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倫搖滾,這個詞說出來要慎重

2021-02-20 風度Life

英倫這個詞有一種奇怪的魔力,比如在淘寶上你看到的「英倫韓版」那種樓下美髮店Kevin老師的工作裝,裝修建材城「英倫宮廷」那種華而不實的三合板家具。在音樂裡,「英倫搖滾」這個詞就更加奇怪,似乎那些比流行樂吵一點,又沒有特別鬧心的音樂被統稱為英倫搖滾,似乎這樣就把拉近了搖滾樂和中國老百姓之間的距離,從功能上來說,這個詞和「慢搖」的確有的一拼。

 

最早這個詞是誰叫起來的現在我們已經不得而知,可能是天氣的原因,還有歐洲島國長久以來的悶騷氣質,讓一眾英國搖滾樂隊在美式粗獷的隔壁顯得那麼輕柔又「正常」。再加上我們中國人對「英國紳士」根深蒂固的執念也讓不列顛的音樂顯得如此高大上。

然而作為全世界搖滾樂的第二故鄉,英國人最早被美國黑人的布魯斯音樂洗腦,然後從甲殼蟲樂隊和滾石樂隊開始演化出自己的風格,這一過程裡從來都伴隨著青春的荷爾蒙和混亂的後臺,當然還有無窮無盡的創造力以及骨子裡的傲嬌。從現代音樂的表象上來看,和善於霸氣外露的美國人比,英國人的確更內斂,但內核中的硬派卻從來沒有丟失過。

\\

20世紀90年代,一場被命名為Brit-Pop的風潮被看做60年代滾石與甲殼蟲掀起的「英倫入侵「的後繼者。Oasis、Radiohead、Blur、Suede、Pulp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在那個時候功成名就,而他們的音樂幾乎覆蓋了從藍領到中產階級再到知識分子的所有階層。和今天的「英倫搖滾」流行歌曲不同,無論是吉他的演奏還是歌詞中對社會生活的關注,他們的音樂都高出了一個層次。

比如Pulp,這支來自謝菲爾德的樂隊以主唱Jarvis Cocker為核心,經典的《Different Class》就勾勒出了英國不同階層之間的衝突,裡面以Cocker真實經歷為靈感創作的《Common People》講述了一個富家女和窮知識分子交往的種種,看似嘲諷,卻也從反面的角度歌頌了普羅大眾。

還有Blur,作為典型中產階級家孩子玩樂隊的代表,出其不意的和聲走向和豐富充滿想像力的編曲打破了傳統搖滾樂三大件的桎梏,以至於90年代的作品放到現在聽也絕不顯著過時。更何況他們還有《Song2》這種短小精悍的衝動製作被無數主流歌手翻唱,以及《Tender》這樣的靈魂聖歌撫慰人心。主唱Damon Albarn後來還創建了大名鼎鼎的虛擬樂隊Gorillaz,充分說明了搞搖滾樂的大多是聰明人。

當然還要提到Oasis,這支已經解散了的曼徹斯特的名片。他們的名曲《Wonderwall》甚至被古典樂手和爵士歌手翻唱過。作為英倫搖滾樂的代表,Oasis繼承了甲殼蟲樂隊的吉他演奏方式,加上主唱Liam Gallagher以及吉他手Noel Gallagher兩兄弟桀驁不馴的個性而充滿舞臺魅力。

沒有金屬樂的衝擊力也沒有說唱樂的爽快粗口,Oasis代表了英國藍領階層的表達方式:藐視一切卻又能適時地傳遞柔情。兄弟倆多年以來合作中不斷的衝突也是樂迷們熱衷與討論的話題,直到2008年那場夭折的中國首演之後,二人終於徹底鬧掰導致樂隊解散,傳奇終於停滯在了新世紀。

不過很快,8月,隨著主唱Liam的個人新專輯的發行,他也將站上北京和深圳的舞臺,對於很多老歌迷來說這是僅次於樂隊重組的好消息。而且根據提前看到的曲目單,他也將演唱多首Oasis時期的金曲。儘管不是完整的原班人馬,但對於饑渴了多年的中國樂迷來說這一次也是彌足珍貴。還不了解的觀眾也可以從這場演出中看到真正「英倫搖滾」的真諦,高傲與敏感,優雅與粗糙,正是這些背道而馳的詞彙放在一起,才讓英國搖滾樂充滿了魅力。

所以「英倫搖滾」這個詞不能亂用,畢竟這個年頭,拿起吉他對抗全世界的少年已經不多,僅存的孩子們身上還有著不妥協的血液,這些都不是那些歌頌夜空中最亮的星的團體們所能比擬的。



