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雞蛋仔,北角裡還藏著小福建人情味

2021-02-07 大公網

民以食為天,人們談及一個地方,很自然就會以食物作聯想,如果是北角的話,雞蛋仔就是關鍵詞。不過,雞蛋仔實在不足以突顯北角的特色。


根據二〇一六年中期人口統計,在東區,福建話是第三大慣用語言,五歲或以上使用福建話的有一萬五千多人。所以,北角又有「小福建」之稱。


當記者提出要認識「小福建」的由來,身兼東區區議員的港島區立法會議員郭偉強二話不說,就帶記者走進了春秧街。



郭偉強身後的春秧街,蘊藏充滿特色的福建文化


電車駛入巿集另類風光


步入春秧街,一道有趣的人文風景便映入眼帘。整條春秧街是一個傳統街巿,兩旁除了地鋪之外,馬路上儘是帆布、鐵皮搭成的小攤檔,相當熱鬧。


電車駛入春秧街,是全港獨有的風景


突然,電車駛入熱鬧的市集,街坊從容不迫地向兩旁讓出車路,而電車與街坊的距離,大概只有五釐米。如此特別的風景,全港只此一家。


環視四周,除了魚檔、菜檔之外,還有不少售賣福建食品或食材的店鋪。蒜蓉枝、正肉餅這些地道的福建小食,這裡都能輕易買到。


「廣東人唔識食我哋啲福建嘢。」老闆娘梁女士說,蘿蔔糕、米糕也是她的心頭好。同樣都是蘿蔔糕,福建與香港又有何不同呢?老闆娘表示,廣東的蘿蔔糕混入其他餡料,但福建蘿蔔糕真的只有蘿蔔。


採訪當日,郭偉強的地區辦事處職員潘女士也是福建人,她亦毫不吝嗇向記者分享家鄉小吃,例如不得不提的潤餅,「這是福建人很喜歡的小吃,每人也曉得製作。」


福建家鄉文化植根北角


除了福建食品,北角「小福建」的形象,其實還可以從街上的食肆及學校名稱略知一二。


福建中學於一九九六年在北角渣華道建立校舍,而香港數目較少的福建菜館,大多位於北角,例如錦屏街的閩港小廚、春秧街的真真美食、渣華道的新福記等。


至於哪裡較多福建街坊,郭偉強表示,他們主要位於新都城、錦屏街、僑冠大廈及和富中心等,而鰂魚湧則較少。


今年一月,郭偉強在回應《施政報告》記者會時,以福建話向福建鄉親表示:「各位福建朋友,我爭取生果金福建計劃終於成功喇。」


有人批評他讀音不正,不過,籍貫不是福建的郭偉強笑言,二〇〇七年參選東區區議會選舉時,曾經為了學福建話下了一番苦功。


苦學福建話與街坊溝通


「區內有些福建長輩不懂廣東話,於是我決心找老師學福建話。每星期學兩堂,每堂學兩小時。」憑著死記硬背,郭偉強總算能夠與福建街坊溝通,街坊亦變得更加親切。


「很多街坊都說,不如入來喝杯茶,但一飲就一整晚。」他笑言,茶喝得多了,也變成鐵觀音的專家,因為街坊普遍以鐵觀音招待。


「其實結婚之前,很多福建街坊都給我介紹女朋友,但當然那時由於工作比較忙,所以沒有去接觸。」郭偉強笑言,街坊們不止關心社區的事,還會關心他的人生大事。這一份濃厚的人情味,令他印象深刻。


「渣華」與「春秧」改寫北角新一頁


老闆娘梁女士向郭偉強介紹福建小吃


「抬頭看看,這裡不就是個武林嗎?」《一代宗師》的宮二是這樣形容香港。如果在北角英皇道抬頭看看,晉江、石獅、同安,這裡不就是小福建嗎?為何北角會變成小福建,大概要由渣華道說起。


