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王家衛遇上了張愛玲和金庸,就有了東邪西毒這部電影 下

2020-09-03 大隱小隱

上篇文章中講了王家衛給張愛玲寄過錄像帶,以及王家衛自稱用《半生緣》的角度去拍武俠電影。這篇文章中我們來看王家衛是如何接受張愛玲式愛情觀的影響。(點擊我的頭像,進入我的主頁,可以看到上篇文章)


東邪西毒群像


金庸的《射鵰英雄傳》只是簡單的說歐陽克是歐陽鋒和嫂子偷情所生,而在電影《東邪西毒》裡王家衛用自己的想像力描述這個歐陽鋒和嫂子的愛情。 同樣黃藥師和桃花的愛情在金庸的小說中也沒有寫,金庸的小說中黃藥師有個桃花島,王家衛就虛構了桃花這個角色,特別的是桃花不是黃藥師的妻子(當然不能是了,因為金庸小說中黃藥師的妻子是馮蘅!),而是盲武士的妻子。

東邪西毒的桃花


盲武士喜歡妻子桃花,但桃花喜歡的卻是黃藥師,慕容嫣也喜歡黃藥師,但黃藥師喜歡的卻是歐陽鋒的嫂子,歐陽鋒的嫂子喜歡歐陽鋒,但卻嫁給了歐陽鋒的哥哥,沒有和歐陽鋒在一起。而因為歐陽鋒愛的女人成為了自己的嫂子,歐陽鋒也不快樂。是不是被我繞暈了,我再整理一下,方便大家理解。

慕容嫣(燕)愛著黃藥師,卻不得;

黃藥師愛著歐陽鋒的嫂子,卻不得;

歐陽峰與他嫂子相互愛著,卻不得;

盲武士愛著妻子桃花,卻至死不得;

桃花以為自己愛著黃藥師,卻不得;

桃花終於明白自己愛的是盲武士,卻不得(桃花明白的時候,丈夫已經死了)。

東邪西毒中的歐陽鋒嫂子

這真是個一長串悲傷的故事。電影呈現了兩個永恆的難題:你愛的人不愛你怎麼辦?兩個相愛的人因故沒能在一起怎麼辦?這千古難題,無人能解,「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困擾人千萬年了,解決方法可能是放下,但這是一個知道道理但是做不到的辦法,相當於是無解了。所以千萬年來男男女女們一直為此感到深深的苦惱。


慕容嫣


《東邪西毒》這部影片裡沒有人的回憶不是不無奈的,沒有人的愛情是圓滿的,沒有人有幸福的結局,這和張愛玲小說中人物的結局相似,這差不多是是張愛玲的愛情觀。 張愛玲筆下的人物的愛情歷經百轉千回也難以圓滿,基本上沒有大團圓結局,除了《傾城之戀》的白流蘇和範柳原在一起了,可是他們二人結婚後反而不如戀愛時感情好和互相理解,到底不是真正的圓滿結局。

歐陽鋒和盲武士

王家衛說「用《半生緣》的角度去拍武俠電影」,先看看張愛玲的小說《半生緣》講了什麼,《半生緣》中的顧曼楨和沈世鈞儘管相愛,最後卻沒有在一起,曼楨只能無奈的感嘆「世鈞,我們回不去了」。姐姐顧曼璐幫丈夫把妹妹拉下泥潭,顧曼楨失身於祝鴻才,沈世鈞另娶他人,張愛玲給了小說中人物殘酷的結局。

而《東邪西毒》這部電影中一系列人物因為愛而不得而痛苦,這些人物的命運也很慘。


西毒歐陽鋒和東邪黃藥師


電影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張國榮飾演的歐陽鋒的孤獨,張曼玉飾演的歐陽鋒的嫂子的寂寞,以及慕容嫣明明愛黃藥師卻因為愛而不得而買兇殺人,故意自欺欺人。我感覺這部電影武俠就是個幌子,其實是講愛情和孤獨的。講人與人之間不能互相理解的,講你愛的人不能剛好愛你並且和你在一起,講執著於過去的人的痛苦,講求不得、放不下的人的痛苦。

王家衛似乎不喜歡金庸寫的愛情,更喜歡張愛玲筆下的愛情,因為電影中相愛卻互相傷害,相愛卻又不能好好的在一起的愛情顯然是更接近張愛玲式的,而非金庸式的。大概《東邪西毒》裡的人物的不會處理感情問題就是王家衛對生活的觀察,對人與人交往的理解吧。這部電影我讀出來的意思是愛情短暫的使人甜蜜,深遠持久的使人痛苦,只有不如意和孤獨是永恆的,完美的結局基本不存在。

不得不佩服王家衛與眾不同的思考能力,將張愛玲和金庸結合,並發揮王家衛獨特的想像力,華語影壇多了一部有意思的武俠電影,王家衛很有創意!

