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克服返校學習的不適應?

2021-01-08 澎湃新聞

原創 張利華 兒少心理

隨著國內防疫形勢的逐步好轉、孩子們的返校之日漸近,家長們此刻的心情可能還有點小複雜。既慶幸終於盼到了「小神獸歸籠之日」可以鬆口氣了,又擔心孩子在家學習期間抓得不夠緊,返校後學習會掉隊,想要在返校前的最後階段再幫孩子把功課惡補一下。

居家上網課已有兩個多月了,經歷這麼長時間的「家庭學習」,孩子返回學校或多或少會有些不適應。首先,家長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為孩子的「學校學習」做好準備;然後,才能幫助孩子克服返校學習的不適應。

今天,給家長支的招就是「家庭充電時刻」,如何使家庭支持系統能夠高效運轉?

Hello,My baby

下面,就從「架勢」和「門道」兩個方面,來和家長們聊聊「家庭充電時刻」。

我們先從「架勢」說起,「家庭充電時刻」是一家人定期圍坐在一起,就一些話題開展討論的一種活動,呈現出來的形式很像開會。大家知道,開會是一個高效的溝通方式,被各種組織及企業廣泛使用,規範化的流程是會議的關鍵。家庭如果借用規範化的會議管理方法,運用於 「家庭充電時刻」活動,可以將這一活動高質量地移植在家庭日常生活中。

「家庭充電時刻」活動的規範化,體現在活動的規則和活動的形式兩個方面:

明確的活動規則

「家庭充電時刻」活動啟動前,要明確必須遵守的規則,如:活動要所有家庭成員都參加;活動要定期舉行(一周一次為宜);活動中要相互尊重,不能使用指責性的言語等等。

明確的活動方式和內容

「家庭充電時刻」活動開展過程中,要參照開會的模式,規範活動的方式和步驟,如:活動由家庭成員輪流做主持人或記錄員,負責組織並做簡單的記錄;每次要組織常規的活動,如每個家庭成員回顧一周來的收穫及下周的打算;根據家庭成員的建議討論具體的議題,例如,安排家庭休假、旅行或購物;組織每位家庭成員對活動進行評價和總結。

Okay,Parents

在簡單介紹完「架勢」之後,接下來,我們重點來談談「家庭充電時刻」活動的「門道」——充電。

家庭是避風港也是充電站。貫穿於「家庭充電時刻」活動中的尊重、平等氛圍,使家庭成員間感受到相互的支持,讓每一個家庭成員都有充電的幸福感。

「家庭充電時刻」活動要達到充電的效果,家長必須牢牢把握好「做溫柔而堅定的父母」以及「和孩子共同成長」這兩個關鍵技巧。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以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01 營造溫馨的氛圍

只有在放鬆的氛圍中,大家才能打開心扉、暢所欲言。全家人圍坐在一起,放上舒緩的背景音樂、點上香薰蠟燭、備上各自喜歡的飲料……這樣溫馨的場景將會深深地印記在孩子的腦海裡、記憶中。當然,每個家庭可以根據自己家庭成員的喜好、要求、期盼等願望去營造合適的氛圍。

02 積極傾聽,樂於接納

家長在整個活動過程中,要做到積極傾聽、樂於接納,尤其是在孩子分享自己上周做得最有成就感的事或者自己出現煩惱的情緒時,家長要在認真傾聽後給予恰當的回應,具體傾聽的方法可以參閱「兒童心理」公眾號的「非常時期給家長支招(二)」。

03 遵守規則,鍛鍊孩子的社會技能

首先,遵守「家庭充電時刻」活動規則,能很好地訓練孩子的規則意識。家庭要做到既定的活動規則不能隨意改變,最容易被改變的規則是家庭會議時間和頻次,活動開展的方式和內容。

其次,在活動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社會技能,孩子學做主持人組織家庭活動,就是很好鍛鍊孩子的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的機會。