香港史學會總監鄧家宙表示,二十世紀初,渣華道當時仍在海邊,有渣華輪船公司在北角設辦事處,專營國內與荷殖爪哇的客運和貿易,從業者多數都是福閩華僑。


另外,閩籍富商郭春秧投得北角地皮,原本希望填海興建糖廠,但後來改為發展為地產項目。他亦積極發展社區,提供康樂、醫療等服務,不少福建同鄉相繼落戶北角,於是小福建就在春秧街形成。


「廟宇」藏身同鄉會


離鄉別井,難免會有思鄉的愁緒,福建同鄉於是各自組成不同的同鄉會,大家互相照應。鄧家宙表示,同鄉會的功能就是接濟新來港的福建同鄉,並提供真正的「蛇齋餅粽」,照顧他們的起居飲食需要。


不少庵堂藏身於同鄉會或大廈之中


「福建人未必習慣廣東菜,偶爾吃到家鄉小吃,就有家的感覺。」另一個鮮為人知的功能就是拜神。鄧家宙指出,不同的「廟宇」藏身於各個同鄉會或各幢大廈之中,香火鼎盛。


「小上海」風光一時


除了「小福建」之外,大家可曾記得北角有「小上海」之稱?鄧家宙指出,1945年以後,不少擅於經營歌舞廳事業的上海人來港,同時將「十裡洋場」的文化帶來香港,遍地開花。


昔日金碧輝煌的「麗池花園夜總會」,已變成麗池大廈


談及最著名的夜總會,就不得不提麗池。1947年,「麗池花園夜總會」正式隆重開幕,創辦人李裁法將夜總會營造得金碧輝煌,當中包括酒吧、泳池、海浴場、餐廳、舞廳等。華麗裝修吸引不少滬籍富豪光顧,同時吸引不少上海人在北角定居。


不過,「小上海」維持不到十年光景,隨著李裁法被列為不歡迎人物,夜總會於1957年亦改建為麗池花園大廈。「小上海」之名就在歷史洪流之中灰飛湮滅。


一代才女張愛玲那張流傳最廣的相片,就是在北角蘭心照相館拍攝。相片背後寫道:「悵望卅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這可會是北角的寫照?


隱世食街和富道 慕名搵食惹違泊


北角英皇道兩旁的舊樓,令人誤以為北角只是一個老區,欠缺生命力,不過這個印象未免太刻板。


滿街美食吸引了老饕也帶來了違泊問題


郭偉強2007年在和富選區當選至今,現時亦身兼港島區立法會議員,他說,起初和富道的餐廳只有五至六間,尚有其他街坊生意的小店,包括雜貨店、五金店,但十年以來愈來愈多餐廳進駐,結果和富道煥然一新,變了食街。


米芝蓮店難敵貴租


稱為食街,絕非浪得虛名。由糖水道轉入和富道,簡直是一花一世界。由咖啡店、潮州打冷、海鮮小炒、齋菜、泰國菜、韓國燒烤、日本料理等一應俱全,短短的和富道,居然有超過二十間食肆。


和富道上及地區商場內充滿各式食肆


不過,當年在和富道打響名堂、榮獲米芝蓮一星的阿鴻小吃,卻因為不敵貴租,於2014年搬往別處。再熱鬧的和富道,未免有點點失落。


郭偉強笑言,阿鴻小吃還未成名的時候,他經常與創辦人鴻哥「打牙骱」,每個月都會光顧兩次阿鴻小吃。當時鴻哥已反映應付租金較為吃力,加上年輕一輩不及上一輩堅毅和專一,所以難以找到接班人。


不過阿鴻小吃後來卻愈做愈旺,最後更獲得一星食肆的美譽。「我最愛就是滷水豬腩肉同蒜香雞,蒜香雞的蒜粒尤其多,令人食過返尋味。」


「現時和富道變成食街,和富居民選擇多了,是好事。不過不少人慕名而來,亦引來違法泊車的問題。」他補充,整體而言,違例泊車不只是一兩條街的事,而是全港對於泊車位政策的問題,這需要在政策層面討論。


