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10月5日電 當地時間10月5日,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哈維·J·奧爾特(Harvey J。 Alter,)、麥可·霍頓(Michael Houghton)及查爾斯·M·賴斯(Charles M。 Rice)獲得這一獎項,以表彰他們聯合發現C型肝炎病毒。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是根據已故的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而設立的,目的在於表彰前一年在生理學或醫學界做出卓越發現者。該獎項於1901年首次頒發,由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醫科大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負責評選,頒獎儀式於每年12月10日(諾貝爾逝世的周年紀念日)舉行。
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了美國醫學家威廉·凱林(William G。 Kaelin Jr)格雷格·塞門扎(Gregg L。 Semenza)以及英國醫學家彼得·拉特克利夫(Sir Peter J。 Ratcliffe),以表彰他們革命性地發現讓人們理解了細胞在分子水平上感受氧氣的基本原理。
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了美國科學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lison)和日本醫學家本庶佑(Tasuku Honjo)。二者因在癌症研究方面取得的突出貢獻而獲獎。
2015年10月8日,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也是第一位獲得諾獎的中國女性。(海外網 李昊)
責任編輯:朱佳琪(EN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