撰文/瑪麗蓮·夢兔

微信號:mensuno-life         長按左側二維碼關注

- 同步轉發媒體平臺 -


相關焦點

  • 從零開始說搖滾113:英倫搖滾(Britpop)1:潮流初探
    從今天開始我們正式進入英倫搖滾篇章啦!不過在正式開始前,我們還是要像往常一樣先梳理一下英倫搖滾的起源和流派風格,以及它與其它流派之間的關係。我們現在一般都認為英倫搖滾是源自於90年代初期的英國獨立圈,並且深受英國六七十年代吉他流行樂的影響。
  • 從零開始說搖滾114:英倫搖滾(Britpop)2:起勢與紛爭
    上一期我們已經談到過,英倫搖滾更傾向於一個由於Grunge衝擊而產生反饋的文化潮流,而不僅僅是音樂流派。這樣就很容易出現一個問題,也有網友在留言中提問,那麼一些風格與英倫搖滾類似甚至一脈相承,但是更早期一些的樂隊,算不算英倫搖滾呢?要我說,也算,也不算。
  • (偽)英倫搖滾入門指南
    第一次聽到英倫搖滾(Britpop)這個詞你會想到什麼? 也許你會想:啊,Coldplay不就是英搖嘛。Well, really?前段時間A妹在曼徹斯特體育場演出時發生恐襲,隨後她為了恐襲在老特拉福德球場再次舉辦了一場慈善演唱會《One Love Manchester》。
  • 從零開始說搖滾113:英倫搖滾(Britpop)1:潮流初探
    不過在正式開始前,我們還是要像往常一樣先梳理一下英倫搖滾的起源和流派風格,以及它與其它流派之間的關係。/另類搖滾的,畢竟跟英倫搖滾有著不可割裂的關係。不過這個風格實在是個大筐,爭議也很多,所以我們打算先從發展線路更明確的風格開始講,然後再回頭去說說獨立,說不定能清楚一點。)嚴格說來,起初的Britpop更偏重為一種對抗美國Grunge的文化符號,而且是由媒體推介出來的營銷工具,具有更強的文化意義,而不僅僅是風格流派。不過,在隨後的發展中,它確實逐漸呈現出了自己的特點。
  • 除了腿細,英倫搖滾還有什麼特點?
    ,至少也運用了英倫搖滾的某些創作元素。英倫搖滾是那種內外反差極大的音樂,它的外殼頹喪內核激昂,哪怕頹廢已經淹過了頭頂,也要掙扎著昂起頭喊出最後一聲反抗的口號。光明和黑暗共舞,絕望和希望並存。近幾年,「喪文化」一詞頻頻出現,是說年輕人遇到不如意之後表現出來的沮喪、萎靡和消沉,甚至自暴自棄。喪文化是當代青年亞文化的一種形式,它產生的根源是焦慮,當生活壓力增大和自信心接連受挫時,焦慮也就隨之出現了,而長期焦慮則必然導致頹喪。
  • 從零開始說搖滾114:英倫搖滾(Britpop)2:起勢與紛爭
    這樣就很容易出現一個問題,也有網友在留言中提問,那麼一些風格與英倫搖滾類似甚至一脈相承,但是更早期一些的樂隊,算不算英倫搖滾呢?要我說,也算,也不算。,看看一場歷史性的爭端是如何醞釀出來的。《parklife》和《Definitely Maybe》兩張神專奠定了英倫搖滾潮流的盛景,一時間在英國乃至於歐洲國家盛況空前,隨後,大量的英倫搖滾樂隊如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樂隊也成為超級明星。不過他們在美國卻並沒有收穫很大的反響。
  • 英倫搖滾樂隊是如何站在鄙視鏈頂端的?
    作為聽眾的我們,也常常能從一些國內樂隊的音樂中聽出英倫樂隊的影子。作為本季《樂隊的夏天》專業樂迷之二,資深樂評人郭小寒和相徵,繼《中國搖滾小史》和《中國民謠小史》後帶來又一檔全新的音樂節目《英倫唱片店》,聊聊搖滾樂的前世今生。
  • 從零開始說搖滾117:英倫搖滾(Britpop)5:暗流湧動(1997)
    時間過得很快,今天我們的英倫樂隊們進入了他們的1997年啦。這一年的唱片市場出現了新的變動,而樂隊們也開始在音樂中尋求自我突破。廢話不多說,現在開始吧。1997年60 Ft. Dolls發行首張專輯《The Big 3》。這個樂隊不算太有名,不過能從他們的作品中能很明顯的聽出美式硬核和Grunge對英國樂隊的影響,可以稍微了解一下。
  • 從零開始說搖滾119|英倫搖滾:初代末期(1998-2000)下
    這是一張實驗色彩頗濃的前衛搖滾專輯,同時仍舊具有濃鬱的英倫風情。前文已經說過了他們算是英倫潮流末期誕生的一個頗具有顛覆性的新樂隊,這張專輯也貢獻出了比前一張更加精美的編排和絢麗的節奏。也許換個時代的話,他們本可以受到更多的讚譽和肯定。這張專輯稱得上Mansun的巔峰之作,滄海遺珠,值得細品。
  • 從零開始說搖滾119 | 英倫搖滾:初代末期98-20下
