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日本將軍在戰場上當演員,跳「青蛙舞」,國軍士兵一槍使其斃命

2020-12-24 西部人文地理

這一槍,打得太爭氣了,幹掉了一個日本大佐。

飯冢國五郎,男,1887年5月25日生於日本群馬縣,是日本侵華戰爭時期日方將領,曾經在中國戰場擔任101師團101聯隊聯隊長一職。1938年9月3日在牛毛尖、缽盂山戰役中被擊斃,亡於江西德安,死後被日本追任為陸軍少將。

這就是那爭氣的一槍幹掉的那個日本大佐留給人們的簡歷。幹掉他的過程很簡單,也很搞笑。

1937年8月,晉升大佐的飯冢國五郎率部從日本本土出發,進入中國參加武漢作戰。飯冢從鄱陽湖西岸登陸後,遭遇中國守軍奮勇抵抗,第101聯隊一部被殲。

稍後,中國守軍主動後撤。飯冢以為中國守軍被擊潰,率餘部追擊,受到阻擊,損失慘重。後在進攻作戰中,於牛毛尖、缽盂山一線又遭到中國守軍英勇抵抗。戰事激烈,中國守軍累計擊退第101師團十五次進攻。中國守軍的頑強抵抗,使飯冢聯隊陷入困境,在求援無望的情況下,不得不率部突圍。

屢戰屢敗的飯冢非常著急,上火了,多天不刮鬍子,眼睛布滿血絲,皮膚也顯出了鐵鏽般的黑紅,是猙獰可怕的模樣。讓飯冢上火的還有一件事兒,那就是他來中國後,日本東京各大電影院連續放映他的戰地錄影,日本人管他叫「軍神飯冢聯隊長」,把他當成了偶像、明星,但他卻在戰場上連吃敗仗。

為了讓飯冢的「軍神」形象更加深入日本人心,日本國內派出了一個記者小分隊,來到前線要對飯冢進行更深入的宣傳採訪、包裝,拿回去在東京各大電影院繼續放映,以達到鼓舞和激勵人心的作用,讓更多的日本人投入到侵略中國的戰爭中來。採訪小分隊的負責人叫小悞,見到飯冢時,飯冢總是訴苦,原因是當地的地形複雜,道路險峻,中國軍隊把迫擊炮搬上山頂,沒完沒了地讓鬼子吃「炮彈雨」,打死多少鬼子可想而知。

但是,小悞並不在乎這些,他的任務是搞好宣傳,讓日本人通過錄影覺得飯冢就是個戰神,地地道道的真正的戰神才是他此行的目的。見到飯冢的第一眼,小悞就覺得飯冢實在是太酷了,鬍子拉碴地有些嚇人,如果再能戴個鋼盔,揮戰刀又衝又殺,一定非常上鏡,不但男人們看到激動,女人們看了也一定會歡呼。於是,小悞把自己的想法給飯冢說了說,飯冢聽後覺得有道理,一口答應了下來。

拍攝場地選在了附近一個比較符合戰場氣氛的高地,天太熱,飯冢拔出指揮刀,又吼又叫,上躥下跳了一陣子,熱得受不了了,就把上衣給脫了。小悞一看,光不溜湫,黑裡透紅,非常符合「軍神」的形象標準,就讓飯冢接著表演,飯冢的勁兒更大了,躥跳得越快越高了,甚至快要讓整個採訪小分隊忍不住鼓掌了。

大約就在這個時候,對面的中國哨兵遠遠看到高地上有個東西一閃一閃地,像是青蛙在跳舞,弄不清鬼子在幹什麼。最後,大家一塊看,才看出了這裡面的道道——原來,鬼子在拍片呀,那個一閃一閃的東西是鬼子戴在頭上的鋼盔,因為使用時間長了,再加上多雨的天氣,上面油漆掉了,一迎太陽就會閃亮。

中國哨兵非常生氣,雖然他們並不知道對面表演的是飯冢,但這仍然讓他們很生氣——小鬼子也太狂了吧,完全沒把我們放在眼裡,表演到戰場上來了——但是,他們沒有辦法,小鬼子表演的地方離他們有些遠,他們手上沒有炮,「漢陽造」又沒有那個射程。怎麼辦呢?正苦悶的時候,戰壕裡晃晃悠悠地走來了幾個巡邏兵,哨長定晴一看,嘿,有了——那幾個巡邏兵帶的是「三八大蓋兒」!

