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勸飛光一杯酒(詩酒人生)

2020-12-25 洛陽網

不少好酒的人不但愛喝酒,而且喜勸酒。逢年過節親友聚會,不喝上兩杯,要麼眾人怪你不夠意思,要麼自個兒覺得不好意思。

  不少好酒的人不但愛喝酒,而且喜勸酒。逢年過節親友聚會,不喝上兩杯,要麼眾人怪你不夠意思,要麼自個兒覺得不好意思。

  作為優秀洛陽人的代表,唐代詩人李賀詩作奇絕、驚豔古今,勸酒的方式也超凡脫俗、新奇另類。

  他居然把歲月當對手,勸時光停下喝杯酒:「飛光飛光,勸爾一杯酒。吾不識青天高、黃地厚,唯見月寒日暖,來煎人壽。」

  光陰流逝,人世蹉跎,很多事還沒來得及做就老了。時光呀,莫要走得那麼匆忙,且來陪我喝杯酒。

  另類「詩鬼」

  李賀是夾縫裡長出的一朵奇葩。

  魯迅先生曾說:「我以為一切好詩,到唐已被做完,此後倘非能翻出如來掌心之齊天大聖,大可不必動手。」

  李賀生於公元790年,老家在唐代的河南府福昌縣昌谷鄉,即今洛陽市宜陽縣三鄉鎮。

  在他之前,唐王朝已經出了「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佛」王維……這些文壇大腕兒,幾乎把世人想得出想不出的好詩給寫盡了,後人難望其項背,只剩膜拜、點讚的份兒。

  李賀奮起直追,硬是在強手如雲的詩壇闢出了一條「野路子」——成不了「詩仙」,便當「詩鬼」。

  他才思敏捷,行筆詭譎,熱血祭紅塵,冷眼看世態,常寫神仙鬼魅、鬼火孤墳,筆下詩句靈動、浪漫、神秘、冷豔,想像力奇特,令人拍案叫絕。

  聽說「天東有若木,下置銜燭龍」,他發願要「斬龍足,嚼龍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燭龍,是神話傳說中的神獸,威力無窮。相傳,它口中銜著蠟燭,不吃不喝,不眠不休,一睜眼便是白天,一閉眼就是黑夜。

  李賀不願「月寒日暖,來煎人壽」,故而勸時光停下來喝杯酒,別跑得那麼快。他立志要殺死燭龍,使晝夜不能更替,好留住歲月,以求「老者不死,少者不哭」。

  若非鬼才,怎寫得出如此邪魅的詩句?

  落魄貴族

  李賀常飲酒,有時越喝越興奮,高呼「雄雞一聲天下白」;有時越喝越苦悶,慨嘆「天若有情天亦老」。

  他一生坎坷,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史載,李賀體形細瘦,通眉,長指,相貌奇特。據他自己稱,他是李唐宗室的後代,血統高貴。然而高貴的血統並沒給他帶來什麼實惠。雖然李賀就住在唐東都洛陽城外,離皇宮咫尺之遙,但那幫皇親貴族壓根沒打算提攜他這個窮親戚。李賀的父親是個小縣令,收入微薄。父親去世後,李家的日子過得相當窘迫。

  李賀熱愛寫作,不但有天分,而且很勤奮,18歲時便名滿京洛。

  唐代詩人李商隱寫過一篇《李賀小傳》,文中提到,李賀「能苦吟疾書」,常騎著驢,背著舊錦囊,獨自往還,路上一有靈感,便記下投入囊中。

  晚上回家,他母親讓婢女整理錦囊,見詩稿頗多,心疼不已:「我兒是非要把心血嘔盡才罷休呀!」

  這還不夠,他還要點燈熬夜,苦思冥想,把詩稿補寫完整。

  又有天分又努力,若趕上好時候,金榜題名幾乎順理成章,李賀卻很倒黴。

  聽說文壇領袖韓愈來到洛陽城,他前去拜訪,給韓愈看自己的詩作,請其指點。

  韓愈認為這個青年極有才華,鼓勵李賀進京考進士,學而優則仕。哪知,有人嫉妒李賀的才華,背地裡打小報告,說李賀的父親名叫「晉肅」,「晉」與「進」諧音,李賀考進士,犯了父親的名諱,乃不孝之舉,要求朝廷取消其考試資格。

  韓愈氣得拍案而起,為李賀鳴不平,炮轟這種「舉報」無聊又荒唐。遺憾的是,封建社會思想禁錮,等級森嚴,李賀終究沒拿到「準考證」,終生被剝奪了「高考」資格。

  天妒英才

  科舉之路被堵死後,李賀不甘沉淪,曾去長安(今西安)試過運氣,在官府謀了份差使,一邊工作,一邊寫詩,抨擊天下不公,揭露社會黑暗。

  升職無望,看不到出路,加上厭倦官場的鈎心鬥角,沒幾年他便辭職了。

  後來,他懷著「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的雄心壯志,參軍入伍。沒幾年,因為種種無奈,他再度無路可走,退伍還鄉。

