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與士兵同吃住,為士兵吸毒瘡。士兵母親聽後大哭:我家快絕後

2020-12-27 蕭中九歌

文·蕭中九歌

得到上級重視,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是

真的好開心,又得到領導重視。

以後豈不是要走上人生巔峰了。

這是一種正常的反應,並沒有任何過錯。

一般而言被領導重視有兩種下場,上面的升職加薪是第一種,比較友好。

另外一種很少有人知道,經常發生在哎我們身邊,下場較為悲慘。

出於知識普及的考慮,決定把它寫出來,讓大家都看看,避免一些的教訓。

此教訓在《資治通鑑》中,就有明確的描述:

起之為將,與士卒最下者同衣食,臥不設席...卒有病疽者,起為吮之。卒(士兵)母聞而哭之。往年吳公吮其父,其父戰不還手,遂死於敵...吳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結合補充的事實,翻譯成白話文的大致意思為:

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個叫吳起的衛國人,他是一名將軍。

為體恤士兵,激發士氣,經常和最下等的士兵在同吃同住。

跟士兵一起挑行軍物資,與士兵一起分擔疾苦。

一次吳起看到一個士兵患病流膿,不顧自己將軍高貴的身份,俯下身子用嘴給士兵吸吮毒瘡。

該士兵感動得流下眼淚,發誓要為將軍吳起誓死效命,其他士兵也感同身受。

這樣愛兵如子的將軍,可得好好地給他賣命,不能辜負將軍的期望。

事件在今天看起來可能有些普通,但是放在一個等級森嚴的封建的社會就極其不普通。

最關鍵的是,該名士兵的母親聽聞後,非但沒有感激。

反而還痛苦到極點,流著眼淚說:我家要絕後了!

想一想,一名身份高貴的將軍為其子吸吮毒瘡,其母感到非常痛心。

可以說,這是一個十分反常的行為。

因為,去年將軍吳起就給該名士兵的父親幹過同樣的事情:吸吮毒瘡。

其父把這份恩情記在心裡,打仗殺敵不要命似的,最後光榮犧牲。

當其母聽到同樣的消息後,本能地覺得兒子的性命也快保不住了。

其子也會跟他父親一樣,在戰場同樣的勇猛,同樣的也會遭遇最高的風險,死亡在戰場上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換句話講,他們家即將絕後(未娶妻)。

站在領導者的角度,吸個膿瘡其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關鍵是夠不夠狠,只有夠狠的上級才能進化成真正的領導(或者說是梟雄)。

想當領導,就必須管人,人得講究藝術,用最少的時間、精力、錢財達到最大的效果。

套用經濟學領域的專業術語來講叫成本控制。

將軍吳起做到了這一點,幾乎不用付出任何成本,在軍隊中樹立了強大的威信,提高軍隊戰鬥力。

能讓一個家庭中父子都拼命地賣命。

這是什麼?這是一種掌控人心的能力。

普通人,但凡學到一點就能不愁吃喝了。

繼續前面的話題,如果一個領導對下級非常好,下級除了會升官發財外的結局會遭遇什麼?