北角四寶 歷史見證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於一九七二年建成,是粵劇表演的重要場地。一九九三年,「林家聲舞臺藝術匯演」連演三十八場,場場爆滿,因此新光戲院贏得「香港粵劇殿堂」之稱號。


二〇一二年新光戲院一度傳出結業消息,但最終成功化解,李居明投資過千萬翻新戲院。去年二月,新光戲院獲續約六年。李居明宣布,將戲院二樓改建成文化展覽廳及擁有優質音響設備的3D戲院。


福建小吃



●春秧街是一眾福建特色小食的集中地,正肉餅、蒜蓉枝等一應俱全。


雞蛋仔




●談到北角,香港人立即想起的就是雞蛋仔。「利強記」在區內可謂無人不識,連續兩年成為米芝蓮街頭小食店推介。


皇都戲院




●一九五二年落成的皇都戲院,前身為璇宮戲院,是本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戰後戲院建築,但近年被財團積極收購,正面臨清拆重建危機。


皇都戲院的飛拱支架設計獨特,外露部分在視覺上具震撼性,加上前身璇宮戲院屬當時全港性的戲院,極具社會歷史價值,去年獲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為一級歷史建築。


相關焦點

  • 香港北角的「街頭霸王」--福建人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在春麗的主場,背景有一個廈門肉食公司。那問題來了,就是這個福建元素的廈門肉食公司取材於何處?這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了。其實這是取自於香港北角的春秧街。北角位於港島東區北部,西接銅鑼灣、東鄰鰂魚湧、北抵維多利亞港。這個地方原本人煙稀少,自49年後,大批上海人攜帶大量資金來此聚居,一度曾有「小上海」之稱。
  • 北角的福建人
    而大多數在香港的福建人,多數又聚居在香港島的北角。當時的福建漳州籍富商、有「南洋糖王」之稱的郭春秧來到香港剛剛通過填海填出來的北角填海灘一帶發展他的生意。他在那一帶建設了三百多間店鋪,開闢出這條日後在香港島獨具風貌的街道,後來人們就將這一帶命名為春秧街。除了春秧街,從一些街道的命名也能看出這個地方的福建特色。
  • 香港北角前世今生——福建人的江湖
    近些日子,香港北角一次次登上微博熱搜位於香港島最北的「小福建」也漸漸走進我們的視野  無論是八月五日福建人奮起反擊極端分子還是網絡上全國民眾高呼的「塞林木」口號都讓人熱血噴薄與振奮不已但是香港北角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存在?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福建人聚集於此?
  • 今天,請把掌聲送給香港北角的福建人,
    香港北角有什麼特殊之處?上世紀20年代,東南亞福建籍富商郭春秧將新填海得到的北角春秧街一帶土地改為發展住宅區,變成當年不少福建人貿易來港的聚居地。北角位於香港東區中部,也是香港島最北的地區。北角主要為住宅區,人口以福建人為主,因此又有「小福建」的稱號。香港有逾百萬人為閩籍,北角擠滿了福建人,大家都在說閩南話。以前的北角卻有「小上海」之稱,當上海人有了錢後,逐漸搬離北角,騰出的地方便由福建新移民填滿,而春秧街則是「小福建」的中心點,可以說,北角春秧街是香港底層打拼的基地。