「三八大蓋兒」這種槍要比「漢陽造」的射程多出1000多米,近距離時,一般可以穿透人的身體,但只分打不到要命的地方,過不了幾天,那人就「活」了。哨長心想,這下「三八大蓋兒」派上用場了,隨後,上前向巡邏兵說明了情況。巡邏兵都是老兵了,油子兵了,槍法沒說的,其中一個一聽哨長說的,就說:「兄弟,這事兒交給老哥了,老哥保證一槍讓他去見他娘!」

這時候,飯冢已經基本拍完了,深身冒著熱氣,還沒來及穿衣服,為了表示友好,他摟著小悞的脖子說:「聽說加納治雄聯隊長(101聯隊原聯隊長,飯冢的前任,1937年8月在大場和國軍88師交戰時陣亡)死後陰魂不散,常常在家裡鬧鬼……我,飯冢國五郎要是戰死了的,一定不會像加納那樣……我,一定安安靜靜的!」記者們聽了哈哈大笑,覺得飯冢才是真正的英雄,日本人崇拜的戰神。隨後與飯冢作別。飯冢想起了自己的衣服,往回走,一轉身,正好把一個大光膀子亮給國軍了。

早就瞄好了的巡邏兵對哨長說:「你看好了,兄弟!」一扣扳機,「砰」地一聲,飯冢應聲而倒。哨長說:「再補一槍!」巡邏兵說沒必要。鬼子們衝上高地,前來救護,只見這一槍用我們今天的話說,打出了奧運會射擊冠軍的水平,子彈從飯冢的心窩穿過,把心臟都打穿了。

飯冢就這麼死了,死在一個中國老兵的手裡,日本人聽到他死的消息非常悲傷,追任他為陸軍少將,而小悞給他拍在那些片子雖然「完美」,但最終沒能在東京各大電影院連續放映。今天,我們說如果飯冢當時能活下來,演技不錯的他,說不定會成為個影視大明星,但是,他死了,多少有些滑稽的死了,不禁讓人想到這樣一個句話:天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

更為有趣的是,飯冢最終實現了自己的最後的「諾言」——他死了的確沒能像他的前任那樣陰魂不散地鬧鬼,在中國的土地上,他悄悄地,無聲無息地隱藏了很多年,做鬼也不敢有任何氣息或者動靜了——他死後,日本士兵就把他埋在附近的山地上,直到2003年,人們才在江西廬山秀峰景區發現他的墓碑。那時候,他的狂妄和演技已經和他的屍體一樣,被瓶子入泥土,化成灰,不存在了。

