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殺手」心臟瓣膜病又來了!出現這2個症狀要警惕

2020-12-22 瀟湘晨報

一家醫院的心臟外科1天收治的8例患者,竟全都是同一疾病——心臟瓣膜病。這是為什麼呢?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陳杰醫生介紹到,每年的冬天都是這病的高發季節。

由於冬季天氣寒冷,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臟負擔加重,原本心臟瓣膜有問題的人,肺部感染風險變高,從而導致心臟瓣膜病的檢出率顯著提升。

如果不在早期及時幹預,嚴重則會威脅我們生命。如何提前識別心臟瓣膜病?今天,我們就邀請到陳杰醫生,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打不開,關不上,要當心!

你身體裡的這扇「門」,很重要

什麼是心臟瓣膜病呢?陳杰醫生介紹到,心臟是一個非常立體的結構,分為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一共4個「房間」。每一個房間與房間之間的溝通,都有一個「門」,也就是我們的心臟瓣膜。心臟每跳動一次,心臟每個瓣膜就會開合一次。當這扇「門」出現打不開,或關不上等問題,就是我們所說的心臟瓣膜病。

心臟瓣膜出現問題,如果不及時幹預,單純瓣膜病變會越來越嚴重,心功能受損,甚至引起併發症,出現房顫、血栓等疾病,誘發腦梗,進而危及生命。

出現這2個症狀

警惕心臟出了問題!

我們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心臟的問題?陳杰醫生表示,比較典型的症狀有以下2種:

01 活動後胸悶氣緊,累

也就是我們的活動耐力下降。在平時,可能走個幾千米,或是爬樓梯爬個4、5層,都不是問題。可在出現問題以後,就變成爬1、2層樓梯就很累,而這就是活動耐力明顯下降的表現。

當出現了類似症狀,我們首先都會懷疑是呼吸系統有問題,導致氣緊,或以為是肺部出現了問題,很容易忽略了心臟的問題。「心臟出現問題,也會導致我們活動後出現胸悶氣緊的情況,也是典型的心功能不全的症狀。」陳杰醫生表示。

02 腳腫

腳腫原因有很多,大家會習慣性認為是由於腎臟或是血管因素所導致,因此忽略了可能是心臟的問題。

心臟瓣膜病只有老了才會得?

醫生:大錯特錯!

許多人都以為心臟瓣膜病是個老年病,實則不然。

陳杰醫生表示,雖然老年患者居多,但臨床上年輕的病例並不少見。「前段時間我們才收治了一位35歲的女性患者。」

這是為什麼呢?陳杰醫生介紹到,主要與心臟瓣膜病的4大病因有關。

01 風溼性心臟病

在我國,心臟瓣膜病的主要病因是風溼性心臟病。而風溼性心臟病主要是由於曾經感染過的細菌,和心臟瓣膜組織很像,隨著身體免疫力的提高強化,在機體在攻擊細菌時,同時攻擊了自身的心臟瓣膜,導致原本薄薄一層的瓣膜組織,出現增厚、粘連、鈣化,從而喪失原本的功能。

02 退行性病變

所有的器官到了一定的年齡,都會發生退變、老化,導致相應的問題產生。

03 出現急性感染

如菌血症、膿毒血症、敗血症等。當細菌侵蝕到心臟瓣膜,在瓣膜上繁殖,導致瓣膜出現細菌贅生物、穿孔等問題,也就是感染性心內膜炎,累及心臟瓣膜,情況往往會變得十分危急,或導致死亡。

04 先天性原因

主要表現在主動脈瓣,由於發育不全、畸形等問題導致疾病產生。最後,陳杰醫生講到:「大家一說到心臟瓣膜病的治療,就自動腦部開膛破肚的畫面。但其實隨著科技的發展,大部分的心臟瓣膜病,都可以通過微創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大家不用擔心啦。」

傳統的開胸手術,傷口大概在20cm左右,術後需要1~2周才能出院。

而現在的微創手術,傷口只需幾cm,術後一周內就可以出院。甚至介入瓣膜置換術,僅需穿刺血管,無需體外循環就能完成手術。

陳杰醫生還介紹到,除了心臟瓣膜病,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還擅長冠心病、心房顫動、心臟腫瘤、先天性心臟病,以及各類大血管疾病的外科治療。

最後也要提醒一下大家:不管是什麼疾病都不要忽視身體給你發出的「預警信號」,記得早發現、早治療!(劉韻迪)

