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解密細胞如何「感知」氧氣 腎癌...

2021-01-16 21經濟網

北京時間10月7日下午5點30分,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公布。三位獲獎者分別是來自哈佛醫學院達納-法伯癌症研究所的威廉·凱林(William G. Kaelin, Jr.),牛津大學和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的彼得·J·拉特克利夫(Peter J. Ratcliffe)以及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格雷格·L·塞門扎(Gregg L. Semenza)。

從1901年到2018年,共頒發了109項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共有216人被授予該獎項,有12位是女性,包括2015年獲獎的屠呦呦。

今年,諾貝爾獎官方稱三位科學家的獲獎理由是——發現了細胞如何感知並適應不斷變化的氧氣供應:他們發現了分子機制,可以調節基因的活性以應對不同水平的氧氣。

動物需要氧氣才能將食物轉化為有用的能量。氧氣的基本重要性已被人們所了解,但長期以來人們一直不清楚細胞如何適應氧氣水平的變化。

今年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的開創性發現揭示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適應過程之一的機制。他們為我們了解氧水平如何影響細胞代謝和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礎。他們的發現也為抗擊貧血、癌症和許多其他疾病的新策略鋪平了道路。

何為「氧氣通路」?

氧氣約佔地球大氣的五分之一。氧氣對動物生命至關重要:幾乎所有動物細胞中的線粒體都會利用氧氣,將食物轉化為有用的能量。奧託·沃伯格(Otto Warburg)是193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獲得者,他揭示了這種轉換是一種酶促過程。

在進化過程中,發展出了為確保組織和細胞有足夠的氧氣供應的機制。頸動脈體與頸兩側的大血管相鄰,它含有特殊的細胞來感知血液中的氧含量。193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Corneille Heymans,以表彰其發現通過頸動脈體的血氧感應是如何通過與大腦直接交流來控制呼吸頻率的。

除了頸動脈體控快速適應低氧水平(缺氧)外,還有其他基本的生理適應。缺氧的一個關鍵生理反應是促紅細胞生成素(EPO)水平的升高,促紅細胞生成素會增加紅細胞的生成。激素控制紅細胞生成的重要性在20世紀初就已為人所知,但這一過程本身是如何被氧氣控制的仍是一個謎。

Gregg Semenza研究了EPO基因,以及它是如何被不同的氧氣水平調控的。通過基因修飾的小鼠,發現位於EPO基因旁的特定DNA片段介導了對缺氧的反應。Peter Ratcliffe也研究了EPO基因的氧氣依賴調節。兩個研究小組都發現,幾乎所有組織中都存在氧感應機制,而不僅僅是在通常產生EPO的腎臟細胞中。這些重要的發現表明該機制是普遍的,並在許多不同的細胞類型的功能。

塞門扎希望找出介導這種反應的細胞成分。在培養的肝細胞中,他發現了一種蛋白質複合物,它以一種依賴氧的方式與DNA片段結合。他稱這種複合物為缺氧誘導因子(HIF)。1995年,Semenza開始了對HIF複合物的廣泛研究,並發表了一些重要的發現,包括編碼HIF的基因的鑑定。低氧誘導因子被發現包含兩種不同的DNA結合蛋白質,即所謂的轉錄因子,現在叫HIF-1α和ARNT。

科普作家、北京大學藥學院客座教授李治中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解釋,「氧氣感知通路,其實說的就是我們人體的每個細胞,能夠感知它生活的環境中有多少氧氣。細胞感知氧氣濃度對各種正常的生理活動,比如胚胎發育、鍛鍊身體都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如果沒有這個氧氣感知通路,細胞就不能對很多行為,包括外界和內部的環境有明確的感知,從而做出調整,它對我們的生活非常的重要。」

比如在一些癌細胞或者在胚胎發育過程中,這些細胞因為生長比較迅速,會出現缺氧狀態,從而激活感知信號通路,「通路就會做出調整措施,包括讓細胞分泌一些因子來促使新血管的生成,獲得氧氣;另外也會促使細胞能夠堅持活下來。如果沒有這個信號通路,一旦缺氧,細胞就有可能死亡,或者進入一種完全不生長的不健康的狀態。不管是正常生理還是疾病,這種信號通路對於細胞是非常重要的。」

抗癌通路?

