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於青浦檔案 ,作者青浦檔案
青浦檔案
青浦檔案局微信工作平臺,發布工作動態等搭建互動交流的平臺。
↑ 點擊「綠色青浦」輕鬆關注~
青浦老報紙是指青浦解放前(1949年5月前)出版的報紙。從1910年第一張《青浦報》開始到1949年青浦解放,出版達58種老報紙。青浦區檔案館館藏有30多種老報紙。
由名人題寫書名、報名、匾額等是中國文化的一種傳統,名人題字一方面說明題字的名人對所題之事的重視,另一方面也是書法藝術的一種具體體現。縱觀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各種報紙,報頭名字大都為名家所題,有些報名雖不是名人親筆題寫,但卻是從他們的墨跡中選拼而成。但由於大都不署名,時間一長,題寫者便鮮為人知了。
在館藏的幾十種報紙,其各個報頭不乏近代許多名人的題寫,難能可貴的是很多名人題字留有落款、鈐有印章,讓後人在重讀當年報紙時,欣賞到諸多名家的墨跡。青浦老報紙的報頭題名既有當時的文化名人,也有當時的政治紅人。除去沒有署名,現在暫時不做考證的外,現存青浦老報紙上有署名的名人題字共有十多種,有的報紙的報名題字不固定,不同階段用不同名人的題字,比如《薛浪報》《驪珠報》等先後用過好幾位名人的題字。青浦許多報人本來就是文化人,與滬上很多文化名人有著往來唱和,滬上著名書畫家是他們首先邀請的對象。
《薛浪》是由新南社社員、柳亞子堂弟柳率初與李鼎三、李惠民在1926年9月於朱家角鎮創辦的,報紙及時報導時政新聞,緊密關注當時政治、經濟、文化各個方面的信息,並開闢《浪浪》為文學詩歌專欄。而標誌著該報濃重文化氣息的首當其衝就是其報頭題字。《薛浪》報共20期,從創刊號、第二、三、四、八期,所用報名為吳昌碩所題,落款為「老缶書」,鈐有篆書「老缶」陽文印。吳昌碩,別號老缶、缶廬、苦鐵等,晚清民國時期著名書畫家、金石篆刻家,「詩、書、畫、印」四絕,與任伯年、趙之謙、虛谷齊名為「清末海派四大家」 ,對後來書、畫、印學影響極大。當時吳昌碩已是年逾八十的耄耋老人,但是寥寥「薛浪」兩字,雖非他著名的篆書,仍是蒼拙雄宏,筆厚墨重,透出幽奧的金石之氣。
▲吳昌碩題寫報名的《薛浪》
《薛浪》的第六、七、九期為胡石予題寫,溫潤飄逸,卻不失穩重,鈐有篆書「蓬朗鎮人」陰文印。胡石予,字介生,別署瘦鶴,半蘭舊廬,崑山蓬朗鎮人,南社社員。他是近代著名的書畫家、詩人,被尊為南社詩翁之一,他還是著名教育家,葉聖陶、顧頡剛、吳湖帆、蔣吟秋、鄭逸梅等人都受過他的教澤。柳亞子贊其詩才敏捷,以「八叉七步」稱譽之。他工書畫,尤擅畫梅,喜作大幅,大氣磅礴,借物寄懷言志,氣韻高雅飄逸。畫梅五十年,名滿江左。其作畫必自撰詩句,詩畫雙絕。一生著作浩瀚,有《半蘭舊廬文集》《梅花百絕》《畫梅贅語》《胡氏家訓》《蓬閬詩存》《章村詩存》等數十種。
▲胡石予題寫報名的《薛浪》
第三個為《薛浪》題報頭是俞祖望。俞祖望,一字慧殊,青浦人,與表兄沈瘦東一起師從葉袖東(《青浦報》的創刊人之一),後又師從山陰任堇叔,也是南社詩人。他深諳政法,曾在江南多地開律師事務所, 1936年,在上海發生了震驚中外的「七君子事件」,俞祖望仗義執言,出庭為「七君子」辯護,責問當局「愛國何罪?」
▲俞慧殊題寫報名的《薛浪》
為《薛浪》題寫報頭還有楊了公,他的字於蒼勁中見秀挺。楊了公是松江人,南社前輩。名錫章,字至文,以號行。為人清高,譏諷官場貪腐,故而仕途不順,回松江後創辦孤貧兒院,收養貧苦孤兒。曾參加同盟會,辛亥革命爆發後,鈕永建在松江成立軍政分府,了公出任參謀部長。民國二年(1912年),鈕永建出兵討伐袁世凱失敗,了公也就寓居上海租界,以鬻書自給。他擅行草,書法上追顏、柳,下師鄭板橋、何紹基。詩文亦佳,尤擅長短句。著作頗多,不自收拾,僅傳有《梅花百詠》。友人集其書法手跡,印有《楊了公先生墨寶》傳世,與姚鵷雛合著《佛學》。
