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資訊】影評網站影響票房?看看爛番茄創始人怎麼說

2022-01-10 電影票房

來源:搜狐娛樂

文/小麥


馬丁-斯科塞斯公開指責爛番茄網站可能會對觀眾造成誤導

今年暑期北美票房創下20年來新低,且電影公司發現,像爛番茄這樣的影評人打分網站對票房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影響,讓電影公司越來越抓狂。《好萊塢報導》、《綜藝》等媒體都紛紛報導,電影公司現在視爛番茄網站為大敵,但又拿它無可奈何。連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這樣的大導演都忍不住公開指責爛番茄網站可能會對觀眾造成誤導,他認為電影人不應該受到其影響。19年前,創立這個網站的華裔矽谷小夥Patrick Lee並沒有想到這個與宿舍小夥伴創立的網站居然現在有這麼大的影響力。他近日在洛杉磯出席第四屆美中影視產業博覽會(UCFTI)時談到了自己的看法,並為爛番茄站臺,認為絕對不會有電影公司賄賂爛番茄網站的情況。

很多目前在生活中給人們帶來巨大影響力的產品,在創立當初,其實都是幾個在大學裡有想法的年輕人在宿舍裡創作出來的。就像臉書創始人一樣,Patrick Lee當年進入加州伯克利大學後,並沒有只是每天上課,安於現狀,而是很快就覺得大學生活很枯燥,急著想跟宿舍裡的同學幹一番事業,去實現腦中不斷冒出的新點子。

Patrick Lee

Patrick在美中影視產業博覽會的講座上表示,在上了兩年大學後,他就成功說服了另外兩人跟他一起輟學去開公司,直到十年後,他才又回到學校完成了學位。如今,才40多歲的他已經有了六家公司,都在考慮退休了。他坦承:「創業真的是更適合年輕人,剛畢業或上大學的學生,因為至少要有兩三年是完全不賺錢,光從失敗中吸取教訓,摸索新的創意,嘗試新的內容,但如果人到中年、有孩子的人,真的玩不起。」Patrick是出生在美國的華裔,他的父母自然最開始是希望那個他讀完大學才創業,但最終還是支持了他的決定。

爛番茄網站就是他和幾個大學生偶然間的一個想法。當時Patrick和朋友在創辦一家設計公司,因為兩人都喜歡電影,逐漸開始做電影海報的設計。但他們發現,電影海報或廣告上都引用的是對電影的正面評價。如果片子好,就有知名影評人的評價在上面;但片子不好,也會找到一些小媒體的某句正面的話放上。這樣人們總是看不到負面評價。於是,他們想,如果把所有專業影評人的評價放在一起,由影評人自己決定是否要推薦這部電影,而不受到電影公司市場營銷的限制,那有多好。爛番茄網站就此誕生。Patrick說,那時候,他們的爛番茄標誌看起來真的是一個發黴的番茄。不過最初,他們只是把這個當愛好,並沒想到會火起來。

誰想到,沒過多久,這個網站就引起了電影公司的注意。皮克斯的工作人員把《Bug’s life》的爛番茄主頁轉給公司所有人,大家都不斷刷屏,等待著看評價如何。這個網站也逐漸開始被好萊塢人士關注。

Patrick在活動現場展示了一段來自著名日間脫口秀主持人「囧叔」喬恩-斯圖爾特(Jon Stewart)在2004年一次節目上,與馬克-魯弗洛(Mark Ruffalo)的採訪。當時,馬克-魯弗洛上節目宣傳他出演的浪漫愛情喜劇《女孩夢三》(13 Going On 30)。喬恩-斯圖爾特說:「你知道你這部電影在爛番茄網站上獲得了一個鮮紅的番茄嗎?」馬克當時一臉囧逼地說:「什麼是爛番茄網站?」斯圖爾特還給他解釋了爛番茄是什麼,怎麼打分,並說:「獲得紅番茄可是好事啊!」馬克聽了十分欣慰。當時,Patrick的這家公司其實剛剛遭遇了金融危機打擊,依然在掙扎中。他和朋友正在宿舍煮麵時偶然看到電視上這一幕,興奮地跳起來,覺得能被電視主持人提到簡直難以置信。