當氧氣水平很高時,細胞中幾乎不含HIF-1α。但是,當氧含量低時,HIF-1α的量增加,因此它可以結合併調節EPO基因以及其他具有HIF結合DNA片段的基因。幾個研究小組表明,通常迅速降解的HIF-1α在缺氧條件下可以防止降解。在正常的氧氣水平下,一種被稱為蛋白酶體的細胞機器降解了HIF-1α。在這種條件下,一種小肽泛素,被添加到HIF-1α蛋白。泛素用作在蛋白酶體中降解的蛋白質的標籤。泛素如何以氧依賴性方式結合HIF-1α仍然是一個關鍵問題。

答案來自一個意想不到的方向。大約在Semenza和Ratcliffe探索EPO基因的調控的同時,癌症研究員William Kaelin,Jr.正在研究一種遺傳症候群,即von Hippel-Lindau病(VHL病)。這種遺傳疾病會導致遺傳性VHL突變的家庭罹患某些癌症的風險急劇增加。

Kaelin表明,VHL基因編碼一種可預防癌症發作的蛋白質。還顯示缺乏功能性VHL基因的癌細胞會異常高水平表達低氧調節基因。但是當VHL基因重新引入癌細胞後,恢復了正常水平。這是一個重要的線索,表明VHL以某種方式參與了對缺氧反應的控制。Ratcliffe和他的研究小組做出了一個關鍵發現:證明VHL可以與HIF-1α物理相互作用,並且是正常氧水平下降解所必需的。

對於氧氣感知通路有很多有意思的研究,比如運動員在高海拔低氧的情況下訓練,會一定程度上激活該信號通路,讓身體產生一定的適應性,提高各方面對於氧氣的反應。這個通路通常情況下是應激性的、短期的通路。李治中表示,「從長期適應來看,比如西藏人在這條信號通路上出現了一個基因突變,讓他們在低氧環境下生活相比平原的人生活得更好。」

談及藥物方面的應用,李治中表示,「目前有好幾個大的藥廠、小的生物技術公司都在開發針對這個通路的藥物,走在最前面的是針對腎癌開發了這個通路的藥物。它的難點在於找到什麼樣的癌細胞或者什麼樣的疾病,對於這個信號通路特別敏感,一旦用相關藥物幹預就能產生效果。目前看來,腎癌治療可能是最先被應用的領域。」

