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原文

2021-02-19 書痴舊夢

魯鎮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別處不同的:都是當街一個曲尺形的大櫃檯,櫃裡面預備著熱水,可以隨時溫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銅錢,買一碗酒,——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現在每碗要漲到十文,——靠櫃外站著,熱熱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買一碟鹽煮筍,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幾文,那就能買一樣葷菜,但這些顧客,多是短衣幫,大抵沒有這樣闊綽。只有穿長衫的,才踱進店面隔壁的房子裡,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我從十二歲起,便在鎮口的鹹亨酒店裡當夥計,掌柜說,我樣子太傻,怕侍候不了長衫主顧,就在外面做點事罷。外面的短衣主顧,雖然容易說話,但嘮嘮叨叨纏夾不清的也很不少。他們往往要親眼看著黃酒從罈子裡舀出,看過壺子底裡有水沒有,又親看將壺子放在熱水裡,然後放心:在這嚴重監督下,羼水也很為難。所以過了幾天,掌柜又說我幹不了這事。幸虧薦頭的情面大,辭退不得,便改為專管溫酒的一種無聊職務了。我從此便整天的站在櫃檯裡,專管我的職務。雖然沒有什麼失職,但總覺得有些單調,有些無聊。掌柜是一副兇臉孔,主顧也沒有好聲氣,教人活潑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幾聲,所以至今還記得。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的鬍子。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髒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他對人說話,總是滿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因為他姓孔,別人便從描紅紙上的「上大人孔乙己」這半懂不懂的話裡,替他取下一個綽號,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著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臉上又添上新傷疤了!」他不回答,對櫃裡說,「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錢。他們又故意的高聲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東西了!」孔乙己睜大眼睛說,「你怎麼這樣憑空汙人清白……」「什麼清白?我前天親眼見你偷了何家的書,吊著打。」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麼?」接連便是難懂的話,什麼「君子固窮」,什麼「者乎」之類,引得眾人都鬨笑起來:店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聽人家背地裡談論,孔乙己原來也讀過書,但終於沒有進學,又不會營生;於是愈過愈窮,弄到將要討飯了。幸而寫得一筆好字,便替人家抄抄書,換一碗飯吃。可惜他又有一樣壞脾氣,便是好喝懶做。坐不到幾天,便連人和書籍紙張筆硯,一齊失蹤。如是幾次,叫他抄書的人也沒有了。孔乙己沒有法,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竊的事。但他在我們店裡,品行卻比別人都好,就是從不拖欠;雖然間或沒有現錢,暫時記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還清,從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孔乙己喝過半碗酒,漲紅的臉色漸漸復了原,旁人便又問道,「孔乙己,你當真認識字麼?」孔乙己看著問他的人,顯出不屑置辯的神氣。他們便接著說道,「你怎的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呢?」孔乙己立刻顯出頹唐不安模樣,臉上籠上了一層灰色,嘴裡說些話;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類,一些不懂了。在這時候,眾人也都鬨笑起來:店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有幾回,鄰居孩子聽得笑聲,也趕熱鬧,圍住了孔乙己。