想,重新梳理,「闖出一個新時代的電視劇的新思路。」身邊的年輕人說趙寶剛是「婚姻半仙兒」,跟他講話輕鬆有趣,可笑可鬧。趙寶剛一直保有自己的謙遜、寬容和豁達,在不自信中又飽含著自信,他與青春的關係,相隨相伴60年,還將繼續走下去。

南都記者 齊帥 實習生 張卉妍

「他(90後)就愛看輕鬆簡單直接的,你給他講複雜的,他不理解,幹嘛人活得那麼複雜?」

「非常快樂,放鬆寬鬆的一種心態,而且特別關心八卦。」

「幸福指數高,逃避苦難,不會面對苦難。」

  南方都市報:以前老是看你講70後、80後。這次怎麼想到加入90後的設置?
  趙寶剛:因為現在有90後,你寫青年人物,你就得寫90後,再過一兩年,寫青年人就得寫00後了。

  南都:90後遇到80後這個互動在劇中佔的比例還是挺大的?
  趙寶剛:非常大,因為主要人物關係的設立就是90後人和80後人的思想意識的一個差距、90後可能會更隨性更簡單一些。因為80後那種所謂當時社會上的無助、迷茫已經過去了,對社會有一定認知了,所以他們都比較穩定。

  南都:90後關心什麼?馬雲都睡不著覺,天天在想90後在關心什麼?
  趙寶剛:社會發展,人會越來越簡單。比如我們50年代這撥人,經過的時代非常複雜,所以做事情的時候考慮的會多一些。現在的年輕人首先生活方式比較簡單,生下來就已經是改革開放之後的很寬鬆、悠閒的環境,然後都是獨生子女,不管生活好或不好,父母給予他們的東西基本相同,所以他們會養成一種比較寬鬆簡單的心態。年輕人進電影院看電影,他就愛看輕鬆簡單直接的,你給他講複雜的,他不理解,幹嘛人活得那麼複雜?90後比如遇到一個問題他想不透他會說幹嘛想?想想難受就不想了。即使是做好事,他也是簡單的就想這麼做,而不會去考慮這個事兒有多高尚什麼的。未來的社會趨勢也是越來越簡單。你不要看中國,因為新中國成立才多少年,你要看歐洲看北美,凡是150年到200年歷史的這些國家裡的人都是非常簡單的。

  南都:90後比80後的幸福指數更高一些?
  趙寶剛:會高,因為他逃避,他逃避苦難,他不會面對苦難。

  南都:我覺得《青年醫生》裡面的3個90後還是表現得比較歡樂的。
  趙寶剛:快樂,非常快樂,放鬆寬鬆的一種心態,而且特別關心八卦,現在90後都關心八卦,為什麼網絡這麼發達,就是因為90後關心這個。

  南都:但是《青年醫生》是醫患題材,他們是醫生,還是要有責任感在裡面吧?
  趙寶剛:他是一個成長意識,80、70、60、50年代的醫生,他們對待患者都不一樣。擱在90後的時候,他們對患者沒有感覺,他就是覺得我待在(急診室)這受罪,理想是我喜歡眼科我要去眼科。他不面對苦難這種東西。但這過程當中因為你做這個職業,要一步一步地成熟。我們只是在初始的那個感覺,它很像90後。

  南都:但是我也看了開頭,儘管他們不著調,但你把他們描述得還是很可愛的,你並沒有去批判90後。
  趙寶剛:必須得可愛。我是在某種程度上贊成他們的生活方式,就簡單嘛。我們去回想年輕的時候,就有點像姜文拍的《陽光燦爛的日子》,「文化大革命」對全國人民那麼沉重,但對那班年輕孩子來講,是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他們無拘無束,自由,想幹嘛幹嘛,這是年輕人的特點。

  南都:你上一部的《北京青年》的時候,有對青春的反思。這個《青年醫生》裡面,你對青春的態度是什麼?
  趙寶剛:因為你寫到醫生呢,它有一個醫患關係。人們對於醫生的期盼,可能重於很多行業。比如說警察,有人一生也犯不了事,遇不了警察。醫生不一樣,你在這一生裡,你必須接觸醫生。所以這個過程裡面,人們對於醫生的認知度,就變得很重要。所謂醫患關係的一個結,如果隨著時代的變化依然不改革的話,這個結會越來越重。你得給人希望。為什麼叫《青年醫生》呢,就是說寄予這一代青年醫生未來會給人希望,有這個意義在裡面。

