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醫院的心臟外科1天收治的8例患者,竟全都是同一疾病——心臟瓣膜病。這是為什麼呢?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陳杰醫生介紹到,每年的冬天都是這病的高發季節。
由於冬季天氣寒冷,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臟負擔加重,原本心臟瓣膜有問題的人,肺部感染風險變高,從而導致心臟瓣膜病的檢出率顯著提升。
如果不在早期及時幹預,嚴重則會威脅我們生命。如何提前識別心臟瓣膜病?今天,我們就邀請到陳杰醫生,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打不開,關不上,要當心!
你身體裡的這扇「門」,很重要
什麼是心臟瓣膜病呢?陳杰醫生介紹到,心臟是一個非常立體的結構,分為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一共4個「房間」。每一個房間與房間之間的溝通,都有一個「門」,也就是我們的心臟瓣膜。心臟每跳動一次,心臟每個瓣膜就會開合一次。當這扇「門」出現打不開,或關不上等問題,就是我們所說的心臟瓣膜病。
心臟瓣膜出現問題,如果不及時幹預,單純瓣膜病變會越來越嚴重,心功能受損,甚至引起併發症,出現房顫、血栓等疾病,誘發腦梗,進而危及生命。
出現這2個症狀
警惕心臟出了問題!
我們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心臟的問題?陳杰醫生表示,比較典型的症狀有以下2種:
01 活動後胸悶氣緊,累
也就是我們的活動耐力下降。在平時,可能走個幾千米,或是爬樓梯爬個4、5層,都不是問題。可在出現問題以後,就變成爬1、2層樓梯就很累,而這就是活動耐力明顯下降的表現。
當出現了類似症狀,我們首先都會懷疑是呼吸系統有問題,導致氣緊,或以為是肺部出現了問題,很容易忽略了心臟的問題。「心臟出現問題,也會導致我們活動後出現胸悶氣緊的情況,也是典型的心功能不全的症狀。」陳杰醫生表示。
02 腳腫
腳腫原因有很多,大家會習慣性認為是由於腎臟或是血管因素所導致,因此忽略了可能是心臟的問題。
心臟瓣膜病只有老了才會得?
醫生:大錯特錯!
許多人都以為心臟瓣膜病是個老年病,實則不然。
陳杰醫生表示,雖然老年患者居多,但臨床上年輕的病例並不少見。「前段時間我們才收治了一位35歲的女性患者。」
這是為什麼呢?陳杰醫生介紹到,主要與心臟瓣膜病的4大病因有關。
01 風溼性心臟病
在我國,心臟瓣膜病的主要病因是風溼性心臟病。而風溼性心臟病主要是由於曾經感染過的細菌,和心臟瓣膜組織很像,隨著身體免疫力的提高強化,在機體在攻擊細菌時,同時攻擊了自身的心臟瓣膜,導致原本薄薄一層的瓣膜組織,出現增厚、粘連、鈣化,從而喪失原本的功能。
02 退行性病變
所有的器官到了一定的年齡,都會發生退變、老化,導致相應的問題產生。
03 出現急性感染
如菌血症、膿毒血症、敗血症等。當細菌侵蝕到心臟瓣膜,在瓣膜上繁殖,導致瓣膜出現細菌贅生物、穿孔等問題,也就是感染性心內膜炎,累及心臟瓣膜,情況往往會變得十分危急,或導致死亡。
04 先天性原因
主要表現在主動脈瓣,由於發育不全、畸形等問題導致疾病產生。最後,陳杰醫生講到:「大家一說到心臟瓣膜病的治療,就自動腦部開膛破肚的畫面。但其實隨著科技的發展,大部分的心臟瓣膜病,都可以通過微創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大家不用擔心啦。」
傳統的開胸手術,傷口大概在20cm左右,術後需要1~2周才能出院。
而現在的微創手術,傷口只需幾cm,術後一周內就可以出院。甚至介入瓣膜置換術,僅需穿刺血管,無需體外循環就能完成手術。
陳杰醫生還介紹到,除了心臟瓣膜病,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還擅長冠心病、心房顫動、心臟腫瘤、先天性心臟病,以及各類大血管疾病的外科治療。
最後也要提醒一下大家:不管是什麼疾病都不要忽視身體給你發出的「預警信號」,記得早發現、早治療!(劉韻迪)
【來源:四川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