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爺爺的小粉絲,今天就直奔話題啦,今天為我爺爺用愛心養的蜜蜂做宣傳
野生蜜蜂產下的蜂蜜,我爺爺取了50斤左右,鄰居們要了20斤,我們自己留一些吃,剩下的,如果你也想嘗嘗我們大山裡面的蜂蜜,歡迎訂購,我12月21日回家,可以給你寄噢,錯過了這次機會,只能到明年這個時候咯,因為我爺爺只取野菊後的蜂蜜,一年取一次
定位:懷化市沅陵縣涼水井仙門林場
別問我為什麼天天這麼開心,無憂無慮,天生的樂觀派
這就是爺爺奶奶帶大的我,蜂蜜吃多了,嘴有點甜
話說一下我爺爺的蜜蜂,每到3-6月,蜜蜂就會分家,我爺爺就會用蜂蜜把蜂箱打掃乾淨,裡面還會塗上一層蜂蜜,為它們準備新家
有時候,在山上看見這些分家後還沒有找到新家的蜂蜜,我爺爺就會扛著蜂桶,拿著高粱的杆子,帶著我去掃,而且還不帶面罩的人,看著那場面,既擔心又搞笑。我爺爺還會像哄小孩一樣 ,邊掃邊念叨「蜂兒蜂兒上桶,蜂兒蜂兒上桶,蜂兒蜂兒上桶……」
我爺爺掃一桶蜜蜂,要30分鐘,有些地方不好蹲,他就一直彎著腰在那裡掃,掃完高興的喊著腰疼
「這下它們有家了」
其實我很感動,因而也會想到為什麼我爺爺那兒目前有九桶蜜蜂
這是在家後面的山上採野菜的時候發現的,周圍的樹木已經砍伐了,它們暫時落腳點在山脊上的圍欄上,風很大,看著它們相擁一起的樣子,甚是同情,於是我們下山拿蜂桶去掃,回家時都快天黑了,但是我們都很開心
一年後的它們,分了兩次家,依然還有這麼多,我爺爺在上面搭了遮雨的,冬天還會給它們家裹上棉衣,怕它們凍著。比如2018年12月3日晚上,我們那兒就下雪了,因為我們是在懷化市沅陵縣仙門林場,海拔比較高,冬天比較冷
這是蜂桶,有點重,木質的,冬天比較暖和的,夏天又比較散熱,蜜蜂多,但喜歡這個家
這兒你會發現,下面的縫隙很小,只夠蜜蜂一隻只出入,因為在大山裡面,馬蜂比較多,馬蜂喜歡吃蜜蜂,而且還是那種特別膩害的那種,每到5月至8月的時候,我爺爺特別細心的檢查每一個蜂桶下面的縫隙是不是大了,大了,就會充當木匠,弄一些竹片填塞。
同時,只要夏天他在家,就會隔三差五的去它們家旁邊轉悠,還會弄許多拍打馬蜂的板子,每次打中馬蜂了,就會喊我們去看看打暈的馬蜂在哪裡發現立馬踩死
有時候還會有蟲子吃蜂蜜,因此我爺爺定期還要檢查蜂桶裡面
我家除了蜂桶養的蜜蜂以外,還有上圖的散養。這是我家糧倉裡面的,它們特別喜歡落腳角落裡,安靜,沒有打擾。我記得到了冬天,它們就不會出來,我就有機會對我們成果下手,掰下一個,晶瑩的蜂蜜呈現在我面前長大後,就沒有那樣做了,那是留給它們過冬的食物
你看到這兒,想不想吃,我爺爺給我留了一點點,回去還是能夠吃到的
我是吃著蜂蜜長大
在我家,不會出現野胡椒的樹當柴燒,因為我爺爺說不能,那就是不能
我家吃蜂蜜,也不能說「好甜」,因為我爺爺覺得這是蜜蜂辛勤的勞動成果,來之不易,還絕對絕對不允許我們浪費
看看蜜蜂家周圍的花界
除了山、樹、就是花
其實我爺爺家東南及南邊是田地,其餘方位是樹林,而且是古樹特別多的一個村子,最大年紀的古樹是銀杏樹,有1200多年,高大威武,因而每次看到銀杏樹,都有一種特殊的親切感
這是一次回家拍的,下午6點多,天快黑的時候
這就是千年古樹本尊,聽我爺爺說他小時候就有這麼大了,秋天的銀杏葉,多麼的唯美呀,可惜秋天我都不在家,每次回家都是踩著沉甸甸的落葉,那種踏實感,無言以表。銀杏樹的周圍是諸多的楓樹,以及我爺爺家的竹林,這一片很美,以後我依然會去這兒養老
這是夏天的樣子,西北角
樹大好乘涼
這兒夏天沒有空調,也不用空調,坐在閣樓上,風迎面而來,舒服,愜意
這是我6月回家拍的,我爺爺12點出發去採藥,說是我爸沒有採到他想要的藥
我爺爺是生產大隊時期的會計,同時也是那時的大隊的醫生,我最佩服的還是我爺爺的記憶,別人只要說一遍,他就能記住,因此他記住了好多人告訴他的藥方,加上自己看藥書,就有好多人找他看病。特別是小時候,我家總是有許多陌生人來我家,因為路程遠,都要在我家留宿,打小我就不怕陌生人,遇見人總是很熱情