「把老北京自娛自樂的方式擱在同樣自娛自樂的90後身上。」

「一個嚴肅話題的評論,他都可以胡說八道。什麼都說,是他們的心態。這個心態呢,戲裡面就有。」

  南都:90後的臺詞挺幽默的,你是有專門去研究他們語言的風格嗎?
  趙寶剛:這個說起來其實跟我是北京人有關係。因為北京人從歷史上來說,現在二環路原來是城牆,城裡面的人說話是一方式,城外人說話是一方式。能住城裡的,基本上不是高官也能沾點,城外人基本都是那種平民。所以就養成一種自娛自樂的心態。研究完了之後你發現今天的90後它也有自娛自樂的心態。所以你可以把這方式擱在他們身上。這東西畢竟是設計的,你看他們天天跟我談劇本,我們每天說得他們都樂噴了。

  南都:你平時接觸網絡嗎?
  趙寶剛:不接觸,不上網。

  南都:那你怎麼了解他們的語言方式呢?
  趙寶剛:你要了解它的所謂的起源。我理解90後他一上來接受的文化薰陶,就已經是五花八門了,就養成了他看待文化的時候的一種寬鬆心態,尤其是網絡。網絡實際上大部分不管是慘事或者不慘的事,他都有發言權,他都會用一種方式去說,所以他就養成一種隨心所欲。無論是對於一個政治評論還是一個嚴肅話題的評論,他都可以胡說八道,什麼都說,這是他們的心態。這個心態呢,戲裡面就有。他也知道自己特八卦,但就是按捺不住的想看,為什麼呢,他是受八卦影響長大的,因為網絡基本都是八卦文化。

  南都:把任何題材都可以娛樂化這麼一個趨勢?
  趙寶剛:所以看電影現在年輕人愛看樂兒,看完他還罵,他接受的網絡信息的幽默比你高,你稍微差點他罵你。所以呢,拍戲,一集拿了10萬元,5萬元是挨罵拿的。你要有這個心態。

  南都:如果你跟一個90後網友對話,你會發現他們自成語言體系。
  趙寶剛:但是我的戲沒有這些,其實這些東西我總覺得第一個它叫生造詞,第二個叫生造文化,隨著時代變化很快過去,不會持久,所以我就不會用這些東西。

  南都:所以你這裡面說的話,老大媽也能聽得懂。
  趙寶剛:我覺得聽得懂。

  南都:你一直在造星,對大家管新演員叫小鮮肉這個詞怎麼看?
  趙寶剛:現在出來的人,要按我說呢,青衣出得特少,基本上都是小花旦,小花旦呢就特別能形容成小鮮肉,胖乎乎圓嘟嘟。

「我把我未來的老年生活想得特別悲慘。然後儘量在你有能力的時候就把你的老年安排得不那麼悲慘。」

「罵我的也不少,但是我不生氣。我從來沒有發過牢騷或去罵誰了。我都接受,罵唄。」

「老特別不可怕,不知道自個老才特別可怕。(金鷹節)他們安排的所有環節都證明你是一個老幫菜了。」

「我是需要重新思考一下,重新整合一下,因為我現在測算了一下我大腦的智慧呢,還在。」

  南都:你之前說了解年輕人並不是通過接觸,而是通過時代中他們的一些處境來了解他們。但是我又聽喬振宇說其實年輕演員都特別喜歡擁在你身邊?
  趙寶剛:他們遇到的情感問題、個人的問題、家庭的問題,只要聊了基本上我就知道了你為什麼會出了這個問題。我斷他們談戀愛哪天分手,斷得準極了。張佳寧那個時候剛一上戲,我說你11月份分手,結果是11月3日分的手。