其實王家衛的電影好看在電影的氛圍和給你的感覺,故事情節、臺詞什麼的不用太糾結,電影《東邪西毒》中最好看的就是人物那種孤獨感、悲傷感、文藝的表情還有復古耐看的電影色系,反正我是這麼覺得的。太喜歡這部電影了,感覺解釋也是一種破壞,破壞了作品本身的完整性和完美。喜歡一部電影就是一種感覺,一種心情,就像喜歡一個人一樣,沒有原因,說不出具體的原因。

西毒歐陽鋒


王家衛受張愛玲的影響,電影《東邪西毒》中的愛情不同於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中的愛情,這點很有意思,不是嗎?

王家衛想到了用《半生緣》的角度去拍武俠電影,令人大感意外,但細思這部電影和張愛玲的作品,王家衛說的的確是實話,的確在情理之中,幸好有了張愛玲和金庸,也幸好有了會思考的王家衛,才有了這部將張愛玲和金庸結合的東邪西毒這部電影。

你喜歡王家衛的《東邪西毒》這部電影嗎?

相關焦點

  • 當王家衛遇上了張愛玲和金庸,就有了東邪西毒這部電影 上
    東邪西毒這部電影並非原封不動照搬金庸的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電影改編了很多,為什麼呢?原來是王家衛想用《半生緣》的角度去拍武俠電影,王家衛想知道金庸跟張愛玲在一起會怎麼樣?《張愛玲私語錄》一書中有記錄這件事,我當時看了非常驚訝,沒想到王家衛居然和張愛玲有聯繫。王家衛應該挺欣賞張愛玲的作品的,不然不會想拍張愛玲的小說《半生緣》。
  • 淺析王家衛的《東邪西毒》之回憶
    王家衛的《東邪西毒》,這部電影說是改編自金庸先生的《射鵰英雄傳》,但除了人物和姓名之外,這部電影和原著幾乎沒有什麼關係;很多人說看不懂這部電影到底要講的是什麼?老實說,電影中就「回憶」這一主題令我印象深刻,而《東邪西毒》的經典之處在於,王家衛挪用了金庸先生的故事以及武俠片的形式,上演了他一以貫之的主題—回憶。在電影開始時我們可以看到,佛經有云:旗未動,風也未吹,是人的心自己在動;便明白指出了世界源於人心之變現,也因此王家衛得以用「回憶」來重新講述整個金庸故事,並且呈現為極度凌亂、跳躍的形式。
  • 《東邪西毒》這大概是,最不像金庸武俠的電影了
    《東邪西毒》這部劇,與其說是講童話故事的,不如說是講心態的,通常人來看,心態只有用表述來描述,但是,當王家衛把心態根據講童話故事的方式展現出去的那時候,猛地才發覺,原先各種各樣味道早就顯而易見。看《東邪西毒》的那時候,我腦中竟然想起的是這首詩,或許,影片所需轉達的詩意和這首詩有某類類似,塵歸塵,土歸土,彼此終歸變成了過路人,那又何苦擔心沒放,索性就用心的愛一次自個吧。
  • 1995年,張愛玲去世前兩個月,給王家衛寫了一封信
    2009年,在《東邪西毒終極版》上映之時,王家衛曾經與觀眾有過一場對話,對於這部意識流的武俠作品,他透露當年在創作之時,受到過張愛玲《半生緣》的啟發。我覺得古裝不是武俠,只不過是一個外殼,裡面的內容跟現在有關係。」至於如何在武俠片中融入這種現代觀,他想到了《半生緣》,「武俠電影到最後都是在講誰的武功最高,我認為這不是最重要的。他們也會有感情生活,於是我就想用《半生緣》的角度去拍武俠電影。金庸跟張愛玲在一起會怎麼樣?」
  • 幕後 | 不一樣的武俠電影——《東邪西毒》
    主演之一梁朝偉曾評價說:「我想每個中國導演都會想拍一部武俠片,這是每個中國導演都渴望的事情,王家衛有自己的風格。」那這部在所有金庸影視劇作品裡,風格最獨特的《東邪西毒》,它的背後又曾發生過哪些特別的故事呢?
  • 《射鵰英雄傳》6個主角《東邪西毒》偏偏選歐陽鋒、黃藥師 王家衛...
