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 | 《火星任務》:這部科幻片的腦洞,比走近科學還驚人

2021-02-08 西少聊影視

《火星任務》是博偉電影公司於2000年發行的一部科幻電影。該片由布萊恩·德·帕爾瑪執導,加裡·西尼斯、蒂姆·羅賓斯、唐·錢德爾等主演。影片於2000年3月10日在美國上映 。

影片講述了人類首次載人火星探測計劃突發事故,一支救援隊前去救援的故事。

公元2020年,雲集了無數頂尖科學家的世界空間站正在進行一項載人飛船火星登陸計劃。由盧克·格萊姆率領的4人小組成功抵達這顆無人星球,他們在此發現一些奇怪景象,隨後小組成員也接連斃命。為了調查這起悲劇 的原因並尋找可能的生還者,空間站派出伍迪·布雷克率領的救援小組前往火星。

然而救援小組也遭遇諸多磨難,船體損壞、機器失靈、燃料洩漏、成員死亡等等,無一不在消磨著救援人員的鬥志。抵達火星後,布雷克他們找到了盧克船長,繼而發現億外年前外星人留在火星上的遺蹟和信息,這一切都與人類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還記得2015年上映的《火星救援》嗎?馬特·達蒙被丟在了火星,不得已靠種土豆維(發)持(家)生(致)命(富)。然後在熬過了一年之後,地球派出的拯救小隊成功將他接回地球的故事。

不過按年份來說,殖民火星並不是2015年才有的梗,早在2000年,這部《火星任務》就已經用驚人的腦洞解答了很多未解之謎。同樣是救援,同樣火星大棚種菜,但《火星任務》的基調則要悲傷許多。

電影傳達的信息是什麼?很簡單,地球生命從何而來,最終將去往何方?全世界所有人類來自同一個祖先,儘管你很固執的認為你是山頂洞人或者元謀人的後代,事實上你更早的祖先是在非洲。

你的基因已經升級和混搭過了,現代科技不斷發展,科學家們發現達爾文的進化論已經不能完全解釋地球生命現象,於是有的科學家作出了大膽的設想,地球生命來自外太空,而且這個觀點越來越得到認可。

這個宇宙相同的元素,宇宙間的星系有某種相同的規律運行著,地球只是宇宙中的一顆小沙隨波湧動而已。所以很多科學家相信,這個宇宙是一個整體,地球不是孤立存在的。

地球生命不是偶然出現的。至少經過了升級和混搭。如果我們承認了地球是這個宇宙的一部分。那麼地球最原始的生命基因來自這個宇宙哪裡?我們最初的「家」在哪?

地球最終會消亡,也許來自災難,也許資源用盡,地球人最終也只能像電影裡的火星人一樣四處出發,也許找到新的星球,恐怕更多的飛船會化成這個宇宙的塵埃。而那些紮根在另一個星球的地球人是否還想起他們最初的「家」地球?

