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開始說搖滾(三)英國搖滾輝煌開端與British Invasion(英倫入侵)

2021-01-08 聲音圖書館

題記:上一期中我們簡單回顧了搖滾樂的萌芽,以及美國早期搖滾樂興起到逐漸式微的過程。當搖滾樂從美國逐漸流傳到歐洲之後,掀起了又一陣浪潮。隨著時間逐漸步入六十年代中期,由於美國本土的老一輩音樂人創作靈感枯竭,搖滾樂出現了衰落的跡象,反而是在大西洋彼岸的英國,這種新興的音樂風格逐漸壯大,最後,成就了英倫音樂最偉大最美好的時代。

61-66年美國早期的搖滾潮流逐漸式微之後,興起的是衝浪音樂。而這幾年間的美國社會整體安定富足,零星出現了一些民權運動,但並沒有掀起整個社會的文化風潮。這時興起的是內容以描寫衝浪文化為主的衝浪音樂。後來的衝浪音樂晚期,產生了一種被稱為Hot Rod Rock的音樂類型,被稱為飛車搖滾。而對於後代影響比較深遠的,主要是Dick Dale ,與The Beach Boys,後者成為英倫入侵年代唯一能抗衡披頭四的樂隊。而在60年代,大量亞洲製造的便攜收音機給美國青少年們帶來了全新的聆聽音樂的方式,而不必再受到家長的管束。

Lonnie Donegan

五十年代的英國,流行的是一種被稱作Skiffle的音樂類型,一般被譯作噪音爵士。這是一種融合了爵士、布魯斯和民謠的流行風格,在英國流傳廣泛,大量音樂人都深受其影響。Lonnie Donegan是英國噪音爵士的靈魂人物,John Lennon也深受其影響。《Rock Island Line》於1955年發行的時候在英國掀起了一場潮流,出現了大量噪音爵士樂隊。

《Blackboard Jungle》電影海報

1956年,電影《Blackboard Jungle(黑板叢林)》在英國上映,甚至引發了騷亂。這部電影帶紅了Bill Haley的《 Rock Around the Clock》,也將搖滾樂正式帶進了英國。當時,大量的英國本土音樂人迅速將創作風格轉向了搖滾樂,並且出現了美國搖滾歌曲的翻唱版本。

Teddy Boys以愛德華時期的長西裝外套,直筒褲,和擦得光亮的皮鞋為標誌。

就如同說到美國搖滾就不得不提「垮掉的一代」一樣,說到英國搖滾,我們總是繞不開「Teddy Boy」。簡單說來,Teddy Boy就是活躍在當年英國的一群反叛少年代表,經常喜歡穿著愛德華七世時代花花公子風格的衣服,故意擾亂秩序,引起騷亂。然而,也正是這群人,成為了英國搖滾早期最重要的傳播者和支持者,誠然,骨子裡的反叛,是所有搖滾少年共通的特點。

The Beatles前身The Quarrymen

六十年代初期,在英國利物浦的默西河畔,逐漸出現了一種深受Chuck Berry影響,同時又融合了噪音爵士、R&B、Doo-wop的音樂風格,稱作Beat music(節拍音樂),這便是英式搖滾的雛形。而這種音樂類型中,最著名的樂隊,就是The Beatles了,而在早年間,它的名字叫做 The Quarrymen。由John Lennon在他15歲的時候成立,早期主要演奏噪音爵士,翻唱Buddy Holly&The Crickets等許多美國的搖滾作品。

關於John Lennon組建The Quarrymen,隨後在1957年的利物浦與Paul McCartney相識,是一個有趣的故事。Lennon在上學的時候是個出了名的"Teddy Boy",McCartney的父親一開始並不贊同他加入這個壞小子樂隊。儘管Lennon在此後幾十年的採訪中堅持說兩個人的相遇產生了奇蹟般的化學反應,McCartney第二天就答應他加入了樂隊,其實,據周圍的人們回憶,那個夏天McCartney一直忙於泡妞,一直到暑假過後才有功夫參加樂隊排練。第二年,McCartney又邀請了George Harrison加入樂隊中。