相關焦點

  • 士兵發現一光亮上躥下跳,於是便開了一槍,日本舉國哀悼
    在抗日戰爭時期,日本為了在國內徵兵,大肆宣揚所謂的「聖戰」精神,在這期間,飯冢國五郎也被推了出來,有了「戰神」一稱。 在1938年徐州會戰之後,已經晉升為少佐的他被調到了中國戰場參加武漢會戰。但是他進入華中之後,與我軍25軍53師遭遇,他所帶領的101連隊中一部被殲。後來我軍主動撤退,飯冢國五郎以為我軍潰散,於是開始追擊,但是被66軍葉肇軍阻擊,損失慘重。後來又在牛毛尖、缽盂山被160師的梁左勳團頑強抵抗,前後擊退他們15次進攻,使得其聯隊陷入困境,在救援無望後,帶兵進行突圍。
  • 日本將軍在戰場手舞足蹈,不穿上衣和戴頭盔,結果被中國士兵槍殺
    抗日戰爭時期,很多日本極為出色的軍事將領都逃不過中國士兵的槍殺,有這樣一位妄自菲薄的日本將軍就是落得如此的下場。飯冢國五郎的死似乎極為不堪,他不僅死在了中國士兵的槍下,同時死後又被人稱為飯桶將軍。在之後的淞滬會戰中,由於日本軍方形式嚴峻,加上他之前有著作戰的履歷和豐富的經驗,所以他支援參加此次的戰役之中。就是這樣一個平淡無奇的人,為此次戰役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更是讓他獲得了軍神的榮譽稱號,但其實他相貌平平,甚至極為醜陋,讓人看了忍不住對他產生厭惡,所以在戰場上,有時單單拿出軍刀還未動手,就已經把敵人給嚇退了。
  • 國軍著名「逃跑將軍」,活到103歲,兒子更是家喻戶曉的明星
    當人們為為士兵們的不畏犧牲感動的熱淚盈眶時,卻不知在這次的事件中除了謝晉元外,還有另一位領導人物的參與。不過與電影中的正面形象不同,這位領導人物在歷史事件中的出場都伴隨著人們的爭議,在四行倉庫這件事上也不例外,他就是被稱為「逃跑將軍」的孫元良。
  • 抗日老兵巡邏,發現一物左蹦右跳,一槍擊斃後才知是日本「軍神」
    武士道是日本封建社會中武士階層的精神支柱,吸取了儒家和佛家的思想,倡導忠誠、信義、廉恥、尚武、名譽。但是這樣一種鼓勵日本民眾忠勇義理的精神,卻被日本軍國主義利用,成為了侵略他國的思想武器。他們會給日本士兵注入軍人要無條件服從天皇的思維,也給普通民眾宣傳軍人的光榮形象,讓日本人都沉浸在嚮往戰爭的狂熱中。拍攝一些戰爭中軍人的光輝形象,讓日本民眾產生對軍人的崇敬,從而發動日本民眾的從軍熱情,也是日本軍國主義在戰爭中採取的一種宣傳措施。所以經常會有戰地記者將日本侵華戰爭中的一些照片,有選擇性地公布給日本國民,激起他們的熱情。
  • 七七事變中「失蹤的日本士兵」是誰?最後死了沒?
    1937年7月7日,日軍藉口有名士兵士兵「失蹤」了,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中國守軍自然看得出這只是個藉口,雙方由此展開激戰,此事便是大家熟知的七七事變。從此以後,中國民族開始了全面抗戰,那這個「失蹤的日本士兵」究竟是誰呢?他最後結局如何?
  • 電影《國軍兄弟》重慶開機 再現共和士兵離奇之旅
    亮子導演又一部抗戰題材電影《國軍兄弟》於5月16日在山城重慶江津滿格開機。開機儀式上,主演潘元甲、濡雪、李嘉明、徐飛、戴明等悉數到場;監製馮永強、丁徳宏、炳靜、陳亮等蒞臨出席;演員陣容新穎,攝製團隊精良,將為廣大觀眾呈現一幅戰火中平凡士兵兄弟的離奇之旅。
  • 電影《國軍兄弟》重慶開機 再現共和士兵離奇之旅
    亮子導演又一部抗戰題材電影《國軍兄弟》於5月16日在山城重慶江津滿格開機。開機儀式上,主演潘元甲、濡雪、李嘉明、徐飛、戴明等悉數到場;監製馮永強、丁徳宏、炳靜、陳亮等蒞臨出席;演員陣容新穎,攝製團隊精良,將為廣大觀眾呈現一幅戰火中平凡士兵兄弟的離奇之旅。
  • 南京大屠殺中有韓國士兵?為什麼韓國士兵對老百姓那麼兇殘?
    」,其兇殘程度一點也不亞於真正的日本兵。1937年日本全面發動侵華戰爭之後,由於日本深陷中國戰場難以自拔,急需兵員(炮灰)填往戰場,所以不得不改變招兵政策,1938年2月,日本頒布了「陸軍特別志願兵令」,允許普通韓國人報名進入日本武裝力量中服役(此項政策在臺灣實施的年份是1942年)。
  • 彼之英雄,我之仇寇:死在中國戰場的六個日本「軍神」
    先是日本陸軍大臣荒木貞夫將其命名為「爆彈三勇士」,接著大阪每日新聞、東京日日新聞、大阪朝日新聞、東京朝日新聞把這三人炒作為「肉彈三勇士」。圖:日本當時連啤酒廣告都打出肉彈三勇士招牌但據日本間諜川島芳子和田中隆吉披露,其實這所謂的肉彈三勇士,是因為他們錯把1米的導火索弄成50釐米而造成的事故死亡。2、荒木克業。關東軍第十一師團的工兵中尉,戰死於滿洲裡。
