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造影的危險有多大?風險再小,也要警惕這3個併發症

2021-03-05 客家美食分享

大家應該都聽說過心臟造影吧,心臟造影也是現在比較先進的一個醫療技術了,做心臟造影,手術之前會做一個心臟造影檢查就是將一根很細的導管插入身體主動脈裡面,然後導管前面的一個小口就會主動像主動脈血液注射造影劑,這樣檢查的x射線就可以沿著血管流動的造影劑顯示出心臟血管的形態來,就可以很好地檢測出了心臟的一些問題了。

[點擊查看圖片]

可能許多人都會覺得這樣的方式對身體傷害很大,可能有很大的危險,確實,心臟造影確實是會有一定危險性的。

心臟造影是在局部麻醉下進行的,病人在心臟造影的時候,除了有輕微的疼痛感外,血管和心臟都是沒有任何感覺的。在做完手術之後,病人大概要趟一到兩天,起床之後沒有明顯的不適症狀,就是手術成功了。

[點擊查看圖片]

但是不管是多小的手術都會有別的併發症出現,因為手術都是有風險的,所以在手術之前醫生也會讓病人籤署手術協議書。一般來說,心臟造影出現併發症的發生率大概在0.2%到0.9%之間,這樣的概率其實是非常低的,但是也不排除會有危險性出現。

心臟造影可能存在哪些併發症?

1、心律失常。心臟造影手術出現的危險主要會出現心律失常,心臟造影主要是將導管插入人的血管動脈裡面,手術做的不太好的時候就會出現心律失常的情況。

[點擊查看圖片]

2、假性動脈瘤。在做手術的時候也會出現局部的出血或者是血腫有的時候還會出現假性動脈瘤。有些人不太適合這種手術,還會出現心肌梗塞的情況,不過這樣的情況比較少見,大部分的人都是在經過一定檢測之後才做手術的。

3、過敏反應。有些人還會對造影劑過敏,這樣的情況也很少見,在做手術之前也會做皮試檢測。其實上面的這些出現併發症的可能性都是很低的,因為醫生進行手術之前會對病人進行一個全方面的檢查,而且能做這種手術的一般都是經驗豐富的醫生,醫生的熟練程度也是非常高的,所以要做心臟造影手術的人不要太過於擔憂。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網站上部分文章為轉載,並不用於任何商業目的,我們已經儘可能的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END-