▲楊了公題寫報名的《薛浪》
由清末名醫陳蓮舫之孫陳範我創辦於朱家角的《驪珠》報,其題頭也出自海上名人的筆墨。其中四十七期之前皆由王震題寫。王震乃清末民初海派代表性畫家,字一亭,號白龍山人,浙江省吳興人,生於上海。早年學習任伯年畫法,中年後拜吳昌碩為師,曾參與發起豫園書畫善會。好佛,曾任中國佛教會會長。晚年曾為全國藝術家協會理事。著作有《白龍山人詩稿》等。他所提的行草「驪珠」二字如行雲流水般瀟灑俊逸,鈐有隸書「一亭」陽文印。
▲王震題寫報名的《 驪珠》
自民國十八年(1929年)二月的元旦增刊開始,皆有費樹蔚題寫,為蒼勁厚重的隸書,署名「費樹蔚」,鈐有篆書款「費樹蔚印」陰文印。只是從第六十期起取消了其署名和鈐印而已。費樹蔚是柳亞子的表舅,字仲深。費氏為吳江望族,少有奇才,與袁世凱長子袁克定同為吳大澄女婿。辛亥革命時,費樹蔚為維持地方秩序,併集資創辦公民布廠,以救助蘇城貧民。民國4年(1915年)7月,費樹蔚任北洋政府政事堂肅政史。袁世凱僭號稱帝,他直言勸諫,未採納,11月,遂隱退南歸回到蘇州。一直熱心地方公益事業,1924年,費樹蔚當選為蘇州總商會特別會董,曾任信孚銀行董事長,吳江紅十字會會長。1927年5月8日,國民黨軍警密捕柳亞子,誤將亞子妹夫凌誦益捕去,經費樹蔚活動得營救。
▲費樹蔚題寫報名的《驪珠報》
趙雲壑是蘇州人,號雲壑,晚號壑公、雲翁、老壑等。擅長寫意花卉、初時拜任立凡為師,後從吳昌碩,與吳昌碩是海派著名的師徒畫家。從趙雲壑給《秋棠》月刊題寫的篆書刊頭,就能看出他的書法金石味濃重,深得缶廬古意。
▲趙雲壑題寫報名的《秋棠》
創辦於1931年9月,只辦過半年的美術刊物《翡翠》報頭題字落款為「飯牛翁」,「飯牛翁」是戚牧的別號。戚牧乃浙江餘姚人,少年時代就喜作詩詞,為南社早期社員之一,善書法。
▲戚牧題寫報名的《翡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的珠溪《稚報》由馬相伯題寫,馬相伯是清末民國中國著名教育家、復旦大學創始人、震旦大學首任校長、愛國人士、耶穌會神學博士。名良,字斯藏,又字相伯。傑出教育家蔡元培,民國高官于右任、邵力子為其弟子。著作等身,後人輯有《馬相伯先生文集》。他是民國朱家角鎮實業家珠浦電燈廠創始人馬幼眉的大伯。所以,不難理解他能在九十七歲高齡時為朱家角的小報紙題字了。
▲馬相伯題寫報名的《稚報》
青浦還有多份報紙是由當時的政界要人題寫的,如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的《晨光》報由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國民政府立法委員、陸軍中將、時任上海市市長兼淞滬警備司令的吳鐵城題寫;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的《明報》由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時任上海社會局局長的青浦練塘人吳開先題寫。
▲吳開先題寫報名的《明報》
創刊於日偽統治時期的《新青浦》和《青浦新報》,由當時的偽政府青浦縣知事姚明仁題寫,因為是臭名昭著大漢奸的緣故,看他寫的幾個字的確乏善可陳,他的署名亦顯得有些張牙舞爪,醜態畢露。
▲姚明仁題寫報名的《新青浦》
也有部分報紙請本地文人題寫的,如朱家角的《漕聲》報,「漕聲」二字由朱家角繼陳蓮舫、賴元福之後的一代名醫沈庚棠題寫。
▲沈庚棠題寫報名的《漕聲》
由名人題寫的報名和專欄名字,還有許多,只是有的署了筆名,還有的沒有署名,暫時無從考證,不能一一列舉。可以說,把青浦近代報紙的名家題名匯聚起來,就是一場近代書法藝術的盛宴。
資料:青浦檔案
原標題:《青浦老報紙上名人題寫的報名》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