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蘇青米娜:「從獵奇走向真摯,做有生命和靈魂的電影」

2020-12-27 澎湃新聞

導演蘇青米娜:「從獵奇走向真摯,做有生命和靈魂的電影」

2020-08-19 14: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蘇青、米娜導演作為駐地的第一批嘉賓,於5月11日至13日在懷柔擦石匠與導演們進行了為期三天的交流。在這三天裡,蘇青、米娜導演與駐留的導演和廬舍團隊一起觀看了他們之前拍攝的作品,並針對每位女性電影人的作品,展開了一對一的交流。作為具有多年創作經驗的導演,蘇青米娜與大家分享了許多「乾貨」。

(蘇青、米娜導演與大家交談)

米娜導演給創作者的建議

如果影片是從提出一個問題開始,會容易很著急地想找到答案,但其實更重要的是去了解拍攝的對象,他們所處的真實世界。需要創作者去洞察、去理解人生,從好奇深入到理解的層面。從一個獵奇的角度開始不是問題,只要走深了,即使有時會覺得有點偏離題,但是裡面如果有很多真摯的東西,讓人看進去了,就會被打動。盡善盡美的電影是很少的,對生命和靈魂有敬意,很真誠,那作為一個作品就已經立得住了。

蘇青、米娜導演為大家播放《手語時代》

紀錄片中面臨多個人物的情況,也可以用事件、時間、情緒去做靈活連接。節奏導向,音樂式的連貫,不需要把前因後果交代得特別清楚,那樣就太「緊」,還是回到自己對事情的認知,不斷回到最關鍵的那個問題——你看到什麼和打動你的是什麼?一方面是素材拍到了什麼,一方面是創作者認為重要的表達是什麼。利用紀錄片的線性特點,不斷產生流變、積累,把層次拉開,把現實拉開,讓自己真正內心的東西展現出來。

到了剪輯臺上,就可以讓素材自己去引導,反而能超越創作者原來設置的出發點,去得到更多的東西,更有生命力。把電影這樣一個短的旅程,變成一段人生的長旅程。讓人一下感覺到有一個通道,譁得一下回到自己的人生。如果影片裡有這樣的東西,會很動人。

野蠻生長的業餘影像是非常有生命力的。那些不拘一格,非常不一樣的東西,是很難得和寶貴的,但我們不能因此把業餘影像同時存在的一些問題也保留下來。影像專業上的功課還是需要做,比如影片的節奏把控、聲音設計,甚至每一個鏡頭的剪輯時長,為什麼這裡要多一秒那裡要少一秒等等,這些看似都是細節,其實都是提升影片整體感受非常重要的東西。

創作者都是在成長的,不要害怕否定自己,到這來就是逼著自己面對,自己一個人悶頭剪輯很多地方可能就下不去手,但剪輯這個事就是特別需要第二雙眼,能有一個或多個更客觀和多元的角度去看待,這些都是可以通過在「廬舍之春」與他人去建立合作達成。

(駐留人員和蘇青、米娜導演在懷柔鄉間的傍晚閒談電影創作)

蘇青導演給創作者的建議

在持續性的紀錄片拍攝時,導演內心得有一本帳,記下那些一定會用到的主幹內容,攢到最後覺得帳本上大的主幹段落差不多夠了,可以撐住一個完整表達的影片了,那拍攝就可以告一段落了。之後隨便怎麼剪,那幾個段落是跑不掉的,剩下的就是怎麼組合讓表達更有效。

影片在進入後期剪輯時,導演需要先忘掉自己拍的特別滿意的鏡頭,去設想自己是一個觀眾,或是一個沒有看過素材的剪輯師,去重新看這些拍好的鏡頭,這樣才能打破導演的自我審查,才會挖掘到更多有用的素材。所以有人說導演拍完了,別急著剪,先放一會兒。

(蘇青、米娜導演與姬京璐一對一交流)

如果創作者想做的是自我很強烈的作品,建議可以做得更強烈、更徹底,把自己的內心特別真實甚至於殘酷的東西表達出來,做到極致,那也是很打動人的。

創作紀錄片,蘇青曾經這樣思考過:「能不能把那些人們都認為是最「好看」的畫面都給去掉,那個剩下的東西,會不會才是人們能安安靜靜去看、去感受和思考的呢」

創作的時候不要被命題給捆死了,也不用急於把所有信息都講得清楚明白,確實是不能跑題,也需要完整的敘事表達,但電影不僅僅是那樣的。電影實際上呈現出來的是一個感官的東西,一個立體的圖景。觀眾從第一秒看到最後一秒,形成的是一個整體的感受,而不會去記住抽象的觀念、概念,或具體的時間順序、事件脈絡等等,重要的是觀眾在看完整個影片後,會自然地聯想到更深刻或更廣闊的人生、生命的東西。影片看的是餘味。

(蘇青導演)