感謝大家的閱讀,你的閱讀是對小編的鼓勵,如果覺得文章還不錯的話,小手輕移點一下右下角,點「 好 看 」,謝謝對小編的支持,小編一定每天給你們帶來更多資訊。

相關焦點

  • 冠脈造影的風險有多大?哪些情況應該做?
    冠脈造影的風險有多大? 冠狀動脈造影目前是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造影技術屬於成熟技術、微創手術,總體的安全性是很好的。冠脈造影發生問題的概率一般在千分之一以下,尤其現在多採用經手臂上的橈動脈穿刺,術後即可下床活動,進一步減少了臥床的痛苦和靜脈血栓的風險。
  • 警惕!!!面對心臟問題,我們該如何選擇檢查方式
    1月3日,有臺媒報導稱,韓國主播金柱永因心臟麻痺猝死,年僅34歲。       這一連串的噩耗,令人唏噓;面對心肌梗死這種「大殺手」,而且是越來越年輕化的「殺手」,我們更要多注意防控。此類疾病的高風險因素有哪些呢?超重和肥胖:導致高血壓、2 型糖尿病的發生,從而提高此類疾病的風險.2型糖尿病及高血壓:與此類疾病的關係已經非常明確。
  • 闢謠:冠心病必須造影?醫生:只有這7種情況才需要心臟造影!
    我們看心臟病的時候,也許會聽到:住院吧,做個造影看看!這其中確實有人需要做造影,但並不是所有冠心病的人都得造影。也有的人以為心臟造影是檢查心臟病最好的方法,到醫院就要做造影!有的醫生不管什麼症狀,都讓患者做心臟造影先看看!豈不知,心臟造影只是檢查是否有冠心病的一種方法,而且是有創檢查,是有一定風險的。有的人可以不知道,因為畢竟不是醫生這個專業;但有的醫生也不知道嗎?請不要濫用造影!
  • 病人兩年之內連做4次心臟造影,竟查不出問題!醫生值得反思
    張醫生曾會診過這樣一個「奇怪」的病人:一位50多歲的患者2年來因為間斷胸悶,當地醫院一直按「冠心病」進行治療,並且在兩年之內連做4次心臟造影。最近的一次是在2個月之前,還是由「外地專家」操刀。中老年男性間斷胸悶首先考慮冠心病無可厚非,但是連做4次造影都說沒有問題,反而現在出現了室壁瘤這種嚴重的併發症實在蹊蹺。我讓家屬收集齊這幾年的造影、心臟超聲等病歷資料,心臟造影除了狹窄30%的斑塊,確實沒有什麼問題。反而在既往的心臟超聲中看到了「瀰漫性室壁運動異常」的報告,我翻閱此次住院的心電圖,確實也存在波形的異常改變。
  • 冠脈造影可發現血管和心臟問題,4個危害要當心,遵醫囑很關鍵
    而這些疾病在持續存在容易導致血管以及心臟出現問題,其中冠狀動脈硬化以及冠心病是常見的。而這些問題在發生時需要做冠脈造影才能了解情況,也因此很多人認為冠脈造影可以用來做常規檢查項目了解冠狀動脈情況,卻不知冠脈造影有傷害,主要表現在這幾個方面,可以了解一下。冠狀動脈造影在哪些方面會有傷害?
  • 為何選擇腦血管造影檢查?
    本檢查要優於B超、CTA或MRA檢查,這些檢查可以作為行DSA檢查前的篩選工具,但不能完全替代。通過DSA檢查,我們能夠準確地了解血管病變的數目、位置、大小、形態、與周圍血管的關係,也可初步預測/了解疾病的發展:出血的風險、梗塞的風險等,是否需要進行幹預、怎麼幹預等等。
  • 符合這5點的人心臟更危險
    受訪專家 | 曾偉傑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呂筠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系教授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生命時報」(ID:LT0385),原文首發於2021年1月3日,原標題為《「耳朵褶皺」是冠心病跡象?符合這5點的人心臟更危險》,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 高血壓患者,需警惕這6大危險信號!它們是大病前兆!
    高血壓患者,需警惕這6大危險信號!它們是大病前兆!高血壓是現代中老年朋友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導致高血壓的原因主要是不科學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很多人認為,高血壓,吃點降壓藥就行了,在生活習慣上對於穩定血壓並不是非常的注意。
  • 「冬季殺手」心臟瓣膜病又來了!出現這2個症狀要警惕
    一家醫院的心臟外科1天收治的8例患者,竟全都是同一疾病——心臟瓣膜病。這是為什麼呢?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陳杰醫生介紹到,每年的冬天都是這病的高發季節。由於冬季天氣寒冷,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臟負擔加重,原本心臟瓣膜有問題的人,肺部感染風險變高,從而導致心臟瓣膜病的檢出率顯著提升。