他便給他們一人一顆。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著碟子。孔乙己著了慌,伸開五指將碟子罩住,彎腰下去說道,「不多了,我已經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搖頭說,「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於是這一群孩子都在笑聲裡走散了。孔乙己是這樣的使人快活,可是沒有他,別人也便這麼過。有一天,大約是中秋前的兩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結帳,取下粉板,忽然說,「孔乙己長久沒有來了。還欠十九個錢呢!」我才也覺得他的確長久沒有來了。一個喝酒的人說道,「他怎麼會來?……他打折了腿了。」掌柜說,「哦!」「他總仍舊是偷。這一回,是自己發昏,竟偷到丁舉人家裡去了。他家的東西,偷得的嗎?」「後來怎麼樣?」「怎麼樣?先寫服辯,後來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後來呢?」「後來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樣呢?」「怎樣?……誰曉得?許是死了。」掌柜也不再問,仍然慢慢的算他的帳。中秋過後,秋風是一天涼比一天,看看將近初冬;我整天的靠著火,也須穿上棉襖了。一天的下半天,沒有一個顧客,我正合了眼坐著。忽然間聽得一個聲音,「溫一碗酒。」這聲音雖然極低,卻很耳熟。看時又全沒有人。站起來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櫃檯下對了門檻坐著。他臉上黑而且瘦,已經不成樣子;穿一件破夾襖,盤著兩腿,下面墊一個蒲包,用草繩在肩上掛住;見了我,又說道,「溫一碗酒。」掌柜也伸出頭去,一面說,「孔乙己麼?你還欠十九個錢呢!」孔乙己很頹唐的仰面答道,「這……下回還清罷。這一回是現錢,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樣,笑著對他說,「孔乙己,你又偷了東西了!」但他這回卻不十分分辯,單說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麼會打斷腿?」孔乙己低聲說道,「跌斷,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懇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時已經聚集了幾個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溫了酒,端出去,放在門檻上。他從破衣袋裡摸出四文大錢,放在我手裡,見他滿手是泥,原來他便用這手走來的。不一會,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說笑聲中,坐著用這手慢慢走去了。自此以後,又長久沒有看見孔乙己。到了年關,掌柜取下粉板說,「孔乙己還欠十九個錢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說「孔乙己還欠十九個錢呢!」到中秋可是沒有說,再到年關也沒有看見他。

相關焦點

  • 魯迅先生《孔乙己》原文及賞析
    魯迅先生《孔乙己》原文及賞析魯鎮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別處不同的:都是當街一個曲尺形的大櫃檯,櫃裡面預備著熱水
  • 魯迅《孔乙己》原文及賞析
    譬如掌柜的說了四次話,每次只有一句,而且關心的是孔乙己欠下的十九個錢:一、「孔乙己長久沒有來了,還欠十九個錢呢!」二、「孔乙己麼?你還欠十九個錢呢!」三、「孔乙己還欠十九個錢呢!」四、「孔乙己還欠十九個錢呢!」一直到孔乙己大約已的確死了,掌柜的才停止那句話,它雖然簡短,但對窮人來說,比子彈還可怕。它是殺人不見血的武器。
  • 【後浪戲劇節】第四組——《孔乙己》
    」這篇文章將會向您介紹第四小組表演的《孔乙己》表演視頻請戳下面(建議在wifi狀態下觀看):導演:王雨琪攝影/後期:顧梓涵編劇:何悅演員表:孔乙己:高義堯;「我」:王施元;掌柜:魏奕然;長衫客人/這篇文章通過描寫主人公孔乙己以及魯鎮的鹹亨酒店,表現了孔乙己的悲慘遭遇,諷刺了封建的科舉制度,表達了對被封建制度所毒害的人們的同情。第四小組的同學將其改編成了精彩的劇本,演員們的精彩表演讓同學們大飽眼福。——表演手記摘錄————雖然我演的角色沒有臺詞。但我並不覺得無聊。我認為要扮演長衫客這個角色,必須要對茶壺的使用有非常深刻的理解。
  • 孔乙己
