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70周年海軍節上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2021-01-18 艦載武器雜誌

今年4月23日人民海軍成立70周年舉行了盛大的海上閱兵活動,海軍出動了龐大的艦艇編隊參加。遺憾的是天公不作美,23日當天舉行海上閱兵活動的海域被濃濃的大霧籠罩。此次大霧的範圍很大,從北海到東海都是霧區,這也導致海上閱兵電視直播因大霧的原因而中斷,這的確令人很遺憾,不過這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以人類現有的技術手段還無法對如此大規模的自然氣象進行人工幹預。本文所闡述的是這次海上閱兵時的氣象條件到底有多差,而在如此惡劣的氣象條件上進行如此大規模的海上活動難度有多大。這裡先引用一名現場女記者的話,一些參加觀摩的外國海軍代表認為,在這麼複雜的氣象組織海上閱兵活動,他們真的不敢做。

海上能見度以能見度距離為標準分為0~9共10個等級,對應的能見特徵為低劣、不良、中等、良好、優良、異常優良這6類,又分別對應5鍾天氣現象或水天線情況。其中0~5的等級中,天氣現象為「霧、雨、雪、輕霧,水天線完全看不清」,能見距離0級為0~1/4鏈、5級的能見距離為1~2海裡以內。 「海裡」和「鏈」是國際航海通用的海上距離長度單位,1海裡為1852米,1鏈為1/10海裡即185.2米,中國政府承認這一標準,中國海軍也採用此海上長度單位,在一些法規性文件如《艦艇條令》中也使用此海上長度單位。為直觀表示,特將能見度等級以表格形式表示。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艦艇條令》之二百七十一條中規定,「海上閱兵分為閱兵式和分列式,通常進行兩項,根據需要也可以進行一項」。《艦艇條令》對海上閱兵有規範化要求,其中第三點規定:閱兵艦艇距受閱艦艇2鏈、舷角45°(135°)時,受閱艦艇信號兵鳴笛一長聲,全體艦員立正,艦長下達「向右(左)看」口令,軍官行舉手禮,其他艦員行注目禮,目迎目送;閱兵艦艇鳴笛一長聲,駛過受閱艦艇正橫後,鳴笛兩短聲;閱兵艦艇駛至受閱艦艇舷角135°(45°);受閱艦艦長下達「向前—看」的口令,信號兵鳴笛兩短聲,列隊人員禮畢;第四點規定:閱兵首長向受閱艦艇問候時,全體艦員按照規定應答。

在闡述了海上能見度的常識及人民海軍對海上閱兵的相關規定後,這裡再來分析一下4月23日海上閱兵時的海上能見度情況。大家對當天短暫的電視直播都印象深刻,剛開始被閱艦艇雖然畫面模糊但尚能看清,而此後氣象條件越變越差,被閱艦越來越看不清,只有一個大概的輪廓,而在編隊最後面的受閱外艦幾乎已經「神隱」,這也是電視直播不得不中斷的原因。按《艦艇條令》的規定,檢閱艦與受閱艦之間的距離為2鏈時接受檢閱,也就是370.4米,那麼可知現場的能見度不足500米,其所對應的能見度等級在2級以下,為「能見度低劣」,這已構成危險的「霧中航行」。通常在如此氣象條件下是禁止出海的,而民航、高速公路也會停運。

霧中航行的定義是指艦艇在海上能見度小於4000米條件下的航行,其特點是難以直接觀察周圍情況,避讓、定位受到限制;航速減慢,風流影響相對增大,航跡推算準確性下降;無法利用航標定位和天文定位,只能利用無線電定位和雷達導航。霧中航行必須採取安全航速和釋放霧號,變自動操舵為人工操舵,啟動避碰雷達並加強瞭望,備變人力舵和錨機,儘量減少改變航向和航速,全艦保持肅靜,注意聽抓聲號以適時避讓。霧號是指能見度不良時使用的聲號,是艦船在海上能見度不良條件下航行時,鳴放表示其種類、動態和工作性質的聲響信號。

《國際海上避碰規則》規定,機動船對水移動時,每隔2分鐘鳴放一長聲號笛;中國海軍《艦艇條令》第四百三十八條規定,「艦艇在霧中航行時要發出霧中航行部署,保持艙面安靜,準確判別霧中音響信號和號燈,正確施放霧號,聽到其它船舶霧號時不得停止施放霧號,避免與其他船舶聲號重疊;備便預備舵和人力舵,並隨時做好變速、全速倒車和應急拋錨準備」。上述規定不但規定了霧中航行必須採取的安全手段,也說明霧中航行的危險性。4月23日海上閱兵已構成「霧中航行」,因是閱兵活動,受閱艦編隊不能拉開間隔;為了閱兵活動的莊嚴肅穆,更不能釋放霧號,試想在海上閱兵現場,幾十艘艦艇彼此起伏不斷釋放霧號響成一片,那將是一個何等混亂的場面?這些又加大了閱兵時霧中航行的難度。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結論,這次海上閱兵,部署周密,指揮有方,行動嚴謹,人民海軍在極其惡劣的氣象條件下圓滿順利地完成了海上閱兵任務,其自身素質是過硬的,這與近年來人民海軍極高的訓練強度是分不開的,人民海軍的訓練強度已居於世界各國海軍中的前列。這裡也要指出,參加閱兵的外國軍艦在中方統一協調的指揮下,在中國海軍駐艦引導員和協調員的幫助上,也全程參加了閱兵活動,是值得尊敬的。雖然因氣象條件惡劣導致電視直播中斷讓很多愛國軍迷甚為遺憾,但人民海軍龐大的海上編隊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成功完成海上閱兵,不也正說明人民海軍是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嗎?