  • 心臟累了嗎?警惕!這些症狀說明心臟有事
    這是由於受焦慮、緊張、情緒激動、精神創傷等因素的影響,人體中樞神經興奮和抑制過程發生障礙,受植物神經調節的心血管系統也隨著發生紊亂,引起了一系列交感神經張力過高的症狀。這類人要學會減壓、放鬆心情、適度運動,必要時應該進行心理治療。  2.有的年輕人經常心跳加速,這是心臟病變的信號嗎?  出現這種情況的年輕人,多數可能不是心臟疾病,尤其是年輕女性。
  • 「心百科」:心血管造影是什麼?
    心血管造影是心血管病檢查中不為人所熟悉的一種檢查方式,對於心血管病人而言,心血管造影能夠檢查身體多部位的病症,因此是一項重要的檢查方式。右心室和肺動脈瓣  將造影劑直接注入至右心室尖部以記錄三尖瓣功能和顯示肺動脈瓣及瓣膜下區域和肺動脈近端。病人取正側位時,右心室流出道顯示清楚,並顯示出肺動脈與主動脈的關係。偶然可看到室間隔缺損或右心室與主動脈之間的通連。肺動脈  肺動脈造影是診斷急性肺栓塞的最有決定性意義的技術;腔內充盈缺損或動脈呈突然中斷具有診斷性。
  • 警惕這些孕期併發症,孕媽應及時出手規避風險
    有的孕媽媽雖然孕前身體健康,但孕後反而會出現一列問題。也有些女性,在懷孕前就已經有健康問題,孕後更容易出現併發症。總之對於女性來說,不管是孕前還是孕後,只有做好保健才能降低孕期併發症的風險。
  • 警惕,「拉肚子」竟有致命風險!出現這4種腹瀉,千萬別大意
    炎熱的夏季,人們總想吃個冰激凌、冰鎮西瓜、冰飲料來解解暑,但是夏季貪涼,出現「拉肚子」是常有的事。「拉肚子」雖然是我們生活中最為普遍的身體不適,也不會引起大家多大重視,總覺得拉空了,緩一緩就好了。但你可知,拉肚子這件小事也有致命的風險。
  • 心臟支架後要複查什麼,再做一次造影嗎?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裝了支架要多久複查一次?要複查什麼呢?其實並不像大家想的那樣以為是要複查造影,看一看這個裝的支架好不好有沒有堵塞,其實沒有沒必要的,到醫院進行複查其實主要是為了這五個方面。
  • 什麼人需要做心臟造影?詳解數字減影血管造影
    心臟是一個神聖而偉大的存在,如果心臟停止了,很多東西都不復存在了。那麼,什麼人需要做心臟造影呢?做心臟造影要注意什麼呢?接下來,我們來好好看看吧。       心臟造影有冠狀動脈造影和心臟(心房、心室)造影。       冠脈造影就是用一根細如髮絲的導管沿著橈動脈(手腕處)或股動脈(大腿處)的人為入口延行到心臟的冠狀動脈開口處
  • 高弓足一定要手術治療嗎?做好這3點,謹防術後併發症
    因為足弓無法完成變平再反彈的力學過程,患者的站立跟行走能力都會受到影響。在行走的過程中,足部受力的部位多在於前足的足趾和後足的足跟處,一些畸形較重的患者還有合併足內翻,使得足部受力位於足部的外側緣。導致高弓的原因有先天性遺傳或肌肉無力、不平衡、疾病和外傷所造成、不正確的步態等等。而根據患者的病因、病情嚴重程度,不同患者之間採取的治療方法也都不會相同。
  • 做了心電圖,為什麼還要做心臟彩超、心臟冠脈造影?
    心電圖主要分為3種:常規心電圖、動態心電圖、平板運動心電圖。 1、常規心電圖,是臨床上初步診斷心血管系統疾病的最簡單、最經濟、最安全的無創性方法。對常見各種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包括激動起源異常和各種傳導障礙等有決定性的意義。
  • 磁共振血管造影好處多,這3大優勢,是心血管患者的「福音」
    血管造影,相信大部分人都聽說過,也都知道血管造影主要是通過穿刺將造影劑注入血管來觀察判斷血管以及心臟的情況,而由於血管造影是屬於一項有創檢查,因此一些人在需要進行時會比較害怕
  • 心臟放支架後複查可以不做造影嗎?符合這3種條件可以不做!
    近些年患上心臟疾病的人越來越多,其中有很多通過心臟放置支架來治療疾病。很多人都知道任何疾病在動手術後都需要複查,也包括心臟放置支架手術,而在目前心臟放置支架手術後複查主要是通過造影,但很多患者在說到造影時會感覺害怕,就想知道是否可以不做造影檢查改做其他?
  • 心臟好不好,從身體的5個表現可反映出來,若你有,要警惕了
    如此看來,長壽就是要讓心臟跳動得更從容些,前提是適度。心臟好不好,可以從自身的日常表現反映出來,有這5個表現要警惕了。1、出汗多當心臟出現堵塞問題,會影響到人體的神經系統,導致出汗異常。3、呼吸困難心臟功能下降,各種症狀頻頻出現,若出現呼吸困難個問題,需提高警惕。心臟有了損傷,心肌的收縮力下降,導致血液無法及時送到全身,加之心臟自身功能下滑,時間長了會出現呼吸困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