    因為他姓孔,別人便從描紅紙上的"上大人孔乙己"這半懂不懂的話裡,替他取下一個綽號,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著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臉上又添上新傷疤了!"他不回答,對櫃裡說,"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錢。他們又故意的高聲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東西了!"孔乙己睜大眼睛說,"你怎麼這樣憑空汙人清白……""什麼清白?我前天親眼見你偷了何家的書,吊著打。"
  • 迂闊的孔乙己 被群嘲的孔乙己:有誰關心他的冷暖
    底層年輕的「我」、同處社會邊緣「我」、甚至比孔乙己還等而下之的「我」,在面對孔乙己的時候,不是感同身受,而是內心鄙夷的「你配嗎?」。 就算在「我」這樣被老闆嫌棄在酒裡摻水都做不好的小夥計心目中,孔乙己也是處於社會鄙視鏈最下層的。 大家都是韭菜,卻還是要分個淺綠與深綠的等級。
  • 重讀魯迅最愛的《孔乙己》:從一個人、一群人的「笑」解析孔乙己
    孔乙己是一個不願意甚至不屑透露姓名的落魄書生,因為他孔,別人便從描紅紙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裡,替他取下一個綽號,叫作孔乙己。酒館就是彼時社會的縮影,映射出社會百態。孔乙己的故事發生在魯鎮鎮口的鹹亨酒館。魯迅先生開篇描繪了鹹亨酒館的客人身份,大抵分為三種。
  • 《孔乙己》|在涼薄世界裡堅守的孔乙己,不僅是個被嫌棄的邊緣人
    這樣的邊緣人,讓我想起魯迅《吶喊》作品裡的人物:孔乙己。孔乙己的身上,有著跟松子很是相似的特質:一樣的被眾人嘲弄著過完那一生,一樣的有著在世間無處擺放孤獨的靈魂,一樣的曾被那個失望透頂的世界所拋棄和遺忘。但細思在封建制度大環境下成長的孔乙己,真的會和受日本文化薰陶的松子一樣嗎?
  • 重讀《孔乙己》:少時不懂孔乙己,讀懂已是書中人,成年人的悲哀
    「初識」孔乙己的時候是在初三的課堂上,我打著瞌睡迷迷糊糊地聽著語文老師的長篇大論,那時候讀到「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的時候,不禁感嘆魯迅先生的文採,僅一句就將孔乙己生活的窘迫甚至是內心的矛盾描寫到了極致。可那時還是一個孩童的我卻始終沒能理解這篇文章要揭示的內涵。
  • 《孔乙己》賞析(顏郅歆)
    當喝酒的人嘲笑他臉上的新傷,說著他又偷了別人的東西,孔乙己只能無力爭辯道:「竊書不能算偷!」多麼可笑的辯解,封建體制下讀書人的迂腐形象躍然紙上。    但他雖窮酸迂腐卻也不乏人性的善良。記得他的出場是帶著笑的,他的到來也使小店有了生氣,多了笑語。
  • 舞臺演繹魯迅筆下的《孔乙己》 文化人最期待的改編!
    本劇取材於魯迅同名小說《孔乙己》,講述了孔乙己與丁舉人、酒店掌柜、妓院老鴇、夢蝶姑娘、乞丐、短衣幫一干人等的糾葛故事,刻畫了在科舉制度戕害下,執著科考、迂腐窮酸、貧困潦倒、心地善良卻飽受戲謔嘲弄、身心摧殘、直至幻夢破滅的孔乙己,描繪了一幅令人回味的眾生相。淮劇《孔乙己》是一出有著江南韻味的「人文新淮劇」。
  • 品讀《孔乙己》:少年嘲笑過孔乙己,中年活成孔乙己,可悲亦可嘆
    少年時期初次閱讀《孔乙己》這個短篇小文的時候曾經無情地嘲笑過孔乙己,但人到中年後發現我們身邊的人甚至是我們自己都活成了「孔乙己」。孔乙己是一類人,他們用虛妄麻痺自己,相信自己能得到「最好」,但終究活成了他人眼中的笑柄。眼高手低,好生活過不上,平庸生活不想過,最終混沌度日。
  • 第五說:孔乙己的生活我的夢
    不過,孔乙己一進店,頓時就人潮湧動,人們紛紛拿起手機在警戒線外拍照。我端著酒食上前詢問孔乙己都成了大名人了,怎麼還穿著破長袍?孔乙己高傲地說這叫吸引流量。之後孔乙己一邊喝酒一邊把茴香豆一顆一顆分給湧上來的孩子們,按照慣例,分得差不多了,孔乙己就會說出那句名言「多乎哉?不多矣!」之後孩子們就會一鬨而散,而周圍的粉絲們都會稱讚孔先生好有愛心啊。
  • 導學案|九下語文-重點課文《孔乙己》
    「掌柜是一副兇臉孔,主顧也沒有好聲氣,教人活潑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幾聲,所以至今還記得。」簡要說明這句話在全文中的作用。3. 品析「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這句話的含義。4.「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的鬍子。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髒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這兩句話用了什麼描寫方法?有何作用?