    記者洪文/綜合報導 改編自金庸《射鵰英雄傳》筆下六個知名人物的情愛糾葛,製作出電影《東邪西毒》,導演王家衛以特殊敘事方式、攝影與剪接技巧,獲得威尼斯影展最佳男主角與最佳攝影等多個國際獎項殊榮。
  • 張國榮《東邪西毒》看懂已是不惑年
    導語:《東邪西毒》是由王家衛執導的眾多晦澀難懂的電影中的其中一部。影片演員陣容強大,拍攝的風景迷人,題材又取自金庸。一部看似眾星雲集武俠大片卻只是一個王氏愛情。它到底是武俠片,還是文藝片?不一樣的人生不一樣的世界。
  • 小言金庸5 王言:東邪、西毒真的很曖昧!
    東邪西毒之間到底有什麼感情糾葛聽王言講述東邪、西毒真的很曖昧!:這個手法普天之下只有東邪和西毒兩人會。你們仨的鬥地主牌局就是不帶東邪和西毒玩兒是吧!        從實力上講,東邪西毒在武林中依然享有超然地位,但是全真教-丐幫-大理國的攻守同盟顯然是把他們邊緣化了。
  • 張國榮的電影生命《東邪西毒》(1)
    那是某一年的春節,電視臺在春節聯歡會之後安排了這部電影。我在電視報的預告中看見了它,於是我守著電視機一直等到凌晨。能夠叫一個人耐心地無止境地等待下去的,一定是十分深刻的迷戀。我是一個電影迷,港片迷,王家衛迷,張國榮迷,和金庸迷。金庸迷就是讀了金庸的所有作品,對有關金庸的一切都感興趣。但是看過《東邪西毒》之後我發現一件事:並不是名字與金庸有關,內容就與金庸有關。
  • 26年前,王家衛《東邪西毒》底片被毀,沒想到經典重映還是經典
    《東邪西毒》是由王家衛執導,洪金寶擔任動作指導的武術電影,這部作品更是集結了張國榮、林青霞、梁家輝、張曼玉、梁朝偉、劉嘉玲、張學友、楊採妮等人。首次上線是在1994年9月17日中國香港。這部作品改編自金庸的《射鵰英雄傳》,但是主要講述的角色是歐陽鋒、黃藥師、大嫂、洪七等人的故事。
  • 最好不要看懂《東邪西毒》
    但其中最另類的改編,還屬王家衛版的電影《東邪西毒》(1994)。如今回想起這部《東邪西毒》,我又看了兩遍,發覺這部電影的珍貴之處是在於講遍了所有人的人生,而「你總會找到你自己」。《東邪西毒》(1994)便是做到了後者的作者電影,成為小說原著的姐妹篇,甚至一度被解讀為這是《射鵰英雄傳》的前傳。
  • 王家衛拍《東邪西毒》延期,劉鎮偉沒有劇本27天拍完《東成西就》
    搖晃的鏡頭,濃濃港式風味的色調,越品越有滋味的臺詞都是獨屬於王家衛電影宇宙的視聽盛宴。》和《東成西就》兩部電影一定不陌生。一部是文藝片,一部是喜劇片,同樣的陣容,相似的名字,同樣是關於金庸先生《射鵰英雄傳》的劇情。很難不讓人對兩部電影的關係產生好奇。《東邪西毒》講述了歐陽鋒在戀人賭氣嫁給哥哥的當天,默然離開了白駝山,走進沙漠當上了一位殺手中介。在這個小鎮裡,每當他與好友黃藥師飲酒聊天時都發現,他根本無法像想像中的那樣忘記在白駝山的故事。片中的每一個角色都有自己的秘密,自己的往事。
  • 《東邪西毒》:莫回頭
    (本文載於《虹膜》10月下,第4期)註:本篇影評僅針對此片原始粵語版寫作。反觀《宗師》,王家衛利用高速攝影和構成式剪輯(constructive editing),放大了那些「宗師」的招式。開拳、口訣、交手、收拳,處處精緻,滴水不漏。可以說,王家衛是用對待文化遺產一樣的態度去拍攝那些打戲。更為重要的是,葉問對宮二、宮二對馬三,這兩場打戲完完全全地與人物弧線和敘事張力結合在一起。1992年12月,王家衛帶著一幫香港明星來到陝西榆林,開拍《東邪西毒》。
  • 王家衛《東邪西毒》∣如夢人生芳心碎,空對落花我淚垂