所以這是一部比較嚴謹的科幻片,如果你喜歡那種大跨度的科幻電影,《火星任務》不適合你,如果你沒有一些科普知識,你也許看不下去。

老規矩,公眾號內發送片名 火星任務

相關焦點

  • 科幻 | 紅色星球的誘惑:盤點那些關於火星的科幻片
    人類再次邁向火星徵途,我們也藉此回顧幾部火星題材的科幻電影。2000年對於火星電影堪稱濃墨重彩,同時有兩部旗鼓相當的片子問世,第一部叫做《火星任務》。有趣的是,影片中的火星考察隊出發於2020年6月,照這個設定,如今他們正在途中。《火星任務》拍攝時邀請NASA派出科學顧問,給影片提供了豐富的科學知識。
  • 《火星救援》科學的魅力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經典美國科幻航天電影——《火星救援》。而這種說法真的有科學依據嗎?小官這裡先賣個關子,答案在文末揭曉!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這部《火星救援》由執導過《銀翼殺手》《異形》系列等多部科幻片的雷德利·斯科特導演,家喻戶曉的人氣男星馬特·達蒙主演。以一名在火星遇險的太空人視角展現人類運用科學智慧,在險境中求生的精彩故事。下面請各位跟隨小官一同邁入太空,看看主角如何化解本次太空危機!
  • 《火星救援》影評:一部前所未見的紀實科幻片
    值得一提的是,《火星救援》是今年進口分帳片的倒數第二部,在它之後只有一部《海綿寶寶曆險記》。作為好萊塢的扛鼎之作,在2015年總體分帳片票房慘敗給國產片的情況下,《火星救援》成了「救命稻草」。(11月27日《東北新聞網》)  《火星救援》改編自安迪·威爾的同名小說,由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出品,雷德利·斯科特擔綱執導,馬特·達蒙、傑西卡·查斯坦、克裡斯汀·韋格等主演。
  • 目標:火星。中國即將探測火星,這份火星題材科幻電影片單請收好
    這部電影是棍哥記憶中最早一部有火星場景的科幻片。其中有一幕印象極為深刻:施瓦辛格到了已經被人類殖民的火星,暴露在火星地表,因為壓力差過大眼球快要鼓出來爆炸。這部電影上映時的背景,正是美國航天局NASA拍到火星地表照片時,那時解析度並不高的照片裡真有一副像是人臉,還引發過熱議。當然,後來當有更清晰的照片時,證明那不過是像素塊形成的錯覺。從科幻的角度,《火星任務》還是偏硬科幻一些,儘可能在遵循科學原理和現實依據的基礎上展開故事。另外,有些地方尤其是隊員捨己為人的犧牲也挺感人。
  • 那些年,困在火星的倒黴蛋——火星電影大集合
    其實《火星任務》也是一部非常精彩的科幻片,擔綱主演的也都是當時的好萊塢中堅力量。如果你對《火星救援》偏向紀實的風格感到不過癮,那麼《火星任務》一定能滿足你的口味,去試試看吧。第二部關於火星倒黴蛋的電影,是同樣拍攝於2000年的《紅色星球》,情節和設定也如出一轍。一個火星探索飛船遇到緊急失火,乘員被迫倉皇出逃,登陸到火星,女隊長凱莉安·摩絲(就是《黑客帝國》裡的翠尼迪啦)犧牲自己,卻成功撲滅失火,成為最終太空接應者。
  • 《火星救援》:喜劇貫穿全片 以科學思路救援一切
    《火星救援》:喜劇貫穿全片 以科學思路救援一切 時間:2015.11.26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桃桃林林 分享到:
  • 《火星任務》20年了 人類仍未登陸火星
    《火星任務》20年前的口碑慘案如何發生的,這部影片是不是真的被低估了?這20年裡,人類在影視劇和現實中火星探險做了哪些嘗試。2030年,人類真的可以登陸火星嗎?  20年後回看這部影片,越來越多影迷認為該片被低估,在NASA專家的全程參與下,《火星任務》真實呈現了火星和世界空間站等各種細節,也是《火星救援》之前在這一點上完成的最好的電影。      而影片對有關地球生命起源的大膽假設在眾多太空電影中也非常少見。
  • 看《火星救援》中的科學與不...
    ,雖然存在著一些不科學的地方,但這卻是第一部真正描述火星的電影。這是第一部試圖通過真實的環境來講述人類在火星上頑強奮鬥,與太空的惡劣環境作鬥爭求生存的故事。該片在風格上相當「硬科幻」,並沒有在火星上進行一些腦洞大開的設定。這部電影裡也沒有任何的腦洞元素——沒有怪物、沒有魔法、沒有納粹。當然,作為一部科幻電影,《火星救援》難免也有虛構與誇張的成分。可以肯定的是,這部電影中確實有一些科學上失誤。接下來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其中的科學與不科學的地方:
  • 《走近科學》停播了
    當國人還沉浸在國慶大閱兵展示的尖端軍事科技時,央視老牌科學電視節目《走近科學》從10月起將停播的消息,即便在科學傳播圈子裡,也顯得波瀾不驚。說實話,出國後我已多年沒看這檔節目了,不過作為當年央視科學類節目排行榜名列前茅的節目,其停播還是具有某種符號意義。