  • 丁帆|轉世孔乙己的自白書
    本文刊登於《隨筆》2020年第6期題記年輕時,當我讀到這篇文章最後一句時,不禁潸然淚下:「我到現在終於沒有見——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一個舊時代的面影就這樣消逝了嗎?這似乎也太低估了魯迅作品的時代穿越能力了罷。
  • 《孔乙己》精神悲劇的文化內涵及其敘事分析
    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的鬍子。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髒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他對人說話,總是滿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為他姓孔,別人便從描紅紙上的「上大人孔乙己」這半懂不懂的話裡,替他取下一個綽號,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著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臉上又添上新傷疤了!」
  • 魯迅沒有嘲諷孔乙己,作者是在自嘲,還拉上孔子
    文/姜子說書很多人小時候都讀過《孔乙己》,印象裡的主人公孔乙己是一個不倫不類的四不像,是所有人茶餘飯後的笑料,他穿著長衫,卻站著喝酒,是一個邊緣化的人物,不合時宜,好似小丑一般。然而,《孔乙己》的故事終究不是喜劇,而是一齣悲劇。
  • 慕容復和孔乙己,被生活壓垮的普通人
    孔乙己拼盡全力,也不過活成大寫的尷尬。上層和下層,我們在慕容復和孔乙己身上,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公元338年5月,夏至未至。暴君石虎率領20萬大軍直撲遼東而來,要消滅藐視皇權的慕容家族。千裡燕趙,殺氣衝霄漢。雙方僵持十幾天,慕容皝誓死不降。
  • 從《孔乙己》到《阿Q正傳》,看孤獨零餘者的生存與毀滅
    出身:孤獨的零餘者「因為他姓孔,別人便從描紅紙上的「上大人孔乙己」這半懂不懂的話裡,替他取下一個綽號,叫做孔乙己。」孔乙己也是一個邊緣人,他身穿長衫卻容不進去他們的世界,他跟「短衣幫」一起站著喝酒,卻滿嘴他們聽不懂的「之乎者也」。孔乙己和阿Q也同為零餘者:兩個多餘的人,這世上有沒有他們,並沒有任何區別。鹹亨酒店沒有孔乙己,喝酒的人依舊會來,未莊沒有阿Q,太陽照常升起,村民仍舊愚昧。
  • 部編版九年級下冊課文5《孔乙己》圖文解讀
    孔乙己經濟地位低下,不願意與他們為伍,他又沒有資格擠進隔壁房裡與「穿長衫的」並起並坐。但是,他又不肯脫下那件又髒又破的長衫,為的是要擺讀書人的架子,以顯出非同一般,比「短衣幫」高貴,不屑與他們為伍。孔乙己經濟狀況、社會地位和思想意識的嚴重矛盾,充分說明了他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課文用短短的一句話,點明了孔乙己的身份、地位及性格特點。2.找出描寫孔乙己外貌的句子。
  • 多年以後,符合這兩點的人,最後都變成了「孔乙己」
    孔乙己是魯迅先生的一篇小說《孔乙己》的主角,而且據說是他自己最滿意的一篇,沒有之一。初看可笑,細思極恐。魯迅先生作為反帝反封建的鬥士,其實他塑造孔乙己的形象是有深意的。‖因為懶惰而被邊緣化所謂「相由心生」,看孔乙己的穿著打扮,特別是那件「又髒又破的長衫」,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這還叫長衫嗎?都說「人配衣裳馬配鞍」,由衣觀人,話說孔乙己的精神能好到哪去!人人避之不及,誰願意去搭理這樣的邋裡邋遢的閒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