也是從1957年開始,利物浦默西河畔出現了一個叫做The Cavern Club的酒吧,後來,它成為默西之聲運動的中心,英式搖滾的前身節拍音樂就是從這裡開始走向全英,隨後走向世界。正因為有了這個音樂演出的載體,隨後,在默西河畔成立了大量樂隊,儘管大部分樂隊都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了,然而,它們對英式搖滾逐漸成型的貢獻是無可比擬的。The Searchers ,Gerry and the Pacemakers都在這裡建立。

Billy Fury

1960年,The Quarrymen改名為The Beatles,並且開始在漢堡演出。一代傳奇由此開始。在這裡,他們和Rory Storm互相競爭,儘管表演條件艱苦,卻給他們帶來了豐富的演出經驗,獲得了充分的鍛鍊。

1960年4月,Billy Fury 發行了他的第一張專輯《The Sound of Fury》,這也是英國發行的第一張本土原創搖滾專輯。

The Rolling Stones(滾石樂隊)

1962年,The Rolling Stones在倫敦成立,並於7月開始在倫敦的Marquee俱樂部演出。早年間他們曾經翻唱過Chuck Berry的作品,還翻唱過The Beatles的《I Wanna Be Your Man》。同年成立的比較有影響的樂隊還有曼徹斯特樂隊 The Hollies,赫特福德郡樂隊 The Zombies。

1962年,The Beatles籤約了百代旗下唱片公司Parlophone,並在10月發行了首張單曲《Love Me Do》,並且獲得了英國單曲榜17。1963年,他們發行了單曲 《Please Please Me》和首張同名專輯《Please Please Me》,很快掀起了The Beatles的浪潮,當時的人們沒有料到,這股浪潮的後續影響, 會持續數十年之久。

Beatlemania(披頭四狂熱)

1963年是The Beatles輝煌的開端。儘管同年Gerry and the Pacemakers推出了三個冠軍單曲,The Searchers推出了《Sweets for My Sweet》,但是他們誰都無法與連續打榜30周的The Beatles相比。他們所到之處,掀起了一陣又一陣瘋狂的浪潮。後來人們將這種現象級的狂熱稱為Beatlemania(披頭四狂熱)。

從這一年開始,美國的人們逐漸得知,英國有一個名叫The Beatles的樂隊橫掃樂團,但是卻並沒有對他們的音樂產生興趣。芝加哥獨立廠牌維傑伊唱片(Vee-Jay Records)發行單曲《Please Please Me》,人們卻不屑一顧。

1963年11月22日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在電視直播時遇刺身亡,幾乎全國的觀眾都親眼目睹了血案,這對於戰後一直生活在平安富足的人們而言,是一件可怕的事情。1963年12月17日,華盛頓特區的 WWDC電臺播放了《I Want to Hold Your Hand 》,這首歌對於沉浸在陰鬱氣氛中的國民們而言簡直是來自大洋彼岸的一份溫暖,於是瞬間躥紅(PS:這首歌也是披頭四第一次使用四軌錄音設備錄製的單曲)。一個月後,由國會唱片(Capitol Record )發行了單曲《I Want to Hold Your Hand》,一個月後專輯《 Meet The Beatles》發行,開始了the Beatles在英美兩地霸榜的傳奇。

這一年中,The Beatles巡演不斷,2月7日,他們來到美國,並受到了當地年輕人們的瘋狂追捧。隨著英國音樂進入美國人們的視線,Dusty Springfield,The Dave Clark Five,The Searchers,Gerry & the Pacemakers,The Animals都一度獲得了不錯的打榜成績。

1963年,值得一提的還有The Yardbirds在倫敦成立,Eric Clapton於10月加入其中。The Animals在紐卡斯特爾成立。The Who在倫敦成立。

