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過後,開始數「九寒」,記得吃這5種傳統美食,驅寒暖胃又解饞

2020-12-24 水墨尚食

冬至過後,開始數「九寒」,記得吃這5種傳統美食,驅寒暖胃又解饞,大家好,我是水墨尚食,大雪剛過,冬至又來,今天給大家分享冬至該吃的傳統美食。

不知不覺又到一年尾,收穫年齡,敗給了時間,轉眼就到了冬至,冬至後會進入一年當中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到了「數九寒天」的時候,冬至是二十四節氣的倒數第二個,是冬季當中的大節日,被稱為冬至節,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每逢時節,怎可少了美食的陪伴,冬至後,一般地方都有吃傳統美食的風俗習慣,這些是老輩人留下的寶貴飲食財富,老輩傳統不能忘。

冬至後,每個地方風俗習慣不同,飲食也會有所不同,一般北方人到了冬至有吃餃子的習慣,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在北方逢年過節都離不開餃子,但是到了冬至更是餃子的專場,而南方人除了餃子,還會吃糯米丸子、湯圓,其寓意就是團圓,老輩人在根據時節做美食時,不僅要考慮節氣的特點,調製的味道,還要想到美好的寓意,冬至過後,開始數「九寒」,記得吃這5種傳統美食,驅寒暖胃又解饞

1.餃子

餃子在時節美食中地位是扛把子,不論是逢年過節,大小時節都會看到水餃,這不僅是北方人的喜好,南方人一樣喜歡。餃子這麼受眾人喜愛,就是因為既可以為葷,也可以為素,雞鴨魚肉,蘿蔔白菜等皆可做餃子餡,所以可以滿足不同人的喜好,吃起來鮮香味美,讓人舒暢無比,因其形如元寶,有「招財進寶」之意,還代表著吉祥如意。

2.湯圓

北方的餃子,南方的湯圓,從其名字就可以看出寓意的美好,代表著闔家團圓,幸福圓滿。現在做湯圓簡單了,直接買糯米麵就可以,記得小時候,長輩做湯圓都是把糯米浸泡好,然後用石磨磨出漿糊,然後倒入盆子中,蓋上一層布,上面放著厚厚一層草木灰把漿中水分吸乾,第二天早晨起來把布拿來,就可以用半乾半溼糯米麵做湯圓了,真是滿滿的回憶啊!

3.餈粑

每年到了這個時候,我們這裡就有打餈粑的風俗習慣,一是為了備糧過個豐盛年,二是可以給親朋好友送點嘗嘗鮮,現在打餈粑都是機器打了,感覺少了那份味,以前都是人工打,把糯米蒸好後,放入石臼中用粗木棍不停踹,所以我們這裡也叫踹餈粑,每次打餈粑都會請隔壁左右幫忙,因為這是個力氣活,人多輪流上才能踹好,把蒸熟的糯米踹到黏糊柔韌的狀態,再用手整成圓形,晾乾後再用水泡著存放,一般可以吃到真月十五以後。

4.年糕

年糕是很多地方到了冬至後會做的美食,有的地方認為年糕就是餈粑,其實不對,年糕雖然和餈粑都是用糯米做出來的,但是做法,口感上還是有區別的,年糕是糯米麵加水後蒸熟,口感細膩,而餈粑是糯米蒸熟後踹打成泥狀再整形而成,口感會粗糙點,年糕既可以蒸、炸,也可以炒,其寓意就是年年高。

5.肉圓

民間素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所以冬至也稱「冬至節」,我們這裡到了冬至後就會做些丸子,不論是在家宴還是招待客人的酒席上是必有的一道菜,不僅好看好吃,關鍵寓意好,團團圓圓。一般肉丸可以做豬肉丸子、牛肉丸子、魚丸子等,既可以作為一碗菜,也可以下火鍋,而小時候最多的是當嘴空零食。