  南都:應該讓《非誠勿擾》請你當嘉賓。
  趙寶剛:他們請過我我不去。我要去了,我得挨個兒說她們,我每個人肯定得天天說。

  南都:宋丹丹說你對年輕人特別寬容,很多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會看不上年輕人,或者是吃年輕人的醋,但是你就特別願意去包容他們。
  趙寶剛:我不是包容他們,我是看不起自個。第一個因為我在我年輕的時候,沒當導演的時候學導演的時候,看到我們中心(北京電視劇中心)有17個導演,一個一個怎麼衰亡滅亡最後退出演藝圈,特別悲慘地離去了。我就覺得我不能那樣。所以我就把我未來的老年生活想得特別悲慘。然後儘量在你有能力的時候就把你的老年安排得不那麼悲慘。我新買的房子,所有的通道都可以走輪椅的,設計成這個樣,喀喀喀推輪椅,你看,我的心態多寬(笑)。第二,我們曾經都年輕過,導《編輯部的故事》的時候,一堆老幫菜說你把一個知識分子、編輯怎麼弄一個葛優這樣的光頭天天臭貧,你就總覺得這幫老傢伙不懂,今天,你成了老傢伙。別人不定怎麼cei你呢,所以你得有這個心態。所以你看郭敬明、韓寒,一堆人cei人家,我就說好,結果人郭敬明就買了400張票看我的電影。(周圍人笑)都沒人說他好,只有我說,我說再拍個三五年,未來的電影是他們的時代。好,你現在看不起《小時代》,我還正兒八經地研究了一下。今天的90後,它為什麼叫《小時代》,小時代就是他們這一撥人,只不過它的道德價值觀宣揚我們不太贊同。它只是沒有找到一種新的方式去進行價值觀的一種引領。但是人家郭敬明我就是這個價值觀但我成功了,我就喜歡名牌,我就追求,你們說不追求都是假的,那是因為你沒能力追求。什麼叫中國夢?「夢」在中國的詞彙裡是不好的,但是在一個沒有信仰的國家裡面,創造一個夢,其實挺好的。只不過這個夢呢你要務點實,不要想得太大。只要掌握好這個就好了。

  南都:大家會特別關注你們這代人,馮小剛導演啊、姜文、王朔啊……
  趙寶剛:馮小剛我老說他,他真生氣呢。你看我就不生氣,罵我的也不少,但是我不生氣。我從來沒有發過牢騷或去罵誰了。我都接受,罵唄。

  南都:但現在確實是個轉型的時期,現在的市場就屬於大家都摸不清楚的一個狀態,多有經驗的人也不敢說。
  趙寶剛:我跟這些老幫菜聊天的時候,那幫人還說:寶剛你別老說咱們老了行嗎?我說老特別不可怕,不知道自個老才特別可怕。你像金鷹節領獎他們都說我怎麼說這話。拿了一小人放那兒說你有什麼感受,就老了唄,不老誰送那麼多小人擱我這兒,我一看全是我人生。一個一個那麼多年,可不就是老的表現。如果我是一年輕導演他能給我送這麼一人兒嗎。他們安排的所有環節都證明你是一個老幫菜了。

  南都:但是在這些導演中,你還是一直在抓著青春這個題材,而且還一直都還有共鳴。
  趙寶剛:你想我都覺得自個老了,他們得老成什麼樣啊?我的自信心沒了。我的自信心沒了是比較務實的沒自信,我是需要重新思考一下,重新整合一下,因為我現在測算了一下我大腦的智慧呢,還在。只不過你要換一個思路,你要沉迷在這個思路裡面覺得自己永遠地好,不行。

  南都:所以你打算在這個戲之後就閉關了,是嗎?
  趙寶剛:對,我最近看了好多書,好多電視劇,我沒閒著,我要重新整合一個思路。在這個時候,就不要再幹活了,想一想,我們的好處是有一生的經驗。年輕人一開始的那種文化衝突和文化激情,會讓他們做出很多新的東西。如果一個老年人能夠有年輕人的這種心態,他還能闖。所以我現在往回歸,其實我現在幹的事都是年輕人幹的事,就是回歸了。想一想你年輕的時候都幹了什麼事了。過兩天我就準備出走了。我為什麼看《來自星星的你》,因為你要思考一個中國未來電視劇的思路,必須闖出一個新時代的電視劇的新思路。