之後很快,爛番茄網站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很多人爭相購買。Patrick說,很多這樣的小公司都是被競爭對手購買,然後幹掉,或者不知道如何經營在出售後很快就死掉。他在選擇購買者時也很慎重。但最終,作為20幾歲的年輕人,當時他和合伙人還是希望儘快獲得收益,於是在2004年,也就是網站創立五年後,將它賣出。之後,爛番茄又多次轉手,華納、新聞集團都曾擁有過它,而現在它歸屬於美國最大的線上售票網站Fandango。這也是為何,如今爛番茄網站的影響力遠遠大於其他評分網站,因為人們在購票時就會很明顯地看到這個電影是紅番茄還是綠番茄,直接影響了購票選擇。

這個網站的分數也已成為了各大媒體、影人和觀眾提及一部電影時的重要評價指標。連蘋果創始人賈伯斯當年也是這個網站的粉絲,多次在新品發布會上感謝爛番茄讓大家關注到了更多好電影。Patrick笑說:「賈伯斯作為我的偶像可以給予這個肯定真是讓我特別欣慰,但我想也是因為,他創立的皮克斯公司出品的電影在爛番茄上分數普遍都很高,原因影評人看過真的都很想推薦!」

對於爛番茄上的分數導致越來越多電影票房失利,Patrick表示:「其實影評人的評價都有放上連結,裡面的內容自然是有分析好的地方,也有負面的評論,但這個分數卻主要取決於影評人是否願意推薦這部電影。」他提到,確實有的影評人在評價時寫了不少好的方面,但最後選擇時還是選了「不推薦」,於是就會被列為是綠色的爛番茄。但有的則好話沒幾句,但最後還是給了推薦的綜合評價。他希望觀眾了解的是,這只是一個從專業影評人角度出發的選片參考,就算只有10%的人推薦一部電影,也證明還是有值得看的地方,也許觀眾也是那十分之一。同理,如果90%的影評人都推薦,但也會有的觀眾可能覺得看完並不喜歡。

但Partick認為,這個評分系統依然是目前最公正的方式,因為如果只看IMDB或觀眾打分,很多時候無法確定這些觀眾是否真的看了電影。比如IMDB上很多電影未公映時就有了很高分數,只是粉絲去打的期待值。而爛番茄對影評人的篩選很嚴格,只有在正規媒體任職(不包括自媒體),並每年有一定數量的影評發表,具有一定閱讀或觀眾群的才可以,目前這樣的人有大約200人被準許打分。他希望觀眾了解,雖然有些他們喜歡的電影在爛番茄上評價不好是掃興的事,但也有不少片子因為爛番茄網站的高分,從無人知曉變成了熱點。

針對電影公司是否會賄賂爛番茄網站,Patrick表示:「我們最初創立的時候,公司在北加,不在洛杉磯,與好萊塢公司根本不往來,也不會接受他們任何邀請去參加活動,公司的人不參與打分或寫影評,分數只是影評人在決定。我們只是給了他們一個平臺展示他們的評價。因此,電影公司要想插手操控,也只是他們與影評人之間的關係。」 但他相信,這些被選入的影評人,都是在業內具有聲望和經驗的,他們不會因為小恩小惠就被收買,這在業內如果被發現,就會名譽掃地,而且這對電影公司的影響更大,因此電影公司也不會冒著丟信譽的風險去做這樣的事。

在採訪現場的《Hollywood Life》 影評人Russ Weakland也表示,他也在很早期曾接到過電影公司的送禮,比如一些電影相關產品,但影評人都是不能收,不然會丟飯碗,所以後來電影公司漸漸地也不這樣做了。

