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老兵巡邏,發現一物左蹦右跳,一槍擊斃後才知是日本「軍神」

2021-01-09 溫故淮史

武士道是日本封建社會中武士階層的精神支柱,吸取了儒家和佛家的思想,倡導忠誠、信義、廉恥、尚武、名譽。但是這樣一種鼓勵日本民眾忠勇義理的精神,卻被日本軍國主義利用,成為了侵略他國的思想武器。他們會給日本士兵注入軍人要無條件服從天皇的思維,也給普通民眾宣傳軍人的光榮形象,讓日本人都沉浸在嚮往戰爭的狂熱中。

拍攝一些戰爭中軍人的光輝形象,讓日本民眾產生對軍人的崇敬,從而發動日本民眾的從軍熱情,也是日本軍國主義在戰爭中採取的一種宣傳措施。所以經常會有戰地記者將日本侵華戰爭中的一些照片,有選擇性地公布給日本國民,激起他們的熱情。但是在這樣的拍攝中,也引發了一起令中國人拍手稱快的事件。

飯冢國五郎就是事件的主角,他是當時日本侵華戰爭時期的重要將領,擔任101師團101聯隊聯隊長。飯冢國五郎在中國戰場上參加了多場會戰,也對中國人犯下了累累罪行。飯冢國五郎率軍駐紮江西廬山的秀峰寺時,就曾殺光了寺裡的和尚。

對手無寸鐵的僧人舉起屠刀,可見飯冢國五郎人性的醜惡。但是就是這樣的一個劊子手,卻成為了日本軍方大肆宣揚的優秀軍人,甚至冠上了「軍神」的稱號。1938年,武漢會戰前夕,日本的著名戰地記者小悞行男找到了飯冢國五郎,他此行的目的就是給飯冢國五郎拍一張威武的軍裝照,用於宣傳日本軍人。

此時的飯冢國五郎正在廬山一線和粵軍160師作戰。這群南蠻子一般的粵軍裝備精良,鬥志極強,在東孤嶺死戰不退,連續打退了日本喪心病狂般的15次進攻。戰鬥中的飯冢國五郎吃盡了苦頭,但是面對記者的拍攝要求,卻是滿腔熱情。

小悞行男給飯冢國五郎選擇了一個絕佳的拍攝地點,在秀峰寺西面的一個高地上,美麗的秀峰山景色是絕佳的拍照背景。在拍攝過程中,飯冢國五郎全服武裝,頭頂鋼盔,揮舞著武士刀,上竄下跳地擺著各種姿勢,忙得不亦樂乎。

當時華中地區正值熱季,又剛剛下過一場暴雨,飯冢國五郎的鋼盔綠漆受到雨水和烈日的影響,發生了脫落,但是飯冢國五郎完全沒有察覺。而且此時的飯冢國五郎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拍攝地的對面,就是粵軍的哨所。

飯冢國五郎脫漆的鋼盔,在烈日下發生明顯的反光,正好被不遠處巡邏的粵軍士兵發現。當時粵軍裝備了從日軍手中繳獲的三八式步槍,射程遠,精度高,而此時的飯冢國五郎,正好在這種步槍的射程內。可憐的飯冢國五郎,正沉浸在自己光輝的帝國軍人形象之中,就被粵軍士兵毫不猶豫地一槍斃命,成為了日本自己生產步槍下的槍下亡魂。

就這樣,原本的軍人形象宣傳,最後卻成了對飯冢國五郎的追悼,日本國內都感到悲痛不已。事後的日本只是意識到要著手解決頭盔的反光問題,並沒有反思這場侵略給戰爭雙方帶來的無謂的犧牲,和中國民眾保家衛國的決心,最後只能不可避免地走向失敗。