水墨話語

冬至過後,晝短夜長,也到一年中最冷時候,大家除了禦寒保暖,在飲食上也要記得順應時節而調整,冬至後,這5種傳統美食不要忘記給家人吃,都是老輩人根據時節為我們留下的傳統美食,是老輩人智慧的結晶,不僅好吃,還有美好的寓意。

我是水墨尚食,一個愛美食愛分享之人,想了解更多美食知識以及製作技巧,就關注我吧!歡迎評論、留言、轉發,一起探討學習,今天的美食就分享到這裡了,最後,感謝閱讀。

相關焦點

  • 明日冬至,記得給家人吃這道傳統美食,順應節氣,溫暖過冬
    明日冬至,記得給家人吃這道傳統美食,順應節氣,溫暖過冬。12月21日就是今年的冬至節氣,二十四節氣當中重要的一個節氣,也是我國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當天,由於太陽光南行,轉折點向北半球傾斜,因而是一年當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隨著冬至的到來,氣溫的下降,即將進入真正的寒冬,民間也開始用「數九」來計算寒天。
  • 冬至別光吃餃子!下面這5種傳統美食別忘了吃,營養美味還不貴
    冬至大於年!相信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朋友的家鄉,這種說法不在少數吧!冬至源於漢代,盛於唐宋,並相傳至今。之所以冬至這個節氣很重要,不僅是因為冬至過後,才是真正寒冬的到來!也是因為民間由此開始「數九」計算寒天!
  • 冬至將至,這道冬日進補湯常給家人喝,鮮香營養,驅寒又暖胃
    喜歡美食的朋友們,歡迎關注我。導語:冬至將至,我常給家人喝這道冬日進補湯,鮮香營養,驅寒又暖胃冬至節氣,各地有吃不同食物的習俗,其中不乏有餃子、麵條、湯等,我家每年除了要吃餃子,還會煮一鍋湯,其實湯並非一定要肉湯,用健康的食材做搭配,煮的湯營養美味,亦可滋補,雞蛋菌菇湯便是不錯的選擇,用新鮮的菌菇和雞蛋搭配,湯異常鮮美,一碗下肚可以驅寒暖胃
  • 冬至,多給家裡人吃這「4紅」,驅寒又暖胃,寓意團團圓圓!
    今日冬至大家應該都知道吧,這可是二十四個節氣裡最重要的節氣,所以大家今天的飲食可別太馬虎哦!大家小時候學過地理的應該都知道,冬至日是一年裡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而過完這冬至之後,也就意味著冬季最冷的時節也就馬上要降臨了,所以,為了禦寒,大家可要多吃些高蛋白、高營養的食物才行,小編提議,大家不妨多吃吃一些紅色的食物來滋補身體,尤其是女性更要多吃。冬至到,多給家裡人吃這「4紅」,驅寒又暖胃,寓意團團圓圓!
  • 天冷女人要多吃它,滿滿膠原蛋白又驅寒,一次燉一鍋,比吃補品強
    其實過完冬至後,才算真正意義上進入了「數久寒天」。老家有句俗話說得好: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即是冬至後往後數,每九天是一九,最冷的就是三九四九的時段。所以今年最冷的時候還在後面。天冷的時候,一部分人容易手腳冰冷,即便穿得很厚,包裹得很嚴,手腳也都不熱乎。所以大家平時除了做好外部保暖外,別忘多吃一些熱乎溫補的食物,暖一暖胃。
  • 冬至大如年,8道傳統美食記得吃,順時而食的老智慧,美味寓意好
    俗話說,「冬至大如年」,冬至是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數九寒天,有關冬至吃什麼,自古至今已逐漸成為約定俗成的事。儘管各地的習俗有所差別,但是「補冬」的意義是基本一樣的,都是為了溫暖身體、驅走嚴寒,而且有美好的寓意。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適合冬至吃的傳統食物有哪些。
  • 冬至夜,別忘了吃這三道傳統美食,漏了可惜