電影公司目前可以做的就是,控制影評的發布時間和影評人觀看電影的時間。Patrick說,在他們當時擁有這家公司時,電影公司尚不幹涉爛番茄解禁的時間,只要影評人可以發布評論,評價就會自動顯示出來。但現在顯然已經不是這樣。電影公司的「解禁日」不僅對影評人有效,也對爛番茄有效。爛番茄的分數也是在解禁日後才可以顯示出來。對於一些可能成為爛片的電影,電影公司就會延遲解禁日或根本不讓影評人在上映前看到,於是分數到了臨近上映或上映當日才出現。但Partick說,這樣做其實無法挽救電影的命運,因為觀眾現在已經知道這個規律,但凡解禁非常晚,一直沒有分數出來的,98%是爛片。

在活動現場,有不少來自電影市場營銷業的人士,他們稱,目前好萊塢電影公司高度重視爛番茄的分數,並不斷在做市場調查和研究,看爛番茄的分數是否直接影響票房,可見他們對這個網站的畏懼。

但根據Patrick之前的觀察,他發現,爛番茄分數對電影首映周末的票房影響並不絕對,反而是對電影上映後票房影響比較大,電影營銷還是起到很大作用。比如一部電影就算在爛番茄上分數不高,但因為市場營銷的作用,還是會有不少人在首周末去看。但如果是真的爛,人們自身的口碑和網站上的評分都會在第二周起到很大作用,直接導致票房下降。

Patrick認為目前爛番茄這種直接又快速了解電影受歡迎程度的網站依然具有影響力,但其運作模式已經過時。他說:「這個只是把影評人發表的影評綜合在一起,而沒有辦法給公眾創造他們自己的價值,而如今最火的產品都是直接讓大眾去參與,給他們一個平臺,創作自己的內容並分享出去。如我日後再開發新的內容,應該會朝這個方向去做。」

Patrick也在去中國發展期間看到了中國科技產業的飛速發展,認為目前唯一可以跟美國抗衡的就是中國。他並提到豆瓣、時光網等網站已經逐漸形成了打分、售票的服務,只是目前還缺少專門給專業、權威性影評人的網站。在他看來,影評是否有用,最重要的是首先要看過電影才能評價,必須要區分開粉絲的擁護和客觀的觀影評價。

