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停搏後他看到躺在床上的自己 聽科學家講瀕死體驗

2021-01-10 浙江在線

2018-06-07 07:46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章咪佳

圖片來自網絡。

「那天早晨,我突然發現自己怎麼飄在了天花板下,四周全是光。我往下看,看到一張很小的床,一個很小的人在抽搐、扭動,那是我自己,但我一開始並沒有認出來。」杭州某大學中文系的李秋(化名)老師,曾在2009年罹患甲流,在生命接近凋零時,她產生了這樣的體驗。當時的她並不知道,這就是學界一直在研究的瀕死體驗(Near Death Experience)。李秋痊癒後,說起這件事時,人們充滿包容地對她笑著搖頭說:「你們這些學文學的啊。」

其實,李秋不是唯一的。

最近,在浙江大學哲學系李恆威教授主持的一場講座上,全世界瀕死體驗研究領域的先驅、荷蘭心臟病外科醫師Pim van Lommel博士分享了他的研究內容。Lommel博士收集了歐洲幾百例「起死回生」的病例,並且從臨床角度進行了持續深入的研究,試圖給瀕死體驗現象一個科學解釋。

心跳停止後,他看見了自己

Lommel博士對瀕死體驗現象的興趣,源於1969年他在實習期間聽到一些病人的描述。「因技術設備的缺失,當時許多病人有過瀕死但後來恢復了意識的經歷,這通常發生在心臟停搏4分鐘後。」有一位病人告訴Lommel博士說:「當時,我看見光,聽到音樂。」

而此前,Lommel博士從未聽說過這種事,「那時我並不知道,這種體驗在人類歷史上的許多文化中都有記載。」

1975年,喬治·裡齊(George Ritchie)提出NDE一詞,在他的著作中,清楚地描述了1943年他20歲時發生的一次瀕死體驗。當時裡齊在部隊感染了肺炎,醫生宣布他的心跳和呼吸均停止。「我當時在病房外面遊蕩,很奇怪為什麼沒有一個人看到我。後來回到病房我才認出,病床上躺著的是自己,那是沒有生命跡象的身體,已經蓋上了白布。」

而當裡齊的身體正要被送入太平間時,有人發現這具屍體的胸腔內還有搏動。軍醫給他打了一劑腎上腺素後,裡齊開始呼吸,心臟開始跳動。

文化背景不同,瀕死體驗卻相似

自讀了裡齊的書之後,Lommel博士陸續開始對他的心臟停搏的病人展開訪問,「出乎意料的是,2年內,50%被搶救回來的病人向我講述了他們的瀕死體驗。」

這激起了他的好奇心,「就目前的醫學觀念來說,在心臟停搏、循環和呼吸停止期間,人不可能仍然存在意識體驗。」

所以研究者把瀕死體驗定義為:當事人在一種特殊的意識狀態下,對其記憶印象的報告。

從1988年開始,Lommel博士開展了一項針對「荷蘭10家醫院的344名心臟驟停後但搶救回來的病人」進行的研究,其中有62位病人(18%)有過瀕死體驗。

根據他們的描述,瀕死體驗有這樣一些特徵:覺知到死亡(50%);積極情緒(56%);離體體驗(24%);穿過隧道(31%);與「發光體」交流(23%);(盲人)觀察到色彩(23%);觀察到天體現象(29%);遇見已故的親屬(32%);人生回顧(13%);出現邊界(8%)。

而李秋老師,儘管文化背景完全不同,但她在分享自己的瀕死體驗時,也出現了和Lommel博士的荷蘭病人差不多的幾個特徵。更重要的是,她出現了離體現象。

那天早晨,突然,我發現自己怎麼飄在了天花板下,非常輕盈,非常幸福,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健康。——積極情緒

