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很久之前我就把微博上的認證改掉了,之前是考慮去掉影評人這個稱呼,改為自媒體從業者,結果每次改完新浪都不通過,後來還是要給我加上影評人這個稱呼。
無奈,我用了點小技巧,就變成前 影評人了
這樣的名字,更多是一種自嘲,或是自我消解。
也算是對自己身份的一種認定吧。
也就是說,我從來沒把自己當成過影評人。
從來,沒有。
實際上,影評人本身就是個偽概念,誰算影評人,誰不算影評人,該怎麼區分。給紙媒供稿?給網煤供稿?自己的自媒體自己給自己供稿?哪種算呢。以及,在豆瓣或者微博發著玩的那些觀眾算不算呢?還是要寫到一定量才能算。其實這些界定都很模糊。
就好像即便讀過巴贊的《電影是什麼》,卻仍然搞不懂電影是什麼一樣。我也完全不知道影評是個什麼東西。
到底什麼樣的文字才算影評,什麼樣的文字有不算影評。
分析鏡頭、剪輯、導演場面調度,美術、音樂、劇作、人物,這些算影評麼?
講電影理論的算影評麼?
講電影觀感的算影評麼?
或者其他什麼形式的文章,你都可以稱之為影評,又都可以說它不是。分析鏡頭就是拉片嘛,電影理論是學術論文嘛,觀感是讀後感嘛。
實際上,並不重要。什麼叫影評,什麼不叫影評,其實都不重要。
只要你能把觀點說通,說得有道理,那就可以是影評。扯一堆名詞,只是名詞堆砌,連自己都不知道有什麼用,我也並不覺得哪裡專業。
實際上,有些人就是太有使命感了,無論幹什麼都喜歡上升到某種高度,寫個文章也總希望對產業有所幫助。問題是,電影批評跟電影創作完全是兩件事啊,妄圖指導創作的影評很傻逼,而看到批評氣到你行你上的創作者也很傻逼。完全兩碼事,做好自己得了,管別人那麼多幹嘛。
當然,這個有點說遠了。我沒資格說這個事,因為,我根本不是影評人啊~!
才不要管影評該怎麼寫,也懶得去管影評該怎麼寫。
就像我從來不願意承認自己寫的是影評一樣,因為知道自己不夠資格,所以,我只認同我是個觀眾,或者說是個影迷。與其他觀眾的區別在於,我看過的電影可能略多一點,我平臺的影響力可能略大一點。於是,我寫過的東西,也會更多人看到,影響到更多人。這就夠了嘛,在意那個身份幹什麼呢?
因此,我才更喜歡稱自己為影視類自媒體從業者,只是在運營著這個小小的平臺,滿足著周邊的讀者。
至於影評什麼的,完全不關心啊。
什麼專業不專業,什麼主觀不主觀,並不重要。重要的還是,要寫出你的真實想法,要對得起這些信任你的那些讀者。
讀者才是我的衣食父母。沒有讀者的支持,我什麼也不是。正因為深知這一點,我才敢懟各種人,也敢懟各種事。跟我無關嘛,我又不靠你們養著我。只要我說得有道理,自然會有人支持,會訂閱我,而當我開始說胡話,大家自然都跑掉了。
於是,尊重自己的想法,尊重自己的讀者就好了。比介意身份,介意自己寫的是什麼重要很多。人嘛,還是活得真實點,簡單點。太過虛榮,會讓自己偏離方向。
其他的,愛誰誰,做個毛的影評人,寫個毛的影評。
我只是一名普通觀眾,我只生產廢話。
喜歡我的,我仍然會堅持每天更新不停。不喜歡我的,愛看不看,並沒人關心你的想法。
反正我的印表機運轉正常,墨盒管夠。
對我來說,能說出心裡話,比什麼都重要,這讓我無比快樂。
多虧了那些支持我的讀者,讓我一直這麼任性,特別感謝你們。
至於其他人,就不送了。
打賞的機會都不留給你們,就是這麼傲嬌,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