【來源:四川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14歲少女心臟大如西瓜 心臟瓣膜病如何治療
    4個「心門」壞了3個,心臟擴大如西瓜,幾乎佔滿整個胸腔。近日,被先天性心臟瓣膜病折磨了14年的茜茜(化名),在武漢某醫院成功接受心臟瓣膜修補手術,即將康復出院。隨著人口老齡化加重,老年性瓣膜病以及冠心病、心肌梗死後引起的瓣膜病變也越來越常見。要了解心臟瓣膜疾病,先從心臟的結構談起。  心臟瓣膜病的表現  心臟瓣膜病多呈現慢性發展的過程,在瓣膜病變早期可無臨床症狀,當出現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發生血栓栓塞事件時出現相應的臨床症狀。
  • 什麼是心臟瓣膜病?晚期心臟瓣膜病患者是不是只能做手術?
    人的心臟對身體極為重要,所有器官都是通過心臟來供應血液,一旦心臟有問題,其他器官功能受損,甚至沒辦法正常運轉,因此很多患有心臟疾病的人都需及時採取措施,避免傷害。人的心臟分為左心房、左心室和右心房,右心室4個心腔,在其中左心房和左心室相連,右心房和右心室相連,而心臟瓣膜就在心房和心室之間,它主要是保證身體血流能向同一個方向流動,保證心臟之間能正常運作,在心臟中不同部位的心臟瓣膜有著不同的名稱,主要有主動脈瓣、肺、脈瓣、二尖瓣、三尖瓣。
  • 冬季猝死機率最高!出現這5個症狀是身體在報警,不要忽略
    1、基礎的心臟疾病:冠心病、肥厚型和擴張型心肌病、心臟瓣膜病、心肌炎、非粥樣硬化性冠狀動脈異常、浸潤性病變、傳導異常(QT間期延長症候群、心臟阻滯)和嚴重室性心律失常等。 2、吸菸、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劇烈運動、大量飲酒、過度驚嚇、過度熬夜、精神極度緊張、情緒劇烈變化也是猝死的誘因。
  • 老年心臟瓣膜病起病隱匿、進展緩慢、容易誤診,但很危險
    老年性心臟瓣膜病01定義老年性心臟瓣膜病是由於多種原因引起的單個或多個瓣膜結構或功能異常,造成瓣膜狹窄和(或)關閉不全,心臟血流動力學改變,最終導致一系列臨床症候群。02類型主要包括以下幾種類型:老年退行性心臟瓣膜病;延續至老年的心臟瓣膜病,如風溼性心臟瓣膜病;其他原因所致的心臟瓣膜損傷,如瓣膜先天畸形、缺血、感染、創傷等。其中,老年退行性心臟瓣膜病為老年人所特有。
  • 世界心臟日:在這3種情況下,心臟瓣膜病就要接受手術
    心臟瓣膜病是我國一種常見的心臟疾病,據數據統計,最常見的瓣膜病是二尖瓣關閉不全和三尖瓣關閉不全,其次是主動脈瓣關閉不全、二尖瓣狹窄、主動脈瓣狹窄和肺動脈瓣反流。而風溼性心臟病是左心瓣膜病的主要病因,其次是退行性病變、缺血性病變、心內膜炎和先天性心臟病,心力衰竭、心房顫動和高血壓是前三位最常見的合併疾病。心臟瓣膜病對人體有什麼危害?
  • 【病案現場】心臟瓣膜病置換術後心臟康復
    【病案現場】心臟瓣膜病置換術後心臟康復 2020-12-07 16: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一年,我們關注的那些心臟瓣膜病(3):二尖瓣反流
    資料庫共收錄了1987到2004年的437個病人,其中102個病人(23.8%)經都卜勒超聲診斷為PHTN(靜息時肺動脈收縮壓[PASP]>50mm Hg)。在這427個病人中,153人(35%)NYHA心功能分級為III到IV級,其他病人則無症狀或症狀輕微。這些病人中8.2%的人有冠心病史。
  • 嚴重瓣膜病,沒症狀不等於沒危險!歐洲心臟雜誌綜述
    歐洲心臟病學雜誌近期發布的一篇綜述認為,患者可能一直沒有症狀,但是嚴重事件風險一直存在。在無症狀階段,可能發生不可逆的終末器官損害,特別是心肌和肺血管系統,即使手術成功,也會增加死亡率。而等待治療的時間過長,也可能會使患者面臨很大的風險。作者認為,症狀輕重不能說明疾病嚴重程度和發展階段。
  • ...這六種症狀心臟檢查要「加項」,一表把「哪些人需要做」梳理清了
    來源:生命時報微信頭暈、肩膀疼、牙疼、喘不上氣……當你因為這些症狀去醫院時,醫生可能會建議你先做個心電圖。不少人十分疑惑:「頭暈為啥要查心臟?」其實,心臟疾病有很多不典型的症狀。《生命時報》採訪專家,將不同的症狀與檢查一一對應,讓你輕鬆掌握心臟檢查的重點。
  • 警惕!冬季「殺手」
