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沈濤在自己的短視帳號中分享了一條滑稽搞笑的內容,視頻中沈濤戴著墨鏡配以浮誇的表情,在音樂伴奏中大膽邁出了"六親不認"的步伐。
浮誇嘚瑟的同時不失有趣,惹得許多網友啼笑皆非,和在螢屏上一本正經的形象反差很大。
在一旁的評論中,網友們紛紛調侃沈濤神似"趙四",同時也大呼沈濤快去主持《王牌對王牌》,不要"瞎晃悠"。
眾所周知,廣受觀眾熱愛的《王牌對王牌》最新一季正在積極地籌備當中,其中,節目裡的主持和MC依舊是上一季的原班人馬,許多網友都對此深表激動。
在觀眾的眼中,《王牌對王牌》創造了很多經典,節目中的"王牌家族"也不僅僅是嘉賓四人,更包括了主持人沈濤和幕後整個製作團隊。
同時,作為《王牌》的常駐主持人,沈濤在節目中始終甘當綠葉,不僅時刻把握著節目流程,更是全心全意為節目嘉賓服務,積極烘託各個環節的遊戲氛圍。
正是因為這樣不爭不搶、甘當綠葉的性格,使得沈濤即使這麼多年來始終不溫不火,卻依舊受到浙江臺的重用。
作為浙江嘉興出生的本土孩子,沈濤從小講的就是吳儂軟語,又因為母親是知識分子,鄰居時常會聽見沈濤咿咿呀呀地跟著媽媽念古詩詞。
在這種語言環境和文化底蘊日復一日地薰陶下,沈濤自然而然地練練就了出口成章的能力,同時,還有一口並不標準的普通話。
進入高中後,由於了得的文字功底,沈濤受到了語文老師的關注和喜愛。在老師的幫助和引導下,他也逐漸糾正了原本的口音,並且立志要考入浙江傳媒大學,好好發揮自己的文藝天賦。
功夫不負有心人,沈濤不僅取得了浙江傳媒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更是通過努力學習贏得了進入浙江臺實習的機會。
在入職浙江衛視之後,由於總導演看中了沈濤端正的長相和標準的播音腔,便派遣他進入浙江教育科技頻道的《撥撥就靈》新聞欄目中,擔任新聞主播。
因為工作能力的出色,在內部年終聯歡會上沈濤被推舉成為了串場主持人。令所有人想不到的是,正是這一次的偶然機遇,讓浙江衛視的總監看到了這個語言天賦和能力並佳的小夥子。
很快,在做新聞類主播的不到一年後,沈濤正式轉變為音樂綜藝《愛唱才會贏》的節目主持。
在藍莓臺(浙江衛視)的大力宣傳下,《愛唱才會贏》一經推出便受到廣大聽眾的喜愛,一連做了三季。
許多優秀的主持人也從這個節目中脫穎而出,包括華少、朱丹、沈濤、柳巖等等,很多在後來都成為了各自衛視的當家主持,更有甚者一躍成為了演員,這是後話。
後來,在觀眾的審美疲勞下,《愛唱才會贏》被其他節目所接檔。沈濤也順應著從音樂節目主持經歷多次調動成為了情感類節目主持。
後續的《為愛向前衝》和《愛情連連看》從此打開了沈濤作為主持人的知名度,他開始嘗試出書,乃至2014年受邀出演電影《江南愛情故事》。
作為藍莓臺的元老級主持人,在近13年的歲月中,沈濤見證了這個衛視所經歷的坎坷與崛起。
從浙江衛視當家花旦朱丹出走,到各衛視電視綜藝一度一蹶不振,沈濤成為了浙江臺的中流砥柱,在最艱難的時刻陪伴著浙江衛視從衰敗走向興盛。從某一角度來看,這種榮辱與共的患難精神,更是成為了主持人沈濤的口碑見證。
事業上的蒸蒸日上,讓人們開始好奇沈濤的感情生活又是怎樣。在網友的追問之下,沈濤曾透露出他的妻子就是常常在節目中給他遞話筒的那個女孩。
由於《王牌對王牌》中,王牌女郎費費時常與出主持人沈濤有互動,節目中的許多道具也是由王牌女郎遞上,人們開始不由地懷疑那個"遞話筒"的女孩也許就是費費。
然而,謠言隨著沈濤婚禮照片的公布不攻而破。2020年5月20日,那個藏在幕後與臺下的神秘女孩終於進入了讓大眾的視野中。
溫婉驕人的氣質,高挑挺拔的身段,不輸於女星的樣貌,都讓大眾紛紛驚嘆沈濤的好眼光。隨著這樣夢幻婚禮的進行,大眾終於明白了這個男人為何每次提到自己妻子時,總是有忍不住的笑意和眼神中藏不住的歡喜。
回顧沈濤每次在《王牌對王牌》的主持,都能發現他的風格是如此的放鬆愜意,每每都能準確地把握好流程。也許,正是因為他最愛的那個女孩就在臺下注視著他,給他能量和支持。
說起沈濤,不得不提起的就是浙江衛視另外一個臺柱子——華少。與沈濤經歷相似的是,華少同樣是浙江本地人,一路通過自己的打拼走上了"一哥"的位置。
與沈濤不同的是,華少一向以流利的語言功夫出圈,觀眾們時常能看到他的拿手絕活"2倍速"念廣告詞,在節目中也時常會成為焦點。
截然不同的主持風格,讓兩個人成為了浙江衛視的左右臂。在觀眾眼中兩人被拿來比較,然而性格互補的兩人在生活中卻是相熟的好友。
浙江衛視不僅搭檔兩人主持綜藝《王牌諜中諜》,更是有意讓華少在節目中帶領沈濤一起進步。在臺下,華少也是時常誇讚沈濤的性格敦厚、與世無爭。
的確,"甘當綠葉"成了沈濤的代名詞。對於自己夢想的執著追求也一直推動著沈濤不停地前進。
根據時間考察沈濤的微博頭像,我們會發現"我要一直主持到70歲"的胖小夥的照片從未變過。
曾經也有記者詢問他有關頭像的原因,他總是淡淡地笑著說,
"主持到70歲,一直都是自己的工作初心,從未變過。"
人們常說,人生貴在堅持,能夠堅持自己初心的人更加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