 返回21經濟首頁>>

相關焦點

  • 剛剛,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10月5日17時30分正式揭曉,本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由科學家Harvey J.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是最具威望的醫學研究獎項之一,其不少研究成果對於普通人來說也都是「如雷貫耳」:青黴素、試管嬰兒、生物鐘……近五年來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名單如下: 2019年,來自哈佛醫學院達納-法伯癌症研究所的威廉·凱林( William G.
  • 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三名科學家獲獎
    海外網10月5日電 當地時間10月5日,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哈維·J·奧爾特(Harvey J。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是根據已故的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而設立的,目的在於表彰前一年在生理學或醫學界做出卓越發現者。該獎項於1901年首次頒發,由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醫科大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負責評選,頒獎儀式於每年12月10日(諾貝爾逝世的周年紀念日)舉行。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了美國醫學家威廉·凱林(William G。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結果出人意料
    瑞典當地時間11:30(北京時間下午5:30),備受矚目的2020年諾貝爾獎正式揭幕。最先揭曉的是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由Harvey J. Alter,Michael Houghton和Charles M. Ric三位科學家共同獲得,獲獎理由是因為他們在C型肝炎病毒領域作出的突出貢獻。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這一發現意義重大!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圖據諾獎官網當地時間5日11點30分(北京時間17時30分),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率先揭曉,美國科學家哈維·奧爾特(Harvey J. Alter)、查爾斯·賴斯(Charles M.
  • 重磅| 三位科學家因C肝病毒發現和分離 共享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
    北京時間10月5日17時30分,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正式揭曉。Harvey J. Alter, Michael Houghton和Charles M. Rice三位教授因在C肝病毒的發現和分離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獲得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北京時間10月8日17時54分許,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吉姆·皮布爾斯(James Peebles)、米歇爾·麥耶(Michel Mayor)和迪迪埃·奎洛茲(Didier Queloz),以獎勵他們在天體物理學方面的發現。
  • 2018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揭曉,來自美國和日本的科學家獲獎
    北京時間10月1日下午5點30分,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正式揭曉,來自美國的科學家James Allison以及來自日本的Tasuku Honjo獲得了此項殊榮,他們的獲獎理由是「發現負性免疫調節治療癌症的療法」,同時他們將獲得900萬瑞典克朗的獎金,約合人民幣695萬。
  • 專家談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者:膽子非常大
    中廣網北京10月3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北京時間今天下午5點30分,201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在瑞典揭曉,也拉開了本年度諾獎頒獎的序幕。在斯德哥爾摩時間今天上午11點30分,也就是北京時間下午5點半,瑞典卡羅琳醫學院是宣布,來自加拿大、美國和盧森堡的三名科學家共同分享了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2017年諾貝爾醫學獎_中醫早發現了
    預約拍攝:17051017571(微信同號)▲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三名美國科學家分享諾貝爾獎。▲北京時間10月2日下午5點30分,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得主為Jeffrey C. Hall,Michael Rosbash和Michael W. Young。
  • 今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直播精彩解讀:人類終將跑贏病毒戰勝新冠
    整理|葉水送、湯佩蘭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了C肝領域 10月5日晚,《知識分子》聯合騰訊新聞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進行直播和解讀。清華大學醫學院祁海教授、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劉穎研究員、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李毓龍教授針對諾貝爾獎文化,以及今年的諾獎等問題進行解讀。以下為直播實錄。
  • 【獲諾貝爾獎科學家正研發新冠疫苗】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已...
    2020-10-06 12:40:51來源:FX168 【獲諾貝爾獎科學家正研發新冠疫苗】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已於10月5日揭曉,三位科學家由於對發現C型肝炎病毒作出決定性貢獻而獲殊榮。
  • 諾貝爾,為什麼不設數學獎?
    諾貝爾獎歷經百年的發展,1895年創立至今,在世界範圍內,諾貝爾獎通常被認為是所有頒獎領域內最重要的獎項,諾貝爾獎依舊被視為各個領域最重要的榮譽之一,自上周起,諾貝爾醫學與生理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經濟學獎等獎項陸續揭曉。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兩位獲獎者將分享獎金760萬人民幣
    延伸閱讀: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獲獎理由是發現C型肝炎病毒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北京時間5日傍晚率先公布。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於北京時間10月5日17時30分正式揭曉,由科學家Harvey J. Alter,Michael Houghton和Charles M. Rice共同獲得,獲獎理由是因發現C型肝炎病毒。
  • 2019年諾貝爾獎全部揭曉,一文看全今年諾獎得主!素材收藏
    截至10月15日,2019年諾貝爾獎的六大獎項已全部揭曉。關於諾貝爾獎,你知道多少?今年又有哪些「人生贏家」抱得諾獎歸?跟著小簡老師一起來看看吧~名稱:諾貝爾獎獎項: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和平獎、經濟學獎首次頒發:1901年、1969年(經濟學獎)頒獎日期:每年12月10日(諾貝爾的逝世日期)
  • 解讀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昨天下午5點半,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了哈維·詹姆斯·阿爾特(Harvey J. Alter)、麥可·霍頓(Michael Houghton)和查爾斯·賴斯(Charles M. Rice)這三位偉大的科學家,獎勵他們為抗擊血源性C型肝炎做出的決定性貢獻。
  • 英美三位科學家獲2020年...
    第一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頒布是在 1901 年,現在就讓我們來盤點下 1901 年到 2019 年間環繞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發生的事情吧Moser)因發現構成大腦定位系統的細胞,共同獲得 2014 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父子兵: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三位獲獎者分享約合760萬元人民幣
    當地時間10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總秘書長託馬斯·佩爾曼宣布,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哈維·阿爾特(Harvey J. Alter)、麥可·霍頓(Michael Houghton)和查爾斯·M·賴斯(Charles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