大概率是巨大的風險。

別不信,北宋時期就有這樣經驗教訓。

宋徽宗、宋欽宗,是父子關係。

但連有血脈關係的兒子都坑,更別提陌生人的下級了。

金兵打來過時,馬上把兒子叫過來禪位(正常情況,是不會禪位的)。

之後的結果也很感人,父子兩人雙雙被俘虜。

一般而言對一個人有超出平常的待遇,那麼他(她)一定懷有某種目的。

正所謂:有求必媚。

上級或許可以換個好聽點的詞語,但其本質不會變。

這就是資治通鑑的智慧。

當然,某些情況是上級考驗下級的手段。

考驗與讓下級衝鋒陷陣、背鍋,兩者之間有本質的區別,一定要認真區分。

區分的標準也很簡單,看領導與你之間的情感和利益關係程度。

一個學新聞的歷史故事持有者。關注我,這裡有現象背後的故事。

相關焦點

  • 士兵長毒瘡,吳起幫他吸出來,士兵母親聽說後大哭:吸完活不久了
    雖然身為大將,吳起卻愛兵如子,與普通士兵一起同甘共苦。他睡覺不鋪席,行軍不騎馬,吃的穿的全和士兵們一樣。甚至給士兵吸毒瘡。史書上是這樣記載的:卒有病疽者,起為吮之。卒母聞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將軍自吮其疽,何哭為何?」母曰:「非然也。往年吳公吮其父,其父戰不旋踵,遂死於敵。吳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有一次,一名士兵身上長了毒瘡,吳起毫不嫌棄,俯下身子親自為其吮吸膿液。
  •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我抱著洋娃娃,眨巴眨巴大眼睛,認真思考後說「長大後我要上大學。」「上了大學以後呢?」「和孩子們玩兒」。的確,大學於我而言,的確是一個用來 have  fun 的樂園。回憶最美的瞬間,幾乎都定格在圖書館的書海中,我喜歡在知識的海洋中嬉戲,暢遊,那是我覺得最快樂的時刻。
  • 吳起幫士兵吸出毒瘡,士兵母親為此大哭:我兒命不久矣
    儒家本來就是比較講究孝道的,但是吳起在他母親去世的時候,並沒有回去奔喪,這是非常不孝的,曾參也因為這件事與他斷絕了關係。現在他又殺掉了自己的妻子,來謀求魯國將軍一職,可見是一個非常趨利無德的人。其實吳起的為人在道德方面的確會受到別人的指責,不過他在做將軍方面,的確有過人之處,甚至可以說得上是一位優秀的將軍。吳起比較注重與士兵同甘共苦,在平時都是與士兵的吃穿有著相同的待遇。
  • 古代將軍造反時,為何大多數士兵都會聽將軍的,而不是想效忠皇帝
    那麼問題來了,士兵很顯然是吃國家俸祿的,而國家是皇帝的,也就是說士兵理應服從皇帝,而不是將軍。這裡面就牽扯很多問題了。第一、縣官不如現管這個道理都明白,皇帝自己不可能統兵,雖然理論上而言,全國的軍隊都應該聽命於皇上。
  • 語錄偵探|「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牽強附會一點,法文裡有與「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意思相近的句子:每一位法國士兵的背包裡都裝著元帥的權杖(Tout soldat francais porte dans sa giberne le baton de maréchal de France)。
  • 古代將軍訓話都是對著幾萬人,後面的士兵們能夠聽得到嗎?
    這位將領的聲音可以從最前面的士兵傳到最後一名士兵。這樣的事情可能嗎。其實根本不可能實現,因為目前測到人類聲音分貝最大值是121分貝,平常人的分貝在80至100分貝,其傳播直線距離約為200米,這還是無風的情況下。如果是幾萬部隊站到一起,大約需要的地方是幾萬平方米。
  • 英皇家士兵涉嫌集體吸毒被捕,消息人士:軍方拖延檢測時間顯奇怪
    來源:海外網英國皇家空軍基地(RAF Honington)海外網1月18日電 近日,英國皇家空軍(RAF Honington)的11名士兵因涉嫌集體吸毒被捕。有消息人士認為軍方拖延士兵毒品測試時間的做法有點奇怪。
  • 日本將軍在戰場手舞足蹈,不穿上衣和戴頭盔,結果被中國士兵槍殺
    抗日戰爭時期,很多日本極為出色的軍事將領都逃不過中國士兵的槍殺,有這樣一位妄自菲薄的日本將軍就是落得如此的下場。飯冢國五郎的死似乎極為不堪,他不僅死在了中國士兵的槍下,同時死後又被人稱為飯桶將軍。就是這樣一個平淡無奇的人,為此次戰役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更是讓他獲得了軍神的榮譽稱號,但其實他相貌平平,甚至極為醜陋,讓人看了忍不住對他產生厭惡,所以在戰場上,有時單單拿出軍刀還未動手,就已經把敵人給嚇退了。再加上戰役之後,許多戰地記者對他的事跡進行不真實的報導,故意誇大事實,使得他的名聲大造。
  • 皇帝下旨處決開國將軍,卻被士兵悄悄加了8個字,從此天下易主