04 尊重和平等,親子共成長

家長們在「家庭充電時刻」活動時,要學會尊重孩子及其他家庭成員。在活動進行的過程中,要和孩子平等進行交流。真誠地和孩子談論自己,包括分享在工作和生活中幹了什麼糗事,做了什麼有成就感的事,遇到了什麼麻煩,如何克服困難等,邀請孩子發表自己的任何看法或評論。這樣做的結果,不僅能傳達家庭的價值觀、培養孩子的能力,而且可以通過對自己和孩子的肯定,達到親子共同成長。

05 培育感恩,感受美好

心理學研究表明,培養感恩之心有助於提升幸福感。

「家庭充電時刻」活動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即感恩。每一個家庭成員都要分享一周來特別要感謝的人和要評論的事。家長要向孩子示範,如何感恩和感謝。感謝的對象可以是家庭成員、同事、朋友,也可以是給自己帶來小確幸的陌生人。

從上面的介紹可以看出,開展好「家庭充電時刻」活動,不僅能提升孩子的能力、增強孩子的自信,而且能讓每一個家庭成員都感受到相互的支持、產生歸屬感,達到充電的效果。

家長朋友們,何不趕緊利用目前孩子居家學習、大人外面應酬較少、一家人聚在一起時間較多的機會,把這個招式練起來呢?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如何克服孩子返校路上的「心理攔路虎」?專家:家長的言語暴力比...
    但軍訓的時候,因為不能帶手機,遠遠表現得非常不適應,軍訓第二天就窩在寢室裡不肯出操,甚至砸東西。家人只能把他送到醫院繼續治療,剛到病房的第一天晚上,遠遠主動找醫生要安眠藥,因為經常熬夜打遊戲,他晚上已經睡不著了。
  • 返校後,南海學子如何適應校園生活?一起直擊
    經歷漫長的假期 首批南海學子返校後 如何適應校園生活呢?通過「愛的匯報」,家長們全面了解了孩子在校情況,緩解了擔心情緒。 映月中學心理老師專門為初三全體學生做了一次主題為「成蝶路上,結伴同行」的心理講座,講座以一起做「健腦操」開始,讓學生放鬆;從接納、信任、主動的三個層次引導學生在防控疫情的同時,全身心投入中考複習;以做蝴蝶拍及腹式呼吸的活動,教會學生如何發現積極的情緒力量。
  • 返校啦,一起快速適應校園生活
    生活調整作息和餐飲 適量運動健身體漫長的假期讓很多孩子生物鐘紊亂,晚上睡不著,早上起不來。莞城某小學優秀班主任王老師提醒家長,孩子返校複課後家長們還是要繼續幫助孩子調整作息時間。比如家長按時為孩子準備早餐和晚餐,督促孩子按時睡覺,調整生物鐘。同時複課後孩子們需要全心投入到學習中去,家長們要減少孩子看電視、上網和玩耍的時間,幫助孩子儘快回歸到學生的角色中。王老師提醒:「宅家時間太長,孩子運動量不夠,進入正常學習後,可能會感覺體力跟不上。所以這段時間家長還是需要監督孩子適當進行體育鍛鍊。
  • 學生返校後心理不適應?教育專家來支招
    目前,重慶各級各類學校分批次有序返校複課工作順利推進。5月7日起,重慶各地的小學1~3年級的小朋友們已返校複課。孩子們在家待了數月之久,突然返校,難免會有一些人出現不適應。如何應對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5月11日下午,江北區第四個家庭教育日主題活動啟動,4位家庭教育專家圍繞「幸福家庭·共同成長」主題,現場為80多名家長、教育工作者、社區家庭代表解答養育難題。同時,專家還針對近期孩子們返校後如何適應疫情下的校園生活進行了支招。
  • 中考高考不遠了,如何幫助孩子克服考試焦慮?
    如果家長過度地關注孩子的考試成績,對孩子的考試的期望水平過高而沒有考慮孩子的實際狀態如何。就會讓孩子的考試焦慮程度在不知不覺當中就超出了平均的水平。在面對孩子的學業學習上,家長如果對孩子不斷的施加壓力,否定孩子的自主安排和興趣愛好,或者是對孩子的考試成績持續的不滿意。