  李賀原本就體弱多病,命運的一再打擊,加上嘔心瀝血寫作,耗盡了他的意志和精力。公元816年,「詩鬼」油盡燈枯,溘然長逝,年僅27歲。

  相傳,李賀臨死前,眾人忽然在大白天看見一個紅衣人,駕著赤龍來召喚李賀,說天帝新建了一座白玉樓,請李賀上天為此樓寫記。

  李商隱聽了這個傳說,很是惋惜。他說,像李賀這種奇才,人間罕見,天上少有,實在搞不明白李賀生前為何遭排擠、被忽視。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也許,李賀在天上能實現他的抱負,大展雄才吧!(記者 張麗娜)

相關焦點

  • 是哥們兒 來喝杯酒(詩酒人生)
    編者按「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天冷地寒,與三五好友相約小酌,暖身又暖心,舒心又愜意。喝酒這事兒不用人教,無師自通,得意時喝酒助興,失意時借酒消愁,酒逢知己千杯少,酒裡乾坤大,壺中日月長。  一千多年前的某個冬日,白居易在洛城的家裡張羅了「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給老朋友劉十九發「簡訊」,約老劉晚上一起喝酒,「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白居易好酒是出了名的。據南宋好事者統計,在他寫的兩三千首詩中,提到酒的就有800首。
  • 詩酒人生——唐伯虎
    古往今來,飲酒而題,酒香飄溢的佳句篇章數不勝數,詩從酒出,酒添詩興,二者相輔相成,形成中國獨有的詩酒文化。說起唐伯虎來,想必我國不知道他的人不多,早些年一部《唐伯虎點秋香》更是使得他家喻戶曉都知道了唐伯虎其人。「坐對黃花舉一殤,醒時還憶醉時狂。」今人談古代賢者才子,難免被這個放蕩不羈,風流倜儻的江南才子所顛覆。
  • 人生,敬往事一杯酒
    今夜明月當頭,自己小飲了幾杯,隨著年齡越來越大,越來越懷舊,今晚心中有些感慨,想用面前這瓶濁酒,敬往事一杯酒。這一杯酒敬我自己,這麼多年一路走來,自己挺不容易,從好高騖遠到腳踏實地,從腳踏實地到認清現實,現實又告訴我,人生這杯酒,不管是香還是辣,都要自己喝完,人生這杯酒,怎么喝都會醉。This glass of wine respects myself.
  • 新春,且敬歲月一杯酒,高歌向前大步走
    張燈結彩,交錯觥籌——新春,讓我們且敬歲月一杯酒!看大江東去春來江水綠如藍,百舸競爭流;聽九曲黃河奔流到海不復回,壯志不言愁! 佇立在季節的渡口,沉思在光陰的碼頭,感悟生活就像一杯酒,酸甜苦辣全都有,悲歡離合尋常事,陽光總在風雨後。人生一條河,深淺都要過;生活一杯酒,百味嘗個夠。
  • 認清一個人,喝這杯酒就夠了
    相比古時候的「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如今一部手機,就能實現「天涯若比鄰」。離別不再純粹,就連手中那杯酒,也淡了許多。我不禁想念起,那些喝一杯酒都要鄭重其事的日子,那些說了離別可能再見已是鬢髮斑白的時候,那些只有真正的朋友才坐在一起喝酒的時光。近幾年有個詞叫做「中國式酒局」。比如,明明無冤無仇,一上酒桌卻要拼命勸對方喝酒。「不喝不是朋友!」「不幹就是看不起我!」
  • 人生不應該只有苟且,還應有詩酒風流與遠方
    也希望詩酒是你我心裡的光 照亮前方的路 1 陟彼崔嵬,我馬虺隤。 ——《周南·卷耳》 徵夫攀過高而崎嶇的山,馬兒疲倦不已,只好姑且斟滿杯中酒,以寄託離愁與憂思,以徵夫的口吻描述了遠徵的丈夫思念家中的妻子的情感。縱觀古今,無論是舉杯澆愁還是借酒抒懷,酒似乎在不同的場合中都起著相似的情感寄託作用。
  • 人生有酒須當醉——最美飲酒詩詞大全
    山中與幽人對酌【唐】李白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月下獨酌四首【唐】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相交歡,醉後各分散。行路難·其一【唐】李白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 詩詞賞析|飲濁酒一杯,嘗人生百態
    無酒不成詩,無詩酒不雅。我國自古以來是詩的王國也是酒的王國。詩人洛夫曾經說過:要是把唐詩拿去壓榨,至少會淌出半斤酒來。酒對於詩人來說,是不可或缺的。歷代古詩詞中有大量有關「酒」的詩句,「酒」早已作為一種中國古代詩詞的文化符號。不論是與人對飲,還是花下獨酌,一杯酒,在詩人的筆下,詩意無限,詩詞裡的酒最香濃,酒中的詩詞最動人。
  • 杯酒窺人生:杯中盛的到底是什麼
    文 | 雨下鳴晴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酒杯,杯中有酒,酒的味道各不相同。酒杯換不了,但可以保養,可以損壞。酒也換不了,但可以給別人品嘗,也可以自酌。不過最後酒杯都會碎了,壞了,酒自然而然地也會散發了,消失了。
