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知章稱李白謫仙人,飄逸灑脫真風姿,而賀知章被稱為什麼呢?

2021-01-11 穿著旗袍品歷史

公元742年,李白孤身一人來到京都長安。初來乍到,隻身一人,好不孤獨。憩息於一間小客店中,緩解舟車勞頓之辛。

他歇息了幾日,興致高昂。想到自己正身居這長安城,怎可辜負這良辰好光景,不前去觀賞這華美富饒天下商賈雲集之地?想罷,提劍,浮袖出店。早已聽聞一道觀,遂徑直前往。道觀雕梁畫棟,飛簷栩栩如生,壁畫粉墨交織,窗欞精緻玲瓏,各種彩色花紋更是細緻入微美輪美奐。一切都充滿了盛世氣象。李白被觸動,遂不知不覺吟唱出新作《將進酒》。

李白劇照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已年過八十的賀知章同在此地,聽到此詞。心中頗為震顫。不禁前來詢問閣下姓甚名誰,才發現這就是自己一直欣賞的詩人李白,樂意油然生。二人一見如故,攀談一些片刻,遂找一酒家,欲吟詩喝酒,豈不樂哉?

豈料賀知章今日出門,不曾攜帶財物。心急之下,竟毫不猶豫以腰間配飾金龜予以換酒。此金龜象徵著自己的官品地位,可是珍貴之物。賀知章揮了揮手,換來幾壇醇香物。

李白石像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二人一邊吟詩作對,一邊飲酒品香。

賀知章稱李白為謫仙人,飄逸灑脫之風姿,只應天上來,人間難有幾回聞。李白稱賀知章以金龜換酒,不愛身外物,無欲無求,淡泊如水,是道者風範,非常人所能比擬。對飲暢敘,歡樂至極。時年李白已初至不惑,而賀知章已是耄耋之年。相隔四十多年光陰,成了一對忘年之交。

以至於多年後,李白故地重遊,欲尋知章同飲,得知其死訊,不禁悲從中來,淚泣沾襟。並寫下了《對酒憶賀監二首並序》

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長安一相見,呼我謫仙人。昔好杯中物,翻為松下塵。金龜換酒處,卻憶淚沾巾。

賀知章舉薦李白,稱其為賢能。皇帝依老臣之言將李白召入宮中,任其為供奉翰林。一時間,李白聲名鵲起。成了皇帝身旁的紅人。貴妃之姿,國色天香。玄宗之寵妃。一日,玄宗與貴妃一同在沉香亭賞牡丹。樂手李龜年領著一班子弟彈琴鼓瑟,奏樂歌唱。唱得卻是些陳詞了。

賀知章塑像

玄宗曰:賞名花,攜美人,眾所新,陳詞如何相匹? 不可拿來吟唱。他深知李白之文墨才華,便讓李龜年遣李白來作新詞。白愛痛飲,眾皆有所知曉。李龜年遂往長安城中各名酒樓中去尋,終在一酒館尋得。李白此時與幾個文人一道已酒過三巡,酩酊大醉。龜年不敢怠慢聖旨,傳過旨意。白醉眼微開,終抵不過席捲而來的醉意,朦朧睡去了。

誤不得也誤不起聖旨,龜年情急之下便使喚隨從抬著李白,到了宮門口時左扶右持,推到玄宗前。玄宗見白爛醉如泥,便差人端來醒酒湯,並叫侍臣扶其去玉床上休息,貴妃遣人用冷水來拭面醒酒。

白醉語高力士,令其為己脫靴。高力士初不從,後無奈之下,為李白脫靴。心中十分憤懣,怒火難平。一陣忙亂後,白漸清醒。知曉前因後果,叩謝聖恩。玄宗命其快作新詞與之助興。白嘴角輕揚,提起紙筆,墨汁與宣紙浸染,詞句在筆上生花。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已成。

李白畫像

遂有《清平調詞三首》。它讓貴妃之容在白之筆下透過千年光陰依舊熠熠生輝搖曳生姿。時至今日,關於其面容的遙想也仍未停歇。筆者最喜歡的是這幾句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女子似月中嫦娥仙子,朦朦朧朧,若隱若現。她來過,是裹著雲彩般的柔美錦緞,有著輕柔月色般的姣好臉龐;她沒有來過,一轉身就無法追尋,似是已飛升去了瑤臺之中。玄宗讚不絕口,貴妃也愛不釋手。美人之美,在於動人心魄。

李白劇照

李白風姿,在這金鑾殿中,在此刻,也得到了他一生最高的榮光。我們現實生活中誰能夠做到像李白一樣灑脫,不用世俗的眼光去看世界。在這個快節奏生活中,也許我們缺少一份寧靜的心,有時候,也許我們可以停下匆忙的腳步,去細細品味身邊的生活,也許你會有新的發現。