四周全是光,我感到自己被整個宇宙接納了。——與「發光體」交流

我往下看,看到一張很小的床上一個很小的人在抽搐、扭動,那是我自己。我看到她在咳嗽,但是無法聽到她的咳嗽聲,於是我努力用空中的自己咳嗽。每當我開始咳嗽時,我就落了下來,跟床上的我合一了。——離體體驗。

「在美國約一千萬人、中國約五千萬人、歐洲超過兩千萬人,都有過類似特徵的瀕死體驗。」Lommel博士得出結論,瀕死體驗的內容以及後來對病人造成的影響,在全球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時代中存在相似性,大部分瀕死體驗出現在危急的醫療情況中,例如心臟停搏、昏迷、失血過多或溺水。

大腦不工作,意識仍存在

傳統認為,記憶和意識是源於大腦的。但是,為什麼人在深度昏迷甚至死亡的情況下,還會有意識甚至產生瀕死體驗呢?Lommel博士提出:「也許應該說大腦只是意識的承載體。這種意識,是獨立於無生命的身體的。」

比如,瀕死體驗中看起來最離奇的部分——離體,它就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1943年,當喬治·裡齊被宣布死亡後出現了離體體驗,他在部隊醫院的院子裡看見了許多戰友和醫生;

2001年Lommel博士接收了一名44歲的突發心臟病患者,他的呼吸和心跳都停止了,也沒有了脈搏,處於深度昏迷的時候,也出現離體體驗,他看到有一個醫生替他取出假牙;