  • 遼瀋戰役中,我軍俘虜一國軍小士兵,幾十年後直接逆襲成我軍上將
    ——拜倫大家都知道,新中國的建立是非常不容易的,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先是擊退了日本侵略者,然後又經歷了四年的內戰,最終才成功建立,而熟悉歷史的都知道,新中國建立之前,經歷了幾次大的戰役,也是著名的三大解放戰爭,那就是淮海戰役,遼瀋戰役以及平津戰役,這三場戰役的勝利,也宣告中國共產黨真正的取得了戰爭的勝利,而在這些戰爭中,也發生了很多有趣的事,今天就來說一說遼瀋戰役中發生的一件趣事。
  • 敘利亞戰場自製煤氣罐迫擊炮!威力巨大,一發命中令上百士兵斃命
    文/山峰人民群眾的創造力真的是無窮無盡,敘利亞已經經歷8年戰亂,戰場上出現了許多民間自製的強力兵器,比如皮卡抗武直的火箭發射巢,焊接水管做的簡易火箭等等。其中煤氣罐迫擊炮算是戰場上威力最強的DIY產品了。
  • 七七事變中愛國將軍的犧牲竟是他出賣!此漢奸結局如何|視頻
    七七事變之後兩位愛國將軍犧牲在戰場,卻很少有人知道他們是被漢奸出賣。
  • 將軍與士兵同吃住,為士兵吸毒瘡。士兵母親聽後大哭:我家快絕後
    此教訓在《資治通鑑》中,就有明確的描述:起之為將,與士卒最下者同衣食,臥不設席...卒有病疽者,起為吮之。卒(士兵)母聞而哭之。往年吳公吮其父,其父戰不還手,遂死於敵...吳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 日軍大佐戰場拍寫真,鋼盔反光暴露位置,被中國神槍手一槍爆頭
    有這麼一個日本軍官,他的形象就挺符合日本宣傳機構的審美,這個名叫飯冢國五郎的大佐是101師團101聯隊的聯隊長,他膚色黝黑,長得兇神惡煞,粗看起來頗有點像日本歷史上那些"英雄"的形象。他1909年5月畢業於陸軍士官學校步兵科,同年被授予下士軍銜,曾擔任過明治大學預科軍事教官,1937年晉升大佐。
  • 山西唯一吳姓開國將軍,生於晉商之家,曾活捉國軍中將黃正誠!
    吳姓有36位開國將軍,有一些史書上也有38人一說,筆者研究發現,湖北的吳傑將軍原名伍書普,江西贛縣石蕪潭的吳保山將軍原名巫寶山。山西唯一的吳姓開國將軍是誰?誰又是黃正誠?小編一一和你道來!黃正誠是國軍的中將旅長,曾留學德國,住過希特勒的軍事學校,態度傲慢自負。國軍整編第一師第一旅全副美式裝備,訓練有素,故被稱為"蔣家御林軍""天下第一旅"。 1946年8月,晉冀魯豫野戰軍將太嶽呂梁兩個解放區連成一片,為繼續殲滅國民黨軍隊王牌部隊"天下第一旅"開闢了廣闊的戰場。
  • 解放戰爭共戰死85名國軍將官,哪5個人級別最高?最後一位是上將
    解放戰爭期間,國民黨軍共有85位少將以上級別高級軍官陣亡,或在戰場上被擊斃,或不願當俘虜選擇自裁。在這85人當中,不乏綏靖區司令、兵團司令級別的高官,其中更是包含了一名國民黨陸軍上將。今天我們按照時間順序來了解一下,國民黨軍在解放戰爭期間陣亡的地位最高的5位將領。
  • 從電影《八百》談國軍名將「飛將軍」
    孫元良是國軍中的著名「飛將軍」,有這麼個浮誇的外號,不是說孫將軍勇敢善戰,像龍城飛將那樣一夫當關阻擋日軍,而是說這貨是個逃跑專業戶,不管多難,總能跑出來,前後從日本人重兵圍堵下逃脫升天,後來又在淮海戰役中突破層層防線,成為了整個徐州戰場逃出來唯二的兩個將軍之一,
  • 看看這些國軍陣亡士兵的家書
    看看國軍陣亡士兵的家書。歡迎添加關注,以便分享更多有趣的歷史故事。解放戰爭爆發後,各地解放軍遵照中央的作戰方針:「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東北也不例外。由此,解放軍大部分的戰鬥都是殲滅戰,既然是殲滅戰,那就每戰必有大量的國軍士兵在戰場上陣亡!陣亡的比例一般是10%-20%。比如10000人的敵軍隊伍,戰後可能有1000人陣亡。
  • 回國之路還有三四十裡,此將軍卻血灑緬甸,士兵只能抬回他的屍體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後,抗日戰爭就已經不僅僅是中國人的事情,演變為全世界範圍內反法西斯的鬥爭,日本在侵華戰爭中嘗到了以戰養戰的甜頭,東北三省豐富的物產讓本來就貧瘠的日本著實富裕了一番,胃口大了膽量就大,於是偷襲珍珠港,出兵東南亞,亞洲範圍內的大戰拉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