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評丨刑法修正案草案公開徵求意見 以良法致善治

2020-12-27 央視新聞

7月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下稱「草案」)等多部法律草案在中國人大網公布,公開徵求社會公眾意見,截止日期為今年8月16日。

草案涉及加大對安全生產犯罪的預防懲治、完善懲治食品藥品犯罪規定、完善破壞金融秩序犯罪規定、強化公共衛生刑事法治保障等多方面。每一條條文都是針對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新情況、新問題在立法上作出的回應。

——目前,全國人民與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仍在持續中。對於刑法在懲治妨害疫情防控犯罪、實現疫情防控方面的作用,公眾已深有體會。此次修正案草案,明確了新冠肺炎等依法確定的採取甲類傳染病管理措施的傳染病屬於刑法調整範圍,增加規定拒絕執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依照傳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預防、控制措施,非法出售、運輸疫區被汙染物品等犯罪行為,為有效打擊涉疫情犯罪提供了更為明確的法律依據。

——現實中,高空拋擲物品導致的悲劇頻發,令人痛心和氣憤。「從高空拋擲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的,處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有前款行為,致人傷亡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有了刑法守護「頭頂上的安全」,「高空拋物」犯罪者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執法和司法壓力,走在樓下的我們也會少很多提心弔膽。

——「對行駛中的公共運輸工具的駕駛人員使用暴力或者搶奪駕駛操縱裝置,幹擾公共運輸工具正常行駛,危及公共安全的,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這樣的規定讓人想起導致15名司乘人員遇難的重慶公交車墜江事件。避免悲劇再發生,保障人民群眾出行安全,惡劣行為需要最嚴厲的刑法規制。

——長春長生疫苗事件,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狼牙山五壯士」名譽權案件……這些引起社會關注的熱點事件所暴露出的刑事立法方面的漏洞,在草案中均有「補漏」體現。

草案對犯罪行為的規制,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種,犯罪行為規制「從無到有」。也就是說,該行為目前未規定在刑法中,不作為犯罪評價,草案將其納入。比如侮辱、誹謗英雄烈士行為,此前刑法規定的侮辱罪、誹謗罪,犯罪對象僅限於健在的人,而對於侮辱、誹謗烈士行為,烈士的後人只能通過民事訴訟等方式維權,刑事手段無從介入;以暴力、「軟暴力」等手段催收高利貸犯罪,非法從事人體基因編輯、克隆胚胎犯罪等,也都屬於這種情況。「從無到有」,擴大了刑法規制範圍。

第二種,某些行為之前也作為犯罪評價,但其犯罪構成參照其他犯罪,或者以兜底條款定罪,此次修正案將其獨立出來。比如,總結長春長生疫苗事件等案件經驗教訓,將此前以假藥論處的情形以及違反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的行為等,單獨規定為一類犯罪;再比如,根據司法解釋,對行駛中的公共運輸工具的駕駛人員使用暴力,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修正案也將其獨立出來。

獨立的犯罪構成、獨立的罪名,讓定罪標準更加明確,更好實現罪刑相適應。

第三種,罪名沒有變化,根據打擊犯罪需要,對定罪標準或法定刑作出調整。比如調整職務侵佔罪、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挪用資金罪的刑罰配置;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法定最高刑,由十年有期徒刑提高到十五年。

法律是實現社會公正的最後一道防線,而作為最嚴厲的法律,刑法是法律的最後一道防線,當行政、民事等手段對某一領域的調整無效、無力,國家和人民利益面臨危險,刑法必須「登場」。刑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居於基礎性、保障性地位,對於打擊犯罪、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和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實現國泰民安,完善立法、充分發揮刑罰功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環。

目前,公眾在冒名頂替上學入刑,提高姦淫幼女、猥褻兒童犯罪起刑點和最高刑期等方面呼聲也很高,草案仍有進一步完善的空間。向公眾徵求意見,是實現立法民主化、科學化的重要途徑。如果您有好的建議、意見,請及時向有關部門提出,讓我們一起把刑事法網織得密些,再密些。

(文丨特約評論員 李曙明)