The Kinks也是1963年在倫敦成立的,儘管他們現在還是一群無名之輩。

1964年是Beatles年。這年的專輯榜只有4張專輯:63年末開始霸榜21周的年度銷量冠軍《With the Beatles》,滾石樂隊同名專輯霸榜首12周,《A Hard Day's Night》霸榜首21周,《Beatles for Sale》霸榜首7周。商業上的成功帶來的是創作上的疲軟。《Beatles for Sale》中有一大半的作品是翻唱的。而也是在這一年中,出現了大量模仿The Beatles風格的節拍音樂(Beats Music)樂隊,並將這種音樂推到了潮流的最高峰,利物浦默西之聲唱到了全國,許多利物浦樂隊跟隨The Beatles的腳步走到了人們的視線中。不過,高峰之後便是衰退,節拍音樂紅極一時,也很快落幕,幾年後,The Beatles樂隊轉型,節拍音樂就逐漸消失與人們的視線中。

The Kinks

The zombies

這一年的美國專輯榜,也全年都是The Beatles的天下,單曲榜也被英國樂隊佔據了一大半的位置。不過The Kinks的《All day and All of the Night》,The Zombie的《She’s Not There》都是反響不錯的單曲。

Them

1964年The Dave Clark Five發行冠軍單曲《Glad All Over》。他們在英國本土反應平平,卻在美國獲得了更大的成功。北愛爾蘭的樂隊Them於1964年成立並推出單曲《Gloria》,這首歌在當年並不火,後來則成為車庫搖滾樂運動的經典曲目。

The Beach Boys

而在這一年中,唯一能跟The Beatles抗衡的美國本土樂隊只有The Beach Boys。他們在1964年連推了4張專輯,發行了名曲《Don't Worry Baby》。

The Animals

The Animals發表冠軍單曲《House of the Rising Sun》,The Kinks 發表了《You Really Got Me》。

1964年5月,The Rolling Stones發表了首張翻唱專輯《The Rolling Stones》,逐漸擴大了自己的影響力。與Beatles的英式節拍音樂不同,他們的風格一直延續著藍調搖滾的路線,形象也更加美國化。

The Who

1964年9月,Peter Townshend在鐵道賓館酒吧演出,砸了自己的吉他。這個行為讓The Who聲名遠播,後來也成了搖滾樂隊代表反叛和憤怒的標誌性動作,不過當時Peter第二天就後悔了,覺得自己很蠢,也很心疼吉他。

1964年底,The Who 在英國和美國同期發行了首張單曲《I Can't Explain》。

The Byrds

The Byrds於1964年在美國洛杉磯成立,他們初期深受英倫入侵的影響。後來則成為迷幻搖滾的重要開拓者。

1965年,The Beatles參演了著名電影《Help!》並發行同名專輯。繼續在英美兩地霸榜。隨後,他們發行了《Rubber Soul》。從這張專輯開始,The Beatles開始轉變風格,音樂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多樣,體現出了美國Bob Dylan 民謠搖滾的影響, 同時也是對大洋彼岸迷幻潮流的響應。

這一年的八月,他們推出了一首後世人們耳熟能詳的單曲《Yesterday》,首先在美國單獨推出。這首歌是the Beatles早年的巔峰之作,擁有無數的翻唱版本。

The Rolling Stones在這一年中推出了兩張專輯《The Rolling Stones No. 2》和《Out of Our Heads》,包括了他們的代表作《(I Can't Get No) Satisfaction》。美版專輯也獲得了連續三周榜首的銷量。

The Hollies

The Kinks推出專輯《Face to Face》,單曲《Sunny Afternoon》,《Tired of Waiting for You》。曼徹斯特的樂隊The Hollies發行單曲《Bus Stop》。

1965年5月,The Kinks因為在演出時候樂隊幾個人在舞臺上打了起來被美國禁演4年。儘管這對他們在美國的成功有著巨大的影響,卻給了他們更多時間和精力創造新的音樂。

這一年中,能夠和英倫入侵影響力相抗衡的只有Bob Dylan和The Beach Boys。The Byrds演唱的《Mr. Tambourine Man》由Bob Dylan所寫,同時 Bob Dylan發布了專輯《Highway 61 Revisited》開創了美國民謠搖滾時代。從此以後,Bob Dylan在美國炙手可熱,對The Beatles也產生了影響。而這時的The Beach Boys開始轉型,Brian Wilson似乎已經迷失在趕超The Beatles的執念當中。他們推出了專輯《The Beach Boys Today!》,開始關注除了飛車衝浪音樂之外更嚴肅的內容。

