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消費升級」話題越來越熱,我們也能從平常生活中發現,看似傳統的食品行業正在發生改變。因為消費者更加關注產品的健康性、性價比、個性化和購物體驗,因此多種多樣的新型休閒食品和飲料也紛紛推向市場。
其實除了休閒食品和飲料,在我們一日三餐離不開的尋常食品品類中,也出現了明顯的「奢侈化」趨勢。根據中國大農業品牌營銷公司福來觀察,這裡所謂的「奢侈」並不是指這些食品成為了人們日常不可及的奢侈品,而是說它們在品質和價格上明顯高於普通產品。對於中高收入群體,日常的反覆消費依然是能夠承受得起的。
成立於2010年的成都尚作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尚作農業」),就希望圍繞中高端消費者的日常三餐,提供高客單價的健康食品。
尚作農業CEO龍淼告訴36氪,有品質保證的產品是業務發展基礎,因此他們選擇投資自建農場。農場園區主要聯合當地政府和企業共同建立,尚作農業提供標準的技術支持。包括農作物種子的培育、生產過程控制、生產周期控制,以及生產跟蹤、監控、溯源、和供應商對接的信息平臺的搭建。
龍淼表示,這種輕資產模式可以幫助他們快速建立標準化的自有農場。現在尚作農業在南方擁有18個自有農場,平均每個農場面積在200-300畝,平均畝產在1500公斤左右,年產值可達數千萬元。
尚作農場主要提供高品質蔬菜茄瓜,為了豐富產品的SKU以及提升銷售額和產品淨利,尚作農業還設立了尚作坊。尚作坊主要為消費者提供自研的周邊配套食品,比如豆腐、溼麵條、牛肉乾、辣椒醬等深加工食品。另外,尚作農業還通過幾百家第三方供貨商,提供水果和世界範圍內的食材。
龍淼告訴36氪,尚作農業去年的銷售額在一億元左右,今年預期可達兩億元。這幾類食材中,禽蛋和牛羊豬佔銷售額比重較高,達到35%。水果和全球購食品佔比均在20%左右,蔬菜茄瓜佔比16%,剩餘的佔比均為尚作農業自己開發的產品。
在完善了產品體系後,需要解決分揀和物流問題。龍淼表示,他們自主開發了訂單管理系統,可以日處理5000-10000個訂單。在物流配送方面,尚作農業選擇自建團隊以及和第三方合作並行。龍淼告訴36氪,它們的線上銷售平臺採取固定會員制銷售產品,並且製作中高端社區。因此會員的密度比較大,一般一個社區會有200-1000個會員。此類固定會員的產品配送會使用尚作農業的自有物流團隊,除了成本更為精細,用戶服務體驗也會更好。至於位置較為分散的散客產品,則會通過如京東的第三方服務商進行配送。
除了線上銷售平臺,尚作農業還在探索線下的產品銷售和體驗店。龍淼告訴36氪,現有的線下體驗店主要有三種形式——生活館、社區店和物流配送站。生活館現已在成都和重慶地區設立了20家,提供高頻的200種SKU(全部SKU大概有700多種)。其目的主要是為線下客戶提供特色產品和服務,起到引流作用,同時支持半徑1公裡的產品配送。社區店相比生活館,面積更小更為機動,多開在居民社區,起到實際銷售作用。物流配送站則會建立在生活館和社區店沒有覆蓋的地方,主要還是進行產品的配送。
龍淼告訴36氪,尚作農業現有3萬個付費家庭會員,註冊會員超過10萬,但主要還是在四川、重慶等地提供產品和服務。後續尚作農業計劃逐步擴大上遊產能,將商業模式複製到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尚作農業於2016年初獲得4000萬元A輪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