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庭親密程度報告》發布
收入越高,家庭親密程度越低?
網際網路時代,孩子與大人之間更親密還是更疏遠?中關村的加班狗們如何穿越空間陪孩子?孩子更需要爸爸還是媽媽的陪伴?去賺錢和陪孩子你選哪一個?爺爺奶奶最常看孩子,但卻不是回應他最多的?哪個城市家長最容易「一驚一乍」?哪個地區家庭關係最冷淡?——這些親子問題,你都知道答案嗎?
專家們經過大量市場研究,得出的結論非常令人驚訝,即中國家庭親密度在網際網路時代受到了空前挑戰:傳統的三世同堂、父嚴母慈等家庭倫理觀念正在崩析,經濟收入對家庭倫理的影響越來越深。糖貓的研究同時發現,收入極高的家庭和收入極低的家庭的中的孩子,感覺最為孤單,兩者的家庭親密指數竟然趨於一致!與此同時,智慧型手機、智能手錶等智能終端,在中國家庭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數據來源:中國家庭親密程度問卷調研、糖貓用戶問卷調研、糖貓兒童智能手錶大數據分析以及糖貓用戶訪談)
對「10後」的娃而言,其父母正是所在單位的中堅力量,不能時刻陪在身邊,而祖父母則成為了陪孩子時間最長的群體。孩子與父母的溝通,很大一部分是通過智能設備來承載的,比如手機通話,或兒童智能手錶對講功能。
圖1:在糖貓上,孩子最常溝通的對象是父母
隨著孩子年齡增大,孩子逐漸試著邁出女性家長的生活半徑,開始走向爸爸,他們對爸爸感興趣,主動找爸爸講話的情況變多。也因為父親的工作更忙,陪孩子的時間更少,所以孩子更多通過智能手錶來跟爸爸溝通。所以在糖貓上,孩子經常要求「爸爸回答」。
圖2:在糖貓上,孩子最希望和爸爸對講
在每日陪伴孩子時間小於1小時的家庭中,月收入超過4萬元的家庭比例最高;每天陪孩子8小時以上的家庭,收入5000元以下的家庭是最高的——到底努力去賺錢還是在家陪孩子?這已經成為了繼「救媽還是救老婆」之後,又一道最難回答的家庭選擇題。
圖3:家庭收入與陪孩子時間的關係
在每日陪伴孩子時間少於2個小時的家庭中,排名前10的省份是:福建、黑龍江、浙江、貴州、山西、四川、廣東、重慶、江蘇、上海。福建家庭中,由於父母長期在外或者忙於掙錢,與孩子交流最少。通過報告我們發現,排名前10的省份中,大部分屬於人口輸出大省和經濟發達省份,「新留守兒童」問題浮出水面。
圖4:每日陪孩子時間少於2小時家庭所在省份佔比
數據顯示,孩子們更樂於利用智能設備與父母溝通。在糖貓上,孩子主動發起的對話多於父母,而在通話總時長方面,孩子是家長的2倍多,孩子每條對講時長平均為3.74秒。在沒有智能手錶的時代,孩子的這些話就沒有辦法表達了,而孩子的感受需要一個釋放的窗口,也需要一個平等發起對話的機會,否則就可能出現傳說中的「代溝」。
圖5:孩子通話時長與家長通話時長佔比
結論:中國家庭親密程度總體:不冷不熱
在此次調研中,按照親子關係的親密程度,我們把家庭親密程度共分為6檔,最佳的狀態為「超級霹靂無敵孩子王」,非常不幸的是,這部分家庭只佔2%,而更多的不溫不火的「父母以上朋友未滿」檔,以及「中庸之道奉行者」檔,佔到了總數量的58%.令人驚訝的是,最疏遠的「家庭制冷機檔」,竟然也佔到了3%!
圖6:中國家庭親密程度各檔所佔比例
中國父母正在學著如何與孩子相處,也在嘗試著用智能產品改善陪伴。期待能夠增加陪孩子的時間,在繁忙工作的同時也能跟孩子順暢交流。這些產品對提升家庭親密程度有用麼?
糖貓將整個家庭進行連接,72%的糖貓連結了至少3位家庭成員,除了父母,祖父母、其他親友等大家族成員也在其中。最多的一個家庭竟然連了31位成員!
另外在糖貓用戶訪談過程中,我們發現,在家人命名中,除了主流的「麻麻、粑粑、姥姥」等熟悉的稱呼外,還有「乾媽、么爸、大大、姨丈、阿娘、帥舅舅、小姑爺」,甚至還出現了「漂亮姐姐、臭美阿姨、保護神、蜀黍、主人」……好想認識臭美阿姨哦~
圖7:糖貓接入家庭成員數量
一天中,孩子和父母用糖貓對話的峰值出現在17點和21點。孩子剛放學、入睡前非常希望和父母交談,表達心情和親密。如果爸爸媽媽這時候還在上班或加班,那只能用糖貓開啟話癆模式了。
圖8:各時段家庭通話密集度變化趨勢
從糖貓用戶訪談及調研報告顯示,女兒更愛和爸爸進行遊戲互動。從糖貓自帶的三款體感遊戲的開啟比例來看,女孩對體感遊戲很有興趣,「雷射槍」和「敲鼓」的開啟比率甚至比男童還要高,而為她們開啟遊戲的對象,多數都是爸爸。
圖9:不同性別小朋友對於三款體感遊戲的喜愛程度對比
買智能手錶的父母需要的是一份安心。對於定位功能使用來說,父母頻繁使用的情況發生在孩子參加「家庭社區附近」的活動時,其次才是「商場店鋪等繁華商業區域」、「公園及相關公共設施區域」。真是離家兩手緊緊抓,在家糖貓看看TA~
圖10:孩子在哪些地方父母更擔心
最愛使用糖貓緊急呼叫的城市是北京,其比例是第二名上海的3倍。排名前五的城市北京、上海、杭州、重慶、深圳發出的緊急呼叫次數佔全部緊急呼叫的一半(大城市人民真是太容易一驚一乍了),主要發出者是父母,媽媽和爸爸的比例分別為:53%和33%.
圖11:各城市使用「緊急呼叫」功能排序
選擇兒童智能手錶類產品時,家長主要考慮的的因素從高到低前5名依次是:1定位準確;2操作簡單適合孩子;3清晰的語音通話;4材料安全佩戴舒適;5緊急呼叫。價格反而是最不被關注的因素。家長對自己可能會小氣,但對孩子,一點都不摳門~
圖12:購買兒童智能手錶類產品家長看重的因素
有近四分之一(24.28%)的受訪者認為每天因為糖貓而增加的陪伴孩子時間超過1小時,認為增加的親子時間在0.5小時至1小時的受訪者比例約佔全部受訪者的30%.
圖13:利用糖貓增加陪伴時間各檔位佔比
最好的成長是陪伴。
陪伴不僅需要數量,更要重視質量。不時伴在孩子左右,還要在孩子做出要求時傾聽他們潛在的願望。繁忙的父母們不妨靈活採用多種方式和工具,以便對孩子的需求做出敏感和及時的回應,因為這是影響孩子身心健康,自信心和社會適應力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