蘇青,出生於內蒙古,現居北京。1998年到2002年間,作為導演就職於重慶電視臺和中國中央電視臺,這期間發行於海外的作品有電視劇《中國文物》,系列紀錄片《中國人的故事》等作品。其中,以人物為主體的紀錄片《生命之歌》獲得中國優秀電視節目製作者星光獎。2002年成為獨立紀錄片導演及製片人,作品有《白塔》、《手語時代》、《老唐》、《梧桐樹》等。

(米娜導演)

米娜,出生於重慶,現居北京,獨立紀錄片導演。北京服裝學院服裝設計學士學位取得後,於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研究生畢業。2002年開始於蘇青一起創作紀錄片《白塔》、《手語時代》、《老唐》、《梧桐樹》等。

(晨練之肢體解放)

(蘇青導演為大家做燜面)

原標題:《紀錄片導演蘇青米娜:「從獵奇走向真摯,做有生命和靈魂的電影」》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紀錄片,對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蘇青 米娜:19年,在無聲世界拍電影和開餐廳
    蘇青就想著不如憑藉一己之力做點事吧。有了這個想法,蘇青和米娜便一起開始工作:蓋房、種樹、裝修、設計菜單、聯繫採購、招聘聾人服務員、培訓員工,事事親力親為,一點點打造起米娜餐廳這個小小的烏託邦。經過幾年,餐廳經營步入正軌,聾人服務的模式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而新鮮的食材、獨特的手工製作也使米娜餐廳在宋莊廣受歡迎。
  • 米娜的故事|電影推薦|高分電影|必看電影|電影資源|電影種子|百度雲網盤|電影種子磁連結|在線觀看
    No.1 娜的故事 Mina Tannenbaum (1994)導演
  • 盤點女導演和她們的紀錄片
    郭小櫓導演的紀錄片《曾經的無產者》和《潛入肉體的城市》寫作方面,她著有小說《芬芳的37°2》、《我心中的石頭鎮》、《戀人版中英詞典》、《青春,飢不擇食》、《饕餮青春的二十個瞬間》、《昔日東方》等,電影小說集《我媽媽的男朋友是誰》,散文集《夢中或不是夢中的飛行》,電影文集《電影地圖》和《電影理論筆記》等。
  • 上海網紅熊爪背後的故事火了,但更感人的還有北京宋莊的「米娜」
    他們的生活有哪些不便,他們的戀愛對象該如何選擇,面對社會帶來的不同眼光他們又該怎樣對待……這種種的一切,顯得那麼陌生。直到蘇青和米娜的出現,這些隱匿在人群中的特殊群體,才漸漸被我們所熟知。他們給社會帶來了第一部由聾啞人自述的「手創歷史」紀錄片——《手語時代》。
  • 蘇青:與其少女感 不如少女心
    「其實我也想過嘗試拍電影」蘇青對包貝爾說。「那你為之做過什麼努力?」「沒有」蘇青遺憾地搖搖頭。「當初你拍電視劇的時候,跑過組也送過資料,爭取一切機會,為什麼電影不這麼做呢?」蘇青在旅途中拍了一些有紀念意義的照片,經紀團隊覺得很有意思,就為她量身定做了這一款極限挑戰類的微綜藝—— 《不如冒險》,這就是蘇青說的「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團隊小夥伴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後來陸續吸引到了導演加盟、平臺支持。敲定的過程很迅速,從正式啟動到去泰國看景、拍攝,總共不到一個月時間。現在回想起來,蘇青還是覺得不可思議,「從未曾在我意料之內的事情,但就這樣發生了。」
  • 電影《冰凍靈魂》男主參加神秘實驗,抽出百分之95的靈魂!
    大家好,我是聰明可愛還很汙的嫦娥,今天給大家講了一個男子把自己的靈魂抽了出來的故事。保羅是一位著名的劇團演員,最近他的工作壓力太大,精神處於崩潰邊緣,保羅無意間看到了一則報導,上面寫著有一家公司可以抽出客戶的靈魂,並把它們保存起來。
  • 【員工習作】《勇敢的米娜》觀後感
    觀看完《勇敢的米娜》這部電影,讓我受益匪淺,從中不僅感受到了新疆各族人民親如一家的深厚情誼,新疆歌舞藝術的魅力,還體會到了黨中央和國家對新疆發展的大力支持和堅強領導,以及新疆青年人建設新疆、發展新疆的責任與擔當。
  • 流年追思張愛玲和蘇青
    在1949年秋天出版的《續結婚十年》中,她以「談維明」來影射胡蘭成。以蘇青一向為人直爽、口無遮攔的個性來看,《結婚十年》乃至《續結婚十年》都是她的人生實錄。這個談維明「當過什麼次長,也做過什麼報館的社長」,「他雖然長得不好看,又不肯修飾,然而卻有一種令人崇拜的風度。他是一個好的宣傳家,當時我被說得死心塌地地佩服他了,我說他是一個宣傳家,那是五分鐘以後才發覺的,唉,我竟不由自主地投入了他的懷抱」。
