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到現如今為止抗日題材的電視劇很多,不過質量都參差不齊,甚至於許多劇都出現了超乎常理的雷人場景,因此被網友稱之為抗日神劇。這一類劇往往是將戰爭遊戲化,我軍偶像化,友軍懦夫化,日偽白痴化。不過他們這是自己編的,屬於篡改歷史以及扭曲客觀事實,然而,歷史上還真就發生過一些看起來很雷卻是屬實的事情。比如說這位尷尬死亡的日本陸軍少將,日軍都不好意思說他的死因。
飯冢國五郎,1887年5月25日出生在日本群馬縣,父親是農民。1910年5月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這所學校在日本史上還是比較有名的,而從這裡畢業的飯冢國五郎在同年就得到了步軍少尉的頭銜。他參加的戰役並不多,數的出來的也就1938年4月的徐州會戰。說來也沒什麼太大的軍事才能,比如說1938年他在鄱陽湖登陸,登陸之後就被按在地上打了一頓。
而這是因為他輕敵,對戰場形勢判斷失誤,後來的作戰中又屢屢陷入困境,1938年9月3日便已身亡。但這樣的一個人,死後卻被追任為少將,並被冠上軍神的名號也是匪夷所思。其實這也是有原因的,他的長相,飯冢國五郎相貌猙獰,鬍子拉碴很是上鏡。日本民眾不知道,也不知道他的死因,一看他這形象,便給了他軍神的稱號。
實際上飯冢國五郎死得很尷尬,他正是死於威風凜凜的擺酷。那正是武漢會戰前夕,飯冢國五郎在廬山進攻十五次都沒能成功,廬山本就道路險峻,中國軍隊不僅在山頂還有迫擊炮。這打起來那炮彈就跟下雨一樣,不同的是,挨上一點就得完蛋。可宣傳還是得到位,畢竟要激烈人心嘛,這不,9月3日,小悞行男就到了廬山陣地。
本來吧,作為一個聯隊長,有機會站在第一線拍照的機會不多。可飯冢國五郎長相獨特啊,於是記者小悞行男很是看好他,他瞅著黝黑又赤裸著上身的飯冢國五郎覺得有軍人的獨特魅力,打算讓他擺拍,激勵激勵東京的老鄉。當天太陽高照,被記者誇了幾句,飯冢國五郎也挨不住,只好答應了。
場地是記者選的,比較有戰場氣氛的高地,別說,他拿著指揮刀又躥又跳的效果還很不錯。然而,高地正好在中國陣地的對面,哨兵能看到這夥日本人。原先有這麼幾個人也瞅不太清,倒黴的是,為了效果,記者給飯冢國五郎腦袋上扣了一頂鋼盔。更不巧的是,這是一頂生鏽的鋼盔,陽光一照,便跟個燈泡一樣閃閃發亮。
於是在飯冢國五郎又躥又跳的時候,對面的中國哨兵瞅見了頭頂發光的他,本來也沒什麼辦法,哨兵們沒炮,漢陽造夠不著,只能看著飯冢表演。也是飯冢倒黴,正在哨兵生悶氣的時候來了一隊老兵轉悠,瞬間眼睛都亮了。因為他們背著的是日造三八式步槍,射程遠(比漢陽造多了400米),精度高。
當時飯冢跟哨兵的位置漢陽造打不到,但是三八槍正好合適。也虧得日本武器製造精良,這才能有如此好的射程。老兵乍一看有個東西在對面亮閃閃的,再一看,是一個沒穿上衣的鬼子。雖然分不出他的軍階,覺得他太猖狂,便持槍開始瞄準。
等他一轉身,便將扳機扣動,當時中國軍隊也不知道這一槍效果。其實出奇的好,把心臟都打穿了,不過日軍回報的時候大抵覺得丟臉。跟百姓隱瞞了死因,說他死得忠烈,因此成了軍神,這事還是戰後才發現的。其實日本也不是第一次吃鋼盔反光的虧,可他們直到太平洋戰爭才開始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