    警惕!冬季「殺手」 2020-12-23 16: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瓣膜病心衰患者不能平臥怎麼辦?中醫中藥調養長期效果好
    導讀 多數有聯合或複雜瓣膜病的患者都有心力衰竭的問題,而心力衰竭患者時常感覺無法平臥入睡,嚴重時還會出現胸背痛的症狀 警惕瓣膜病心衰問題!
  • 北醫三院開心臟瓣膜病門診,換瓣可以不開胸!
    常規外科手術更換主動脈瓣需要開胸,手術期間需要讓心臟停止跳動,使用體外循環來維持患者的生命;手術創傷大,出血多,恢復時間較長。而且,這名患者高齡,腎功能衰竭,不到正常人的1/3,同時合併肺部感染,很有可能無法安全下臺。即使成功完成了手術,術後康復也是非常困難的。經過綜合評估,唐熠達教授建議為患者實施TAVR手術。
  • 冬季警惕「溫暖殺手」!這保暖方式很要命,雞蛋都能燙熟!
    冬季警惕「溫暖殺手」!這保暖方式很要命,雞蛋都能燙熟!在實驗時長為3個小時裡,在不使用其它加熱設備的情況下,觀察雞蛋的變化。所以,大家在使用暖寶寶時,一定要注意防低溫燙傷!「低溫燙傷」科普燒傷整形科副主任醫師-姜華:溫度低於45℃,持續接觸身體時間較長,會造成皮膚軟組織的腫脹、發炎,會出現低溫燙傷症狀。
  • 鼻子出現這幾種症狀要警惕
    老漢聲音嘶啞竟是因兩種癌在作祟鼻咽癌不易察覺,鼻子出現這幾種症狀要警惕 年近70歲的鄭先生,3個月前出現了聲音嘶啞、咽喉不適等症狀,就到附近醫院檢查。當蘇立眾為鄭先生做完大片可疑病變部位完整切除後,加急的病理報告2天後出來了,顯示仍是喉黏膜輕中度異型增生,最多算個癌前病變。不過,同時進行的頸部淋巴結B超則有收穫,顯示患者左側頸動脈三角有一顆淋巴結,直徑2釐米,懷疑腫瘤轉移灶。蘇立眾馬上聯繫B超室為鄭先生進行B超引導下淋巴結穿刺術,果不出意料,顯示轉移性鱗癌。「既然是轉移性癌,究竟是從哪裡轉移過來呢?
  • 心臟好不好,從身體的5個表現可反映出來,若你有,要警惕了
    此類人群很易出現胸悶、氣短、頭暈等症,還需警惕流感、抑鬱症、甲狀腺功能減退等全身性疾病,同時對心血管也有潛在危害。如此看來,長壽就是要讓心臟跳動得更從容些,前提是適度。心臟好不好,可以從自身的日常表現反映出來,有這5個表現要警惕了。
  • 冠心病有什麼症狀?5個早期表現應警惕
    冠心病現在已經成為了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在中老年人群中發病率特別高,而且冠心病發作後,如果不能及時的治療,就會使患者失去生命,所以一定要預防冠心病的到來,要注意冠心病的症狀,這樣就可以發現冠心病並及時治療。
  • 贛州成立心臟瓣膜病區域醫療中心
    客家新聞網訊 曾正東 記者江海報導:8月9日上午,贛州市心臟瓣膜病區域醫療中心暨廣東省人民醫院贛州醫院(贛州市立醫院)心血管病中心成立大會在贛州舉辦。來自贛州市各縣(市、區)醫院心臟外科、心臟內科、麻醉、超聲、體外循環、護理及重症監護等專業人員共計300餘人參加大會。
  • 聽到心臟發出這種聲音,警惕主動脈狹窄!越嚴重,雜音越大
    而主動脈瓣,好比是左心室跟主動脈之間的「一扇門」,也就是心臟的「閥門」。所謂主動脈狹窄,就是主動脈瓣這扇門面積減小,使血液由左心室進入主動脈時受到阻礙,從而導致心衰、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等危險事件。主動脈狹窄可以是先天原因引起,也可以是後天疾病導致。病因一、先天性的主動脈瓣發育畸形,正常的瓣膜有三個瓣,而畸形只有兩個瓣,功能必然受到限制。
  • 心臟瓣膜病該「換瓣」還是「修復」?手術風險大嗎?
    每組瓣膜均由二至三個瓣葉組成,瓣葉菲薄光滑而富有彈性,它們具有單向閥門作用,隨心動周期交替開放關閉,保證心臟向正常方向排血,維持人體的血液循環。瓣膜口在開放時不能充分張開,血流就會出現梗阻,造成血流通過障礙。血液「憋」在心臟裡面,使得心臟慢慢增大。
  • 心臟累了嗎?警惕!這些症狀說明心臟有事
    另外,劇烈運動、過度勞累時也會出現胸悶、心慌,但需要區別的是,非心臟器質性病變引起的胸悶、心慌持續時間不會很長,休息後可能就會好轉,而心臟病患者活動量大時會加重不適。因此建議,為了保險起見,出現該症狀的人應該去醫院進一步診斷,以明確是否有心臟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