2009年的李秋,在病入膏肓時出現離體體驗,她感覺飄出身體後,還看到廚房、客廳、遠方的親人,而這完全超出了她的病體所及的視線範圍。

他們所報告的知覺情況和離體體驗發生的確切時間,後來都由醫生、護士和親屬所證實。

所以,離體體驗不是幻覺,也不是妄想,也不是錯覺。而對瀕死體驗的科學研究,將推動著我們邁向醫學和神經生理學上相關觀點的界限。

1528328775000

相關焦點

  • 瀕死體驗者:看到自己靈魂出竅,看見隧道與親人!
    隨後在當年4月份,他把這個研究實驗發表在《美國醫學》(American Medicine)期刊上,被媒體大量轉載報導引起熱議,這就是著名的「21克」靈魂的由來。而研究發表後,鄧肯受到很多醫療同行及科學家的質疑。他們認為人在死亡瞬間體重減輕原因並非因為靈魂的重量,而是來自無感減輕(insensible loss,或稱無感蒸發),也就是人體中透過汗水蒸發及呼吸所散失的水氣。
  • 瀕死體驗者向科學家,講述靈魂出竅的未知世界
    瀕死體驗的感覺先來說下這些瀕死體驗者處於死亡邊緣的感覺吧,大量的案例總結得出,在人即將死亡的那一刻,會感覺到全身非常的安詳,平靜,一股暖流洋溢在全身上下,並且不再感覺的到有任何身體上和心理上的痛苦,周圍照射著強烈和極度明亮的光芒,隨之而來的就是仿佛自己的身體變輕,從原有的身體中抽離出來,逐漸升高
  • 瀕死體驗研究者:他深度昏迷,但能說出當時從身體上方看到的一切
    瀕死體驗很重要,因為醫生、護理人員和親屬可以根據他們的敘事來驗證一些事件。紀錄片《生死與輪迴》中一位心臟病專家講述了這樣一個案例:心臟病學家及瀕死體驗研究者皮姆·范·拉曼爾博士:我們的研究中最著名的事例之一是一個44歲的男人被路人發現倒在了草甸中,他們沒有立刻開始急救,只是在救護車趕來之前按壓了心臟。被送到急救病房後,他接受了使用氣球和面罩的人工呼吸,還有心臟按摩和電擊。
  • 科學家試驗瀕死體驗,揭開大腦的秘密
    瀕死體驗時,都會發生什麼?什麼是瀕死體驗呢?簡單來說,就是一種瀕臨死亡時,大腦傳達給人體的一種體驗,也就是說,當人類瀕死的瞬間,我們的大腦究竟讓我們感知到了什麼?根據調查數據顯示,雖然患者們因為不同的原因,導致心臟停止等進入瀕死體驗,但是,他們在瀕死過程中的感受都是類似的。
  • 中國首份官方瀕死體驗調查,唐山大地震後,倖存者看到了死後世界
    ,根據調查結果,兩位教授發表了中國大陸首篇關於瀕死體驗的調研報告。  男人告訴她在宮殿裡稍微等一會兒,片刻之後從裡面就傳出一個威嚴的聲音說:生死簿上沒有你的名字,你回去吧……當她睜開眼睛時,發現自己躺在病床上,周圍站的全是搶救他的醫生和護士,仿佛就像做了一場夢。多年以後女孩對這個夢一般的體驗依然記憶清晰,尤其是那個金碧輝煌的宮殿,她認為很有可能就是陰曹地府閻羅殿。
  • 瀕死體驗=靈魂出竅?
    2001年,著名醫學期刊——柳葉刀雜誌的封面刊登了皮姆·范·拉曼爾博士研究「心臟停止後又存活的人的瀕死體驗」的文章,在此之前,從未有人對被宣告死亡後又重新存活的人進行系統的研究。該研究的進行未獲得任何的基金支持,但是一經發表後的反響卻超乎想像,世界各地的日報紛紛對此研究進行報導。
  • 瀕死體驗背後的科學與研究
    例如,在《天堂的證明》中,埃本·亞歷山大博士講述了他在腦膜炎導致的長達一周的昏迷中所經歷的一切,在他瀕死的經歷之後,亞歷山大博士研究了自己的醫學圖表,得出結論,他處於深度昏迷狀態,大腦完全關閉。他相信唯一能解釋他所經歷的事情的方法就是接受他的靈魂離開了他的身體,來到了另一個世界。
  • 瀕死體驗真能靈魂出竅?萬字長文告訴你真實玄機
    按照格雷森體系進行評級後,在剩餘的101人中,有9人記得自己曾經體驗過瀕死體驗,2人記得有過靈魂出竅的體驗。在這2個人中,有1個人因為病情過重無法繼續接受採訪。所以只剩下1個受訪者可以回憶他所看到的詳細內容。這僅有的1個案例引起了研究人員的興趣。這位病人是一位57歲的男性,他說自己浮在房間中央,看到醫護人員在搶救他,他親眼看見醫生在自己身上使用除顫器。
  • 專家深入研究瀕死體驗,美國有千萬人親身經歷,這種現象十分普遍
    研究顯示,有關於瀕死體驗的記錄在中世紀時就已經出現了,有的研究人員甚至認為瀕死體驗可以追溯到更加久遠的上古時期。比如早在兩千多年前,柏拉圖的《理想國》中就有關於瀕死體驗的記錄。到了近代,類似案例就更多了。在一場小型心臟病手術中,銀聖文森特醫院的外科醫生要清除弗羅倫斯心臟動脈裡的一個小血栓,醫生沒給他進行全麻,所以在整個手術的過程中,他雖然有點迷糊,但是意識是清醒的。