版權聲明:南都全娛樂微信號所有原創文字,版權均屬南都全娛樂、南方都市報及原作者所有,歡迎分享到朋友圈,但謝絕一切形式的未授權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青春鬥》不懂年輕人?趙寶剛這樣說
    「哪兒都好,就是說不得,從小就被寵著,自我優越感特別強,一句批評的話都聽不進去,現在的年輕人就這樣,不僅說不得,還不愛聽使喚。不過啊,我覺得這不算缺點,這應該是你們這代年輕人的特點。」藉由劇中錢貝貝父親的臺詞,趙寶剛說出了自己對於90後年輕人的真實看法。「其實我真的是看好90後的。」
  • 趙寶剛採用「90後」全新演員陣容,打造海軍版「奮鬥」!
    今天下午,趙寶剛導演攜手編劇馮驥及眾多90後硬氣小鮮肉,拉開了《深海利劍》開播儀式的帷幕。這部青春熱血的軍營劇終於要在7月27日,在愛奇藝與大家見面了!這部劇以青年潛艇兵的成長曆程為故事主線,從軍營到海底,熱血值爆棚,燃力Max!
  • 《青年醫生》成急診室版「北青」:切換至90後模式
    趙寶剛的改變:已自動切換為「90後」模式改變一:「80後」都老了,趙寶剛的「青春」屬於「90後」趙寶剛講了很久的「80後」故事,但「80後」已經老了,所以在《青年醫生》裡,有關青春的話題,終於落到了「90後」的頭上,三個「90後」的實習醫成為了故事的主角,從這一點上看,趙寶剛絕對是與時俱進,緊跟潮流的。
  • 趙寶剛,青春不再
    可能是Flag起了作用,也可能是趙寶剛真的不懂年輕人了。這部講述5個90後女孩的故事,並沒有再現《奮鬥》曾經的火爆。播出10天之後,《青春鬥》的收視率還在0.13%上掙扎,排名第五,豆瓣評分一路跌到4.5。不論收視還是口碑,這都是趙寶剛導演生涯有史以來最差的一部。當年讓他備受爭議的《皇城根兒》,評分還有7.1。
  • 趙寶剛的「小時代」已落幕? | keyman
    ——慵懶、享樂、不自知的自私。雖然她們不完美,但她們都沒有放棄自己,最後都完成了自己的成長,這是真正的主旋律。」話雖如此,可並沒有阻止《青春鬥》成為趙寶剛導演史上的最低分,豆瓣評分4.6分。如果按照近幾年來,趙寶剛導演青春片的走勢來看,「退休」似乎不像是一句玩笑話,更像是一種「退路」。
  • 是趙寶剛救不了鄭爽,還是鄭爽救不了趙寶剛?
    所以當趙寶剛新劇啟用鄭爽演女主的時候,大家都不抱什麼期待,甚至覺得趙寶剛要「晚節不保」了。大家都知道趙寶剛導演非常善於拍當代都市題材,尤其是「青春四部曲」(《奮鬥》《我的青春誰做主》《北京青年》《青年醫生》)捧紅了一大批現在娛樂圈的當紅偶像,其中有些也已經脫變成為演技派的代表。
  • 導演趙寶剛獨家回應
    闊別三年,導演趙寶剛攜其首部軍事題材電視劇《深海利劍》螢屏歸來。該劇由海軍政治部、北京電視臺、鑫寶源影視、星夢工場、北京完美影視聯合出品,7月27日登陸北京衛視、浙江衛視黃金檔,獻禮建軍90周年。CSM52城數據顯示,自開播以來,《深海利劍》北京衛視的播出成績基本穩定在同時段全國前三。
  • 趙寶剛:我要是拍《星你》基本就斷送導演生涯了
    他不在意編劇拿給他什麼樣的題材故事,因為到他手裡都會按照他自己的方式講述出來;他說自己拍不了《來自星星的你》,「一拍基本就要斷送導演生涯」;他也會去思考自己是否真的還能繼續拍出這一代年輕人喜歡的青春片,畢竟現在青春偶像劇的消費者主流已經是90後們了,他們追捧穿越劇,迷戀《小時代》,還有多少人願意聽一個爺爺輩的導演講述他心中的《奮鬥》呢?
  • 18張看懂就暴露年齡的圖片 90後、00後應該看不懂這些
    18張看懂就暴露年齡的圖片 90後、00後應該看不懂這些時間:2020-12-13 22:1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18張看懂就暴露年齡的圖片 90後、00後應該看不懂這些 這是一組讓你看了可能會流淚的圖片,滿滿的回憶,能看懂的現在都40以上了.
  • 90後歌單00後不懂,許嵩排第一
    90後歌單00後不懂,許嵩排第一最近有人分享了最近人們的排名前10的歌單,結果很多網友一看發現自己一手都沒聽過,裡面最熟悉的就是薛之謙了。我想這一定是00後選出來的歌單吧,90後的人都聽老歌。雖然「老阿姨」們也喜歡易烊千璽,但是他們組合的歌真沒怎麼聽,歌單裡面的有些歌我真是第一次聽,可能真的是老了喜歡懷舊。
  • 90後的快樂,00後和10後永遠都不懂