    古詩云:「冬至陰陽天機,節起數九寒天......醫聖食療餃子,古韻悠長綿延,萌陽之湧浮現,冬藏顧盼春冉!」意思為冬至後天地間陽氣慢慢生發,萬物開始從秋冬的衰敗轉為生長。將冬至節令喻為年的說法,凸顯冬至在節氣上的重要性。「民以食為天」,節氣的餐桌有不同,傳統的食物不能丟,北方的餃子,南方的糰子,武漢的湯,哪一個是你家鄉的冬至傳統美食?
  • 明日冬至,這幾種美食不能錯過,古話說:有吃是冬至夜不吃凍一夜
    明日冬至,這幾種美食不能錯過,古話說:有吃是冬至夜,不吃凍一夜。時間過得飛快,明天就是冬至日了,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民間素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這天,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日,並且緯度越高,白晝越短,黑夜越長。
  • 今日小寒,適合包羊肉餡餃子吃,3種蔬菜搭配,驅寒暖胃又進補
    今日小寒,適合包羊肉餡餃子吃,3種蔬菜搭配,驅寒暖胃又進補!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二十三個節氣,是冬天的第五個節氣。在我們國家小寒到了,代表著就進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候,有俗語「小寒大寒,無風自寒」,小寒過後的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大寒一過,新一年的節氣就又開始輪迴了。
  • 女人不想手腳冰涼,天冷每天吃5片它,純天然無添加,驅寒又暖胃
    女人不想手腳冰涼,天冷每天吃5片它,純天然無添加,驅寒又暖胃。大家對「寒冬臘月」這個詞應該都不陌生!它指的是一年四季中最冷的三個月,寒月、冬月、臘月,也就是農曆10月、11月和12月。我就是個特別怕冷的人,而且一冷就想吃東西。閨蜜給我推薦了一款既解饞還暖身的小零食,每次嘴饞的時候來兩片,甜中略帶一絲絲辣味,吃完身體變得暖暖的,特舒服。這款小零食就是薑片糖,顧名思義,由生薑和白糖製作而成。生薑是廚房裡的調味品,也是一味很好的中藥材。
  • 冬至到了,多給家人吃羊肉,這3種吃法別錯過,暖身還解饞
    ,多給家人吃羊肉,這3種吃法別錯過的文章。本圖文為二姐美食原創作品,嚴禁轉載與抄襲。如果有美食方面的想法,歡迎大家和我交流!二姐美食,教你做家常美味。  二姐心得之冬至到了,多給家人吃羊肉  馬上就是冬至節氣了,在冬至節氣中要吃暖身還有營養的美味,最能呼應節氣的除了餃子之外,當然就是羊肉了。羊肉營養全面並且低脂低熱量,在天冷的冬季給家人吃羊肉真是不錯的選擇。
  • 冬至過後,記得多吃5種「紅色食品」,營養高熱量足,天冷適合吃
    冬至過後,就進入了數九寒天,此時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時間段,要一直數到「九九」八十一天之後,才會春深日暖、萬物生機盎然。天氣寒冷除了注意增添衣物、做好保暖措施的同時,在飲食方面也要加以調整。老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這個季節適當多吃適合時令的食材,不僅可以為人體提供充足的熱量抵禦寒冬,也能將營養轉化為能量積蓄起來,為身體健康打下堅實的基礎。
  • 明日元旦,記得給家人吃這4種傳統美食,營養美味,寓意團圓健康
    明日元旦,這4種傳統美食別忘了吃,營養美味寓意好,新年團圓健康。明天就是元旦了,時間真快馬上就要進入2021年了,元旦是公曆的1月1日,始稱為「元」;旦,謂「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元旦也被稱為「新年」,在這個元旦的小長假裡,大家有空可以多回家和家人們一起團聚,一家人吃一頓「團圓飯」,和和美美的超幸福。