  • 14秒心臟停搏!這105位參與24小時動態心電圖監測的體驗者,心電異常...
    從最終的動態心電圖報告來看,程曄認為總體較為健康,但仍有部分體驗者需要對自己心電異常的情況引起重視。兩位醫生在分析報告時,都將目光鎖定在一位監測過程中出現了14秒心臟停搏的體驗者。一般停搏超過3秒,患者即可能會出現頭暈、眼前發黑
  • 人臨死前,竟會看到這些東西!154名親歷者說出了「與死神擦肩而過」的體驗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總有一天會歸於死亡。死亡,是神秘的。活著的時候,我們可以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鼻子去聞,感知到這個世界的一花一草、一木一石。那,死了呢?人在死的那一刻,會有什麼體驗?會看到什麼?會不會知道自己已經死了?
  • 人臨死前真能看到過世的親人? 看到最多的居然是.....
    關於臨死前的畫面,電視劇裡通常都是這樣演的:奶奶去世前,看到去世多年的爺爺來接她
  • 人類死亡的瞬間是什麼感覺,盤點十大著名的瀕死體驗!
    她在自己的書——《我有死亡經歷》(Embraced By The Light)中回憶:「我看到遠方有一絲微弱的光亮,四周的黑暗使我感覺置身於隧道中,而我卻在隧道中向那絲光亮飛速前進。我本能地被吸引過去,當我終於到達光亮之處,我看到有一個人站在那,他四周散發出光芒。不容置疑,他就是我的救星,就是我的朋友,我的主。
  • 神經外科醫生經歷瀕死體驗 稱天堂存在
    而這一切並非虛構,據美國田納西州查塔努加心臟外科醫生莫裡斯·S·羅林斯Jr(Maurice S Rawlings Jr)博士稱,他有很多病人在手術臺上甦醒過來後稱經歷過瀕死體驗。大多數瀕死體驗者描述的經歷都有著驚人的相似性,而唯物主義者對此持懷疑態度。
  • 那咱們今天就來講講「瀕死體驗」
    理論上不死就不知道死亡後什麼樣?(這不是廢話嗎)但今天給大家看一個非常有名的瀕死體驗。首先不是說有過瀕死體驗就一定能知道死後世界什麼樣!這需要很多條件,比如說瀕死體驗者必須要有足夠的公信力,他如果沒有公信力也沒人相信他。而且瀕死體驗者必須得記得他看到了什麼。還不能有宗教信仰,這個人必須是不承認死後世界存在的人。
  • 瀕死到底是什麼感覺?大腦缺氧...
    瀕死到底是什麼感覺?大腦缺氧... 有些人在遭受嚴重疾病或創傷後,又被意外救回來,那他們就可能會經歷所謂的瀕死體驗。根據醫學雜誌《急救護理》(Critical Care)曾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那些報告自己有過瀕臨死亡體驗的人,在此過程中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並可能遭受缺氧。
  • 瀕死體驗記錄被公開,人死後瞬間看到的世界,或為我們揭開宇宙真相?
    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科學家能夠用儀器來監測瀕死者的腦意識流活動,這使瀕死體驗的案例及其真實記錄大大地增多。而當這些記錄被公開以後,瀕死體驗者所講述的死後世界真的是大為震驚了醫學界和意識研究者。因為,這些豐富的記錄,很可能揭開了死後世界的謎題,揭開了宇宙的真相。
  • 瀕死狀態下的人會看到什麼?科學家研究瀕死病人後,找到了共同點
    生命何其珍貴,所以很多人都非常珍愛生命,我們常說生命只有一次,要加倍珍惜,可是如今社會上,依舊很多人因為一點挫折而輕易結束自己的生命,這是何其悲哀啊!生命不僅寶貴而且還很神秘,科學家一直想要探究生命的意義,當人們生命走到盡頭之後,就會和這個繁華的世界說拜拜。
  • KFK預言,瀕死體驗與科技奇點
    *《黑客帝國》Neo回到母體  關於這個觀點給大家講一個最近看到的有關瀕死體驗的故事。瀕死體驗顧名思義就是將死而又沒死,或者短暫心臟驟停但又被搶救回來了。相關的故事很多人肯定從身邊都有聽說,我所聽到的版本大致都是相同的,都是昏迷的時候過了黢黑的隧道,或者走在泥路上,遇見了逝去的親人呵斥自己回去,又醒過來了。但是這都是屬於民間都市傳說,大部分人只當獵奇聽。我們要相信這個事情,首先這個經歷了瀕死體驗的人不能搞迷信,一定得是唯物主義,其次也從未見過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