    郭威出生於904年,其父親郭簡儘管曾經擔任過刺史,但由於五代是出了名的亂世,郭簡當上刺史沒幾年就被對手給刺殺了,導致郭威才幾歲就成為了孤兒,只能與母親相依為命,在那一個亂世之中艱難地掙扎著生活,而郭威在這種艱難的環境中也順利地成長為一個彪形大漢。
  • 周末影院:永遠19歲的《士兵之歌》
    影片中的主角多半『渺小』,不過就是母親的兒子、妻子的丈夫——普通一兵。他們或許被人忘記,甚至連名字也不一定是真實的,卻深深打動著觀眾。在他們身上可以看到那些被榮譽遮蓋了的、超越勝敗的生命本質意義。《士兵之歌》是我最欣賞的影片之一,該片拍攝於1959年,是受『新浪潮』影響的一部創新之作。
  • 古代將軍訓話,真的是對著幾十萬人嗎?後面的士兵能聽到嗎?
    希望我的文章能夠給您帶來快樂、知識,也誠摯的期望您在閱讀後點擊右上角的「關注」,您的認可是我最大的動力!指望著幾萬人能聽到古代將軍訓話,根本不可能!在這樣一種情況下,離老闆遠的那些人還是聽不到,根本不知道公司老闆再說什麼。只能看到他張嘴聽不到他的聲音,其實這也沒有辦法。如果大家學過中學生物的話就不難發現:聲音的傳遞是有一定速度的。但是聲音在傳遞的過程中往往會被空間也好還是各方面的幹擾也好導致聲音的傳遞等方方面面都是遞減的。
  • 複製人士兵 兵種與階級介紹
    在最初的單位中,會在裝甲上以顏色代表階級如綠色為中士絕地們成為他們的將軍,對分離主義份子發起長遠而毀滅性的戰爭。被派給特定絕地的複製人會發展出強烈的工作關係,甚至進一步發展為友誼,不過對每個複製人而言,獲得戰爭勝利是所有士兵最優先的目標,而他們最終的忠誠則屬於共和。
  • 寫給《士兵之歌》
    影片講述了一個獲得戰功的士兵阿遼沙被準假6天回家探親,計劃2天在家為母親修屋頂,4天是往返時間。阿遼沙一路上屢因幫助他人而耽擱延誤,最後和母親僅見上一面就要匆忙離去。他在歸途中幫助過的人,串起戰爭背景下一個個故事,經歷的心動而不能,成了偉大愛情的樣子。
  • 古代城門是木頭製成的,攻城時,為什麼士兵不選擇用火燒?
    《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非常著名的軍事書,其書的內容被很多將軍運用,也被後人稱讚,書中的智慧經過千百年仍然實用,它說攻城之打算是非常的糟糕,那麼這個做法必然不是最好選擇。 屬於下下策的攻城,主要由於古代的不發達,將軍帶領部隊跋涉千裡在都城外駐紮營地。
  • 南京大屠殺中有韓國士兵?為什麼韓國士兵對老百姓那麼兇殘?
    舊日本軍隊中,到底有多少韓國人提到二戰中的日本軍隊,在中文網絡中經常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說是侵華日軍當中存在許多韓裔士兵,這些韓裔士兵不但為日軍服務,而且還直接參與了「南京大屠殺▲日韓合併後,日本駐朝鮮總督府部分高官同韓國王室成員合影1910年8月22日,日本政府通過一系列的武力脅迫與政治訛詐,迫使日本佔領的大韓帝國
  • 熄燈號|一位士兵母親的春節
    又到了萬家團圓的春節,每當此時,我總會想起一位士兵的母親和她那年所過的春節。        那是2005年的春節,距今已有13年整,那名士兵是新疆軍區伊犁軍分區某邊防團戰士縱理想,那位母親是安徽省蕭縣王寨鎮任樓村村民石美俠。那年除夕,縱理想打電話給父母拜年,母親高興地告訴他,家裡的年貨比哪年備得都齊,我和你爸身體都好。
  • 古代將軍對著幾萬幾十萬部下訓話,士兵們真能聽清楚嗎?
    因為這就涉及到一個最基本技術問題:沒有「擴音」技術的古代,到了要「訓話」的關鍵時刻,哪怕將軍們天生神技,擁有武俠小說裡「千裡傳音」的硬功夫,想叫千軍萬馬「聽清楚」都非易事。更何況,這功夫還真沒有。而在「擴音」的問題上,中國古人其實也一直在動腦筋:比如中國古代樂器上的「木聲」,就是利用共鳴原理擴音的「共鳴箱」。
  • 安妮斯頓《黃鳥》首曝片場照 飾演年輕士兵母親
    安妮斯頓《黃鳥》首曝片場照 飾演年輕士兵母親 時間:2015.12.14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夏澤 分享到:
  • 槍殺割喉手無寸鐵平民,曝光後多名士兵相繼自殺,澳洲士兵的醜聞...
    2001年「911」事件後,  美國和美國盟國接連派出精英部隊前往阿富汗,對付國際恐怖組織塔利班、蓋達組織,  澳洲有超過2萬6千名士兵參與其中,在阿富汗長呆了12年。  而為了掩蓋自己的殘忍行徑,士兵們會時候重新布置現場,  在無辜受害者身邊放上武器和其它「證據」,為他們加上莫須有的罪名,也為自己的犯罪進行天衣無縫的遮掩。
  • 從士兵到將軍,美國需要32年,最快58歲便能被授予「五星上將」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那麼從士兵到將軍,按正常程序一步一步晉升,需要多少年呢?有人測算過,在我國,和平時代,最快的速度,26年可以從士兵晉升至大校,奮鬥30年左右,可以升至為將軍。但印度的士兵分得比較細,職級鏈比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