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酒不成詩,無詩酒不雅。我國自古以來是詩的王國也是酒的王國。詩人洛夫曾經說過:要是把唐詩拿去壓榨,至少會淌出半斤酒來。酒對於詩人來說,是不可或缺的。
歷代古詩詞中有大量有關「酒」的詩句,「酒」早已作為一種中國古代詩詞的文化符號。不論是與人對飲,還是花下獨酌,一杯酒,在詩人的筆下,詩意無限,詩詞裡的酒最香濃,酒中的詩詞最動人。
《花下醉》
李商隱
尋芳不覺醉流霞,倚樹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後,更持紅燭賞殘花。
尋得芳菲不覺被美酒陶醉,倚著花樹酣眠太陽已經夕陽西下。客散酒醒已是深夜以後,又舉著紅燭獨自欣賞殘花。
喝醉了就隨地躺倒,睡醒了,不會因為人群離去覺得的冷夜孤寂,反倒借著半醉半醒時的微醺狀態,享受起這花月有情的美妙時刻,這杯酒喝的是自在舒坦。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填一曲新詞品嘗一杯美酒,時令氣候亭臺池榭依舊,西下的夕陽幾時才能迴轉?無可奈何百花凋謝,似曾相識的春燕又回來了,獨自在花香小徑裡徘徊。
以歌侑酒,傷春惜時,疊印時空,淡淡的哀愁,低沉的情調。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時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雖然惋惜流連也無濟於事。
《簡盧陟》
韋應物
可憐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濱。
澗樹含朝雨,山鳥哢餘春。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
可惜這高雅的《白雪》古曲,沒有遇到欣賞它的知音。我因為軍事而忙碌不安,失意流落在淮海之濱。
山澗的樹上沾滿清晨的雨露,山鳥在暮春中悲啼不停。我只有這一瓢酒,希望可以用來慰藉奔波的生活。
我有一壺浮生酒,與君樽前笑風塵。江湖夜雨秋風冷,更盡一杯腹中春。醉眼四處看,皆為夢中人。
《送李少府時在客舍作》
高適
相逢旅館意多違,暮雪初晴候雁飛。
主人酒盡君未醉,薄暮途遙歸不歸。
你我在旅館相遇,不由我憂喜交集。暮雪才剛剛停下,歸雁正向南飛去。主人的酒已喝光,為友你還無醉意。天色晚路程遙遙,不知你歸不歸去?
天下雖大,知己難尋,今日離去,不知再見會是何時,杯中酒已盡,人卻醉意無,天色已漸晚,人不忍離去。
《蘇幕遮·懷舊》
範仲淹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雲天藍碧,黃葉落滿地,天邊秋色與秋波相連,波上瀰漫著空翠略帶寒意的秋煙。遠山沐浴著夕陽天空連接著江水。不解思鄉之苦的芳草,一直延伸到夕陽之外的天際。
默默思念故鄉黯然神傷,纏人的羈旅愁思難以排遣,每天夜裡除非是美夢才能留人入睡。當明月照射高樓時不要獨自依倚,頻頻地將苦酒灌入愁腸,化作相思的眼淚。
望而思,思而夢,夢無寐,寐而倚,倚而獨,獨而愁,愁而酒,酒而淚……一步一個轉折,一轉一次深化;試圖用酒來排解,卻借酒澆愁愁更愁,頓時化作了相思淚。
《自遣》
羅隱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一有機會便唱否則即罷休,愁恨全然不理照樣樂悠悠。今天有酒就喝個酩酊大醉,明日有憂慮就等明天再愁。
借酒澆愁這大概是很多人喝酒的理由吧。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不想每天打了雞血,衝在前頭,與命運頑抗。酒醉一場,不過要一次逃避,要一次不勇敢。
《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針線》
黃公紹
年年社日停針線。怎忍見、雙飛燕。
今日江城春已半。
一身猶在,亂山深處,寂寞溪橋畔。
春衫著破誰針線。點點行行淚痕滿。
落日解鞍芳草岸。
花無人戴,酒無人勸,醉也無人管。
年年春社的日子婦女們停下針線,孤單的她怎忍看見,雙飛雙棲的春燕?今日江城春色已過去大半,我獨自還羈身於亂山深處,寂寞地佇立在小溪畔。
春衫穿破了誰給我補綴針線?點點行行的淚痕灑滿春衫。落日時分我解鞍駐馬在芳草萋萋的河岸,雖有花枝卻無人佩戴,雖有美酒卻無人勸酒把盞,縱然醉了也無人照管。
當紅日西沉,詩人解鞍歸來,雖有鮮花,卻無人佩戴,以酒澆愁,又無人把盞,醉後更無人照管。這杯酒喝的實在是孤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