The Monkees

1966年,The Beatles奔波在無窮無盡的巡演中精疲力竭,8月底,他們宣布結束現場巡演生涯。美國樂隊The Monkees在洛杉磯成立, The Beach Boys發布專輯《Pet Sounds》,這也是一張在後世評價很高,然而當時反響平淡的專輯,單曲《Good Vibrations》甚至遭到了大量非議。

The Who直到1967年才第一次來到美國巡演,不過他們真正的輝煌,則要等到70年代。

從這時開始,第一波英倫入侵的浪潮逐漸消退,The Monkees成了美國最火的樂隊。儘管在隨後的幾年裡The Beatles的專輯仍繼續大賣,這時候他們風格已經開始發生轉變。英倫入侵結束了衝浪音樂的流行,將來自大西洋彼岸的音樂元素帶入美國,給搖滾樂帶來了新的血液。如果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早期搖滾還帶有濃鬱的黑人音樂色彩的話,那麼這種色彩隨著英倫入侵的影響之後將變得越來越少,音樂的構成則越來越多元化。從此以後,越來越多的原創樂隊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新嘗試層出不窮,搖滾樂的歌唱內容也越來越豐富。搖滾樂的春天,真正的到來了。

END

相關焦點

  • 從零開始說搖滾113:英倫搖滾(Britpop)1:潮流初探
    從今天開始我們正式進入英倫搖滾篇章啦!不過在正式開始前,我們還是要像往常一樣先梳理一下英倫搖滾的起源和流派風格,以及它與其它流派之間的關係。我們現在一般都認為英倫搖滾是源自於90年代初期的英國獨立圈,並且深受英國六七十年代吉他流行樂的影響。
  • 從零開始說搖滾113:英倫搖滾(Britpop)1:潮流初探
    不過在正式開始前,我們還是要像往常一樣先梳理一下英倫搖滾的起源和流派風格,以及它與其它流派之間的關係。他們經常會使用一些英國年輕人中流行的詞彙和語境。另一方面,英倫搖滾樂隊譴責Grunge對生活毫無助益,他們冷漠又陰暗,而英倫搖滾則被定義為「年輕的蓬勃向上和對認可的渴望」。Blur曾經被貼上了「Anti-Grunge」的標籤,不過Damon Albarn表示,「我覺得挺好的。如果說朋克是為了擺脫掉嬉皮士,那我就是想擺脫掉Grunge。
  • 從零開始說搖滾114:英倫搖滾(Britpop)2:起勢與紛爭
    上一期我們已經談到過,英倫搖滾更傾向於一個由於Grunge衝擊而產生反饋的文化潮流,而不僅僅是音樂流派。這樣就很容易出現一個問題,也有網友在留言中提問,那麼一些風格與英倫搖滾類似甚至一脈相承,但是更早期一些的樂隊,算不算英倫搖滾呢?要我說,也算,也不算。
  • 從零開始說搖滾114:英倫搖滾(Britpop)2:起勢與紛爭
    這樣就很容易出現一個問題,也有網友在留言中提問,那麼一些風格與英倫搖滾類似甚至一脈相承,但是更早期一些的樂隊,算不算英倫搖滾呢?要我說,也算,也不算。算是因為他們的音樂內核其實都是一致的,都是從從1960年代的英國流行樂,70年代的華麗搖滾、朋克和90年代的獨立流行中吸取靈感的搖滾樂隊,但是由於很多樂隊誕生比較早,在英倫潮流到來的時候已經不算是他們的頂級活躍期,所以從狹義上來說我們不把他們歸為英倫搖滾而是獨立搖滾(Indie Rock)。
  • 從零開始說搖滾117:英倫搖滾(Britpop)5:暗流湧動(1997)