作者:pop3

相關焦點

  • 往事發現‖鮮為人知的海軍軍歌
    北洋海軍軍歌寶祚延庥萬國歡,景星拱極五雲端;海波澄碧春輝麗,旌節花間集鳳鸞。從北洋海軍章程的規定中可以發現,當時把軍樂仿照西方海軍,作為一種禮節上制度安排,國家也並未做統一的安排。在英國發現的北洋軍歌檔案上沒有註明作者、編曲為何人。
  • 海軍節聆聽海軍故事:向海圖強,人民海軍踏浪前行
    海軍節聆聽海軍故事:向海圖強,人民海軍踏浪前行來源:中國國防報作者:方思航 劉亞迅 等責任編輯:湯傳飛2018-04-23 00:37
  • 泰州市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暨渡江戰役勝利70周年
    本報訊(記者  葉桂華)今年4月23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70周年紀念日,今年又是渡江戰役勝利70周年。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刻,我市社會各界昨天齊聚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地紀念館,隆重舉行升國旗儀式,共憶崢嶸歲月、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時代精神,凝聚建設「海軍誕生地 渡江英雄城」的強大力量。  市委副書記、市長史立軍致辭。
  • 海軍節聆聽海軍故事:今夜準備戰鬥
    4月23日,是人民海軍的第69個生日。4月12日,中央軍委在南海海域舉行了新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海上閱兵。這是新時代人民海軍的豪邁亮相,展示了人民海軍的嶄新面貌,宣示了人民海軍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和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決心,凝聚了近70年來人民海軍的不懈奮鬥,彰顯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建設強大的人民海軍的巨大成就。
  • 上海人民廣播70周年暨2019上海廣播節五月「聲」動申城
    2019上海廣播節恰逢上海人民廣播70周年,系列活動以「榮耀、傳承、改革、創新」為關鍵詞,展現了上海廣播始終引領行業風氣之先的「排頭兵」與「先行者」的姿態——在廣播與音頻業界掀起風雲的中國聲音大會載譽而歸;已經成為國內知名文化品牌的戶外古典音樂節「經典947辰山草地廣播音樂節」連續第八年奏響;敢想敢試的上海廣播人還讓「聲音」搭上了火箭,讓那些對祖國的殷切祝福「聲動太空」……
  • 人民海軍70周年艦艇開放活動日 各國官兵互相參觀艦艇
    4月25日上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70周年多國海軍活動的中外艦艇,在青島港碼頭舉行艦艇開放活動,中外代表登上艦艇與不同國家的艦艇近距離接觸。
  • 空中網推出海軍節特別節目《厲害了我的海軍》
    來源:人民網23日,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建軍69周年紀念日這一天,空中網與@共青團中央聯合製作的海軍節特別節目《厲害了我的海軍》在多個直播平臺進行線上直播。據了解,約有1300萬觀眾通過彈幕互動交流,其中團團直播間同時觀看人數達894萬。
  • 《金剛川》火熱上映,背後的故事卻鮮為人知
    該片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講述發生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往事。抗美援朝70周年上映,意義非凡影片聚焦抗美援朝,講述在波濤暗湧的金剛川上發生的一場鮮為人知的生死較量,一場熱血澎湃的戰爭往事。在最具話題熱度的題材和超強主創團隊的加持下,直接成為了一部未映先火的影片。
  • 抗美援朝70周年,張譯曬當兵照告慰先輩,年輕帥氣真好看
    今年是抗美援朝勝利70周年,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紀念日,為了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以抗美援朝戰爭中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為題材的《金剛川》明日首映。今日張譯也是在個人社交媒體,發布了自己年輕時候的當兵照,年輕帥氣真好看。
  • 壹點號周榜|海島尋夢,把長島的海軍故事講給你聽
    上周末(6月22日-23日),壹點號與情報站搞了個大動作,召集百名壹粉、大咖前往涼爽優美的煙臺長島,進行了一場海蠣子味兒的年中轟趴——粉絲節!早上4點起來去海邊蹲守日出,傍晚在網紅石樓景區打卡落日,壹粉們玩得不亦樂乎!還有11位參與活動的壹點號大咖,領回了優秀壹點號的證書。
  • 抗戰勝利70周年軍遊記——啊!海軍,江田島遊記
    因為一本書,一部電影,一種情結。提起江田島很多人都會想到電影——《啊!海軍》。儘管這是一部鼓吹軍國主義棍棒教育的內部參考片,但是通過這部電影中國的觀眾也可以在另一個角度接觸日本海軍的歷史。中村吉右衛門和宇津井健的表演以及八一廠的經典配音使這部電影令人印象深刻。