  • 你是火星來的吧?你別說,我可能還真是
    《回到火星》,這是一部「中國好兒子」——美國STX娛樂公司出品的科幻電影,該片講述了一位「火星原住民」——16歲少年加德納撲向地球的懷裡,和一位女網友(女朋友?!)——塔爾薩一起尋找自己親爹的故事......
  • 兩年後,這部火星電影裡的太空人比馬特達蒙更早學會了種地
    在本周,一部2000年上映的電影比馬特達蒙更早登上火星,不出意外,兩年以後,我們便可以驗證這段虛構的歷史。電影中的故事始於2020年的火星任務。探險隊員意外觸發了火星上一處「人面石」遺蹟的保護措施,在隨之掀起的沙塵風暴中與地面永久失聯。一年後,地球派遣搜救隊再度登上火星。
  • 盤點與火星有關的科幻電影|火星|火星救援|布萊恩·考克斯|bbc|...
    《火星時代》詮釋了當人類幻想第一次冒險嘗試拓殖遙遠的星球時,現代的空間科學革命戲劇性地挫折和成功。,自然不能避過這部經典的科幻電影。想必大多人都看過這部電影裡,《火星救援》是由美國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出品的科幻冒險片。該片講述了由於一場沙塵暴,馬克與他的團隊失聯,孤身一人置身於火星面臨著飛船損毀,想方設法回地球的故事。該片於2015年10月2日在美國上映,2015年11月25日以IMAX3D格式在中國大陸上映。火星上種土豆?把地球當彈弓?
  • 【貼吧精選】一個土豆撐起的電影《火星救援》
    小編表示自己特別喜歡這部電影,所以就寫了一些東西供大家看一看,明天電影就上映了,也算是做了一次安利吧,希望大家喜歡。如果有人問哪部電影是當下最值得期待的,想來非《火星救援》莫屬了。這部有著NASA撐腰,馬特達蒙領銜主演的好萊塢式硬科幻片,不論是視覺效果,還是科學考究,都足以堪稱是火星類科幻電影的新標杆。
  • 妙影恆聲 | 星際拯救 刻不容緩——《火星救援》
    《火星救援》獲2015好萊塢電影獎製片人獎,獲美國國家評論會最佳導演獎。雷德利·斯科特作為科幻電影導演的開山鼻祖,他的大名可以說是不脛而走,聲名遠播。從《異形》到《銀翼殺手》再到《角鬥士》都是觀眾熟知的佳作。嚴蓬曾評論說:「《火星救援》不是哪個導演都能拍的,而雷德利·斯科特拍這部影片確實很適合。」同時他認為:「斯科特幾乎拍過所有類型、風格的影片,但唯獨沒有拍過喜劇。
  • 火星救援:你能想到這是一部科幻喜劇麼?
    因為那個未知的世界太大,太神秘,而作為人類的我們,實在是太小,又太脆弱了。《2001太空漫遊》就好像總說《2001太空漫遊》很經典,且不說技術上的突破,單從觀影心理,這部電影確實喚起了很多人對未知宇宙的恐懼,非常真切,也非常可怕,這也是我對《2001》最難忘的印象。
  • 《火星任務》20周年:亟需平反的一部科幻經典
    ,要過了很多年之後再來重看才能發現其經典和偉大之處,布萊恩·德·帕爾瑪這部《火星任務》就是一個典型例子。不過,他還能在大洋彼岸的法國找到心靈安慰,影片入選當年坎城電影節非競賽單元,也順利成為當年《電影手冊》年度十佳電影。事實上,觀眾對火星一直抱著難解的好奇心,此前也出現過不少火星題材的電影,但一直等到千禧年初,好萊塢才製作出這部科幻大片。即使放在今天,這也絕對稱得上是一部野心之作。
  • 這部不正經的科幻片實在太好笑了 腦洞清奇思路奇特,爆發吧元首
    對不對,事實上這是一部關於德國納粹的黑色幽默科幻片。不得不佩服編劇和導演的腦洞清奇。廢話不多說,我們來看下影片。女主顏值真的很高,據說女主也是拍完這部電影後大火的。還有人說看這部電影的時候,總是擔心突然畫風一變,出現日本「動作電影」的畫面。
  • 火星電影編年史
    從「他者」到「大他者」 2000年,以拍攝犯罪驚悚片著稱的導演布萊恩·德·帕爾瑪執導了科幻片《火星任務》(Mission to Mars)。電影將時間設定在2020年,美國實現了首次載人火星登陸,但是卻遭遇火星風暴,三名太空人喪生,一名失蹤。
  • 科幻片《流浪地球》爆火,影片背後有哪些有意思的科學設定呢?
    一部整個市場不看好國產科幻片,一部被眾多知名導演拒絕的國產科幻片,一部被萬達撤資的國產科幻片,一部導演把全部身家900萬砸進去的國產科幻片,一部製片人龔格爾把自己的車賣了補貼劇組的國產科幻片置景之前先製作VR模型,置景展開面積近達10萬平方米,團隊人數也從最開始的個位數到達了7000人之多,可見這部電影凝聚了多少電影人的努力與付出。
  • 年度最強科幻片《火星救援》終於來了,誰也別攔著我去看它!
    宇宙彼端的流行文化罕見地搭乘第七藝術的飛船降臨在屬於Geek們的主場,理論滿腹卻貌不驚人的Geek們複習著熟悉的名詞概念,品味著學好數理化看遍科幻也不怕的滿足感,而更重要的則是終於可以暫時成為小圈子的焦點,對著或真實的或潛在的或是幻想中的觀影女伴們口若懸河頭頭是道地分析科學原理吐槽穿幫漏洞,再跑到社交媒體上重披學霸大V的披風激揚公式揮斥方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