相關焦點

  • 李白為何被稱"謫仙人"?
    詩人李白是唐朝的著名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他的詩非常瀟灑,氣勢萬千,被後世尊為"詩仙"。那麼,他與太白金星之間有無關係?又為何被稱「謫仙人"?左一為歲煞|左二為太白太白即金星,早晨稱啟明星,黃昏稱長庚星,為五大行星之一,是道教神仙中的核心人物,地位僅次最高尊神"三清祖師"(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
  • 酒仙第一賀知章,連李白都要拍他馬屁,《長安十二時辰》何監原型
    那麼賀知章仕途得意的時候,李白正在幹什麼呢? 公元730年,遊遍萬水千山的李白終於來到了長安,可是這裡卻容不下他這個憤世嫉俗的詩人。
  •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何監:「狂客」賀知章
    寄居在長安的一個叫紫極宮的道觀裡,也就在此地他見到了賀知章。當時的賀知章已是一位八十四歲的老者,身居太子賓客(太子老師)的高官顯位。唐代孟棨在《本事篇》中記載:賀知章看了李白的《蜀道難》詩之後,「讀未竟,稱嘆者數四」,還沒有看完,就已經讚不絕口了,稱他為「謫仙人」,可見十分欣賞他的才華。二人一見如故,於是決定找個酒館坐下來把酒言歡,對飲暢敘。
  • 名人趣事|李白與賀知章的友情有多深?為好友捨棄金龜只為一桌酒
    說起李白與賀知章,想必大家都不很陌生。李白一生灑脫飄逸,極愛結交詩友。今天我們要分享的名人趣事,就是關於這兩位大詩人——「詩仙」李白與「詩狂」賀知章的友情趣事。雖然年邁,但是賀知章仍快馬加鞭趕到李白的住處。當一襲白衣的李白從門外走進來的時候,賀知章不禁脫口而出,好一個詩仙啊,這便是詩仙這個美稱的由來。金龜換酒話說這賀知章與李白一見如故,剛見面便開始討論詩作。
  • 賀知章:初心永終守,山河念故人
    偌大的長安人口百萬,身處世界第一大都市,面對這樣出頭無望的悠長歲月,但凡憤憤不平的文人墨客,都會寫詩痛批時代的冷漠,就連有第一田園詩人之稱的孟浩然,也寫過「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這種牢騷詩,而賀知章不僅沒有怨言,反而偏安一隅,在時光的蹉跎中悠閒自得。
  • 賀知章不僅是詩人,他的草書筆力遒健,在唐朝首屈一指!
    說起賀知章,大家都知道他是唐代詩人,其實賀知章你僅僅會作詩!賀知章書名在唐朝名氣很大,但是他的傳世書法卻寥寥無幾。為什麼說他的書法名氣大呢?從文獻中可以得知,宋人施宿《會稽志》載:「賀知章嘗與張旭遊於人間,凡見人家廳館牆壁及屏障,忽忘機興發,落筆數行,如蟲篆鳥飛,雖古之張、索不如也。」從上述記載可以發現,賀知章擅長書法,而且書法功底相當不錯。關於賀知章的書法在杜甫《飲中八仙歌》以賀知章佔首,張旭殿後。
  • 詩狂---賀知章
    那柳樹上垂下的柳葉就是美女身上的綠色裙帶,在風中款款擺動的嬌姿,是那麼飄逸,那麼靈動。看到這裡,不禁要問,這如絲絛般的柳葉是誰裁剪出來的?然後自然作答:是那二月的春風用她靈巧的手,裁剪出了柳葉,給大地換上綠裝。細嫩的柳葉不是自己長得,是春姑娘一點一點剪裁出來的。用擬人的手法,把春風比作剪刀,形象新穎,又情趣盎然,別開生面,很是獨具匠心。
  • 賀知章:唐朝最長壽的詩人,官場50年,順風順水,歸來仍是少年
    詩仙李白一生中朋友眾多,有他的迷弟杜甫,他的偶像孟浩然,他的酒友岑夫子,丹丘生等等,但是有一個人在他心中的地位是無法超越的,那個人就是賀知章。可以說沒有賀知章,他的聲價未必高,有賀知章,他的仕途未必沉。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長安一相見,呼我謫仙人。昔好杯中物,今為松下塵。金龜換酒處,卻憶淚沾巾。
  • 李白的絕筆詩,道盡一生的無奈與悲哀,開篇兩句就讓人心疼
    當年李白初到長安城,被大都市的繁華景象所震撼,在心底暗暗發誓,以後一定要立足於京城,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否則對不起滿身的文學細胞,也無顏面對江東父老。當時已是詩名遠揚的賀知章,按照年齡算是李白的前輩,而且賀知章時任太子賓客秘書監,從哪方面來看,都應該是李白去拜謁賀知章。但是,賀知章性情灑脫,久聞李白是寫詩高手,主動放下身段去客棧看望李白。
  • 李白放蕩不羈,卻對他佩服之至:不忘初心,才是男人真正的灑脫
    賀知章看完李白寫的《烏棲曲》,讚嘆道:「此詩可以泣鬼神矣」;再看《蜀道難》,賀老更是忍不住點讚,稱李白「天上謫仙人也」,從此李白便有了「詩仙」的稱號。二人相逢恨晚,又同是好酒之人,一個「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一個「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二人恨不得將往日未同飲之酒,今朝一飲而盡。
  • 李白,他們說我沒有朋友?
    李白的絕句自然明快,飄逸瀟灑,能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無盡的情思。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於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很好,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且同臻極境的,只有李白一人。我們說「年少輕狂」,而白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卻是真正的「一生輕狂」。