    時間過得很快,今天我們的英倫樂隊們進入了他們的1997年啦。這一年的唱片市場出現了新的變動,而樂隊們也開始在音樂中尋求自我突破。廢話不多說,現在開始吧。1997年60 Ft. Dolls發行首張專輯《The Big 3》。這個樂隊不算太有名,不過能從他們的作品中能很明顯的聽出美式硬核和Grunge對英國樂隊的影響,可以稍微了解一下。
  • 英倫入侵:我曾把美國搖滾按在地上摩擦
    其中美國搖滾音樂也是世界搖滾圈的執牛耳者。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曾經的美國搖滾卻受到了英國的「搖滾文化」入侵,一度毫無招架之力。那就是搖滾音樂史上赫赫有名的「英倫入侵」。 甲殼蟲樂隊 「英倫入侵」是指幾次英國搖滾樂隊紛紛登陸美國的狂潮,並且徹底改變流行樂和搖滾樂的歷史的事件。
  • 從零開始說搖滾118|英倫搖滾:初代末期(1998-2000)上
    到了1997年,英倫搖滾的樂隊中已經逐漸出現了暗流湧動,分歧,衰微,最初由民族自尊和復古潮流帶來的熱度逐漸褪去,審美疲勞的後果就是大量的樂隊開始轉型或者解散。這一期我們就看看進入20世紀最後幾個年頭的英倫樂隊們各自都走向了什麼樣的方向。另外,對於那些21世紀仍然堅持活動並發專輯的樂隊,我們將在後面的章節中詳細介紹專輯,這一期我們主要是捋一下他們的後期活動情況。
  • 從零開始說搖滾117:英倫搖滾(Britpop)5:暗流湧動(1997)
    這一年的唱片市場出現了新的變動,而樂隊們也開始在音樂中尋求自我突破。廢話不多說,現在開始吧。很多說法都認為他們是英倫搖滾流行末期最異軍突起的樂隊,不過我個人認為他們算不上完全意義的英倫樂隊。雖然說是融合華麗搖滾可是有點亂糟糟的。
  • 從零開始說搖滾119|英倫搖滾:初代末期(1998-2000)下
    這是一張實驗色彩頗濃的前衛搖滾專輯,同時仍舊具有濃鬱的英倫風情。前文已經說過了他們算是英倫潮流末期誕生的一個頗具有顛覆性的新樂隊,這張專輯也貢獻出了比前一張更加精美的編排和絢麗的節奏。也許換個時代的話,他們本可以受到更多的讚譽和肯定。這張專輯稱得上Mansun的巔峰之作,滄海遺珠,值得細品。
  • 從零開始說搖滾119 | 英倫搖滾:初代末期98-20下
    這是一張實驗色彩頗濃的前衛搖滾專輯,同時仍舊具有濃鬱的英倫風情。前文已經說過了他們算是英倫潮流末期誕生的一個頗具有顛覆性的新樂隊,這張專輯也貢獻出了比前一張更加精美的編排和絢麗的節奏。也許換個時代的話,他們本可以受到更多的讚譽和肯定。這張專輯稱得上Mansun的巔峰之作,滄海遺珠,值得細品。
  • 從零開始說搖滾118 | 英倫搖滾:初代末期(1998-2000)上
    到了1997年,英倫搖滾的樂隊中已經逐漸出現了暗流湧動,分歧,衰微,最初由民族自尊和復古潮流帶來的熱度逐漸褪去,審美疲勞的後果就是大量的樂隊開始轉型或者解散。這一期我們就看看進入20世紀最後幾個年頭的英倫樂隊們各自都走向了什麼樣的方向。
  • 從零開始說搖滾116 | 英倫搖滾(Britpop)3:潮流時代1996
    總而言之,英倫搖滾在當時掀起了不小的一陣浪潮,樂隊紛紛效仿,也想在其中分得一杯羹。新樂隊,而且一發行就把Oasis從排行榜的第一位擠下去了,可以說旗開得勝。旋律有點像Stone Roses,同時兼具自己的特色。他們的吉他Riff在英倫樂隊中可以說是頂尖的,變化多端同時又很流暢,與主唱旋律線相輔相成,非常好聽。算是1996年中非常出色的一張專輯了。
  • 英倫搖滾不需要一頂漁夫帽來拯救