  • 今天的掌聲送給香港北角最勇敢的福建人
    可是和我的家鄉親人——福建人有很大關係!先來看一段視頻,根據《環球時報》的現場視頻:昨晚,非法示威者與香港北角當地居民爆發衝突。視屏全長47秒點擊上方觀賞香港北角5日晚8時許,非法示威者在街頭同當地居民爆發衝突,場面非常混亂。據港媒報導,大批非法示威晚上拆毀鐵圍欄,堵塞前往鰂魚湧方向的路。
  • 香港記憶 | 北角一日
    最初知道北角, 是TVB的那部《溏心風暴之家好月圓》,荷媽帶著一班子女住在北角春秧街後面的那棟舊樓。這部劇是我最喜歡的電視劇之一,反反覆覆看過至少十遍,就像和劇裡的所有人物一起,在北角住了十年。▲劇裡荷媽一家住的樓不過北角很大,我比較熟悉的就是港鐵北角站那片。喜歡北角的宜居。
  • 福建有種珍稀的植物,叫「塞林木」!給香港北角最勇敢的福建人點讚
    北角位於香港東區中部,也是香港島最北的地區。北角主要為住宅區,人口以福建人為主,因此又有「小福建」的稱號。1930年,中國福建籍富商郭春秧將新填海得到的北角春秧街一帶土地改為發展住宅區,變成當年不少福建人貿易來港的聚居地。
  • 香港|新鮮熱辣人氣雞蛋仔,你吃過幾家?
    喜歡站在小檔前,守著雞蛋仔出爐,隔著紙袋依舊感覺到燙手,但還是忍不住趁著熱度咬上一口,折服於那種又香又脆的感覺,就這樣在街邊忘我地吃起來,太美妙。         地址:筲箕灣東大街76A號。      地址:北角英皇道492號。      利強記有幾家分店,我去的是北角店。它也是2016及2017米芝蓮街頭小食的榜上名單,在雞蛋仔中可以說是名氣最大。確實非常脆,在我吃過的雞蛋仔中它的脆度絕對名列前茅,但是不香。
  • 閩南夜話|巷仔口的人情味
    巷仔口作者/仔仔原載於《廈門日報》城市副刊住在城裡久了,一有機會,就想回老家走走。老家小嶝島,早時房子多是紅磚厝,擠擠挨挨,自發形成一片片聚落,雖大小高矮外形不一,但厝與厝之間都有巷弄,巷仔口便成了最熱鬧的地方。
  • 【香港】北角覓食記
    如果說浩南山雞包皮是銅鑼灣或油麻地扛把子,那我可能就是北角行走的古惑仔了。恐怕沒有這麼斯文的古惑仔,充其量算是斯文敗類。斯文也好敗類也罷,總是要吃飯,古惑仔打打殺殺無非也是尋口飯吃。。北角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談到吃午餐的選擇,讓我這個天秤座常常為難到尋死覓活——選擇困難症的超級典型。懶人覓食的地界一般緊緊圍繞北角地鐵站附近一畝三分地。
  • 【燃爆】掌聲送給香港北角最勇敢的福建人!在港閩籍社團發聲支持林鄭,堅決挺警
    北角荃灣5日晚非法示威者在街頭同北角當地閩南居民爆發衝突衝突發生後在香港的福建鄉親全力反擊保護正常街坊鄰居不被欺負!福建老鄉給力!根據《環球時報》的現場視頻:非法示威者與香港北角當地居民爆發衝突。《愛拼才會贏》這首家喻戶曉的歌曲,正是福建人民拼搏精神的真實寫照。 上世紀20年代,東南亞福建籍富商郭春秧將新填海得到的北角春秧街一帶土地改為發展住宅區,變成當年不少福建人貿易來港的聚居地。北角位於香港東區中部,也是香港島最北的地區。北角主要為住宅區,人口以福建人為主,因此又有「小福建」的稱號。
  • 北京街頭超好食的雞蛋仔,一秒彈到香港去!
    在香港,排隊第一長的是奢品店,排隊第二長的就可能是雞蛋仔了。
  • 北角事件後,想說說這個地方的福建人.