    《東邪西毒》,我16歲的時候完全看不懂,23歲時依然看不懂,28歲時還是很懵懂......被直接剁碎的故事,隱秘而晦澀的獨白。光、影、樹、鳥籠、沙漠、禿山、海水,不斷變換的空鏡,怎麼找也找不到傳統中「東邪西毒」的樣子,完完全全地打破了我對電影的認知。
  • 《東成西就》對比《東邪西毒》,電影的好壞究竟誰說了算
    在1994年,香港上映了一部由金庸武俠改編的藝術電影《東邪西毒》,這部影片由香港傑出的電影大師王家衛執導。雖然香港素有「東方好萊塢」的美譽,但是因為整個行業的價值導向,和整個社會紙醉金迷的價值觀,所以在香港影壇,敢於拍攝藝術電影的導演屈指可數,而勇於投資藝術電影的老闆則更是鳳毛麟角。
  • 熱天炒冷飯,繼續東邪,繼續西毒,以及一些胡扯 | 電影冷知識
    王家衛拍攝《東邪西毒》,直接原因是徐克的新派武俠片《東方不敗》大紅。在資本的鼓勵下,王家衛也想坐個順風車,按現在的話來說,《東邪西毒》是一部「跟風」之作。當時電影預算4000萬,結果王家衛折騰了近兩年,拿出一部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東邪西毒》,王家衛把古龍、西部片、功夫全都燴到了一個鍋裡,金庸的原著只提供了人名兒,你說它什麼都行,但就不是一部「正經」的武俠片。
  • 從無法忍受到反覆咂摸:感受王家衛《東邪西毒》多樣滋味
    現在想來,《東邪西毒》很可能是書生看的第一部王家衛電影,看完驚覺,原來很多人的QQ狀態裡的文字,都是王家衛電影裡的臺詞呀。附帶的好處是,能鑑定誰在盜用王家衛臺詞在QQ空間裡裝B。3.真正試著去理解《東邪西毒》,已經是在研究生階段有了點閱片量,有了點研究方向,也有了點生活體驗,看電影也就有了理解電影、分析電影的想法。而且,書生發現,很多時候,導演才是電影質量的保證。
  • 永遠無法超越的東邪西毒和東成西就
    1992年,王家衛帶領著八個頂級大牌明星,來到了內地榆林沙漠拍攝電影《東邪西毒》。等所有演員到了拍攝地點,每個人就只拿到了一頁紙的劇本,而且大家都不知道自己演的是什麼。林青霞心裡沒底,不停地向王家衛要劇本,表示這樣可以更好的揣摩角色,最後王家衛被逼急了給了她劇本。
  • 讀懂了《東邪西毒》中的時間,就讀懂了人生的寂
    1994年,王家衛以金庸小說為藍本創作了武俠巨片《東邪西毒》。該片歷時一年,耗資數千萬,雖然票房慘敗,卻幾乎囊括該年港臺本土電影所有大獎。01《東邪西毒》是金庸小說改編的武俠電影嚒?《東邪西毒》似乎攫取了金庸小說中虛構人物的精粹——取出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四個人物的個性特徵及部分經歷,雜糅其它幾部金庸小說中的人物:以行事毒辣、與嫂子私通生子的西毒歐陽鋒和行事不圉於常理、失去至愛的東邪黃藥師為故事的主角;將《天龍八部》中痴戀的王語嫣與一心復國的慕容複合二為一,變出一個人格分裂、為愛受傷的人物慕容嫣/燕。
  • 文青的片單榜首|看懂了王家衛的東邪西毒,你也就理解了武俠江湖
    由此小說和電影一起欣賞就像是夜宵裡的炸雞啤酒一樣,總是能相得益彰。王家衛在談及拍這部電影的初衷時,他曾說,當時光逝去,他越加發現,留下來的都是美好的東西,雖然他是那麼說的,但是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會有一個感覺,那就是蒼涼。套用了金庸武俠小說的情節,王家衛呈現了一個關於東邪西毒北丐的前傳,他用跳躍的敘事手法講述了這個充斥著刀光劍影的江湖中,這些人物充滿遺憾的愛恨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