    這是一張實驗色彩頗濃的前衛搖滾專輯,同時仍舊具有濃鬱的英倫風情。前文已經說過了他們算是英倫潮流末期誕生的一個頗具有顛覆性的新樂隊,這張專輯也貢獻出了比前一張更加精美的編排和絢麗的節奏。也許換個時代的話,他們本可以受到更多的讚譽和肯定。這張專輯稱得上Mansun的巔峰之作,滄海遺珠,值得細品。
  • 英倫搖滾不需要一頂漁夫帽來拯救
    因此,我們在討論「英倫搖滾」的時候一定要知道,英倫搖滾絕對不是某種獨立存在的音樂風格,它與社會環境的變化是息息相關的。打破沉悶是英國青年最擅長的事 受青年一代叛逆意識的影響,九零年代初期的英國獨立音樂圈開始出現英倫搖滾。
  • 從零開始說搖滾118|英倫搖滾:初代末期(1998-2000)上
    這一期我們就看看進入20世紀最後幾個年頭的英倫樂隊們各自都走向了什麼樣的方向。另外,對於那些21世紀仍然堅持活動並發專輯的樂隊,我們將在後面的章節中詳細介紹專輯,這一期我們主要是捋一下他們的後期活動情況。1998年60 Ft. Dolls發行第二張專輯《Joya Magica》 隨後解散。在這場英倫搖滾的大潮中,有許多像他們這樣曇花一現的樂隊。
  • 英倫搖滾--英格蘭最後的餘暉
    萌芽       在80年代有那麼幾支樂隊,他們沒有與電子合成器為伍(不表示不用),吉他在他們演奏才是絕對的推動,而他們因此也被視為另類搖滾,不符合主流趨向。       其中著名的是80年代前期的the Smiths樂隊,他們用自己的作品贏得了當時一小部分樂迷和主流媒體的喜愛,這讓後面想要繼續沿這條路走下去的樂隊充滿信心,也直接影響了一批英倫樂隊。
  • 從零開始說搖滾118 | 英倫搖滾:初代末期(1998-2000)上
    在這場英倫搖滾的大潮中,有許多像他們這樣曇花一現的樂隊。這張專輯中增加了弦樂和鍵盤,旋律更加趨向流行化,能感覺到他們有意識的也在追求變革, 但是未能得到結果就隨即衰落了。1998年9月Ash發行第三張專輯《Nu-Clear Sounds》,一路衝向Grunge不回頭,不過旋律還是標準的英國式。這張專輯製作非常精良,音樂豐富飽滿,但是卻完全不受待見。
  • 從零開始說搖滾117:英倫搖滾(Britpop)5:暗流湧動(1997)
    關於《Blur》這張專輯,溢美之詞已經太多,我們就不在這裡說太多了,它基本也是一張搖滾入門必備專輯了。最重要的還是靠自己的耳朵去聽聽看吧。很多說法都認為他們是英倫搖滾流行末期最異軍突起的樂隊,不過我個人認為他們算不上完全意義的英倫樂隊。
  • 從零開始說搖滾(三)英國搖滾輝煌開端與British Invasion(英倫入侵)
    當時,大量的英國本土音樂人迅速將創作風格轉向了搖滾樂,並且出現了美國搖滾歌曲的翻唱版本。Teddy Boys以愛德華時期的長西裝外套,直筒褲,和擦得光亮的皮鞋為標誌。就如同說到美國搖滾就不得不提「垮掉的一代」一樣,說到英國搖滾,我們總是繞不開「Teddy Boy」。
  • 從零開始說搖滾116 | 英倫搖滾(Britpop)3:潮流時代1996
    總而言之,英倫搖滾在當時掀起了不小的一陣浪潮,樂隊紛紛效仿,也想在其中分得一杯羹。新樂隊,而且一發行就把Oasis從排行榜的第一位擠下去了,可以說旗開得勝。旋律有點像Stone Roses,同時兼具自己的特色。他們的吉他Riff在英倫樂隊中可以說是頂尖的,變化多端同時又很流暢,與主唱旋律線相輔相成,非常好聽。算是1996年中非常出色的一張專輯了。
  • 【英倫風】英倫搖滾風行五十年
    60年代的節拍音樂;70年代的華麗搖滾,前衛搖滾、朋克和新浪潮音樂;80年代的新浪漫主義音樂、合成器流行樂和哥特音樂;90年代的獨立和英倫搖滾樂;這些偉大的藝術家創作了很多永恆的經典,風行世界五十多年。
  • 從零開始說搖滾115:英倫搖滾(Britpop)3:爆發年代
    上一期我們已經講完了英倫搖滾的逐漸興起,順便介紹了下發生在1995年夏末的一場排行榜之爭。也是當年趕上英倫風潮然後收穫不錯評價的一張唱片。典型的英倫小清新。這個樂隊無論是音樂風格還是思想都還挺前衛的,而且專輯在英國和美國的評價都不錯。不過也有抄襲的爭議一直糾纏著他們。
  • 英倫三島上的搖滾星球(二)
    個人最喜歡的專輯是<Performance And Cocktails>,既有抒情的曲風又不缺躁動和節奏,每一首單曲從歌詞到旋律都在講述著不同的故事,著實值得整專循環(而且我太喜歡這個封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