  • 蘇青
    蘇青瀟灑的打了一記響指。「服務員,買單。」立刻就有服務員走過來,面上是公式化的熱情笑容,聲音倒是十分甜美。「一共三百八十七塊錢。」蘇青點零頭,伸手指了指剛才莊玉蘭用過的筷子和茶杯。「麻煩,將這兩件的價格也算進去,這兩件東西我買了。」
  • 鬥魚米娜自曝有男友,做主播期間有偷偷談戀愛,直言「問心無愧」
    12月11日凌晨,鬥魚舞蹈女主播米娜有些狀態不佳,在直播間和粉絲們談心暢聊。她有講到或許她的直播風格,讓很多網友可能對她有一種錯覺,其實她真實的樣子並非網絡中說的那樣。她講述其實自己從小就沒有什麼朋友,因此導致自己有了一種總是想討好別人的心態。在上初中之前,自己都是屬於那種被欺負的角色,直到長大一點才結交了一些朋友,但是她還是保持著總喜歡去討好別人的思想。在做主播之後的她,每天也是想著怎麼去討好粉絲,讓大家開心一點。
  • 《花木蘭》口碑崩塌 獵奇中國文化是迪士尼最大失誤
    文/夢裡詩書對中國文化簡單粗暴的元素堆砌,強行嫁接歐美女權的胡編亂造,都使《花木蘭》這樣一個在中國家喻戶曉的文學經典,被迪士尼拍成了一部不倫不類的獵奇庸作,當一群東方面孔在你面前演繹著一個西方童話,其浮誇造作的表演所帶來的只有水土不服的尷尬。
  • 蘇青:一個大膽談性的女作家
    張愛玲和蘇青不然,她們相惜相知,彼此提攜。張愛玲在《我看蘇青》中說「我想我喜歡她過於她喜歡我」,還有「即使從純粹自私的觀點看來,我也願意有蘇青一個人存在,願意她多寫,願意有許多人知道她的好處,因為,低估了蘇青的文章的價值,就是低估了現在的文化水準。
  • 第六代導演:獵奇中國,迎合西方?
    中國有太多的電影導演與電影編劇受到了《黃土地》的影響,且表現在他們的作品之中,但85級地這篇文章則唱出了反調——正如,過去第五代導演把批判地鋒芒對準第四代導演一樣,第五代導演也成為了第六代導演們集體批判地對象。
  • 米娜!
    我必須給紳士們獻上真正的高質量妹子了,所以本期推薦的正妹是——米娜!米娜꿀민아(최소미),韓國afreeca直播平臺的知名女主播,因為身材火爆,容貌精緻而走紅韓國網絡。不過目前米娜貌似不再做女主播了,而是當起了專業模特,所以想要看她直播的紳士可能有敗興而歸了!
  • 永別新浪潮電影教母,她用骨子裡的浪漫和真摯成為永恆
    直到作為攝影師的她結識了一批演員和導演朋友,電影才成為她生命中的一部分,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或許也因為她認識了自己的丈夫,著名導演雅克·德米。瓦爾達和雅克·德米可能是法國新浪潮一代最重要的情侶電影人,他們的關係是1960年代愛情樣式的模範,既自由又甜蜜,是真正意義上的靈魂伴侶。
  • 蘇青告別爾晴
    這個「花瓶」泛指一切只需要展示女性美麗、善良、單純,而不太需要演技和變化的角色。但蘇青心裡明白,即便選擇做一隻花瓶也是不穩妥的。「年齡在那裡擺著,也不可能永遠演少女。」蘇青今年29歲。19歲藝考失敗之後,毅然放棄民歌專業。揣著2000塊錢,隻身從老家湖南來到北京,做自己心心念念的影視演員。
  • 生命之美 蕭邦和靈魂暗夜
    影片是關於兩個彈蕭邦的人的故事——一個日本女孩和一個西方男孩。日本女孩遭遇海嘯失去了很多親朋好友,而西方男孩在大學一年級的時候突然被發現腦腫瘤,手術恢復之後右手再也不能彈琴。兩個遠在地球兩端的互不認識的人,卻同樣因為一個一百多年前寫下這些音符的人激發了活下去的願望——那就是蕭邦。當我們經歷打擊和生命的創痛之後,有那麼一段時間,我們叫做「靈魂暗夜」。
  • 柳雲龍被提問,下次是否還會和蘇青合作,巧妙回答讓人驚嘆!
    柳雲龍被提問,下次是否還會和蘇青合作,巧妙回答讓人驚嘆!近日,《勝算》這部懸疑電視劇算是引爆了觀眾對夏日的熱度,成功帶動了一波探案熱潮。而這主要歸功於電視劇情的撲朔迷離和演員對角色所塑造的成功。其中這部電視劇中的主演柳雲龍和蘇青有著不小的功勞,兩人的對話也是十分詼諧幽默,讓整個劇情變得極其輕鬆愉快,所以這部電視劇才會如此成功。雖然在一些方面劇情沒有《風箏》那樣精彩,但是如果你知道幕後的花絮以後,相信你會理解導演的良苦用心!因為這部電視劇題材的特殊性,在拍攝完以後,需要經過很長時間的審核,並且在有一些不對的地方需要經過刪減,這才能正式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