相關焦點

  • 刑法修正案草案擬修改:低齡未成年人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殘疾可...
    針對備受關注的未成年人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及相關規定,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表示,即將提交審議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三審稿規定: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應當負刑事責任。
  •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未成年人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殘疾亦可追究刑責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表示,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已於2020年6月、10月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第二十二次會議進行兩次審議。本次提交審議的三審稿進一步修改完善了有關未成年人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及相關規定。
  • 關於12-14周歲未成年人刑責,這次刑法修正案草案多了一句話
    其中涉及未成年人刑責年齡下調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以下簡稱「草案」)也將在本次會議上進行第三次審議。今年6月和10月已進行了兩次審議。此次草案稿有哪些調整?在今天(21日)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舉行發言人記者會上,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指出: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根據有關方面意見修改完善了有關未成年人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及相關規定。
  • 著作權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審議稿)徵求意見
    工信部電子智慧財產權中心 舉報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正案
  • 【法治時評】良法善治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法治時評】良法善治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2020-12-31 17: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刑法修正案草案擬修改,低齡未成年人犯罪未致死也可追究刑事責任
    刑法修正案草案擬修改,低齡未成年人犯罪未致死也可追究刑事責任 2020-12-23 12: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面世!未成年人刑責年齡下調至12歲|附立法歷程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12月26日表決通過刑法修正案(十一)。其中規定: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 張明楷:增設新罪的原則 ——對《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的修改意見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關於增設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組織、指使他人實施相關犯罪的規定缺乏必要性;部分條文對構成要件的具體描述缺乏類型性,容易形成處罰漏洞;在許多情形下,通過修改已有法條使其具有類型性,比增設新的罪名更為合適;《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關於「英雄烈士」「基因編輯的胚胎、克隆的胚胎」等規定缺乏明確性;關於高空拋物犯罪的規定導致刑法條文內部不協調,關於藥品犯罪的規定導致法條之間不協調,關於催收不受法律保護債務的犯罪的規定導致刑法與民法相衝突
  • 刑法修正案草案擬修改:低齡未成年人犯罪未致死也可追刑責
    中新網12月21日電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嶽仲明21日介紹,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修改完善了有關未成年人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及相關規定。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應當負刑事責任。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記者會今日上午召開,介紹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工作情況。
  • 掌握學界觀點,全面吃透刑法修正案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於近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審議並開始徵求意見。 這是1997年全面修訂刑法以來的第十一個刑法修正案。 此前,我國已先後通過了一個決定、十個刑法修正案和十三個有關刑法的法律解釋,及時對刑法作出修改、補充和明確適用。
  • 刑法修正案草案再次調整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規定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記者羅沙、劉碩)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三審稿22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針對社會普遍關注的低齡未成年人犯罪問題,三審稿進一步完善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相關規定。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今年10月審議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規定,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應當負刑事責任。據悉,有的常委會組成人員、全國人大代表提出,本款規定限於致人死亡的情形,對使用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也應追究刑事責任。
  •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將三審:未成年人刑責年齡條款擬再修改
    有記者提問,本次提請審議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在加強刑法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方面,主要有哪些新的調整?比如,關於未成年人刑事責任年齡的規定是否有新的變化? 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說,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根據有關方面意見修改完善了有關未成年人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及相關規定。
  • 《台州府城牆保護條例》修正案草案向社會公開徵求...
    台州市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起草了《台州府城牆保護條例》修正案草案,目前已提交市政府審議。為了充分發揚民主,增加立法工作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現將條例修正案草案予以公布,向社會徵求意見。歡迎有關單位和各界人士在2月15日前,將意見以書面或電子郵件形式反饋至市司法局。
  •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丨追究刑責:從典型案例談降低年齡
    2020年10月13日,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提交給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審議,其中關於降低追究未成年人刑事責任年齡的條款迅即引起全民熱議。 近些年來,一些未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因觸犯刑法但又不被追究的案件引起了公眾的高度關注,成為輿論的熱點。
  • ...全市學生免費接種流感疫苗;學前教育法草案公開徵求意見:幼兒園...
    1丨湖北襄陽:9月至10月,全市學生免費接種流感疫苗據襄陽發布,9月4日,襄陽市疫情防控指揮部下發通知,對襄陽市今年秋冬季愛國衛生運動重點工作進行安排部署。2丨學前教育法草案公開徵求意見: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內容據新華社,教育部網站7日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擬明確,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
  • 刑法修正案草案:低齡未成年人犯罪未致死也可追究刑責?
    12月21日,即將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三次審議稿經修改規定,低齡未成年人犯罪,雖未致人死亡,但屬於「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的情形增加規定可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將三審:進一步完善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規定
    (原標題: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將三審:進一步完善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規定)
  • 刑法修正案草案擬修改:低齡未成年人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殘疾可追刑...
    刑法修正案草案擬修改:低齡未成年人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殘疾可追刑責 時間:2020
  • 規章草案公開徵求意見不少於30天
    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按照規定,起草規章除依法需要保密的外,應當將規章草案及其說明等向社會公布,公開徵求意見的,期限一般不少於30日。規定提出,市政府提請地方性法規立項的,由起草責任單位依法履行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形成立項論證申請報告,經政府立法工作部門報經市政府同意後,向市人大常委會有關工作機構報送。
  • 生物安全性與生命權的平等性:《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研析
    從總體上說,《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以下簡稱《草案》)體現了民生刑法觀,加強了公共衛生領域安全、食品安全、生物安全、生命安全(包括野生動物生命)和企業家權利保障等內容,體現了以民為本和司法為民的立法理念,體現了刑法關乎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