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中講了王家衛給張愛玲寄過錄像帶,以及王家衛自稱用《半生緣》的角度去拍武俠電影。這篇文章中我們來看王家衛是如何接受張愛玲式愛情觀的影響。(點擊我的頭像,進入我的主頁,可以看到上篇文章)
東邪西毒群像
金庸的《射鵰英雄傳》只是簡單的說歐陽克是歐陽鋒和嫂子偷情所生,而在電影《東邪西毒》裡王家衛用自己的想像力描述這個歐陽鋒和嫂子的愛情。 同樣黃藥師和桃花的愛情在金庸的小說中也沒有寫,金庸的小說中黃藥師有個桃花島,王家衛就虛構了桃花這個角色,特別的是桃花不是黃藥師的妻子(當然不能是了,因為金庸小說中黃藥師的妻子是馮蘅!),而是盲武士的妻子。
東邪西毒的桃花
盲武士喜歡妻子桃花,但桃花喜歡的卻是黃藥師,慕容嫣也喜歡黃藥師,但黃藥師喜歡的卻是歐陽鋒的嫂子,歐陽鋒的嫂子喜歡歐陽鋒,但卻嫁給了歐陽鋒的哥哥,沒有和歐陽鋒在一起。而因為歐陽鋒愛的女人成為了自己的嫂子,歐陽鋒也不快樂。是不是被我繞暈了,我再整理一下,方便大家理解。
慕容嫣(燕)愛著黃藥師,卻不得;
黃藥師愛著歐陽鋒的嫂子,卻不得;
歐陽峰與他嫂子相互愛著,卻不得;
盲武士愛著妻子桃花,卻至死不得;
桃花以為自己愛著黃藥師,卻不得;
桃花終於明白自己愛的是盲武士,卻不得(桃花明白的時候,丈夫已經死了)。
東邪西毒中的歐陽鋒嫂子
這真是個一長串悲傷的故事。電影呈現了兩個永恆的難題:你愛的人不愛你怎麼辦?兩個相愛的人因故沒能在一起怎麼辦?這千古難題,無人能解,「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困擾人千萬年了,解決方法可能是放下,但這是一個知道道理但是做不到的辦法,相當於是無解了。所以千萬年來男男女女們一直為此感到深深的苦惱。
慕容嫣
《東邪西毒》這部影片裡沒有人的回憶不是不無奈的,沒有人的愛情是圓滿的,沒有人有幸福的結局,這和張愛玲小說中人物的結局相似,這差不多是是張愛玲的愛情觀。 張愛玲筆下的人物的愛情歷經百轉千回也難以圓滿,基本上沒有大團圓結局,除了《傾城之戀》的白流蘇和範柳原在一起了,可是他們二人結婚後反而不如戀愛時感情好和互相理解,到底不是真正的圓滿結局。
歐陽鋒和盲武士
王家衛說「用《半生緣》的角度去拍武俠電影」,先看看張愛玲的小說《半生緣》講了什麼,《半生緣》中的顧曼楨和沈世鈞儘管相愛,最後卻沒有在一起,曼楨只能無奈的感嘆「世鈞,我們回不去了」。姐姐顧曼璐幫丈夫把妹妹拉下泥潭,顧曼楨失身於祝鴻才,沈世鈞另娶他人,張愛玲給了小說中人物殘酷的結局。
而《東邪西毒》這部電影中一系列人物因為愛而不得而痛苦,這些人物的命運也很慘。
西毒歐陽鋒和東邪黃藥師
電影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張國榮飾演的歐陽鋒的孤獨,張曼玉飾演的歐陽鋒的嫂子的寂寞,以及慕容嫣明明愛黃藥師卻因為愛而不得而買兇殺人,故意自欺欺人。我感覺這部電影武俠就是個幌子,其實是講愛情和孤獨的。講人與人之間不能互相理解的,講你愛的人不能剛好愛你並且和你在一起,講執著於過去的人的痛苦,講求不得、放不下的人的痛苦。
王家衛似乎不喜歡金庸寫的愛情,更喜歡張愛玲筆下的愛情,因為電影中相愛卻互相傷害,相愛卻又不能好好的在一起的愛情顯然是更接近張愛玲式的,而非金庸式的。大概《東邪西毒》裡的人物的不會處理感情問題就是王家衛對生活的觀察,對人與人交往的理解吧。這部電影我讀出來的意思是愛情短暫的使人甜蜜,深遠持久的使人痛苦,只有不如意和孤獨是永恆的,完美的結局基本不存在。
不得不佩服王家衛與眾不同的思考能力,將張愛玲和金庸結合,並發揮王家衛獨特的想像力,華語影壇多了一部有意思的武俠電影,王家衛很有創意!
其實王家衛的電影好看在電影的氛圍和給你的感覺,故事情節、臺詞什麼的不用太糾結,電影《東邪西毒》中最好看的就是人物那種孤獨感、悲傷感、文藝的表情還有復古耐看的電影色系,反正我是這麼覺得的。太喜歡這部電影了,感覺解釋也是一種破壞,破壞了作品本身的完整性和完美。喜歡一部電影就是一種感覺,一種心情,就像喜歡一個人一樣,沒有原因,說不出具體的原因。
西毒歐陽鋒
王家衛受張愛玲的影響,電影《東邪西毒》中的愛情不同於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中的愛情,這點很有意思,不是嗎?
王家衛想到了用《半生緣》的角度去拍武俠電影,令人大感意外,但細思這部電影和張愛玲的作品,王家衛說的的確是實話,的確在情理之中,幸好有了張愛玲和金庸,也幸好有了會思考的王家衛,才有了這部將張愛玲和金庸結合的東邪西毒這部電影。
你喜歡王家衛的《東邪西毒》這部電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