  • 這魚碰上多貴都買,肉質細嫩養分足,醬燜嘎嘎香,暖胃又驅寒
    這魚碰上多貴都買,肉質細嫩養分足,醬燜嘎嘎香,暖胃又驅寒冬至節氣,三九寒天,正是滋補的好時節。天氣越來越冷了,除了要注意防寒保暖,還要多吃一些溫和滋補的食物。冬季滋補吃什麼?當然是魚啦,一定要吃。冬季吃魚是進補良方,魚肉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高蛋白低脂肪,多吃魚不僅可以補充營養,還能滋潤皮膚,增強抵抗力。魚的類型也有很多種,每個季節可以吃的魚不同,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道冬天再貴也要吃的魚,肉質細嫩養分足,醬燜嘎嘎香,暖胃又驅寒,這魚就是嘎牙子,最適合老人孩子吃。
  • 明日冬至,3種傳統美食記得吃,數九寒天順利過,滋補暖身不怕冷
    冬至,傳統二十節氣中,冬季的第四個節氣,也是冬季最著名的節氣之一。人們最初過冬至是為了慶祝新一年的到來,古人認為從冬至這天開始,天地間的陽氣逐漸變強,是大吉之日。因此會在民間舉行一些祭祀活動,其中自然少不了各種節日美食。我國自古就是一個飲食大國,過節吃什麼一直是關注度很高的話題。
  • 冬至習俗你知多少?細數冬至的傳統習俗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習俗你知多少?細數冬至的傳統習俗 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中秋、春節可能是國人最重視的節日,但在兩廣人的眼裡,冬至卻也是一樣重要的節日,甚至比春節還重要得多,兩廣人有句話叫冬大過年,從此可見冬至在兩廣人心目中的地位.
  • 冬至大如年,吃這6種傳統美食,寓意圓滿又安康,順應時節身體好
    冬至吃什麼?分享6種傳統美食,好吃又好做,溫暖滋補過冬天。從冬至開始,天氣越來越冷,意味著進入了長達81天的「數九寒天」。冬至作為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氣,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在很多地方有冬至吃傳統美食的習俗,寓意圓滿又安康,順應時節身體好。
  • 冬至後,建議女人最好備上它,熬一熬存罐裡,隨喝隨衝,驅寒暖身
    冬至過後,便是數九寒天,願你飲下這最溫柔的一杯暖,將這個冬天過得熱氣騰騰。話說,辦公室的茶水間裡,常年備著一罐東西,據我偷偷觀察,這東西是女同事們的大愛,下午茶的時刻很多人都要去衝上一杯。尤其一到冬天,那罐子總是很快就空了。
  • 冬至來臨,記得吃這番薯丸,美味Q彈真解饞,應季而食好過冬
    今天是農曆冬至節氣,白晝最短的一天。過了冬至這一天,白天會慢慢變長,晚上會慢慢變短。古代的時候冬至也寓意著新生命的開始,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所以在冬至這一天也是非常受重視的。既然是重要節日當然少不了美食,眾所周知,在北方地區都是會吃餃子,在南方地區會吃湯圓,而在其他一些小地方,也有一些特色美食,如福建福清的番薯丸。
  • 冬至前後,女人要多吃這「一紅一白」,驅寒補氣血,體質好不怕冷
    昨天是冬至,不在父母身邊,對於這些節日我總是記不住,差點既忘記了冬至的日子,還是老媽打電話告訴我要記得吃餃子才想起來的。小時候在家,媽媽總是說:"吃過冬至圓,就算大一年(歲)"。想到這我立刻翻出柜子裡的糯米粉,忍不住做起糯米丸子了,糯米做的一切我都愛吃,就是喜歡這軟糯的口感,所以家裡也總是囤著一袋袋的糯米粉,正好冰箱裡還有幾個貝貝南瓜,閒著和女兒搓了一些南瓜丸子放冰箱,想吃隨時抓一把。冬至前後,記得多吃這"一白一紅",營養互補,增強體質不怕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