- THE END -

相關焦點

  • 「爛番茄」創始人自述:我們怎麼打造出世界最酷影評網站,並徵服好萊塢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報名:識別二維碼即可進入福利票獲取通道!HAY!16超混合現場單日票大放送!(價值299元,場次任選)一張爛海報,催生了世界上最大的影評網站在PingWest品玩在舊金山舉辦的SYNC大會上,我們請到了爛番茄的聯合創始人和前CEO Patrick Lee,講述了他是怎麼把「爛番茄」從一個搞笑的點子,做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影評站點。
  • 觀察 |「爛番茄」影評網站正在毀滅好萊塢電影產業?
    對此,布萊特認為這部影片原本大獲成功,但由於「爛番茄」打分低,使它蒙上了陰雲。《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海報  近日,曾執導《X戰警3:背水一戰》等好萊塢大片的美國導演、製片人布萊特·拉特納表示,現代電影文化中最糟糕的事情就是「爛番茄」影評網站,它正在毀滅好萊塢電影產業。
  • 「爛番茄」創始人自述:我們怎麼打造出世界上最酷影評網站
    你可能知道「爛番茄」——因為當你的朋友們為某部美國電影到底是不是爛片而爭論不休的時候,往往都會以「不信你去查一下爛番茄!」來終結這場爭辯。沒錯,說簡單了,它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影評聚合網站之一。上面有大量的主流影評人對幾乎每部電影的評價,以此來判斷電影的「推薦程度」。
  • 「爛番茄」影評網站正在毀滅好萊塢電影產業?
    近日,曾執導《X戰警3:背水一戰》等好萊塢大片的美國導演、製片人布萊特·拉特納表示,現代電影文化中最糟糕的事情就是「爛番茄」影評網站,它正在毀滅好萊塢電影產業。如今,全球觀眾已形成在觀影前先去影評網站上查看相關評論和分數的習慣,來自美國的「爛番茄」無疑是最知名的影評網之一,它聚合了大量影評人的評論,試圖形成對某部影片的總體評價。
  • 著名影評網站「爛番茄」更換新LOGO
    爛番茄(Rotten Tomatoes)是創立於1998年8月的一家影評網站,以提供電影、電子遊戲及電視節目的相關評論、資訊和新聞為主
  • 爛番茄新鮮度一定能左右票房嗎?能,也不能
    MovieTickets.com則不會在網頁上標註任何分數,以免影響到消費者的選擇。最近,當全美最大的院線AMC影院(已被萬達收購)也開始在自己的售票網站上標註分數時,有些片方真的急了。目前,只有爛番茄新鮮度大於等於60的影片(即「新鮮」)才在AMC官網上有所標註,AMC對於此狀況拒絕評論。有票房分析專家認為,在Fandango的售票網站上標註爛番茄新鮮度是反直覺的。
  • 別崇拜爛番茄,它可能是在殺死電影和影評
    「爛番茄是每天傍晚我才會做的副業。」他僅用兩周就獨自設計並且編寫了整個網站。「那很費勁。每一頁都是用HTML親手碼出來的。每一篇影評都是手動搜集、閱讀並且引用的。」爛番茄採用了類似於lastminute.com和Expedia比較票價的方式,它集合的影評實則非常有用,尤其在於它將所有的評論都精確到了一個唯一的、便捷的百分比分數。
  • 【票·資訊】《X戰警3》導演炮轟爛番茄:現代電影文化中最糟糕的事,毀滅電影產業
    ,這方面爛番茄網站無疑是一大權威。不過近日美國導演布萊特·拉特納卻表示,爛番茄網站是現代電影文化中最糟糕的事情,類似這種評分網站應該為好萊塢電影產業的毀滅而負責。「我們現代電影文化中最糟糕的事情就是爛番茄網站,我認為它正在毀滅我們的產業。」布萊特·拉特納近日在太陽穀電影節上表示:「我曾非常尊重和讚賞影評人,在我成長的過程中,影評是一種真正的藝術,必須要知識分子才能進入這一行。
  • 【票·資訊】極端DC粉居然要給《黑豹》刷低分???爛番茄表態堅決打擊
    點擊上方關注 ↑來源:騰訊電影頻道《好萊塢報導》中文站2月1日報導(作者:Pamela McClintock)爛番茄網站已經公開指責了「我們爛番茄網站非常自豪成為激情影迷們爭論和討論娛樂的平臺,我們非常認真的肩負著這個責任。」爛番茄網站周四發表聲明稱:「雖然我們尊重影迷的不同意見,但不容許仇恨的言論,我們的安全、網絡和社交媒體專家將繼續密切關注我們的平臺,任何從事此類活動的用戶都將被我們網站拉黑,並且會儘快刪除他們的評論。