    但和美國人相比,英國人卻又顯得天然內斂,在這種既保留著孤傲又兼具內斂的民族性裡誕生出來的樂隊——諸如早期的The Beatles、The Rolling Stones開始,逐漸演化出區別於美國搖滾樂大膽外放的獨特的英倫風格並風靡全球。而在以The Beatles 為首的英國主流樂隊對美國的「英國入侵」之後的幾十年,英國搖滾幾乎改變了流行樂與搖滾樂的歷史。
  • 英倫搖滾樂隊是如何站在鄙視鏈頂端的?
    作為本季《樂隊的夏天》專業樂迷之二,資深樂評人郭小寒和相徵,繼《中國搖滾小史》和《中國民謠小史》後帶來又一檔全新的音樂節目《英倫唱片店》,聊聊搖滾樂的前世今生。從英國起飛相徵:英國的音樂體系,尤其是英國的搖滾樂體系,在全世界範圍內可以說是獨樹一幟的,甚至我們說它是數一數二的。
  • 英倫搖滾,這個詞說出來要慎重
    在音樂裡,「英倫搖滾」這個詞就更加奇怪,似乎那些比流行樂吵一點,又沒有特別鬧心的音樂被統稱為英倫搖滾,似乎這樣就把拉近了搖滾樂和中國老百姓之間的距離,從功能上來說,這個詞和「慢搖」的確有的一拼。 最早這個詞是誰叫起來的現在我們已經不得而知,可能是天氣的原因,還有歐洲島國長久以來的悶騷氣質,讓一眾英國搖滾樂隊在美式粗獷的隔壁顯得那麼輕柔又「正常」。
  • 從零開始說搖滾115:英倫搖滾(Britpop)3:爆發年代
    上一期我們已經講完了英倫搖滾的逐漸興起,順便介紹了下發生在1995年夏末的一場排行榜之爭。隨後樂隊開始轉變成一種更為獨立,更為自我化的風格。也是當年趕上英倫風潮然後收穫不錯評價的一張唱片。典型的英倫小清新。
  • 英倫搖滾入門,從經典搖滾樂隊開始
    英式搖滾,所有的pop的字眼其實是rock的一種,其實是英國樂壇對美國公認潮流的一種回應。由於90年代英倫優秀樂隊層出不窮,風潮延續至今。1.有人說Radiohead是英國搖滾樂無冕之王,自然他們當之無愧。主唱Thomas Edward Yorke6歲患眼疾,從小跟著父親顛沛流離。後來迷上了音樂玩了樂隊,從此走上英式搖滾這條路,我想上帝其實是偏愛某人的,縱觀某些天才的人生道路常常充滿荊棘和苦難,而往往是這種苦難讓他們擁有別樣的人生,和超越常人的感受,讓他們成為不同凡響的人。
  • 【英倫風】英倫搖滾風行五十年
    從披頭四樂隊、滾石樂隊、齊柏林飛船樂隊到90年代的領軍人物綠洲樂隊、酷玩樂隊再到新生代中的佼佼者阿黛爾等,英國搖滾樂一直在引領世界搖滾樂風潮。60年代的節拍音樂;70年代的華麗搖滾,前衛搖滾、朋克和新浪潮音樂;80年代的新浪漫主義音樂、合成器流行樂和哥特音樂;90年代的獨立和英倫搖滾樂;這些偉大的藝術家創作了很多永恆的經典,風行世界五十多年。
  • (偽)英倫搖滾入門指南
    除此之外,老牌英倫樂隊如The Kinks、The Who和The Rolling Stone都或多或少對英倫搖滾產生了影響。進入80年代,著名另類搖滾(Alternative Rock)樂隊的The Smiths出現使英國迎來了後朋克和新浪潮時期,他們另類獨特的風格深刻的影響了之後的樂隊。
  • 從零開始說搖滾120|metalcore金屬核:開端
    這一期開始,我們要進入新的篇章啦。其實原本是計劃把獨立搖滾補完的,不過有小夥伴說最近全是英倫太寡淡了,所以想欣賞點生猛的。而天天都在寫上個世紀的老東西,對很多年輕的樂迷們來說總是多少有點無趣吧。於是我決定先把Metalcore提前放出來,這也代表著,我們的搖滾音樂史地圖越來越完整了,搖滾史的滾滾車輪,走進21世紀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