我爺爺八十歲了,但是經常去山上採藥,只是現在採的大多數是只治感冒、傷寒以及跌打損傷的
這也是我和爺爺的約定,每年夏天回去陪他去各山採藥
這是我的成果,並負責切,晾乾,打包備用
這是感冒藥,以至於我家人感冒幾乎不去醫院,除非每年的體檢
爺爺的一畝三分地,依然種著,他說少種一點,每樣都要有,我們回家都有,這樣才是家
這是我去年拍的,也下田插了一部分,由於趕車,就沒有幫忙了,爸爸在下面天插秧,勞動的爺爺
沉淪於冬天
山頂未融的雪
上幾張圖,都是在樓上拍的,每天迎著朝陽而起
蜜蜂:緊跟著我,去看看我們的秘密基地
花兒不夠豔麗,但是都是我需要的
這是我們從田邊挖回來的野百合,夏天賞花,冬天吃果實
這是我們小時候採的最大的花,也是我特別喜歡的花
路邊、田埂邊,都是都是這種花,清新淡雅,6月開,路過時,聽見嗡嗡的聲音,最好別去採,此時蜂蜜不認人的,小心被蜇(我長這麼大,沒有被蜂蜜蜇過,倒是被馬蜂蜇過,腫了半邊臉,痛了一周)
蒿子花,我們那做蒿子粑粑用的, 助消化,解膩
蒿子粑粑,沅陵也叫葉子粑粑
高中時,特別喜歡喜歡吃,經常喊住校外的同學帶
小菊科,夏天的路邊又增添一些生機
前方無路,當看到它的時候,我一下子心情就好了
現在我爺爺那兒,許多年輕人都搬去縣城或者務工去了,只有過年才回家,於是路也荒了
路,走的人少了,路也就小了
喜歡近距離的接近你,走進你的世界
不知道你的花名,卻知你的美膩
結香:象徵愛情永結同心
全株入藥,舒經活絡、消炎止痛,跌打損傷、風溼痛
前院我種了許多結香
還種了鳳仙花
比迎春花還早的野胡椒花,果實可以 香魚,也可治消化不良
花可以曬乾,可以當佐料,香乾菜
櫻花,星星點點,卻是最原始的,果實的味道多種,酸甜苦口呀,爽口呀
山茶花,欣賞它們的是蜜蜂
山茶花凋謝的時候,正是雪融化的時候,溪水漲起的時候,隨著水的漫流,滿溪都是花瓣,採香菇的我們,正好與其相逢
在爺爺家過年,就不用考慮拜年的事情
初二,帶上我妹妹去尋山
林場的樹,漸漸的長大了
我們開始以為是野豬,哪知是他們養的羊
你們很好奇,我也很納悶
這是小羊與「小羊」的 相聚,還多次喊爺爺養羊
野生的香菇
野生的木耳
挖個冬筍,小朋友找,我挖,分工合作
瞅一眼,就離開了
蜜蜂:看看我們的爺爺平時做什麼呢
勞動了一輩子,樂在其中
帽子偏偏戴的樣子,很是可愛呀,我的爺爺
我的奶奶,嘻嘻,我兩歲的時候獨自一人出來找我奶奶,我阿姨還以為我丟了,緊張的哭了從那以後,奶奶走到哪都帶著我
那天回家,爺爺不在家,就在門外等,和我大爺爺聊天,等雨停,等我爺爺回家,還不知道我爺爺帶傘了沒有,很是著急,但也不知道我爺爺在哪?
後來才知道我爺爺去別別人送藥去了
雨後的雞和鴨以及等爺爺回家的我
應該和辣椒搭配,比較合適
辣妹子估計就是這樣的吧
這是奶奶為我們準備的酸菜,一般不做多,因為吃口感而已
八月的菌子,和新鮮肉,美滋滋,只是近些年都沒有吃到,因為沒有回家
金櫻子:這是爺爺知道我喜歡喝它熬的粥,於是冬天沒事去山上採的
等我回家熬,滿滿都是感動,我們那兒都喜歡喝「刺果糖」
其實金櫻子也是一味藥
拾起稻草,這是第二天,我負責把它們都拖到我爺爺身邊來,然後給他遞
扎樹樁
踩草,這樣即使經歷風雨,草也不會爛,不會潮溼
看著八十多歲的爺爺這麼辛苦,勸了多少不要做這麼多,可是爺爺還是不聽,只要健康,少量勞動,就隨他了
爺孫倆完美收工,會不會問我爺爺怎麼下來的呀?
不是跳下也不會滑下來的,是你意想不到的
這也是我爺爺的愛好之一
上房揭瓦的本領,拍了這張照片
青煙嫋嫋,回家的孩子還在路上
這是我爺爺那兒的全景,嘻嘻,是不是挺偏僻的
是的,我就是大山裡面的菇涼
這是我爺爺2017年給我留的,我吃之前拍的
為我爺爺蜂蜜做宣傳,也是記錄我爺爺的點點滴滴,用愛呵護的蜜蜂產的蜂蜜,因為我們自己吃有餘,於是與你分享,喜歡的話,幫忙傳遞一下這份愛幫忙轉發一下,大恩不言謝
END
這是我微信號,下面是我公眾號
謝謝大家轉發與分享
小潘 祝你 早安 午安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