相關焦點

  • 抗日老兵巡邏時,卻發現一物上躥下跳,一槍擊斃後,日本舉國哀悼
    鋼底被烈日照得閃閃發亮,我軍站崗哨兵,就看見眼前突然有一物在上蹦下跳,仔細一瞧,原來是小鬼子在那旁若無人的擺拍,哨兵是怎麼看怎麼不順眼,可就是距離太遠,手裡又沒炮,沒辦法把鬼子打得趴下。
  • 抗日老兵巡邏時,發現一物上躥下跳,果斷開槍後,日本舉國悲痛
    抗日老兵巡邏時,發現一物上躥下跳,果斷開槍後,日本舉國悲痛 眾所周知,魯迅在日本求學過程中發生一事情,導致其棄醫從文。這件事就是看到了有關日軍殺害中國人的影片,眾多日本學生歡呼雀躍,讓魯迅聽上去十分刺耳。
  • 抗日期間,中國哨兵發現一物上躥下跳,一槍擊斃後日本人舉國悲痛
    抗日神劇喜歡誇大中國軍人的能力,把日本軍人寫成被中國人耍得團團轉的無腦傻瓜,這一點被很多人吐槽。不過仔細翻看一下日本侵華期間的記錄,其實有些東西也並非全然失實,當年的侵華日軍中,的確存在一些很可笑的角色。
  • 我軍白天巡邏,發現一物上躥下跳,果斷開槍後才知是「日本軍神」
    但這樣的一個人,死後卻被追任為少將,並被冠上軍神的名號也是匪夷所思。其實這也是有原因的,他的長相,飯冢國五郎相貌猙獰,鬍子拉碴很是上鏡。日本民眾不知道,也不知道他的死因,一看他這形象,便給了他軍神的稱號。
  • 八路軍戰士巡邏時,發現一物亂竄並開了一槍,後日本舉國哀痛
    眾所周知,我們當時的軍事實力和武器裝備遠遠落後於日本,但我們能堅持抗戰十四年,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和節氣支撐著我們,是中國人不甘做亡國奴的信念支撐著中華兒女,是我們身後萬萬千千的同胞支撐著前線的戰士們……那麼,日本士兵能遠離國土長期作戰,他們靠的是什麼呢?難道也是徵服中國和世界的野心?不,徵服中國是日本上層的願望,普通士兵的堅持,一是軍國主義教育的「洗腦」,二是為天皇效忠的信念。
  • 抗日老兵站崗時,發現一物上躥下跳,果斷開槍後,日本舉國哀悼
    在日本媒體的宣傳下,當時有兩個日本軍人在日本國內知名度很強,一位大家比較熟悉,就是在黃土嶺之戰擊斃的「名將之花」阿部規秀,另一個是被稱為「一代軍神」的飯冢國五郎,值得稱頌的是,這個「軍神」最終也死在了中國。1887年,飯冢國五郎生於日本群馬縣的一個日本軍官世家,23歲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22期步兵科,同時被授予步兵少尉軍銜,後來當過明治大學預科軍事教官。
  • 中國抗戰老兵巡邏,看見一物上躥下跳,果斷開槍後,日本舉國哀悼
    雖然這位日本的戰場奇才很受吹捧,甚至還被稱為「軍神」,但在面對中國軍隊時,他也毫無辦法。 不過就是要這樣的形象,才能刺激到老家日本鄉親們的心,小悞行男馬上站穩,拿出記者的專業架勢,「咔咔咔」對著飯冢就是一頓拍,早都成為日本「明星」的飯冢也不害臊,擺起了造型。
  • 我軍戰場放哨,看見一物上躥下跳,果斷擊斃後發現是日本「軍神」
    要知道,當年抗日戰場上的普遍情況是平均5到6個中國士兵的性命,才能換一個日本兵的命。巨大的裝備鴻溝決定了兩方實力的不對等,即便是戰術和策略再如何高明,也很難出現抗日神劇裡,一個中國人打日軍一個連隊的情況。而且,日軍也沒有電視劇裡的那麼傻,不管是軍事素養還是單兵作戰能力,都比我軍要高。不過,也存在一些特例,還真有像抗日神劇裡那麼蠢的日本軍官。
  • 此日本將軍在戰場上當演員,跳「青蛙舞」,國軍士兵一槍使其斃命
    這一槍,打得太爭氣了,幹掉了一個日本大佐。飯冢國五郎,男,1887年5月25日生於日本群馬縣,是日本侵華戰爭時期日方將領,曾經在中國戰場擔任101師團101聯隊聯隊長一職。1938年9月3日在牛毛尖、缽盂山戰役中被擊斃,亡於江西德安,死後被日本追任為陸軍少將。
  • 抗日士兵巡邏看見一物上躥下跳,開槍擊殺後,日本舉國悲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和日本都表現出了強大的侵略性,許多國家都受到了這兩個國家的攻擊。當時,我國士兵也與日軍陷入苦戰,很多人因戰爭而喪生,甚至普通人也是如此。日本人民在經歷明治維新後也受到軍國主義思想的影響,很多人非常崇拜日本軍官,甚至日本學生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 日本軍神跑到江西炫耀戰績,被一中國小兵無意看到,直接一槍穿心
