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們已經基本講述完了Power metal在美國的迅速興起和迅速衰落。
隨後,進入90年代,美國的樂壇被grunge大潮迅速佔領,金屬黨們則除了個別佼佼者之外都重新潛入地下,進入了一段黑暗時期。
但是,在大西洋彼岸的歐洲大陸,卻呈現出了另外一番景象。
作為偏向於過渡風格的Speed metal,它在吸收了歐洲特有的文化氛圍和音樂特點後,逐漸成熟,最後以歐式Power metal的名義正式走上了歷史的舞臺。
從時間線上來說,歐式Power metal發展略晚於美國,它吸收了美式Power metal的一部分經驗特點(比如音樂主題和Riff編配);
同時,它又與美式Power metal截然不同——這種不同不僅僅是音樂風格上的,也表現在人們面對他們的態度以及截然相反的命運。
1987年5月 《Keeper of the Seven Keys, Part. 1》歐式Power metal的開創者。
這張專輯堪稱Helloween最好的專輯,也是歐洲Power metal最具有代表的作品之一。
節奏與旋律並重,混合頗具有夢想意味的主題,成為其它樂隊競相模仿的典範。
也許他們在任何一個方面單獨挑出來都不是最出挑的,但是他們在多方面的取捨中掌握了最完美的平衡,並且成為一個成熟風格的開創者,並進一步啟發了大量音樂人,並讓人們發現了金屬樂的更多可能性,其中《Halloween》一首歌可以說就是金屬歌劇的雛形。
這張專輯發行後大受好評,在歐美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樂隊瞬間成為炙手可熱的明星。
1988年8月,Helloween發行《Keeper of the Seven Keys: Part 2》,很多人認為Part2不如Part1出彩,其實樂隊原本是想做雙專輯,被公司否決了,才把專輯拆開兩張賣。
這張專輯基本上是上一張的延續。
另一方面,由於Kai Hansen個人狀態不佳,退出了樂隊,後來自己組建了Gamma Ray。
1991年3月Helloween發行第四張專輯《Pink Bubbles Go Ape》。
失去了Kai Hansen仿佛失去了方向感,這張專輯無論是旋律還是編排都差了前作不止一點。
其實專輯質量不算差,中規中矩,第一首小民謠和最後的《Your Turn》還挺好聽的。
只是前作光芒太盛,這張專輯卻讓人們大失所望。
1993年5月Helloween新專輯《Chameleon》發行。
第一次聽這張專輯的時候我覺得Helloween暈了頭了,不過當時樂隊確實處於內外交困的狀態,歌曲也顯得非常駁雜,電子,古典,爵士,我甚至能在裡面聽到Grunge的痕跡…
但是細聽下來雖然雜但是不亂,跟以往的Helloween相距甚遠,應該說在做這張專輯的時候他們更注重的是實驗性,以及對從前自我的突破。
這張名為變色龍的專輯成為Helloween的一個分水嶺,隨後他們才逐漸走出了Kai Hansen離開所帶來的陰影。
1987年,Running Wild發行專輯《Under Jolly Roger》。
Running Wild是德國一個比較老牌的樂隊,1976年成立於漢堡,並且對德國金屬浪潮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不過因為大多數活動都在地下,網上能找到他們的資料並不多,一直到1987年第三張專輯才打開了名氣,並真正確定了自己的音樂方向。
Running Wild的風格有點更偏向美式金屬的粗野,Riff也更突出,他們的形象和歌曲內容被冠上了「海盜金屬」,並且他們也很樂意接受這個頭銜。
1988年的專輯《Port Royal》是上一張專輯海盜主題的深化,旋律也更突出了,但是Riff仍然夠重,而且非常有範兒,在一眾略顯油膩的歐洲金屬中相當突出。
1989年11月Running Wild發行《Death or Glory》,成為他們這個時期的巔峰之作。
在結束專輯巡演後,吉他手Majk Moti和鼓手Ian Finlay離隊。
標誌著樂隊的轉折。
1991年4月,Running Wild發行專輯《Blazon Stone》。
1992年10月,Running Wild發行第七張專輯《Pile of Skulls》。
1989年8月Rage發行第四張專輯《Secrets in a Weird World》,這是樂隊的轉型,此前我們已經介紹過了。
1991年12月Rage發行《Reflections Of A Shadow》,這時候他們已經不追求速度了,聽起來倒是比前兩張專輯更傳統,不過Riff給作品增加了更多硬朗的感覺,我們能聽出美國Power metal給他們帶來的影響。
1992年Rage的專輯《Trapped!》增加了更多異域風情,風格整體變化不大,沒有特別出彩的地方但是很好聽。
1993年8月Rage發行第七張專輯《The Missing Link》,這次旋律更加突出了,速度也變快了,比前兩張更加流暢,賣的還不錯,但是更加沒特色。
Rage是個比較中規中矩的樂隊,從來不算突出,老老實實的隨波逐流。
1990年Blind Guardian 的《Tales from the Twilight World》已經嶄露鋒芒,1992年,樂隊發行第四張專輯《Somewhere Far Beyond》。
這張專輯宣告他們風格的成熟,無論是從旋律還是技術都是一流,非常完美,也是歐式Power metal早期的裡程碑式作品之一。這張專輯在日本市場尤其非常受歡迎。
1989年5月,芬蘭傳奇樂隊Stratovarius發行首張專輯《Fright Night》。
他們成立於1984年,與 Helloween, Blind Guardian, 以及 Gamma Ray並稱為最具影響力的歐洲Power metal樂隊。
樂隊首張專輯評價一般,不過這張專輯Timo Tolkki擔任了主唱,吉他,詞曲創作還有出品,堪稱全才。
1992年年初Stratovarius發行第二張專輯《Twilight time》。
這次Tolkki包攬了幾乎全部的詞曲創作和編曲,還順便擔任了主唱,吉他,貝斯,可以說是一張個人痕跡非常重的作品。
這張專輯漸入佳境,Tolkki日後的野心已經顯露出來了,但是還不算突出。
不過他們倒是先在日本紅了起來。
1990年2月Gamma Ray發行首張專輯《Heading for Tomorrow》。
因為身體以及精力原因離開Helloween後,Kai Hansen修整了一年後成立了Gamma Ray。
第一張專輯熱度不算高,其實蠻好聽的,編曲簡化了不少,算是返璞歸真了。
1991年9月,Gamma Ray發行第二張專輯《Sigh No More》。
走的復古路線,細聽氛圍以及歌詞的話其實蠻黑暗也蠻詭異的。同樣也是先在日本火了起來。
1993年9月,Gamma Ray發行第三張專輯《Insanity and Genius》,風格更貼近首張專輯《Heading for Tomorrow》。
不難發現,德國是Power metal在歐洲發起的先驅,Helloween則帶起了Power metal風格的潮流,而美式風格的影響在歐洲樂隊的早期也非常明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影響痕跡越來越少,進而越來越注重旋律,以及鍵盤和繁複的編制構成的氛圍感。
另一方面,由於公認的歷史原因(Grunge潮流的影響),這個時期的歐洲樂隊在本土並不算吃香,於是他們轉向了亞洲市場,並且率先在日本火了起來。
現在,只是Power metal風行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