  • 「酒仙」李白:且樂生前一杯酒 何須身後千載名
    李白傳世詩詞千餘篇,170多首與酒有關。酒意象的運用展現了詩人豐富的內心世界——豪邁、灑脫、及時行樂、感時傷逝、縱情山水間的愜意,以及叩問永恆的深沉。例如:「長劍一杯酒,男兒方寸心。」(《贈崔侍郎》)「看花飲美酒,聽鳥臨晴山。」(《餞校書叔雲》)「千金買一醉,取樂不求餘。」(《擬古十二首之五》)「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 敬往事一杯酒,跟曾經說對不起。敬未來一杯酒,願餘生不留遺憾!
    人生有些路,走下去,會很累,但是不走,會後悔。人生沒有對與錯,只有選擇後的堅強,過去也許很糟糕,未來也許很迷茫,敬往事一杯酒,跟往事說聲抱歉,沒有好好的珍惜你,敬未來一杯酒,願餘生不再有遺憾!銘記所有的開心,也擁抱所有的挫折,敬自己一杯。喝酒時,才看到自己,生活的苦澀,人生的無奈,有誰注意表情的微笑,有誰注意眼角的淚水。昨天已經過去,時間不會倒流,光陰不會倒轉,無論怎樣的期待,都是個未知數,只有今天才真正屬於自己。流逝的時間,退後的風景,邂逅的人,終究是漸行漸遠。
  • 一曲新詞酒一杯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宋代:晏殊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譯文聽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還是去年的天氣舊日的亭臺,西落的夕陽何時再回來?
  • 我敬人生一杯酒,人生予我一壺茶
    我敬人生一杯酒,人生予我一壺茶作者:吳建東  編輯:青青子衿        淅淅瀝瀝的秋雨,一連下了兩天一夜。人們不得已,被這晶瑩剔透卻冰澈肌骨的雨簾,遮擋在了屋子裡。        院子裡的窪處,雨滴掉落。
  • 勸君莫空杯,一生一世一雙人;勸君莫貪杯,半醉半醒半浮生
    第一圈敬酒後,必須將杯中酒喝光見底,再說第二圈酒的事。酒是越喝,感情越濃。東北人嗜酒如命,餐桌上,剩菜不剩酒;喝高時,吐菜不吐酒。任何時候都要有酒,無酒不歡。現實中,酒是最好的媒介。十次見面,不如一頓酒。小酒一端,政策放寬;小酒一端,無法無天。說的是人情世故中,有酒為媒,一切敞敞亮亮,也說酒後之人,大話連篇。
  • 一縷陽光,一杯酒,便是人生的最美時光
    我有一壺老酒,足以快慰此生;我有一腔赤誠,足以無愧過往。生活在城市難免感慨,秘境難尋,草木稀疏。大隱於市,深居簡出,怕也只有這一方,能增色紅塵歲月,回歸平淡生活。斟一杯美酒,輕啜一口,微微的苦澀滿口,濃濃的醇香滿腮。
  • 對花且盡一杯酒,臨風聊看幾首詩
    對花且盡一杯酒,臨風聊看幾首詩 2020-04-07 11: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環縣吳向明《人生這杯酒》
    《人生這杯酒》儀狄始作酒,華夏有酒史。以至於「高陽酒徒起草中,指揮楚漢如旋蓬。不料韓伶不聽話,十萬大軍下歷城。齊王火冒三千丈,抓了酒徒付鼎烹。」韓信禁酒,孔融上書,酒的佳話,酒的功過,酒與生活的不解之緣,充滿社會的各個角落。
  • 李賀《苦晝短》,人生短促,古今沒有不死之人
    飛光飛光,勸爾一杯酒。 吾不識青天高,黃地厚。 唯見月寒日暖,來煎人壽。 食熊則肥,食蛙則瘦。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 天東有若木,下置銜燭龍。
  • 人生不就是一杯酒,深飲或是淺酌,滋味自己才懂
    一種情緒,一種溫度,一種力量或者說是一種儀式飲酒-情緒篇「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喝一個快意瀟灑「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就是四個字「及時行樂」「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喝的是美酒當歌,當醉且醉「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喝的是暖意洋洋的情調
  • 孝歌詞:《十七杯酒》
    點擊屏幕向上滑動瀏覽全文↑↑↑《十七杯酒》1、一杯酒勸亡魂,我勸亡者早起身,莫在家裡挨時辰△昨日無事下河東,兩岸桃花開得紅。猛然一陣狂風起,兩岸桃花影無蹤。好比青年得急病,不留亡魂在家中。2、二杯酒勸亡來,亡者一去不回歸,一程來到八仙臺△八仙臺八仙臺,八仙臺上逍遙踹。跎子唱歌身能直,跛子唱歌腿伸開。緊逍遙慢逍遙,快度亡魂上天橋。3、三杯酒勸亡來,亡者一去不回來,二程來到望鄉臺△望鄉臺回頭望,妻子兒女哭哀哀,回身就把閻君拜閻君不放亡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