  • 返校複課如何儘快恢復狀態?心理專家來支招!
    從居家學習的網課模式切換到正常的上學模式,一些學生家長對孩子是否能儘快適應表示擔心。對此,省心理諮詢師協會心理專家表示,一些學生復學前,可能會表現出焦慮、敏感、厭學、注意力不集中等不適應狀態,家長可用「四好」指南,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幫助孩子順利返校複課。
  • 如何幫助孩子克服作文恐懼心理
    不但很多小朋友一談到作文就害怕,更是有很多家長對孩子的作文感到頭疼,下面我謹以自己作為一個語文教師的經驗來談談家長如何讓孩子克服作文恐懼心理。(本文謹從三年級剛開始學習作文的孩子作為示例)一 要先作文,先鼓勵孩子多閱讀。閱讀是作文的基礎熱愛閱讀的孩子,作文起來才會不陌生,從孩子熟知的故事開始引導就沒那麼難了。
  • 小學一二三年級暫停返校複課!孩子哇哇哭,家長調侃要做心理輔導
    6月9日,發布開學時間和安排,並且就小學低年級家長比較疑惑的「三周時間就放暑假還有必要返校嗎?」問題作出解釋。發言人李奕指出:首先,基礎教育階段,同伴交流、集體活動,老師面對面交流,課堂討論和學習氛圍,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其次,三周學校教學時間仍然能夠幫助孩子發生認識和能力提升上的很大變化;此外,三周時間也是相對完整的教學周期,在老師幫助下,可以為孩子下學期正常學習生活奠定良好基礎。
  • 幫助孩子克服作文恐懼症
    於是越來越多的孩子寫不出「有想法」文章來。針對孩子有「作文恐懼」的現象,家長需要從小鍛鍊孩子的寫作意識和能力。通過一定的方法是可以培養孩子喜歡寫作、愛好寫作的習慣的。到了三年級往上,很多孩子對作文就有點不知所措了,感覺沒內容可寫,很難拼湊字數,寫不出來好的文章。
  • 返校復學心理調適...
    半夜爬起來,悄悄躲在被窩裡打遊戲;回家不寫作業,只想看動漫……5月18日是上海小學四、五年級、初中預備年級、初一高一學生返校復學首日。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採訪中了解到,結束了近三個月在線學習重返課堂,有的學生出現不適。如何為「神獸們」返校心理上做好準備,不少學校送出心理調適錦囊。
  • 「神獸」歸籠,市精神衛生中心給你的心理攻略三:學習篇
    「神獸」們陸續返校啦家長和老師們怎麼幫助孩子們應對心裡困惑幫助孩子調整好狀態,回到「正軌」呢?遂寧市民康醫院心理諮詢師李鳳幫你一一解答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開學後,學習進程可能會有點快,如果遇到不適應,可以通過調整學習方法跟上「大部隊」。  復學前做好準備。沒返校之前,要參照學校要求合理安排在家的學習、鍛鍊、娛樂、睡眠,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樣在返校後就能縮短適應期,更快地進入學習狀態。  養成好的學習習慣。課前預習。
  • 如何克服閱讀障礙?不要輕易給孩子貼標籤
    來源標題:蕭敬騰如何克服閱讀障礙?不要輕易給孩子貼標籤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要害怕跟別人不一樣」。最近播出的《朗讀者》第三季新媒體特別節目「一平方米」來了一個特別的「朗讀者」——明星蕭敬騰。
  • 作業多,作業不會做,孩子都會急哭,如何幫助孩子克服畏難心理
    用家長的思維很難理解孩子作業多,有幾道題不會做,就哭成這樣嗎?多大點事啊!我們看到的只是孩子寫作業這件事,殊不知真正讓孩子難過的是無法克服的畏難心理,有的孩子還沒有寫作業,拿出書本就開始發愁了。如果我們在此時罵孩子太笨,或者說一些諷刺侮辱性的話,孩子就會更加沒有自信了,更覺得自己面對的是無法克服的困難,哭得也就更厲害了,我們不能完全站在家長的角度去思考孩子的問題,完全不顧及孩子的感受。