  • DC粉絲想關閉的爛番茄到底是個怎樣的網站?
    然而就有粉絲在網上情願,號召關閉給出差評的爛番茄網站。爛番茄(Rotten Tomatoes)到底是個怎樣的網站?這家網站頗有些年頭了,它的功能是將大量英文媒體影評人——以報紙、雜誌為主,後來擴展到網站影評人和獨立影評博主——的影評聚合到一起,試圖形成對一部影片的總體評價。
  • 【票·資訊】好萊塢居然要弄一個僅供女影評人的電影評分網站?
    因此,她推出了一個名為CherryPicks的網站,這是一個類似於爛番茄風格的網站,僅供女性發表影評,這樣她們就可以推薦跟她們志同道合的女性觀眾,前往多元影廳或流媒體服務網站,並放大她們評論的聲音。「我們正在創建一個平臺,讓女性們可以看看同性別的影評人對藝術和媒體的思考。」米蘭達·拜莉告訴《好萊塢報導》。
  • 熱門反英雄片遭差評 爛番茄打分系統有問題?
    但是最近,隨著《蝙蝠俠大戰超人》和《X特遣隊》這兩部備受影迷關注的DC電影在爛番茄網站得到超低的評分,DC粉絲請願關閉爛番茄,讓人懷疑是不是該換個套路了?   現象   票房創多項紀錄 爛番茄評分超低   《X特遣隊》8月5日北美上映,而在8月1日的首映式後,專業影評人就給出了口碑撲街的結論。爛番茄新鮮度為26%,堪稱近兩年最受惡評的商業大片之一。
  • 吳宗憲成中國票房王?爛番茄臉盲,介紹吳京誤用吳宗憲照片
    據臺媒12月25日報導,臺灣著名主持人吳宗憲竟然登上了美國知名影評網站——爛番茄網站。不僅如此,吳宗憲還成了中國電影票房王,實在令人不可思議。爛番茄網站現已成為海外電影消費者和影迷的首選目的地,爛番茄網站會收錄評價達到一定數量影片,再根據所有影評人的評價總結得出評價概括,一般都由一句話組成,不過也偶有例外發生。而吳宗憲,眾所周知是臺灣主持界的老大哥,他早年雖然也有參與多部影視劇的拍攝,但在演戲方面的造詣遠不如在主持方面的造詣深厚。
  • 粉絲連署抵制爛番茄!
    DC 粉絲要求關閉爛番茄從《超人:鋼鐵之軀》(新鮮度 55%)、《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新鮮度 27%)、到《X特遣隊》(新鮮度 30%),雖然以上作品的普遍反應也趨向好壞參半,但在爛番茄上的分數卻更是出奇地低,不由得臆測爛番茄影評特別不偏愛 DCEU(PS:DC 電影宇宙簡稱)的電影。
  • 吳彥祖電影合伙人,十年從伯克利畢業:爛番茄創始人Patrick Lee | 伯斯人物誌
    和所有的創業公司一樣,爛番茄的成功也運氣的部分。比如,我們的融資。在2000年1月的時候,爛番茄完成了融資,沒想到,兩個月後,股票市場突然崩盤,網際網路泡沫就這麼破裂了。事實上,我們有一個投資人就因為科技泡沫破裂的事兒撤回了投資,但是幸運的我們還是撐了下來。
  • 爛番茄、IMDb、Metacritic,究竟該信哪個?
    如果說IMDb崇尚的是人人參與,給出的是大眾評分,那麼爛番茄體現的就是專家意見。這家網站由越南裔美國人楊生(Senh Duong,音譯)始創,他的初衷就是「讓人們可以方便地閱讀到美國各家媒體的評論」——有趣的是,他還是成龍的粉絲,正是在收集了成龍電影的所有美國影評之後,才萌生了建立網站的念頭。
  • DC《正義聯盟》的爛番茄新鮮度是......
    今天下午,北美最著名的評分網站爛番茄終於在他們的原創節目中,亮出了DC超級英雄作《正義聯盟》的爛番茄新鮮度:43%
  • 「爛番茄」上又吃鴨蛋,屈伏塔新片被批「史上最爛黑幫片」
    因為,由他主演的新片《高蒂傳》(Gotti)此刻正在美國各地公映,而這位年已64歲的遲暮美男,也身不由己地捲入了該片發行方與美國影評界的一場口水仗中。《高蒂傳》6月15日起在全美503家戲院公映,周末三天僅收穫170萬美元票房,很難讓人滿意——該片製作成本約為1000萬美元。更重要的是,影評界對該片一致口誅筆伐。
  • 吳宗憲成中國票房王?爛番茄介紹吳京誤用吳宗憲照片,外媒臉盲事故...
    據臺媒12月25日報導,臺灣著名主持人吳宗憲竟然登上了美國知名影評網站——爛番茄網站。不僅如此,吳宗憲還成了中國電影票房王,實在令人不可思議。
  • 爛番茄、IMDb、Metacritic的評分都是怎麼出來的?
    最近有不少朋友通過後臺留言問我爛番茄、MTC、IMDb這些國外「權威」電影評分網站是如何計算電影分數的,目前這三個評分究竟哪個更靠譜。按照爛番茄的標準,如果影片新鮮度低於60%,那就是爛片無疑,可以丟他一臉爛西紅柿了。