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給大家分享的主題是:研發力度決定企業長度。一個企業有沒有生命力,有很多的原因,但是其中的核心,就是這個企業在研發方面的投入、設計以及整個標準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大家都知道飛科電器是創辦於1999年,是一家集剃鬚刀和小家電研發、製造、銷售於一體的企業。多年來飛科電器始終在百元左右的中低端電動剃鬚刀市場,在價格上與定位高端的飛利浦有著明顯的差異化,形成雙寡頭的局面。飛科曾經憑藉高性價比的產品、價格錯位競爭及全國性主流電視頻道的持續硬廣投放,飛科電器幾乎佔據了國內電動剃鬚刀市場的半壁江山。但隨著競爭對手的湧入,飛科電器的市場份額在逐漸下滑,其根本性的原因是什麼呢?我發現就是飛科電器對產品研發的投入之少所導致而形成了這種困局。
據它的招股書顯示,多年來飛科電器研發投入佔整個營收不足1%。而相比同行,從2013年九陽股份研發投入為1.7億元,佔了當期營收的3.19%,是飛科電器的三倍;飛科電器的主要競爭對手飛利浦,從2013年開始研發投入為17億歐元,佔營收的7.29%,幾乎是飛科電器的十倍。由於缺乏這種研發創新,飛科電器為抵禦潛在的競爭對手而推出的防禦性子品牌博銳電動剃鬚刀表現也是沒有什麼起色。飛科電器主打中低端,由於品牌溢價能力較弱,被近年崛起的小米、映趣當成了「活靶子」。結果連飛科電器的主要產品電動剃鬚刀的市場比例都在逐年下滑的趨勢。
另外一方面飛科看到電動牙刷市場由2014年的7.48億元激增到2018年的50億元。甚至,預計在2021年中國電動牙刷市場的規模將突破200億元。對此給予厚望想要有所作為,但是在研發上的投入和推進尤為遲緩,結果本可以第二次騰飛的飛科再一次失去了戰略的先機。現在電動牙刷市場的龍頭,正是飛科電器在電動剃鬚刀行業的「老對手」飛利浦,而電動牙刷中的低端市場也早已被國內其它的各大品牌所佔據。
對比飛科電器過去幾年的財報數據可以看出,2019年其營收淨利遞增已呈現明顯的放緩,而在2018年之前,飛科電器的增速始終保持著兩位數的營收增長。飛科電器現在如今陷入剃鬚刀品類下滑,最核心的關鍵,就是新品研發的遲緩所導致的這種困境。不管是看著老產品還是新產品,所造成的這個市場的放緩,其核心的關鍵就是整個研發的力度沒有上來,甚至是研發的力度有所下滑。所以我想告訴我們所有的華友朋友們,研發的力度決定了企業的長度。企業要想活得更長,要想更強的生命力,一定要在加強研發方面的投入,才可能創造持續的源動力,產品本身才能自帶能量,能夠驅動整個組織創造更大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