  • 返校後,線上線下教育教學如何銜接?
    疫情防控期間,合肥市認真貫徹「停課不停學」「離校不離教」的要求,各縣(市)區、學校利用電視教學、網絡教學、社交平臺、網絡平臺等多種方式,創新開展線上教育教學,教育效應明顯。但是線上教育教學對於教師、學生、家長來說尚有諸多不適應,線上教育教學管理、學生居家學習、家庭教育能力均存在不足,受到網絡硬體等學習條件的限制與影響,線上教學實際效果與預期值尚有差距。
  • 孩子怕生,如何克服害羞和社交障礙?家長要找自身原因
    鄰居、同事的孩子見面都叔叔阿姨叫個不停,自己家孩子卻躲在媽媽背後畏首畏尾……不咋熟悉的朋友逗一下,甚至看一下就開始哭,尷尬?無奈?沒面子?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都那麼開朗嘴巴甜,自己家的孩子卻總是害羞放不開呢?心理學研究發現,大部分害羞、認生的孩子其實智商都很高。爸爸媽媽應如何幫助孩子發掘這一部分隱藏的優秀呢?
  • 家長如何做,才能幫助小學成績優秀的孩子爬過初一面臨的作業陡坡
    有一些作業無法快速適應,就會出現成績下滑的現象。這個時候,很多孩子往往會感到茫然不知所措。這應該算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現象,我把它稱為「七年級學生遇到了作業陡坡」!因為七年級的孩子年齡尚小,讓他們自行翻過這座陡坡,難度比較大。家長們此時不能坐視不管,也不能埋怨老師。老師面對的孩子太多了,實在管不過來。
  • 孩子和家長如何順利度過「學段銜接」的焦慮期,老師您有什麼建議?|...
    在每學期開始時,我鼓勵家長幫助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階段性目標和計劃。有了清晰的學習目標和切實可行的計劃,焦慮指數會有所下降。2.注重過程,功在平時。告訴孩子們:學習知識,功在平時,要努力做到「堂堂清、天天清」,努力不讓疑問「過夜」。積極思考和發問,並堅持下去,焦慮會減輕不少。3.加強監督,高效陪伴。作為家長,可以幫助孩子進一步做好「堂堂清、天天清」,鼓勵孩子回家整理課堂筆記,並及時進行錯題整理。
  • 孩子突然怕黑是什麼情況?該如何幫助她克服恐懼?
    我感到好奇怪,因為我們從來沒有用「大灰狼」,「怪物」啊之類的嚇過她,一直是適應黑夜的,怎麼突然就「怕黑」了呢?白天有很多好玩的,孩子就不容易感到害怕,而夜裡就變得更加脆弱。無論是處於什麼原因,大多數孩子在過程中都會有某種程度的怕黑,不過這並不是什麼大問題,是可以幫助孩子克服的。◆  ◆  ◆如何幫孩子克服呢?
  • 家長如何激發孩子鋼琴學習的動機?鋼琴學習
    孩子鋼琴學習動機激發的作用家長對孩子學琴動機的決定性影響雖然鋼琴學習活動是發生在孩子與教師之間,但由於孩子年齡小,理解、自制能力較差,因此很多家長都相當程度地介入到孩子學習之中去,更由於家長每天與孩子在一起,有時伴隨著他練琴的全過程,因此家長對孩子學琴動機的影響往往是決定性的
  • 最「拉風」高校,用託馬斯小火車接送學生,返校以為進錯遊樂園
    陸陸續續全國各地的高校都開始紛紛開學了,對於返校的學生們不光光是要做好開學的心理準備,最重要的還是要面對開學返校奔波的路程。羨慕歸羨慕,開心是開心,不過面對開學,大家還是要把注意力集中到學習上,也要做好防護,保障好自己的身體健康,畢竟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學生返校,家長應該注意哪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