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重慶各級各類學校分批次有序返校複課工作順利推進。5月7日起,重慶各地的小學1~3年級的小朋友們已返校複課。孩子們在家待了數月之久,突然返校,難免會有一些人出現不適應。如何應對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
5月11日下午,江北區第四個家庭教育日主題活動啟動,4位家庭教育專家圍繞「幸福家庭·共同成長」主題,現場為80多名家長、教育工作者、社區家庭代表解答養育難題。同時,專家還針對近期孩子們返校後如何適應疫情下的校園生活進行了支招。
△家庭教育專家主題討論。
家校共育在疫情背景下更加重要
重慶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主任呂敏表示,由於受作息時間、學習強度、監管力度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學生復學後出現一定程度的心理問題是在所難免的。
「主要表現包括對返校複課具有明顯抗拒、焦慮、驚恐等反應,或者睡眠嚴重失調、食慾明顯下降、注意力無法集中等反常行為,這需要老師和家長要相互協作,耐心與孩子溝通,不要過多責備。」呂敏建議,家長不要「簡單粗暴」要求孩子做什麼,不做什麼;應該以提建議的方式,來引導、激發出孩子內心的憧憬和夢想。
南大學教育學部學前教育學院副教授胡福貞直言,在疫情背景下家校共育更加重要。「一方面,家長更加信任學校、信任孩子的能力。同時,在特殊時期,家長也擔負起非常重要的責任,更多地參與到孩子們的學習生活中。」胡福貞說,現在很多家長對孩子的學習習慣、衛生習慣、生活習慣等都越來越重視。從某種意義上,這次疫情也讓家長們意識到了家校共育的關鍵性和重要性。
△參加活動的家長。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是有有效期的
在主旨演講和主題討論中,胡福貞以「重新發現父母的力量」為題,引導家長們重新審視「父母」這一角色隱含以及被賦予的力量,由內而外地幫助家長們剖析這樣的力量對於孩子對於家庭的影響,並且用極其實用的方法為父母們賦能。
「建立親子關係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重慶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資訊中心主任呂敏強調,提升相信力,建立穩固堅實的親子關係,才能為培養孩子未來成功所需的7項能力:堅毅、樂觀、感恩、激情、社交智力、自制力及好奇心助力。
呂敏還表示,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是有有效期的。「教育重要的是能夠喚醒孩子內心的夢想,並不是我們去要求他做什麼。」呂敏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家長要做的是讓自己正確合理的建議能夠被孩子們採納,「家長提出自己最好的建議和策略,如果你的建議在生活中讓孩子收益了,他會認為你是有用的,接下來遇上其他問題還會來問你。但如果你只是給孩子增加了壓力和困難,他會覺得你是無用的,就關上了溝通的大門。之後無論你再怎麼要求他提醒他,也很難對他發生影響力和作用。」
江北區幸福家庭成長計劃啟動
在活動中,幾位專家們還圍繞「愛的力量和智慧」進行了討論,根據孩子年齡段,向家長們分享了許多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專家們的觀點,契合了許多家長的痛點,大家都表示受益匪淺。同時場外觀看直播的不少網友也積極參與提問互動環節,分享所學所感。
據了解,此次家庭教育日主題活動,只是江北區家庭教育月系列活動之一。江北區婦聯推出「幸福家庭成長計劃」,五月共有「學、聽、看、話、講」五大活動。
其中,每周三、周六晚上8:00,專家們將在江北區家庭教育微信群準時開講,課題除了幼小銜接入學、婚姻保鮮、兒童性教育等,還會針對5月11日家長們在主題活動現場和線上的提問進行解答;每周一和周五,「江北姐妹」微信公眾號會發布視頻,解答如何引導青春期孩子管理電子產品、如何培養青春期孩子抗壓能力、如何與青春期孩子溝通等讓家長頭疼的問題。
「期望本次的家庭教育日主題活動能讓更多的家庭重視家庭教育,以更加科學的教育理念幫助我們的孩子、伴侶及自己更好地成長,共築充滿愛、相互理解和支持的幸福家庭。 」區婦聯主席杜渝蓉表示。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王淳 劉波 攝影 高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