    「千禧bot」博主孟堯也懷念千禧年,那時正是世紀之交,大家對一切充滿希望。人們相信,到了21世紀,一切都會變得很酷,沒有21世紀解決不了的事。但新世紀來了,人們卻又開始懷念千禧年。2000年,趙琦出生還不到一個月。爸爸媽媽嘴裡的千禧年很熱鬧,人們聚在一起吃飯、逛街、看晚會。小時候她問媽媽,為什麼不晚生幾天,那自己就能擠在00後的隊伍裡了。媽媽打趣說:「這樣就是跨世紀人才了啊!」
  • 趙寶剛多年後無意中道破真相
    我們大家所熟知的演員孫紅雷,是建國後的大滿貫視帝中僅有的無畏之一,無數經典角色讓骨嚴重們記住了他。可俗話說得好,人紅是非多,大家對他的私生活,特別是和前女友「丁嘉麗」的往事議論紛紛。故事流傳的版本有很多,但無非就是姐弟戀,男方靠女方成名上位,走紅後又拋棄了女方。那麼孫紅雷到底有沒有靠丁嘉麗上位,紅了以後就翻臉呢?
  • 從懵懂到成熟優秀,以高旻睿為代表的90後新人如何鑄就「深海利劍」
    與現下市場上流行的熟面孔小鮮肉老臘肉流量擔當做法不同,趙寶剛導演放棄明星陣容,再次大膽啟用新人,從主演到配角幾乎都是90後新面孔,呈現了一群青年艇兵熱血青春的成長曆程。其中,擔綱男一的95後新銳鮮肉高旻睿表現亮眼讓人印象深刻,獲得導演及一眾路粉的點讚。
  • 趙寶剛:青春劇的鷹眼獵手
    《永不瞑目》的成功之處在於用血肉豐滿的人物支撐起戲劇張力較強的情節,同時細節真實抓人,「正義戰勝邪惡」的價值觀也具有正面警示意義。改編自海巖「生死之戀三部曲」之一的《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人》,把刻骨銘心的虐戀與人性陰暗的案件交織。女模羅晶晶為救初戀情人——死囚龍小羽,請求現男友韓丁擔任辯護律師。在情與法編織的大網裡,三人的每次抉擇都可能是下一次「錯誤」的起點。最終,龍小羽被繩之以法,絕望的晶晶消失,留下韓丁苦苦等候。
  • 求擴列、暖說說…"90後":"00後"的世界我們不懂
    求擴列、暖說說…"90後":"00後"的世界我們不懂 原標題:   核心閱讀  如今,網絡生活已是社會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應運而生的網絡語言也成為人們,特別是年輕人的常用語。
  • 90後的男神,被賈靜雯形容白馬王子般的存在,如今胖的不敢認!
    想當年作為大熱的偶像劇專業戶,他也算是不少90後女孩心中的男神了吧。哪怕出演中二病滿滿的假面騎士……也是挺狂拽酷炫的▼當然除了唐禹哲,近期臉部變化大到讓人不敢認的男明星還真不少。《兩世歡》裡的這位▼00後的同學應該是不認識了,90後的孩子們有木有感覺他看上去陌生又熟悉?他在劇裡的形象還挺討喜的:雖然跟帥這個字不太搭邊,但胖胖的挺可愛▼
  • 豆瓣 4.4,趙寶剛不再懂年輕人
    也是在 2005 年,社會爆發了對 80 後的大討論。兩年後,電視劇《奮鬥》火遍全國,成為 80 後必看劇。大學生就業問題、理想與現實的矛盾、獨生子女的愛情與婚姻一系列大問題,再加上京派方言、撞球桌等細節,《奮鬥》拒絕模仿韓國偶像劇,第一次把青春偶像劇拍得接地氣。導演趙寶剛趁熱打鐵,拍了《我的青春誰做主》《北京青年》。
  • 電視劇《深海利劍》潛艇當"男主" 趙寶剛"花甲之年"大轉型
    該劇以當下最年輕的一代「90後」潛艇兵為主人公,講述了我國海軍為抵禦外來潛艇的屢次侵犯,火速制定「T計劃」網羅精英人才,為正在研發的新型潛艇培育指揮型軍官的故事。 搭景一絲不苟 空間有限過程艱難 在闊別螢屏兩年後,著名導演趙寶剛攜手人氣編劇馮驥推出全新力作《深海利劍》,有別於趙寶剛之前以都市青年的生活、情感、奮鬥為主線的青春系列作品,這部劇反映的是新一代90後潛艇兵的成長史
  • 50後60後70後80後90後00後,到底誰最容易被騙?
    50後60後70後80後90後00後,到底誰最容易被騙? 特別聲明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
  • 六一兒童節的幸福 從「50後」到「90後」的記憶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讓我們蕩起雙槳》上世紀50年代是個新舊交替的年代。50後的童年最有幸福感。他們最不缺的就是時間,那時的童年毫無壓力,每天放學後都有大把玩耍的時間。對他們來說,街頭巷尾都是遊樂園。當時玩具有什麼?玻璃珠、鐵環、橡皮筋、公仔紙、彈弓……都是孩子們無師自通的智慧結晶。玩法更是多樣,男孩愛彈玻璃珠、拍公仔紙、滾鐵環,女孩愛跳繩、跳格格、跳大海、踢毽子。馬路、街道、巷子都是玩樂的場所,到處穿梭他們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