  • 海軍老將軍進校園,給孩子們講述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艦」故事
    新民晚報訊 (記者 江躍中)人民海軍即將迎來70周年華誕,昨天(19日)下午,「百將進校園傳承紅色基因 締造民族未來——華師大附小迎接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主題活動舉行,來自上海市百名將軍活動中心的海軍老將軍今年95歲的鮑奇將軍和劉閣忠將軍和孩子們歡聚一堂,為現場近300名小學生進行少先隊入隊儀式動員和愛國主義宣講,並給孩子們講述了中國第一艘航母
  • 中越合拍紀錄片《南溪河畔》開播 為建交70周年獻禮
    人民網河內1月13日電(記者 劉剛)由中國廣西廣播電視臺和越南國家電視臺聯合製作的紀錄片《南溪河畔》1月13日晚在兩國同步開播,為紀念中越建交70周年獻禮。紀錄片通過60多名親歷者的回憶,講述這段鮮為人知的故事,還原一份國家記憶。那些死亡與新生、離別與重逢、淚水與歡笑,都在片中真實記錄,也將被世人永遠銘記。《南溪河畔》分上下兩集,每集45分鐘,每天播出一集,同一版本在越南國家電視臺第一頻道、廣西衛視同步播出。
  • 直播預告 ​|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融媒體...
    江西廣播電視臺綜合新聞頻率將於2020年10月25日(星期日)舉辦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融媒體特別直播《為了和平 為了明天——人間正道 江西記憶》。直播節目中將講述鮮為人知的抗美援朝江西故事,致敬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激發愛國熱情和復興鬥志。
  • 電影《金剛川》背後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該片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講述了發生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往事。在地理位置上,金剛川位於金剛山,而金剛山正是如今朝鮮與韓國的交界處。金剛山大部分山峰位於朝鮮境內,素有朝鮮第一山之稱。金剛川源於北漢江,它是漢江主要兩條支流之一。
  • 聊聊熱門電影《金剛川》故事的大背景——金城戰役
    《金剛川》一部萬眾期待的電影,一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的電影,講述了發生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往事,據劇情概括介紹,該片以三個視點講述一個故事:工兵橋修好又被炸毀再度修好……一個屹立不倒、令敵人費解的戰爭奇蹟。從首部預告片來看,影片非常精彩,值得期待。
  • 多部紀錄片獻禮抗美援朝70周年
    時值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多部記述抗美援朝戰爭的大型紀錄片在央視及各大衛視螢屏重磅獻映該片採用史論結合、故事表達的方式,通過關鍵歷史節點的重大事件,將抗美援朝的歷史圖景徐徐展開。著名文藝評論家仲呈祥表示,該片是站在新時代的制高點上對抗美援朝的忠實記錄和深刻反思,通過史料呈現和人物專訪,令觀眾身入其境、靈魂震顫,具有很強的思想穿透力和藝術感染力。北京衛視播出的紀錄片《英雄》以人物為核心,用大量細節來講述人物故事,呈現出英雄的偉大與平凡。
  • 百位明星出演《那些女人》 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
    百位明星出演《那些女人》 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 時間:2015.07.16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遼涯 分享到:
  • 新時代國際電視節新中國70周年全國十佳電視金曲揭曉
    新時代國際電視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全國十佳電視金曲揭曉11月26日報導201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在這舉國同慶的時節,1978卓越大獎集團(1978Excellence Awards group)近日在澳門宣布啟動首屆新時代國際電視節,並設立斑彩螺獎「新中國70周年全國十佳電視作品和人物」評選活動,同時發布了全國十佳電視劇、全國十佳電視導演
  • 《金剛川》致敬抗美援朝70周年「最可愛的人」
    在志願軍入朝作戰70周年之際,首先向最可愛的人致敬!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在暗流湧動的金剛川上徐徐展開......多視角展現故事不新奇,諾蘭在《敦刻爾克》中使用過更精巧的非線性時間剪輯,然而電影《金剛川》傳遞出的士兵間的情誼,以及志願兵不屈不撓的精神,更加令人動容。很欣慰,國產戰爭電影不再講述戰役戰略實施、高層運籌帷幄的故事,以戰場上的小人物入手,以小見大,觀眾更容易有代入感,也更容易得到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