    近日的香港北角事件,讓福建人登上了頭條,我們開始關注起世界各地的福建人,今天呢,我們都知道菲律賓總人口中,華人血統者有上百萬人數,其中先祖十之八九是來自福建閩南。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杜特爾特總統表示,近期將訪問中國福建,主持福建師範大學為紀念他的母親而成立的學院落成剪彩。
  • 雞蛋的王者吃法,福建選手名不虛傳,食客:趁眼睛不注意吃下去
    雞蛋就是我們餐桌上常見的一種食物之一,但是不同地方的人對於雞蛋的處理方式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吃貨們都不滿足於單一吃雞蛋的方法,於是他們研究出了各種各樣雞蛋的食用方式。論雞蛋在全國各地的不同吃法來說,如果有段位的話,那麼福建的雞蛋吃法肯定是最強王者的段位。當然這樣的吃法,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接受的。
  • 【第二件9.9 李佳琦推薦港風美味】港島雞蛋仔蛋糕 一口鬆軟雞蛋仔 讓你走在香港街頭 彈香軟又靚又正 500g*1箱
    剛出鍋的雞蛋仔外脆裡嫩,帶著濃濃的奶香,隔著幾條街都能聞到。帶著這份正宗港式雞蛋仔的掛念,回來之後,我們找了很久,居然在一款新晉零食中,找到了我們想要的味道:松綿Q彈,入口有嚼勁,蛋香濃鬱,營養又健康!
  • 【香港風情】北角春秧街 電車行市集
    素有「小上海」、「小福建」之稱,街道滿布小販,兩旁樓宇地下則有專門售賣福建和上海等地道食物的店鋪。在香港,傳統露天市場不只春秧街一個,但它卻是最具特色的。逛春秧街最過癮的方法是:不用腳走,坐電車去!街市路面,電車與行人爭路,屬司空見慣,人們不覺是怎麼一回事。坐電車逛市場,真的沒搞錯吧?!沒錯,這是因春秧街市場旁邊,就是北角(糖水道)電車總站。
  • 再訪北角 | 騎著雙層電車,逛著春秧街市,想著泉州普渡……
    來的是孔家的第72代,雖是北佬,但我發現他的粵語講得還比較「臭尿破味」(不俗)。我們點了蝦餃、燒麥、魚粥,就是沒點這裡最拿手的豬腳姜。如果我的鰂魚湧老朋友阿張來了,一定不放過這個。但他小病出院,就是煙臺出差了。老孔老家曲阜,在哈爾濱長大。在冶金國際幹過,算是半個香港人,但今天氣喘籲籲特地從深圳趕到北角來與我喝茶。他對北角並不陌生,連渣華道的街市大排檔都了如指掌。
  • 澄海6家店的雞蛋仔,顏值高出天際,原來這就是逼格!
    ,顏值可以高上天好看還好吃,不得了了!!冰淇淋雞蛋仔 ¥16地道的雞蛋仔加上純滑的冰淇淋,冰火兩重天的口感對比>丨人均:22元丨地址:益民路尾和翔花園B區停車場門口這家店就是愛「搗鼓」「折磨」各種可愛的雞蛋仔直到做成你捨不得吃下的樣子你見過彩虹般五彩繽紛的雞蛋仔嗎?
  • 香港必吃8間百變雞蛋仔,一定要收藏
    ,他家的秘制雞蛋仔有5種內餡:芋頭泥、紅豆泥、朱古力、芝士、芝麻。        朱古力夾心 HK$18        細心的在每一個雞蛋仔裡平均放入2顆朱古力仔的份量,不會過甜過膩,還為蛋香增加了香甜。
  • 北角新地標,商旅自由行新選擇 —— 北角海匯酒店
    這家新落成的酒店位於熱鬧的北角新商圈,酒店平臺將連接北角全新的地標式建築 —— 北角匯。北角匯是新型一站式購物中心,為顧客網羅了大量的時尚品牌與環球美食。據悉,北角匯一期廣場將於2018年下半年度正式開始營業,而與海匯酒店平臺聯結的二期商城則將於2019年底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