  • 賀知章:就這麼糊塗醉了一輩子,然後一不小心活過了整個盛唐
    一切都像是一場大夢,夢裡極盡繁華,而賀知章仿佛就這麼糊塗醉了一輩子,然後一不小心活過了整個盛唐。唐天寶六年,賀知章已經神隱人間兩載,一生浪跡天涯的詩人李白行到會稽時,睹物思人,想起自己和這位老大哥的舊事,一時百感交集,寫下了著名的詩《對酒憶賀監兩首》。對於李白而言,他一生見過的風景和人物太多,但當他回憶起跟賀知章的相逢時仍然恍如昨日,久久難以釋懷。
  • 「兒童相見不相識」的真正原因──賀知章其實是個酒鬼?
    「兒童相見」若「不相識」通常就默默分開了,若不是出於什麼特殊的理由,兒童怎麼會停下來,還多看了賀知章一眼,笑著開啟了一段新的話題? 「老先生(老頭啊)!(你怎麼這麼特別!)你是從哪裡來的呢?」賀知章會這麼書寫,應有特別的地方,為了理解前情脈絡,我們要從史書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 大話成語:金龜換酒和金谷酒數是什麼意思,原來都和李白有關
    本期節目我們來說2個成語,分別是金龜換酒和金谷酒數,那麼這2個成語到底是什麼意思,背後又有哪些歷史典故呢?金龜換酒這句成語出自李白的《對酒憶賀監詩序》。李白是唐朝著名的大詩人,人們稱李白為「詩仙」,稱杜甫為「詩聖」。李白自幼就才華橫溢,20多歲的時候,就名揚千裡。天寶元年李白有一次來到京城長安,這裡的文人都很崇拜李白,知道他來了,都想見見他。
  • 你是被天庭謫降到人間的神仙嗎?你和天庭的關係不可不知!
    那麼為什麼黃觀子不奉佛而求仙呢?有以下幾個原因。李白有詩云:「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長安一相見,呼我謫仙人。」有的仙人因為犯過錯,貶謫人間,這部分謫仙人也會成為修道人。《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張紫陽》云:「紫陽自謂昔與黃冕皆紫微天宮,號九皇真人,因誤校勘劫運之籍,遂謫於人問。今垣中可見者,六星而己,潛耀者三,用成、冕仲洎維楊子先生也。用成為紫陽真人,冕仲日紫元,於公日紫華。
  • 唐代: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狂賀知章、詩佛王維、詩魔白居易...
    詩仙——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於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得很好,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且同臻極境的,只有李白一人。李白的詩雄奇飄逸,藝術成就極高。
  • 賀知章最著名的一首詩,28字寫出他告老還鄉的無奈感慨,都是淚!
    在這首《新柳》唐詩中,詩人楊萬裡以「柳條百尺拂銀塘」這樣極為誇張的手法開篇起筆,這般大手筆倒是和詩仙李白的這句「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有異曲同工之妙!這首詩也成功被選進了《唐詩三百首》中!對楊萬裡這首《新柳》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閱讀小編上一期的文章:楊萬裡很經典的一首詩,28字寫出水柳相映的美景,第一句就不凡!
  • 未來講堂|賀知章《詠柳》 誦讀:李修平
    今天,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理事李修平老師為大家誦讀和賞析的是唐代詩人賀知章的作品《詠柳》。點擊收聽詠柳作者|賀知章(唐) 誦讀|李修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作品賞析撰稿人|馮傾城作者賀知章(約659-744),字季真,晚年自號「四明狂客」「秘書外監」,越州永興(今浙江杭州蕭山)人。唐代詩人、書法家。
  • 詩人展示丨謫仙人——李白
    李白的絕句自然明快,飄逸瀟灑,能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無盡的情思。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於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得很好,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且同臻極境的,只有李白一人。李白的詩雄奇飄逸,藝術成就極高。他謳歌祖國山河與美麗的自然風光,風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義精神,達到了內容與藝術的完美統一。他被賀知章稱為「謫仙人」,其詩大多為描寫山水和抒發內心的情感為主。
  • 李白最奇怪的一首詩,卻被賀知章驚嘆「泣鬼神」!
    李白的詩風格最是變幻多端,無窮無盡的想像力似乎真如謫仙下凡,處處都能讀出驚喜。李白在詩歌上的創新力在整個唐代詩壇是鮮有人能及。  到了李白手中屢屢推陳出新,如《梁甫吟》、《行路難》、《烏夜啼》、《長相思》等等,既能於形式上推陳,又能在思想立意上翻新,使得古樂府舊題重新煥發活力。  下面這首《烏棲曲》也是以古樂府舊題寫就,但李白大膽改變其形式,還故意少寫了一句,可謂前無古人:  烏棲曲  唐·李白  姑蘇臺上烏棲時,吳王宮裡醉西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