    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後,開始燒殺搶奪無惡不作。不論是高層指揮官,亦或是一個日本小兵,一到中國,作威作福,幹盡各種喪盡天良的事情。不過,也正因為他們過於的自大,導致自己吃了不少苦頭。曾有一個日本將領,是日本公認的軍神,結果來到中國不到一個月,卻被我國一個普通士兵給秒殺了。
  • 親手擊斃日本「名將之花」的抗日老兵,60年來從不向別人說起此事
    親手擊斃日本「名將之花」的抗日老兵,60年來從不向別人說起此事 19世紀後期,日本的侵略擴張思想空前膨脹,加上後來又打敗了沙皇俄國,這更加刺激了他們的野心。 阿部規秀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他最大的願望就是成為效忠天皇的武士。
  • 彼之英雄,我之仇寇:死在中國戰場的六個日本「軍神」
    軍神,在日本的辭典裡,意思是「壯烈戰死後神格化的軍人。」圖:日本偷襲珍珠港的潛艇敢死隊九軍神日本自古是個恃勇好戰的國家,從近代開始連續發動戰爭,所以誕生了不少所謂「軍神」。查閱日本公開資料,在日本侵華期間,有以下六個被我軍擊斃的「軍神」。風哥今天一一介紹。1、肉彈三勇士。三個陸軍一等兵,戰死於淞滬戰役。
  • 抗戰時期的日本「軍神」,為何死在一名普通士兵的槍下?
    在抗日戰爭時期,他參加過武漢會戰等,戰中有一段時間他的名氣很大,連日本電影院都連續播放「軍神飯冢聯隊長」的戰地錄影!而飯冢國五郎鬍子拉碴,揮著戰刀的樣子十分上鏡,所以也經常作為軍隊「形象大使」出境……不過,正是由於他經常扣著鋼盔在戰鬥一線擺酷,才導致了飯冢國五郎窩囊的死去。
  • 士兵發現一光亮上躥下跳,於是便開了一槍,日本舉國哀悼
    因明治維新後扶植入伍參軍的家庭,所以飯冢國五郎便進入了陸軍士官學校1910年5月28日畢業,在同年的12月26日,他被授予了步兵少尉的軍銜。 在侵華戰爭時期,日本東京各大電影院曾經連續放映一部叫做「軍神飯冢聯隊長」的戰地錄影。影片中這位「軍神」不僅相貌猙獰,而且鬍子拉碴。頭上頂著個破鋼盔,手裡揮著戰刀,又衝又殺的,十分上鏡。
  • 「左」「右」之爭與「階級觀念」
    傳到中國後,一般認為左派革命,右派反動,所以黨內以「左」為榮,到了文革登峰造極,大家都是左派,互相攻擊對方為右派、是保皇派,文鬥武鬥到最後甚至「全面內戰」,主席為了穩定局面不得不動用解放軍「三支兩軍」,也就是「支左、支農、支工、軍訓、軍管」。發展到現在,凡是擁護黨的領導認同現行體制的就是「左」,甚至給歷史上的共產黨講幾句公道話都是「左」,與此不一致的都是「右」。
  • 新化抗日老兵:見證日本芷江投降 給日本首相寫信
    新化抗日老兵:見證日本芷江投降 給日本首相寫信 字號:小大 2014-12-15 11:29作者:康動風 來源:婁底新聞網 我要評論()
  • 99歲川軍老兵怒批抗日神劇:都是扯X
    」隨著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日的臨近,有關抗戰題材的電視劇在熒幕上不斷上演,但一些抗日劇中的主人公被披上神化的外衣,一出手就是手撕鬼子,手榴彈炸掉飛行的飛機,甚至一個人單挑日軍一個聯隊……抗戰真的這麼容易嗎?相關數據統計,自「九一八」事變開始,到抗戰結束,中國的抗日歷史長達14年,付出3000多萬軍民的生命,才換來70年前的勝利。
  • 99歲川軍老兵:抗日劇純屬瞎編 讓我告訴你我們面對的是怎樣的敵人!
    但一些抗日劇中的主人公被披上神化的外衣,一出手就是手撕鬼子,手榴彈炸掉飛行的飛機,甚至一個人單挑日軍一個聯隊……抗戰真的這麼容易嗎?相關數據統計,自「九一八」事變開始,到抗戰結束,中國的抗日歷史長達14年,付出3000多萬軍民的生命,才換來70年前的勝利。成都健在的抗戰老兵,回憶與日軍的對戰都是心酸的:與鬼子對戰,一旦有絲毫的疏忽,都是致命的。
  • 1939黃土嶺戰役:八路軍擊斃抗日以來日軍最高將領,中將阿部規秀
    推薦語:曾經我們以為自己所生活的這一方土地理所當然就應該是這個樣子的,可是當我們慢慢長大之後,才了解了歷史的曲折,是英雄烈士們奮不顧身的一腔熱血才成全了我們現如今的美好生活。在他們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信念,為自己的信念不斷的堅持,即便道路艱險也會有奮不顧身的勇氣,即便失望了還是會不斷的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